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粒粒趙の叨

美國中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被認為是薄弱的,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雖然他們在知識儲備量方面不一定比國內強,但美國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如獨立思考、小組協作、良好的閱讀習慣等等,而這些能力也正是美國大學所強調的。在本文中,粒粒趙就來從11個方面介紹美國老師是如何培養孩子各項能力的。


1 美國老師上課有套路嗎?

有!

這個套路是根據學區(或學校)規定的教學策略來設置的。不同策略有不同套路的側重:Daily5 是先大課,後小組。Project-Based Learning則是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一年級學生用棉花糖和牙籤製作3D圖形

(Project-Based Learning 的實踐部分)

2 上課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如果學區使用Daily 5的教學策略。那麼一堂90分鐘的英文課,老師會先給全班上大課15-30分鐘左右,剩下一個小時然後進行小組輪流學習。

四個小組,每隔15分鐘輪換一次。每個小組又有不同活動:自己讀書,書寫和寫作,讀書給同伴,聽同伴讀書,詞語學習。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圖為學生在Daily5中,反饋自己達到了“閱讀理解”的目標。

無論是什麼策略,最重要的三點:

  • 1、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全面學習;
  • 2、讓老師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
  • 3、不要讓學生一直靜止不動。

3 老師有哪些教學參考?


美國大部分州採用CCSS(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教學大綱,這是一個覆蓋K-12(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教學大綱,設置了每一個學齡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老師需要根據這一目標來選擇自己的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法。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上圖形象地闡述了CCSS的基本原則

4 有全國統一的英文教材嗎?


經常被家長和老師們問道:“美國是否有統一的教育部規定的教材呢?”

沒有,沒有,真的沒有!

聽起來不可思議。。。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如此提倡“差異化教學”,一套統一的教材怎麼能夠滿足不同水平的需要呢?


不同水平有不同的教材嗎?

有,但不是“教材”,而是教學材料。

主要是閱讀材料,美國的教室有很多教學分區。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班級圖書館”(閱讀區)。圖書按照閱讀能力進行A-Z的水平分類。A為最初級水平,Z為最高水平。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圖為一年級圖書館分級

6 老師如何測試學生的閱讀水平呢?


目前美國有幾個不同的評估體系,雖然評估材料有所不同,使用不同的標準,如Lexile 使用數字,而 Learning A-Z使用字母等。但它們都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分級,下圖是它們之間的一個水平對照表。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通過對應水平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測試,對照學生在自己學齡的哪一個閱讀階段。

下圖是粒粒所在學校使用的英文評估材料。在這套材料中包含了不同階段的評估書籍和評估題目。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針對每個學生的評估材料是按照Ta上一次測試的水平來定的。分為小說和非小說兩類,考察的內容包括閱讀速度、準確度、理解能力等方面。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7 美國老師有哪些好的閱讀策略呢?


基本上美國有三種主要的閱讀模式: Read Aloud (朗讀), Guild Reading(導讀),Close Reading(精讀)。參考閱讀【讀書有道】閱讀即思考,看美國老師如何高效地做精讀!

閱讀策略一般遵從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基本的“是非”問答,逐步引導學生“開放性”閱讀。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圖為常見的開放性問題提問方式

讓學生去發現並思考問題,回答可以靈活多樣,求同存異。不進行“填鴨式”閱讀練習。

8 美國老師如何講故事


Read Aloud(朗讀)不只是幼兒園老師的事情。整個小學階段,老師幾乎每天都會給學生讀故事的。學生坐在地毯上,老師選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坐在搖椅上慢慢讀。

此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靜止的。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另外,老師更重視培養學生的習慣。每天都有閱讀作業:根據學齡不同,閱讀10分鐘,20分鐘,30分鐘……然後家長每天簽字。閱讀成為很多美國人一生的睡前習慣。

Reading Log是我非常推薦的讀書記錄工具。推薦閱讀《美國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能讀完1000本書,全靠這些Reading Log來幫忙》

9 美國老師講語法嗎


講。

我們常見的動名詞、人稱、時態、單複數都會講。學生也是需要練習的。

下面的圖片是一年級老師佈置給學生一週的書寫作業。是的,美國的作業是按周發的:週一發給學生,週五上交。學生自由支配每天的作業時間。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在語法教學方面,我覺得國內老師做得也非常不錯。只是在應試的大環境下訓練強度有些大,讓很多人失去了對英語的興趣。

10 老師如何講自然拼讀?


掌握自然拼讀的規律對於長期學習英語有很大幫助,學生不用拼命背單詞。自然拼讀絕不是什麼難的東西,幼兒園的小孩子就可以掌握。關鍵是老師逐步地反覆練習。

比如:幼兒園老師每天早課都會進行的練習What words start with A?然後長大嘴巴說“æ”,然後學生就會想到“apple”,“animal”。當讀到一個陌生單詞“air”的時候,再提醒。多次之後,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圖為幼兒園老師的Morning Mesage

另外,教室裡還有很多單詞遊戲進行輔助練習。

11 學生怎麼記單詞?


除了有規律的自然拼讀,英文單詞當然還有很多變體,也有“sight word”是沒有規律的。美國的老師都會在週一Newsletter上給學生布置一週的單詞任務。10個單詞+5個sight word。是的,一週才15個。週五會聽寫,低齡的學生是老師讀,學生選詞抄寫,方法各異。

5歲就開始培養大學能力,美國老師上課到底有哪些套路?

▲圖為二年級老師一週的Newsletter

一件事情,從幼兒園到小學,堅持六年,每天都在做,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閱讀如此,背單詞如此。

結語


學習不是一件著急的事情,知識總是學不完的。知識可以速成,但能力不能。老師和家長都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我們中國小學教育在知識儲備方面做得非常好,孩子的速算能力、識記能力都很好。但面對“基礎薄弱”的美國小學教育,我們也還有很多可以借鑑的地方。

美國從幼兒園開始培養學生的是獨立思考,小組協作、自由組織材料,開放性思考、求同存異,良好的閱讀習慣,循序漸進地完成目標——這些都是到大學時候需要的學習能力,美國學生已經培養了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