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我以前是比較喜歡看紙質書,但是後來,看書的數量不斷的增多。我逐漸了選擇了電子書,我是用噹噹雲閱讀我想看的書籍。以前我總結了2019年看的100本書的書單。

今天我把對我幫助最大的七本書分享給大家《刻意練習》、《認知天性》、《洋蔥閱讀法》、《高效演講》、《窮爸爸與富爸爸》、《正念的奇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一、《刻意練習》。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刻意練習

書中表達的中心主題是,任何一個人只要在正確的方法內通過一萬小時可以去練習,你也可以成為專家。刻意練習的四個步驟:①具有定義明確特定的目標。②就專注的練習狀態。③練習包含反饋。④需要走出舒適區。

書中舉了很多的例子,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史蒂夫嘗試記憶數字,最初,他像普通人一樣,只能記住8個左右,經過練習,慢地慢突破9個、10個……,最終,他的成績達到了不可思議的82個數字。還講到音樂天才莫扎特等。

其實這四步我深有體會,就拿我練習演講的例子。

①具有定義明確特定的目標。我的特點的目標是我希望在兩年後我能夠站在一個上萬人的舞臺,發表一篇屬於我的演講,獲得熱烈的掌聲。

②就專注的練習狀態。我沒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練習演講,每一次我都會200%的全身心投入,讓自己沉迷於其中。

③練習包含反饋。我每天都會錄製10個演講視頻,不會把演講視頻發給朋友觀看,讓他們來點評,我的不足。我也會自己反覆觀看自己的視頻。看看自己哪裡做的不到位然後及時修正。這就是一個反饋的過程。

④需要走出舒適區。我的舒適圈是每天在家裡錄製演講視頻,所以我要不斷的走出去。我在大街上練習過演講,我在火車站裡面練習過演講,我在天橋上練習過演講。每一次到外面練習演講,我都會緊張到窒息。但是我收穫的特別大,因為我不斷的跨出了自己的舒適區。我相信在未來我站在巨大的舞臺,我也不會緊張。

2.《認知天性》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認知天性


這本書改變我最大的是,我的學習方法。其實在以前特別是在高中學習的時候,我都陷入了一種學習的誤區。我那時候會把所有的題目都抄到筆記本上,把老師所有講的內容都做好筆記。我的書本上還有各種顏色做好的標記。可以說學習特別的努力,但是每次考試成績卻不理想。我們班上那些,只是上課認真聽講,從來不做筆記的同學。他每次考試成績都要比我好,那時候我就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要比別人蠢一點。

看這本書之後我知道,其實是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我記筆記的方式不對,我只是個知識的搬運者,沒有經過大腦的思考。只是用手去寫的多了,辛苦了我的筆和記事本。輕鬆了我的大腦,所以現在我每一次做筆記,我都會去思考。思考一遍之後再去做出我的筆記。這樣我對知識會掌握的更加透徹,記得也會更多。


3.《洋蔥閱讀法》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其實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讀書的速度全是比較慢。那時候我會把一本書的每一個字都不落下,這種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學會了快速閱讀、碎片化閱讀、還有深度閱讀。就是2018年能夠看完100本書,洋蔥閱讀法有很大的功勞。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書,可以提升我們閱讀的速度,以及閱讀的質量。

書中還闡述一個觀點,看書是一種輸入。我們要把輸入和輸出兩者相結合。你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這點我自己感受特別的深。在剛開始看書的時候,只是單純的看書。沒有做筆記,也沒有去思考。所以很多書中內容都已經忘記,但是現在我每看一本書,我都會寫書評或者是分享給他人。這都是一種輸出的過程,會加深我對書本知識的印象。


四、《高效演講》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高效演講


這麼說,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兩個字坡道,一個好的演講,一定要構建一個坡道。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還說到到一些技巧,比如說開場報站,你要告訴聽眾,你要講的時長、內容、價值。在觀眾的心中植入一幅導圖,讓他們知道你這樣講的內容是什麼。還講到如何構建坡道:①以你們為開頭,說出觀眾心聲。②運用強大與震撼的數字。③提出問題引起觀眾好奇。④講述故事,故事要引人入勝。

我們要注意,在我們生活中講話一定是以三為主要。把一件事情分為三步,或者把事情總結為三步去闡述。如果超過三件觀眾,會覺得太多了,會疲勞。如果是小於三件,又會覺得太少了。所以三是剛剛好的數字。

最後我們結束的時候給予一些甜點,甜點可以是去呼應坡道。或者是一個金句,一則故事。


五、《窮爸爸與富爸爸》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窮爸爸與富爸爸》

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

窮爸爸說:工作穩定才是一切。

富爸爸說:不斷的學習才是一切。

窮爸爸說:我可付不起。

富爸爸說:我怎麼樣才付得起。

.........

這就是強者心態,心理暗示。遇到一切事情,我們先不要去害怕。凡事不要自我,否定而是尋求解決方法。強者永遠知道失敗,會使他更加的強大。而弱者在失敗面前只會退縮。


六、《正念的奇蹟》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正念,讓我知道一次只做一件事。去享受每做一件事,所帶來的喜悅。哪怕是簡單的洗碗、掃地。都應該選擇正念,把精力都投入其中。去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心流狀態。以前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特別不想去做洗碗、掃地這些事情。我就想著我快點把事情做完,那時候越著急,反而完成的速度越慢。

讀這本書之後,我選擇了沉迷每一件事情。去尋找做每一件事情的正念,其實這就像,一行禪師所說的,做每一件事情它都是一個修煉的過程。只要你把你的心沉迷於其中。書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禪師和吉姆一起去旅行,他們坐到樹下,一起吃桔子。吉姆剛剛把一塊橘子放到口中,還沒開始嚼,於是又掰了一塊放在口中。禪師立馬和吉姆說:你應該把含在嘴裡的吃完再吃另一塊。吉姆才意識到自己沒有進入正念狀態,應該專注吃每一塊橘子,才叫做真正吃橘子。

學會全身心的投入,做一件事情才是屬於真正的正念。

七、《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2019年我看了100本書,這七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們人的一個成長過程,就像書中所描述的。從剛出生依賴父母,到後來我們要學習技能依賴學校依賴身邊的家人。慢慢等,我們學又所成走向一個獨立的狀態,之後我們會進入一個相互團結進入一個互賴的狀態。

1.積極主動: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其實你對一件事情投入的能動性越多,它給你的回報就越多。對三隻蝸牛我會竭盡全力的去對待。我相信它給我的回報也會更多。

2.以始為終:任何一件事情,既然決定了開始就堅持把它做完。

3.要是第一: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是象限法則。重要不緊急、重要又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象限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特別是每次我事情很多的時候。讓我知道如何區分事情的緊急重要。事情多,也不會手忙腳亂。

4.雙贏思維:在現在這個社會,一個人贏不算贏。要一群人贏,你才算真正的贏。

5.知彼解己:學會傾聽,移情是聆聽。

6.統合綜效:尊重差異,調動創意。

7.不斷更新: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智力。不斷的學習,持續成長。

以上本書分享給大家。


自律1000天 完成情況

①練習1000個演講視頻。 666個②早起4:59 500天。 92天③健身1000天。 633天④看書500本。 130本

⑤學習英語500天。 36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