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艦載機能不能帶彈在航母上降落?為什麼?

秦嶺2698


當然可以了!現在的彈藥與二戰時期不同。二戰時確實有艦載機不能攜彈降落的說法,一是,因為當時的彈藥製作水平不是很高,如果飛機降落失敗可能造成爆炸災難。二是,當時的彈藥製作成本不高,扔了也不肉疼。



現在就不同了,彈藥大多是高成本的精確制導彈藥,且在設計初就考慮了突發情況,不會意外爆炸,因此現在可以攜彈降落。準確的說是艦載機降落時,只要攜帶武器彈藥不超過規定的重量和尺寸就可以。


大家都知道,艦載機著艦時,航母的甲板承受著巨大的衝擊力。就拿我國的殲15艦載機來說,自重達到數十噸,想象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降落的時候,砸到航母甲板上的衝擊力得有多大。

而且飛機著艦後,要在數秒鐘幾十米內停下。而這完全是靠攔阻索拽著的,這對於攔阻索的承受能力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所以說。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重量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軍武小百科


艦載機降落在航母時,不必扔掉彈藥,仍彈藥那都是過去時了,現在各國都對飛機掛彈安全保障非常重視,現在已經達到了能夠安全帶彈降落地步了,畢竟導彈可是非常貴了,就這麼扔掉非常可惜!

(掛著蛋 蛋降落的殲15飛鯊,當然這個是模擬導彈)
只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扔掉彈藥掉落,比如飛機空中故障,返回降落會放油丟蛋空機降落,還有陸基迫降,航母降落需要使用攔阻網等特殊情況,全部要棄彈輕裝降落,保證安全。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起飛帶的彈藥超過做大著陸重量時,這個一般在戰時,訓練的時候會嚴格控制,而且訓練帶的都是訓練模擬彈。如果最大載彈量超過著陸載彈量時,一般就會丟掉至少兩枚,保證安全著陸。現在投棄導彈不解除保險,只是單純的打開鎖定裝置將導彈投放進海里,自然不會爆炸。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知道當戰鬥機掛在的2000榜航彈時,這個估計有點危險,個人覺得降落會丟棄,因為科索沃戰爭時期,B2戰機曾經有3顆重磅精確制導炸彈,因為故障沒有投下去,返回來降落的時候非常的小心翼翼,所以我覺得航彈這個東西可能是飛機拋棄的對象,而且航彈相對便宜,浪費肯定是有的,但是為了保證飛機和航母的安全,這些損失是值得的,過分的冒險後果有時候非常嚴重。比如蘇聯曾經為了發射火箭出了故障後,空軍司令現場督促維修,沒有卸下燃料,造成爆炸損失大批專家和設備,空軍司令自己也是灰都不剩了。

還有比如EA-18G這種電子戰機,降落你敢將3個電子吊艙扔了?那個可是非常貴的。

以上為個人意見,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狼煙火燎


帶大量重磅炸彈降落肯定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是掛載類似空空導彈等相對輕型的武器,是可以帶彈降落的。



殲-15(上)和F-18(下)著艦均未掛載武器(F-18掛載了3個副油箱)

航母降落是有特殊要求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航母降落“四項原則”:

1)油量必須恰好;

2)必須棄彈降落;

3)故障飛機最後降落;

4)著艦速度須恰當;

“四項原則”中第二條即戰鬥機在航母降落前必須拋掉炸彈、重型對地導彈等重武器(現代偵查、情報手段豐富,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極小)。因為航母降落有很大的風險,即使是對於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來說,也不能掉以輕心,在艦載機降落之前必須棄彈(並不是全部導彈都得扔,是指一些殺傷力大的炸彈或者重型導彈等)。由於航母是一個各類武器、彈藥、油料非常集中的載體,如不棄彈,一旦出現意外,航母存在會變成一個巨大“炸彈”的風險,必須嚴格限制艦載機降落要求!



