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評價法國隊1-0戰勝比利時隊,殺進決賽?

fujunda


法國1-0贏了比利時,這個結果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意料之外的是因為這場就只進了一個球,因為兩隊都不是什麼保守型球隊,淘汰賽的進球數也不少,賽前很多人看好這場是進球大戰,但沒想到就只有一個進球,相當遺憾;

情理之中的是法國戰勝了比利時,法式防守反擊擊敗了英式防守反擊,雖然法國贏的過程不那麼酣暢淋漓,但不可否認的是,法國隊踢的比比利時沉穩、比比利時高效、也比比利時合理。

法國隊沉穩之處在於,平局時不慌不亂,領先時不驕不躁,始終保持自己的節奏;

高效之處在於,法國隊在有限的控球時間打出了高達10次以上的防守反擊(雖然都沒進球,但起碼威脅到了比利時);

合理之處在於,法國隊大多數的進攻處理,都比比利時合理,該打高球的打高球,該提速的提速,該控制節奏的控制節奏;(比利時這場球的進攻處理方式,整體策略是對的,但球員出球卻很不合理)

誇完了法國隊,下面說下比利時。

我個人覺得,這場比賽比利時有三個敗筆。

第一個敗筆是陣容上的安排,這場比利時打的是3-5-2,馬丁內斯的意圖還是比較明顯的,5箇中場球員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場控球,兩個邊前衛是為了拉邊打邊路進攻,雖然讓場面不弱於下風了,但這樣一來,後防線就比較容易讓法國隊打防守反擊了;

第二個敗筆是換人策略上,比利時在落後時明顯亂了陣腳,一向穩如狗的馬丁內斯居然換下費萊尼這個高點,換上卡拉斯科主打邊路,打邊路這個策略是沒錯,但這個換人,明顯是換錯了,費萊尼是個神經刀,也是個高佬,他是個中前場的爆點,他的頭球比盧卡庫厲害了十幾倍,這個時候馬丁內斯應該效仿打日本隊時的套路,換上所有的高個球員去衝擊法國隊的禁區,可惜馬丁內斯沒有,他自斷了一臂,把比利時推向了深淵;

第三個敗筆是比利時的臨場應變能力,法國隊這場其實踢的也有點“猥瑣”(原諒我用猥瑣這個詞,我實在想不出什麼詞來形容德尚了,德尚太實在了),因為法國隊的中場並不比比利時弱,真刀真槍的拼,法國隊起碼不會只是剩36%的控球率。

所以,控球率的低其實是法國隊的策略所致的,因為他們從皇馬身上學到了精髓(德尚應該是偷師了齊達內,皇馬的快速反擊讓他們成為了盃賽、大賽之王),所以法國隊為了更好的打防守反擊,讓出了中場控球率;

法國隊一讓,比利時正中下懷,全場比賽,比利時雖然佔據了6成多的控球率,但這並沒有什麼用,因為大多數時候比利時都只是在做無用功式的搗腳,難以形成有效的反擊,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比利時本身也是一支主打防守反擊的球隊,他們不擅長打傳控,並且一旦丟球,法國隊就會採取龜縮戰術,這樣比利時就會更加難打,比利時沒有清楚、及時的意識到法國隊的“陰謀”,讓法國隊誘敵深入,被法國隊擊敗。

這場比利時的臨場應變能力實在是不如前面的幾場。

我個人感覺哈,比利時這場踢的實在有點“假”,之前我一直認為比利時是支應變能力強的球隊(打日本、打巴西,這兩場相當不錯),這場不會是被法國隊打回原形了吧?

最後,恭喜法國隊,殺進了絕殺,期待你們與英格蘭的英法大戰(預測英格蘭會晉級)。


後仰大風車


"新王"姆巴佩 未登基已退位

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2時,世界盃半決賽,法國與比利時在聖彼得堡展開激戰。上半場雙方均沒進球;下半場格列茲曼利用角球助攻烏姆蒂蒂為法國打破僵局。最終,法國1-0戰勝比利時,12年後再次闖入世界盃決賽。

法國隊在小組賽階段一直保留著實力,以小組第一齣線後,法國隊在淘汰賽階段開始展露他們真正的實力,先是戰勝了阿根廷隊,之後啃下了烏拉圭這塊硬骨頭,現在又戰勝比利時來到了決賽,從他們自身的實力來看,對陣英格蘭有一定的把握能夠拿下對手,順利拿到世界盃冠軍!

