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商鞅收拾朋友有一套

魏國有陣子在戰國七雄中比較亮眼,秦國一直看不慣。當龐涓被齊國孫臏交代後,衛鞅知道了,趕緊彙報秦孝公說:“秦、魏兩國相鄰,魏國存在是秦國的心頭大患,不是魏國吞併秦國,就是秦國吞併魏國。現在魏國被齊軍擊敗,諸侯紛紛背叛,我們可乘此天賜良機出兵攻魏,魏國抵敵不住,必然向東遷移。這樣我秦國便可依憑地險兵強,乘勢東出,將中原各國制服,成就帝王大業。”

孝公准奏,於是商鞅領兵五萬攻打魏國。秦軍出咸陽向東進發,警報已傳到魏國西河,西河守將朱倉命人向都城告急。魏國公子卬向惠王說道:“衛鞅從前在魏國曾與臣有過一段交情,臣也向大王舉薦過他。現在臣願領兵前往,先與他們講和,如果秦人不肯答應,我們再守城禦敵,同時向韓、趙請援也不遲。”

惠王於是讓公子卬領兵五萬進住吳城,救援西河之急。公子卬正想著如何給衛鞅寫信讓他放下屠刀,忽然接到商鞅的來信:

我與公子情同手足,如今雖各為其主,領軍相持,但又怎能忍心發兵交戰,自相殘殺呢?我想和公子相約在玉泉山痛飲,握手言和,既使兩國免受戰亂之苦,又使千秋萬代的後人們稱頌我們的友情。公子如肯應允,請指定一個相會日期。

公子卬覺得簡直是睡覺有人丟過來枕頭,於是回信十萬個願意。

衛鞅得到回信,高興的跳起來:“我的計謀已行得通了。”於是派人到吳城商定相會日期,秦國使者見到公子卬說:“秦軍前營已經撤走,其他各隊人馬只等元帥與我相國相會後,也會撤兵回國。”又向公子卬獻上旱藕、麝香說:“這是秦地特產,旱藕補益身體,麝香可以辟邪,相國特派小人將這些獻給元帥,以表示不忘舊日之情。”

公子卬以為衛鞅真的敬重自己,對他更加堅信不疑。商鞅卻再暗中佈置,計劃將魏國人馬一網打盡。

到了相會之日,將公子卬打入囚車送回秦國報捷,又逼迫公子卬的隨從帶著秦國人去騙吳城守軍打開城門。

結局是魏國丟失西部一大片土地,都城被迫遷到大梁,從此魏國也稱梁國。

商鞅回去名聲大噪,又狠狠到秦孝公那賺了一筆。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追殺,跑到魏國,魏王想起他騙了公子卬就嘔嘔嘔,想綁了他送秦國。商鞅知道後只得又逃回了秦國,被五馬分屍。

這個故事有以下幾點供大家探討:

一、處心積慮攜帶目的之人,不要相信他的“感性”讓步

商鞅不是普通人,他是個有野心的政治家,在變法中,殺了這麼多人,除去了那麼多障礙,才終於取得成效,此番東征魏國,也是耐心等到龐涓死後才出手,如此心機,怎會因和公子卬的一點交情就改變?

公子卬也是太高看自己了,如果商鞅會和他講舊情,就不會來侵犯魏國,既然來了就不會空手回去,他是商鞅,也是一股政治勢力,他將為自己的政治抱負以及秦孝公交一份完美答卷。

一個人最易犯的錯誤就是低估別人高看自己。面對那處心積慮來侵害你的人,不要指望他會網開一面,真要饒恕你,他根本就不會走出第一步,既然出來了,就不會空手回去。

二、正視人性,不要去相信你願意相信的。

商鞅派人向公子卬獻上幾大卡車的秦國土特產,還特別表示為不忘舊日之情的意思。到了這裡,公子卬戒心全線崩潰,自此完全不提防。

送禮物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說暖心的話能寬慰人的心靈。為了讓朋友公子卬走進自己的圈套,商鞅也是節操掉了一地。

這就是那些目的性強的人、帶著使命的人的真實內心世界。

說放過你,是為了讓你放下戒心,以便更快更低成本的收拾你。

三、 光明磊落的取勝好過欺騙

戰國期間,各國之間經常開戰,常有流動將帥,今天服務楚國,明天被排擠了,又跳槽到自己曾經毆打過的齊國,但是隻要是人才,大家都是不計前嫌開心的接受。

商鞅不一樣,別人都是光明磊落各為其主,他利用別人的信任暗度陳倉行欺騙之實,雖說兵不厭詐,但這種無節操令人窒息的操作,也是夠大家吐一盆了,日後誰還敢相信他所謂的“交情”?所以當他後來逃難到魏國,要被活捉送到秦國也是咎由自取。其實以秦國當時實力和商鞅的能力,收拾一下魏國割點土地問題不大。

有實力,也不想以後名聲太壞,就光明磊落的一比高下吧,除非真的不得已。

古人云:讀史明智。這裡所有的文章,都是對歷史故事進行深度解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升我們的做事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