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他脸上挨了一颗子弹,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她对晚清政府无疑是忠诚的,在位期间镇压过许多“叛乱”,包括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他脸上挨了一颗子弹,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

日本首相曾经说他是封建软弱的清政府下唯一一位能与世界列强抗衡的人,慈禧称他是“再造玄黄”,并不是因为他领导的水师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一身的骨气,面对帝国主义的凶恶嘴脸,他始终保持不卑不亢,这种骨气受到了当时许多外国侵略者的佩服。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战败,李鸿章受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日本要求赔偿白银三万万两,而最终签订的数额是两万万两,谁也不知道原因,只知道李鸿章差点死在谈判桌上。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他脸上挨了一颗子弹,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

有传言说李鸿章的当时挨了以前,那一枪正中他的面部,但他没死,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命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并且让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

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过许多不平等条约,比如:“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甚至是“越南条约”,可笑的是一个小小的越南竟然也能欺负到泱泱中华的头上,不得不说当时清政府的无能,简直令人发指!

几乎每次条约的签订都有李鸿章的身影,不知道他的内心是怎样悲痛,一个甘愿挨一颗子弹换回国家一万万两白银的人你能说他不爱国?而他每次都是代表慈禧出面。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他脸上挨了一颗子弹,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

李鸿章对晚清政府的忠诚更像是一种愚忠,李鸿章在和日本人签订完条约之后拿着染血的马褂来到太后面前,慈禧叹息一声,只说了句“难为你了,还留着......”,他将忠,义看的极重,甚至比生命还重,虽然帮清政府做过许多“错事”,但站在他的角度上来讲并非错事,毕竟“忠诚”本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祖训。

李鸿章曾经出访英国,英国高层中有许多人都钦佩他的为人,在他出访期间热情款待,李鸿章吃鸡的时候不用刀叉,直接上手去抓,众人为了表示尊重,也一起用手去抓,从那个时候开始英国人吃鸡就不拘泥于刀叉,这都是跟李鸿章学的。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他脸上挨了一颗子弹,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

在李鸿章出访英国期间还有一件趣事,李吃不惯西餐,就让厨师将原料和一些蔬菜一起倒进锅里,整整炖了一锅,许多英国官员闻到香味赶来,李鸿章便用这锅菜“请”了他们一顿,英国官员吃后都赞不绝口,纷纷问李鸿章这道菜的菜名,李鸿章随口答了句“杂烩”,从此英国的餐厅中就多了一道菜叫“李鸿章杂烩”。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他脸上挨了一颗子弹,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过李鸿章: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