隊內矚目新星姆巴佩,在傷停補時中使用了拖延戰術:角旗區護球。但爭搶過程中球被他碰出邊線,之後他快速抱起球"不小心"扔進場內,還向前帶了幾下,隨後比利時球員感到非常鬱悶推倒了他。不得不說這種明顯想浪費時間的行為太過於噁心,以至於姆巴佩的隊友看到他被推倒並沒有去扶起他,而是默默離開。裁判也毫不猶豫給了他一張黃牌。

姆巴佩在世界盃上證明了自己,可謂前途不可限量,但在這個賽場上球員的行為會被無限放大,儘管為了勝利這些行為可以說很有效,不過這種敗人品的行為確實辜負了球迷們對他的期望。姆巴佩依舊是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決賽時他的表現能一改外界對他的負面評價。


大叔說球666


這場比賽並沒有預期的驚心動魄,也算不上是球星之間的較量,不如說是一場集體的勝利。中後衛烏姆蒂蒂完成唯一的一記射門,進攻球員並沒有形成預期攻勢,所以1:0的成績也屬於正常結果,並不亮眼。總的來說,隊伍的整體戰術策略出色,法國勝出還是實至名歸的。不管法國隊的在決賽上的對手是誰,在整個世界盃賽程中,他們整體實力較強、在技戰術上清晰利落,是冠軍頭銜的有力競爭者。

Es war nicht das erhoffte Spektakel. Und es war nicht das Spiel der Superstars. Es war vielmehr der Triumph des Kollektivs. Dass Innenverteidiger Samuel Umtiti das einzige Tor erzielte und nicht einer der Offensiv-Künstler passt da ins Bild. Auch, dass es wieder einmal ein Standard war, der zum 1:0 führte und kein kreativer Spielzug. Frankreich war unter dem Strich der verdiente Sieger, weil sie strategisch sinnvoll spielten. Egal, wer ihr Gegner sein wird: in der Form und Klarheit, mit der Frankreich die gesamte WM spielt, werden sie die Favoritenrolle auf den Weltmeistertitel tragen.


諾伊爾ManuelNeuer


祝賀法國,致敬紅魔!

實事求是講,我現在還在回味:今晚比賽是半決賽嗎?

1.法國執行戰術更堅決!

從一開始,法國就進入自己節奏——“防守反擊”。比利時則進入進攻態勢!

但是,每次法國得到反擊機會,就會形成威脅。上半場比利時控球59%,射正1次,但法國射門11次,兩次射正!

2.控球率不等於進攻率與成功率!

西班牙、德國、阿根廷控球率很高,但都倒下了!這場半決賽,比利時控球率全場60%,但依然倒下了。

3.經驗佔據上峰,底蘊不可忽視!

時隔36年,比利時進入四強,而法國兩年前進入歐冠最後。法國98年,更是奪得世界盃冠軍,而主教練德尚更是毋庸置疑!

雖然比賽場面不好看,但一球小勝,卻贏得決賽資格,這就是法國經驗和底蘊在起作用。

其實,比利時不比法國差,但一個細節,就讓比利時露出不足:法國隊員不著急進攻,腳後跟傳球等等頻現,說明心態良好。

4.姆巴佩距離C羅、梅西還好遠,就不要談什麼跟貝利了!

比賽最後,姆巴佩阻撓比利時快發界外球,就可以看出,姆巴佩還有很長路要走!

5.忽然想起某個名宿的話:世界盃,我們不要漂亮的場面,需要贏球!曾經的意大利,踢得就是防守反擊,但人家贏得最終勝利!

不喜歡法國,但尊敬法國隊員的執行力!祝福比利時!

期待,克羅地亞進入決賽!俄羅斯世界盃需要創造新貴!加油!

今夜無眠,比利時錯過最好的機會,可惜!



英武


我猜對了比賽的結果,卻沒有猜對比賽的過程。兩支最擅長進攻、最喜歡進攻的球隊,卻比起了防守,法國依靠一個定位球破門。換種方式活著,也挺好!

關於本場比賽,我認為三個人最為重要:

1、馬圖伊迪的攻防!

本場比賽的最佳球員,我認為應該獻給馬圖伊迪。他的上場,不僅與坎特牢牢控制了中路防守,而且在進攻端也表現積極,實在是不能再苛求他太多!

與馬圖伊迪相比,博格巴的表現就像攤💩!