掛載4枚250公斤航彈和2個副油箱著艦的F-18艦載機(已是較危險的著艦狀態了)

掛載2個電子戰吊艙、1枚反艦導彈和1個副油箱著艦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艦載機(已退役)

翼尖掛載2枚“米卡”中距空空導彈和1個副油箱著艦的“陣風”艦載機

當然,除非有確切攻擊任務,一般情況下艦載機是不會攜帶大量重型彈藥出航的。平時巡航、偵查、驅逐敵機等一般性任務,只需攜帶一定量的空空導彈、偵查吊艙或者輕型攻擊武器即可,畢竟艦載機配備的彈藥還是挺貴的,“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不是?!😄



掛載近距離格鬥導彈和中距空空導彈著艦的殲-15艦載機

以上為個人的理解,歡迎關注“威吶解析”、討論交流。


威吶解析


航母就是海上移動的機場,所以對於航母而言,艦載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艦載機著艦也被稱作刀尖上的舞蹈,那麼航母的艦載機可以掛彈著艦嗎?一般而言,艦載機著艦之前會將尚未使用的實彈扔進海中,然後空機著艦,想想這樣做確實太浪費了,飛機裝備的武器彈藥都非常昂貴,那麼現在的艦載機著艦還是空機著艦嗎?



其實在航母使用之初確實有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艦載機本身著艦時就有很多危險因素,艦載機在降落航母甲板上都會猛烈的撞擊在甲板上,這樣對於甲板的壓力也很大,造成艦載機衝擊的力量也很大。

因為艦載機本身的衝撞勢能,若是炸彈沒有穩固好,很有可能被撞下來,到時候砸在甲板上,一個不小心,爆炸了,那後果不堪設想,然而現代艦載機已經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了,這主要是彈藥本身加裝了頓感彈藥技術。
即使掉落到了甲板上,也不會出現問題,我們開頭說過,之所以把艦載機著艦這一過程稱為刀尖上的舞蹈,是因為這一過程是非常危險的,尤其夜間著艦更是困難無比,所以在保證彈藥的安全上,各國海軍也是在技術上做足了功課。以上是我的一點知識儲備,來跟大家分享,如有補充,或者不對,希望大家多多指點,謝謝!


雨後的心情l


目前艦載機已經實現了至少掛載部分彈藥在航母上降落,但是限制條件仍十分嚴格。

而且,跟陸基飛機相比,艦載機帶彈著陸的難度更高,為什麼呢?因為艦載機和陸基飛機的降落方式不同。


陸基飛機擁有動輒兩三千米的長的跑道和完全掃清的地面條件,最近的地面障礙物往往也在百米之外,所以陸基飛機可以進行飄降(我們通常把落地衝擊力較輕的著陸叫輕三點,那就是飄降中的飄降)。飄降的陸基飛機的下降速度只有每秒3-4米,輕型飛機甚至只有每秒2米,其坡度相當和緩。

陸基飛機降落比如上圖,這下沉率在艦載機飛行員眼裡,那都不叫事。

換成艦載機的降落就不一樣了,來,咱們想象一下,駕駛著飛機追逐一條以60碼時速一直在奔跑的跑道(沒錯啊,起降時航母要迎風全速,32.39節就達到60公里的時速了)。為了讓飛機準確的落在這條高速奔跑的跑道上長24米、寬20米的一小塊區域(這是比較理想的兩根攔阻索所在的區域)。

沒錯,艦載機飛行員的層層篩選和艱苦訓練,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保證幾乎每次都落在這個小小的黃圈裡面。


怎麼才能落在這個圈裡?你的飛機必須是以很快的速度拍在那小塊區域上面,所以我們說艦載機的降落其實是“受控墜毀”,艦載機以極快的下沉率(每秒6-7米甚至更高)瞄準著這個小黃圈砸下來,重重的蹾在飛行甲板上,此時起落架的氣壓桿被快速地壓縮,在幾分之一秒內就被壓縮到最短以緩衝這巨大的衝擊力(艦載戰鬥機會形成至少50噸的衝擊)。

