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过了腊八,过年的气氛便渐渐浓了,看看日历,已经快腊月二十三了。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民间,真正的春节就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还记得打小会背的那首歌谣吗?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大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贴嘎嘎,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各地的风俗有所不同,过年的准备工作顺序也有所差异,但“二十三,糖瓜粘”却是十分的统一,而“粘”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灶王爷。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灶王爷如土地爷一样,生活在我们平民百姓中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头。

不同的是,灶王爷有名有姓,《玉烛宝典 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看,连名字都含着吉祥圆满。

老百姓感念灶王爷一个人在人间太寂寞孤单,就又为其添了一位灶王奶奶一同供奉在灶王府,倒是很早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阴阳和谐生万物的思想。


灶王爷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司饮食之神,和门神、井神、祀雷神、祀户神一起共同负责烟火人间的平安 。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现在城市一体化的厨房很难给灶王爷一席安身之地了,倒是农村的灶伙常常还贴有灶王爷的神像,两边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对联,而“一家之主”或“人间监察神”的横批,更见民间对灶王爷的尊崇。


五路神灵之中,灶王爷之所以更加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王爷还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潜伏”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员:其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言谈举止、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具体就是腊月二十四这天,总计之后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做述职报告,议定该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


所以二十三这天,百姓便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供送灶王爷,也就是“辞灶”,让他回上天见到最高首长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 呵呵,那句“吃人家的嘴软”不知道和灶王爷有没有渊源。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到了除夕夜,百姓在灶台边重新贴一张崭新的神像,象征着把灶王爷接回来,此之谓“接灶”。 红红火火的一年就又周而复始的开始了。


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个智慧故事,现在叫“脑筋急转弯”,问:天上人间究竟有多远? 一群平时自作聪明的人都被问住了,砸吧砸吧嘴,答不上来。正巧阿凡提或者是一个什么智慧人物路过,很轻巧地回答说从地上到天上要三天路程。 众人问为什么,你算啊,二十四灶王爷上天复命,三十除夕接他回来,这一个来回是六天,单程自然是三天了。


南阳古城的灶王庙位于梅花寨永庆门西侧,后墙紧靠南寨墙,也尊称:灶爷庙。

现在这里已经开发为一个房地产小区,其实,1958年的时候,灶王庙便已经颓败了。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据老人描述:灶王庙坐东朝西,建在一个一米多高的平台上,上面三间青砖青瓦的大殿,庙内供奉着灶王爷、灶王奶的神像,两侧便是那副家喻户晓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只不过横批与普通百姓家的不同,是“天下太平”。


灶王爷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在民间备受推崇和供奉,连这座呲临灶王庙大名鼎鼎的永庆门也一度被称为“灶爷庙寨门”了。

新修的永庆门花里胡哨,全无那种历经沧桑的厚重感。


每年腊月二十三,古城的祭灶就在千家万户和灶王庙按部就班的进行:首先在灶王爷神位前依次摆上灶糖、火烧、刀头,虔诚的点燃蜡烛、供香;然后祭灶主持人抱着一只大公鸡跪在神位前,接着焚烧香表;烟火缭绕之时,用凉水拌草料撒在鸡头上。。。

倘若公鸡扑楞有声,说明灶王爷已经心领神会,明白了主家的心思,大家就念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颂语恭送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想想灶王爷也真辛苦,真敬业。

这不,一年了,好不容易挤着“春运”的机会骑着“大公鸡”千里迢迢回到天庭,给玉皇大帝述职完毕,

也不抽空和赤脚大仙哥们几个喝杯小酒叙叙旧;

也不怕鞍马劳顿、腰肌劳损去按按脚;

也不趁机到王母娘娘那里套套近乎走走“夫人路线”;

也不去找太上老君活动活动、来年回到“京城”换个得劲差事。。。。。。


就这么一直孤单着远离天庭?

就这么成天烟熏火燎的干咳嗽?

就这么从一个英俊少年熬成了黑锅烟似的老头?

可不管怎样,灶王爷还是每年在除夕之夜日夜兼程赶回到自己的本职岗位。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当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熬年的时候,当春节晚会的笑声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灶王爷是否会低声哼唱起刘若英的那首《一辈子的孤单》: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 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 这样孤单一辈子。。。。


其实,千百年来,灶王爷在千家万户的袅袅炊烟中和我们凡夫俗子朝夕相处,其乐融融,默默的含笑护佑着一户户寻常百姓人家。

他,也许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平静生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作者简介:乔治邦,号写秋斋主人,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领队.

腊月二十三,糖瓜来把灶王爷的嘴巴粘|郑风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