2、德布勞內的傳球!

這是一場防守大戰,法國表現出了防守端的統治力。比利時所有的進攻手段,統統失靈,高點頭球不靈,邊路傳中不靈,僅僅剩下了德布勞內的傳球!

依靠一個人的傳球,撕開整條後防線,真沒誰了!

3、姆巴佩的牽扯!


為法國進球的,是烏姆蒂蒂。但是,扛起進攻大旗的則是格列茲曼和姆巴佩,尤其是姆巴佩越來越表現出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成熟。速度失靈,改為靈巧助攻!

幾次傳球,讓孔帕尼不得不感嘆造化弄人!

就像開賽之初說得,法國果然忽忽悠悠進了決賽!不管是面對英格蘭,還是克羅地亞,法國都已佔得先機!

我是“助攻哥”!如果認可本文觀點,請轉發本文,關注我頭條,一起博彩世界盃決賽、玩轉最後的世界盃時光!



助攻哥


這個結果大概都已經是可以猜到的,實力就這樣,沒有很大的懸殊


Vesa劉珂郡


恭喜法國隊1:0擊敗比利時隊,時隔12年後再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在今天的對決中,德尚採用了主動龜縮防守,伺機反擊的戰術安排。事實證明,法國人將功利足球的效果完美演繹,並最終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整場比賽中,比利時隊的控球時間明顯處於上風。但他們未能將這種優勢轉化成最後的勝利。相反的是,法國隊的進攻效果更為明顯。他們的每一次得球到反攻,都極具威脅。

第51分鐘,法國隊率先打破僵局,格列茲曼開出前場右側角球,烏姆蒂蒂前點力壓費萊尼,頭球攻門將球頂入球門死角,法國隊取得領先優勢。而進球的烏姆蒂蒂也超越了1958年的方丹(24歲306天),成為世界盃半決賽進球的最年輕法國球員(24歲236天)。1球落後的比利時隊沒有退路,他們迅速做出換人調整,但無奈法國隊的防守極為嚴密,最終沒能改寫比分,遺憾告別了世界盃。

比賽中,法國天才小將姆巴佩的發揮也極為出色。他利用自己的速度去衝擊比利時隊的防線,為隊友也創造出射門良機。只可惜,吉魯腳下不爭氣,多次浪費了姆巴佩的妙傳。比賽最後階段,姆巴佩因為故意拖延時間,被主裁判出示黃牌警告。本場比賽的另外一位功臣當屬格列茲曼,在代表法國隊出戰的最近20場比賽中,格列茲曼親自參與20球,貢獻12球8助攻。

在歐洲盃、世界盃全部帶隊闖入決賽後,德尚成為法國隊歷史上首位2次率隊打進大賽決賽的主帥。而高盧雄雞繼1998年和2006年之後,第3次進軍決賽。他們也成了近20年來打進決賽的頻率最高的球隊。


第一看點


謝悟空!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半決賽法國隊1:0小勝比利時隊,應該說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雖然進球不多,但法國隊畢竟殺進了決賽,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場比賽,法國利用下半場開出的角球,由烏姆蒂蒂頭球打進制勝一球,把法國隊送進了決賽,我們在此恭喜法國打進決賽的同時,也感謝比利時隊在本屆世界盃給全世界球迷帶來的精彩比賽!

法國隊眾望所歸的打進本屆世界盃決賽,讓人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在法國舉辦的那場世界盃,法國隊也是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殺進決賽,並戰勝了由羅納爾多率領的巴西隊,最終捧起了大力神杯,只不過那是在自己的家門口。

本屆世界盃法國隊和二十年前的法國隊有驚人的相似,每當核心球員難以打開局面的時候,總有其他球員會挺身而出,為法國隊建功立業。二十年前,圖拉姆讓世界球迷記住了他,二十年後,我們大家又記住了烏姆蒂蒂。

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正是法國隊最可怕的地方。每當其他球隊核心球員孤立無助的時候,法國隊總有其他隊員能挺身而出,所以法國隊才從勝利走向了勝利。

法國隊在決賽中將遇到克羅地亞和英格蘭兩隊半決賽的勝者,在此祝克羅地亞隊和英格蘭隊好運!也再次恭喜法國隊打進了決賽!謝謝!


