03.07 2018年有什麼年化利率7以上的好理財方式?

PPmoney網貸


這個問題讓人不禁想起前兩天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所說的一番話:“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首先我們先看看市面上普遍認為較低風險的理財工具: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目前仍在發行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等,計算其收益率,最高不超過6%。郭樹清這一番話可謂是手把手教投資者如何防範風險,同時也再次重申了再投資理財中最重要的一點:高收益往往都是與高風險相伴的。

市場上高收益的理財的確有,但普遍風險較高,以下可以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1. P2P理財

大部分平臺的P2P理財收益可以輕鬆達到8%以上,甚至可以維持在10%左右,目前幾家較大的P2P平臺風控做的不錯,但不容忽視的是,項目的違約情況時常發生,跑路平臺也屢見不鮮。如果投資P2P平臺,需要先尋找靠譜的平臺,尤其是現在P2P備案延期暫停,更要防止有些平臺藉機“撈最後一把”,投資者可按照備案標準去對比所要投資的平臺,對於一些高息項目要保持警惕。

尤其是一些高返利的P2P平臺,比如一些平臺,投資10萬元返還2萬5,高達25%的收益率,借貸風險可想而知,最後平臺跑路,投資人往往血本無歸。

2. 基金定投

這裡說的基金定投,一般是指淨值波動較大的指數基金、股票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因為基金定投最大的好處在於分批進場、以起到攤平成本與風險的結果,最後利用市場高位獲利,收益相對穩定的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就不太合適了。

基金定投的要點就是及時止盈,對於投資新人來講,可以按照銀行定存利息的5倍來設定收益率,以現在的利息來看,定投一年的目標收益是7.5%左右,如果達到就及時贖回,將贖回的利息與本金重新投資,可以達到持續盈利的效果。

基金投資雖然比股票市場風險稍小一些,但基金也有優劣之分,而且目前市場上的公募基金不允許隨意停售,所以市面上的基金也是稂莠不齊,基金定投的關鍵是要選擇優質的基金進行投資,如果投資的基金質量欠佳,定投不僅拿不到收益,還造成了這筆錢的浪費,甚至虧損本金。

3. 股票市場

風雲變換的股票市場,運氣好的投資者不僅可以得到超過7%的收益,50%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市場不好時,也有可能會賠得血本無歸,是典型的收益越高風險越高的例子,如果投資者想要進入股票市場,一定要對所要認購的股票以及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認真調查研究,穩妥一些的也可以選擇各個行業的藍籌股長期持有,進行價值投資。

股票市場受經濟政策、調控政策、利率變化、國際環境等影響較大,內在的還會受該上市公司的業績所影響,不確定因素非常多,很難有人可以預測其市場走勢,需要投資人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與充足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及應對。

風險和收益都擺在眼前,應該怎麼做才能在謀求較高收益的基礎之上,儘可能低的承擔風險呢,這個時候,分散投資風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1. 高風險+低風險投資組合

低風險理財跑不贏通脹,高風險投資擔心虧損本金,最好的方式就是二者兼備,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配置資金,運用最簡單的100-年齡的計算方法,比如30歲的投資人,70%的資金可以放於高風險的投資項目中,但30%仍然要投資於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中。


2. 同一投資品類也要分散投資

以基金投資舉例,有的人覺得買三隻不同的基金就是分散風險,但三隻基金在同一股票市場,甚至是在同行業範圍之內,遇到市場震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完全沒有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投資者可以投資不同的市場標的:比如購買三隻基金,一隻基於A股市場,一隻基於港股市場,另外一隻基於美股市場,這樣,即使某一市場出現震盪,其他市場也有可能不受很大影響,真正做到分散風險。

年化收益在7%的理財產品不難找,難的是如何在獲取收益的同時防範風險。每一種不同的投資都有其自身特點,適合不同類型的理財人群,投資者認清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精準投資,理性面對收益與風險,是任何時候都不變的投資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