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億達集團創始人孫蔭環:只有我往前走,才能有更多人跟隨我去做更大的事業

億達集團創始人孫蔭環:只有我往前走,才能有更多人跟隨我去做更大的事業

【編者按】從田間作坊到市值百億的企業,從中關村的街頭到納斯達克的舞臺。從改革開放初期“敢為天下先”的第一代企業家,到如今世界互聯網領域“追風逐浪”的第五代企業家。英雄輩出的中國企業家,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助力中國經濟的前行與發展。

作為國內領先的門戶網站,搜狐網及搜狐財經始終在關注和報道中國企業及中國企業家的動態和故事,見證他們的進步與創新。

11月13日,2019搜狐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辦。峰會中,“搜狐財經2019十大年度企業家”榜單正式發佈。入選的十位優秀企業家有很多共性,他們履行社會責任、敢於擔當,積極投身國家重大戰略,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本文為“搜狐財經2019十大年度企業家”系列報道第七篇,關注企業家為億達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孫蔭環。

亿达集团创始人孙荫环:只有我往前走,才能有更多人跟随我去做更大的事业

“一步一步地上一個臺階。只有我往前走,才能有更多的人跟隨我去做更大的事業。”億達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孫蔭環把他的的一生看作是一個登山的過程。

回望創業之初,孫蔭環只不過是想“帶領200多名農民,尋找生活出路,解決生存問題。”

從這個簡單的夢想出發,億達從建築業起步創業,到集房地產開發、建築裝修、組合機床製造、軟件園開發管理等多種產業綜合企業集團,孫蔭環一次次嘗試著“吃螃蟹”,已經過了35年光景。

為生存謀出路的農民創業

1949年,孫蔭環出生在大連的一個農村家庭。生在海邊的孫蔭環在人生的前35年卻沒有任何波瀾。

直到1984年,35歲的孫蔭環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抉擇,應聘成為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鎮果樹建築七隊隊長。

起初,孫蔭環的創業動機很簡單。“帶領進城的200多名農民工,尋找生活出路,解決生存問題。”作為隊長,35歲的孫蔭環就抱著這樣的理想率領一眾農民工開始了創業之路。

在建築施工隊最初組建的那段日子裡,如何帶領200多名農民工兄弟們解決生存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為此孫蔭環千方百計地去攬活、承包工程項目。

“那個時候反映不出來我們有多麼能,還遇到重重困難。”當時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正計劃建一個招待所,孫蔭環去所長辦公室裡整整談了一個下午,卻仍然被於所長婉言謝絕。因為誰會相信一個農民組成的工程隊可以搞好建築工程呢?

離開所長辦公室時,孫蔭環對所長說: “我能理解你。不過,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一定會讓你承認我的施工隊的實力!”

很快,證明機會就出現了。孫蔭環獲得了承建當時位居大連第二的豪華級賓館——景山賓館的機會。但是還是沒有人相信這個叫億達的小公司能幹得了。

在重重質疑中,孫蔭環有不同的看法。“幹賓館的核心是裝修,而當時裝修在大連剛起步,誰幹也要去學,我們為什麼不能幹?同時,大連有國內一流的設計院, 依靠最先進的設計, 學來最先進的裝修手段,就必定能成功。”

“開工之始,我們聘來了大連市建築隊伍中最好的工長,請出了大連市建築設計院最優秀的專家,派人到日本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學習、研究,引進先進的施工與裝修技術。”孫蔭環明白,他與億達的成敗在此一舉。

最終,在前期大量的準備和精心策劃之下,孫蔭環帶領億達僅用十個月就以優良的施工質量和高雅的設計裝修交付景山賓館工程,並獲得省甲級優良工程的榮譽。

景山賓館的高質量完成,證明了億達的能力,也為億達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建築和裝飾方面的技術骨幹力量,使得公司邁出了一大步。孫蔭環終於成功帶領200多名走出鄉村的農民實現了第一步。

“敢吃螃蟹”的先行人

從創立到今天,35年時間,億達已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小工程隊,搖身一變成為今天集房地產開發、建築裝修、組合機床製造、軟件園開發管理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億達能從單一板塊向多板塊拓展,這源自孫蔭環的一句話:“不

創業只守業,永遠守不住業。”

1988年,億達已經在大連小有名氣,但是建築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了規避建築市場可能出現的過度競爭局面,孫蔭環作出了進軍前蘇聯遠東建築市場的決定,在當時,國內還沒有能出國施工資質的鄉鎮企業。

這是一項危險的決定,國外合作萬一失敗,對於剛剛起勢的億達來說,無疑將面臨慘痛的代價。然而,孫蔭環當即下軍令狀表示:“只要大家能吃苦,敢拼命,就下定決心走出去。出了問題,一切責任由我承擔。”

在孫蔭環的帶領下,億達成為國內第一傢俱有出國施工資質的鄉鎮企業。至 1997年,億達在前蘇聯遠東留下了53座豐碑式建築,為國家創匯摺合人民幣6000 多萬元。孫蔭環成為了那個“吃螃蟹”的人。

進入90年代,億達又成為抓住機遇的那一個。當時,國營大連機床廠的總經濟師、總設計師等業務骨幹,打算跳槽到南方發展。孫蔭環得此消息後,果斷截留了這幾個難得的人才,創建了大連渤海機床廠,高起點地步入組合機床製造行業,由此引發國企民企人才競爭的“兩機

風波”。

1997年,大連市政府提出“創建大連軟件園,發展信息產業”的構想。那時候“軟件”還是一個時髦的名詞,孫蔭環卻決定要順勢而為。他特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論證,承擔起這項任務,並在第二年創建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官助民辦”軟件產業發展模式。

這一次的“螃蟹”使得大連軟件產業收入由當年的不到1億元增長到現在的超過千億元,成為全國軟件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億達集團也由此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代,產、城、房、人,就此在孫蔭環的大膽創新與運籌帷幄中緊密地鏈接在一起,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先行樣板。

“過去我們也是邊走邊幹,在創新中,邊摸索邊完善。”談及大連軟件園的建設孫蔭環至今深有感觸。

如今,億達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開發建設運營了40多個大型的商務園區,包括大連軟件園、武漢軟件新城、北京中關村一號、鄭州科技新城、長沙製造小鎮等等,產業面積超過1200萬方,帶動了高素質人群就業30

餘萬。

孫蔭環曾經“為200農名工謀出路”的簡單夢想也在隨著億達集團的發展壯大而壯大,在孫蔭環看來,他的一生看作是一個登山的過程。“一步一步地上一個臺階。只有我往前走,才能有更多的人跟隨我去做更大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