在這種情況下,經過特殊設計的艦載機起落架也只能緩衝掉一部分衝擊力,其餘的得靠艦載機堅固的機體結構來硬扛了,這硬抗對於牢固的粉末冶金製造的機體來說不算大問題,對於掛載掛架上的導彈和炸彈可就未必了。它們跟載機的連接就靠掛點上那些連接結構,如今F/A-18和殲-15的掛架都具有緩衝能力,在正常的著艦下沉率條件下,掛載的重量在一噸左右的掛載物可以經由掛架的緩衝降低著陸時的衝擊,保障彈藥內部的精密裝置比如陀螺儀、雷達發射機等部件能夠承受。


不過即便如此,實彈在艦載機上能夠承受掛飛著艦的次數也比陸基戰鬥機要少。

圖為554號殲-15首次攜帶外掛著艦的寶貴瞬間。


蒸汽裝甲艦


依照目前的技術,艦載機是能夠在掛載彈藥的情況下載航母上安全的進行降落的,不過,對於艦載機和彈藥的整體重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超過了限制,就會給戰鬥機和航母帶來危險。

所以,很多時候,如果戰鬥機準備在航空母艦上進行降落,但是其本身的載彈量導致其重量過高,這時候,可以有選擇的丟棄彈藥,直至重量在標準線之內。

其實,這也是以前艦載機不能夠載彈降落的時候的一般做法,即將要降落前把掛載的彈藥扔到海里,然後在進行降落。

如果說起來,丟棄彈藥才能夠降落,其實是十分浪費的,並且,彈藥中的各種成分如果被分解,會給海洋環境造成汙染,另外,被丟棄在海洋中的彈藥也會成為一種隱患,威脅著海上航線的安全。

當然,除了安全隱患這個問題外,現在彈藥的穩定性提高以及現今艦載彈藥的造價也是影響戰鬥機載彈降落技術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因為如今戰略戰術的實際需要,導彈等的精準打擊要求也更高,因此,其造價也越來越高,最貴的能夠達到上百萬的美元,所以說,這樣的彈藥“扔不起”。

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艦載戰鬥機是否攜帶彈藥在航空母艦上著落,首先考慮的都會是安全問題,這不僅僅是是戰鬥機和航母的安全,更是要考慮飛行員的安全,因為,不論哪個國家,培養一個飛行員都是十分不容易的,操控戰鬥機不僅僅要飛行員有過硬的身體素質,更要求飛行員能夠有強大的判斷力,然後對攻擊或攔截目標進行打擊或警告。


利刃號


一般是可以掛彈著艦的。

1.如今固定翼艦載機掛載的都是導彈,價格昂貴,如果不掛彈著艦,損失太大。 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規定要把導彈扔了才能著艦,目前也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新聞。

2.從理論上說,只要重量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都是可以的。因為飛機在起飛時就已經算好的,該帶多少東西,包括彈藥,以確保能夠順利返航。一般不會超重的。這都是高精度的事情,不會有差錯。

3.如今很多軍事訓練和演習,要麼不掛彈離艦,要麼掛彈離艦也不會發射,但幾乎沒有聽說把飛彈扔了再著艦的。因為即使擔心出事,飛機本身出問題了後果也就夠嚴重的,而且現在的一些炸彈在事故情況下,也不是那麼容易引爆的,不像傳統的炸彈。

4.非固定翼艦載機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艦載武裝直升機等非固定翼飛機在降落時不需要滑翔,更無須攔阻索,安全係數高很多,就更無須卸掉炸彈。

總而言之,是可以掛彈著艦的,但凡事都有例外,緊急情況除外。(圖中紅線圈出的都是掛彈著艦的例子)





