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江津雙福打造“商圏城市”,全球徵集設計方案

重慶江津雙福新區要打造“雙福商圈城市”。

近日,重慶市江津區雙福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發布消息,重慶市雙福商圈城市設計概念性方案國際徵集項目正式啟動。本次國際徵集旨在徵集具有前瞻性與創新性的規劃設計理念和方案,謀劃新時代背景下重慶市雙福商圈發展的美好藍圖,為江津構建更具競爭力與吸引力的城市空間提供重要支撐。

從昔日的農業小鎮,到後來的廠房林立,再到如今的科技新城,作為重慶西部槽谷南部的組團中心,高新區的組成部分,雙福新區正逐步打造重慶西進戰略的橋頭堡。

劃定30公頃重點設計範圍

江津雙福打造“商圏城市”,全球徵集設計方案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雙福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官網截圖

雙福新區作為江津連接重慶主城的前沿地區,在江津發展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是重慶西部槽谷南部的組團中心,是高新區託管區的組成部分,如今進一步優化城市總體空間格局,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正當其時。

據悉,本次國際徵集工作重在“搭框架、繪形態、定特色、重實施”。即系統梳理城市與自然山水的關係,深入發掘城市特色資源和歷史文脈,明確總體目標定位,提煉城市風貌特色。宏觀層面確定總體形態格局、構建富有特色的景觀框架及公共空間系統。微觀層面細化空間形態、公共空間、建築形態、交通組織、夜景照明、地下空間等方面內容。最終,提出面向可實施的控制要求,制定城市設計導則,指導控規調整。

項目研究範圍北至區界、南至990鄉道、西至津馬大道、東至福星大道,面積約15.3平方公里。其中,規劃設計範圍北至渝惠南側道路、南至雙慶路、西至團結大道、東至重慶繞城高速路,面積約88公頃。重點設計範圍北至渝惠南側道路、南至福城大道、西至團結大道、東至重慶繞城高速路,面積約30公頃,設計深度參照地塊城市設計。

本次國際徵集活動經評審委員會對報名材料進行資格預審,從中篩選出3家設計機構或聯合體參與本次國際徵集活動。設優勝獎機構1名,優秀獎機構2名。優勝獎機構獎金200萬元,優秀獎機構成本補償費30萬元。

產業升級背景下城市優化

江津雙福打造“商圏城市”,全球徵集設計方案

圖蟲創意

近年來,在“同城、融城、產城”目標引領下,江津雙福新區城市建設正向“宜居城市”大踏步邁進:恆大影城給群眾帶來視聽盛宴,五星級酒店及運動中心讓新區消費和休閒升級換代;時代廣場近4萬平方米的市民廣場,將新區的城市品質帶上新的高度;近20萬平方米的雙福星街,更是集商務、娛樂、購物、休閒於一體……

重慶高新區負責人指出,2020年將啟動科學大道、科學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其中科技大道起止地預計為北碚歇馬至江津幾江,將打造成為貫穿整個西部槽谷地帶的主幹道和景觀大道。屆時,雙福作為江津與主城的重要連接點,吸引商務型、產業型、旅遊型等多類客群,引進大量科技菁英、產業人才,為雙福引聚人氣,吸納市場紅利。

近年來在全市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背景下,大批先進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大數據智能產業的“龍頭”企業相繼落戶雙福,目前,已入駐園區工業企業6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1家。同時八大產業園孵化基地內的中小微企業成長增速,形成規模化提檔升級的良好態勢。

伴隨著“重慶向西”“高新區擴容”“科學城落戶西區”等規劃落地,江津區團結湖·大數據智能產業園落戶雙福新區,這個集大數據採集、存儲、應用及智能製造一體化的大數據智能產業園將成為全區乃至全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產業新增長點的關鍵引擎。

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城市總體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已成為雙福新區乃至整個江津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渝西片區加快融入主城步伐

江津雙福打造“商圏城市”,全球徵集設計方案

迎來發展新機遇的,不僅僅是雙福新區。

在剛剛過去的重慶“兩會”上,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這其中,“一區”指重慶主城都市區,該區域包括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涪陵、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21個區和萬盛經開區,面積2.9萬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009.9萬人。

這一規劃將渝西地區全部劃入了主城都市區範疇,意味著渝西片區將加快融入主城的步伐,在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深化成渝城市群合作的基礎上,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主城都市區未來的方向,將是增強中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完善重要節點城市專業化服務功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都市區。

市政協委員、重慶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表示,對“一區”而言,要強化“一區”的中心城市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一方面要做強“一區”,使其發展更充分,有利於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為此要高起點、大手筆規劃,強化對全球要素資源的集聚能力,推動“一區”高質量協同發展。建議儘快制定“一區兩群”發展規劃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實施意見,完善、優化國土空間佈局,完善、優化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