亮話歷史


目前來說,一般是可以掛載彈藥著艦的。過去,由於攜帶的彈藥種類和艦載機性能限制,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前一般會吧彈藥扔進海里。但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是否要扔掉彈藥,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過去的艦載機由於沒有精確制導彈藥可用,在對陸攻擊時只能攜帶非制導航空炸彈,單枚輕則百來公斤,重則1噸,當攜帶多枚這種炸彈的艦載機著艦時,可能會超過艦載機最大著艦重量要求,導致飛機著艦失敗時無法復飛。或者,過大的重量著艦會導致航母尾部下降率不穩定,艦體高低起伏,引起艦載機尾鉤錯過攔阻索,造成著艦事故。所以在過去,艦載機著艦時一般會提前拋棄彈藥。

但是,隨著技術進步,艦載機氣動增升技術、發動機性能、複合材料使用等技術的逐步提高,現代艦載機基本上可以保證在最大允許著艦質量內帶彈著艦。這是因為現代制導彈藥和各類型導彈的大量使用,動輒每枚數萬美元甚至上百萬美元的高昂造價,也讓人們“仍不起”彈藥,不得不從提升飛機性能方面考慮。

以美軍的F/A-18戰鬥機為例,其早期型號,因為發動機性能有限,在降落航母前必須拋棄部分彈藥才能確保著艦失敗復飛時的足夠動力。但是,通過不斷優化結構和提升性能,較新型號的F/A-18E/F就可以攜帶足量的彈藥著艦。所以,目前來說艦載機是可以攜帶彈藥降落航母的,但仍然要在最大允許重量範圍之內。


裝備空間


不行的,飛機執行任務所攜帶彈藥沒用完,是不得降落的,不管是空軍還是海軍,主要就是降落落地那下子衝擊力大有可能彈藥脫架引起危險,在空中加油指揮不完備時,飛機要是完成任務沒有用完掛載的彈藥,子彈除外,要麼在無人區拋落打出去,要麼在任務區裡看看還有沒有值得打擊的目標用掉,後來加油預警指揮數據鏈完備後就是所有飛機完成任務後所剩油料彈藥,飛控指揮部都有顯示,會根據最新的任務用掉沒用完的彈藥,如果實在用不掉在找無人區打掉,不過現在如果只是輕載警戒還是允許降落的


不死貧道69525045


艦載機能不能帶彈降落要看具體的情況。從歷史上說,早期航母的艦載機都是要求不帶外掛彈降落的,因為早期航母都是全通甲板,後半部分降落,前半部分還會有準備起飛的飛機。如果帶彈降落,萬一出現意外,炸彈爆炸將會造成極為慘重的損失。再加上早期艦載機體型較小、動力也較小,攜帶外掛彈藥,尤其是大型外掛彈藥時,飛行性能會受到較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到降落時的安全。所以,早期艦載機降落前,沒使用的炸彈也都會扔掉。

二戰以後,隨著斜角甲板的出現,降落的飛機即使沒能掛上阻攔索,也可以復飛,不用擔心撞到甲板上別的飛機,安全性有了較大提高。同時,二戰後艦載機普遍大型化、噴氣化,動力充足了,機體結構更強了,稍大一些的外掛彈藥對於飛行性能的影響就會小得多。這種情況下,攜帶一部分彈藥降落就成為可能。

但是,艦載機在航空母艦上降落也是有重量要求的,所以,即使可以帶彈降落,飛機總重量也不能超過最大降落重量,否則很可能造成阻攔索拉不住飛機的後果。此外,由於艦載機的著艦姿態一般是機頭抬起,用機尾的著艦鉤去“夠”阻攔索,所以,一般來說,機腹攜帶的外掛都會拋棄掉,以避免降落的時候蹭到加班或者干擾阻攔索。

所以,目前的艦載機降落雖然不再像早期航母那樣必須全部扔掉外掛彈藥,但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F-14戰鬥機的最大降落重量只能帶4枚遠程彈以及格鬥彈,最多1.8噸左右的彈藥,外加兩噸油。F/A-18E/F的最大降落重量要比F-14大一些,但也就20多噸。

當然,現代之所以會要求帶彈降落,是因為如今艦載機外掛的精確制導彈藥價格不菲,不像常規炸彈那麼便宜。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不可能隨便扔掉,能帶回來還是儘量帶回來吧。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