知未是也


這場半決賽凸顯了足球進攻戰術中破密集防守的世界難題。隨著強隊如德國、西班牙、阿根廷和巴西的淘汰出局,主動型戰術、傳控足球的打法被普遍認為已經過時,被動性戰術、個人速度和整體防反成了最時尚的打法,也是這屆雜牌軍法國隊的首選。如此實用型、功利主義和不求上進的戰術思維使足球藝術失去了很多的觀賞性,甚至變得醜陋。記得十幾年前的希臘隊就以如此烏龜戰術拿下了歐洲盃,估計這屆世界盃的得主將是這支醜陋的法國隊了。

大凡破密集防守的進攻戰術有如下幾招,高球傳中越過防線、禁區內個人突破、禁區外遠射和小組配合短傳滲透。看馬丁內斯的擺陣有點意圖不清?上半場比利時並沒有採用高舉高打,直到下半時一球落後,才調整戰術並利用後腰費萊尼與前鋒盧卡庫打雙中鋒,但似乎為時已晚,而且費萊尼不久就被默滕斯換下。這一點估計球迷看不懂馬丁內斯的意圖,既然默滕斯上來給傳中球,為什麼換下能在門前接空中球的高個費萊尼?盧卡庫被盯死,全場沒見他有任何頭球接傳擺渡更談不上攻門的機會,上半時僅有一次機會面對守門員無人盯防,左路突破的阿扎爾卻不顧盧卡庫招呼選擇左腳射門而射偏,比利時錯過了一次先破門得分、再改打防反的良機。

阿扎爾的個人球技出眾,盤帶能力可與梅西、內馬爾分庭抗禮,但與盧卡庫相比球風略顯自私,除了上述錯過的輕易助攻,本場比賽中場盤帶過多,少有禁區內或禁區附近的個人突破生造對方犯規,僅有一次成功卻被裁判置之不理。與巴西隊潮水般的攻勢相比,比分落後時比利時的進攻顯得蒼白無力、無功而返,與法國隊得心應手的防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前一場對陣巴西表現出色的德布勞內這一場幾乎不見人影,上半場位置太靠前,拿不到球,這與馬丁內斯的開場擺陣出錯有關。下半時後撤雖有改觀,但與隊友缺乏小組配合,也沒向前鋒傳出任何有威脅的機會球,僅有一次左腳遠射打飛,比利時好像也沒有其他能遠射的好手?德布勞內應該多與阿扎爾或者換上的默滕斯配合在邊路形成突破而不是由後者一味地往門前吊傳。小組配合短傳滲透是德國和西班牙的專利,也是他們破密集防守的利器,顯然比利時缺乏這方面的天賦和訓練,並不是馬丁內斯不諳此術。

另外看不懂的一點就是馬丁內斯的三後衛343陣型。吸取了對陣日本的教訓,對陣善打邊路的巴西比利時改打四後衛收到奇效。不懂半決賽對陣亦善打邊路的法國,為什麼又回到了三後衛?

就實力而言,我認為比利時在法國之上,運動戰兩隊不分上下就是因為法國隊的烏龜戰術。記得好幾年前貝利就提過FIFA修改規則而鼓勵進攻的建議,新增越位線而不是半場線越位、定位球取代手擲界外球。看他這屆是否會重提此議?

當然,豪門紛紛出局,雜牌軍法國隊的防反勝利不等於傳控足球的末日。出於缺乏一流鋒線得分手的歷史原因,西班牙不見得能從敗落中走出來。看好紀律嚴明的德國隊下屆必然東山再起,此屆世界盃的失敗多半出於政治原因和人事關係的非技術原因,而不是德國人的集體主義文化傳統和小組配合短傳滲透的戰術素養。個人觀點,戰術上閉關自守的南美足球除外,只有德國隊才能帶回球迷足球藝術的魅力。


Lauzi


我不是球迷,對各隊的情況不瞭解,凌晨看球,稍微有點感想。

一,球隊是十一人的集體,嚴守強攻是法國走上前的嬌傲。當然比利時攻勢更猛,控球達到60%以上,可是雷聲大,雨點小。

二,二隊都有同樣的核心球員,可法國隊的年輕核心姆巴佩,不貪功,儘量吸引對手,給自己的隊友創造機會。可是比利時的核心阿扎兒,經常英雄主義。這一點也是法國勝一籌的關健。

三,關健的是門將,法國隊的門將,智勇雙全,撲出好幾個必進之球。而比利時的門將好象差多了,沒有受到多少威脅球,可一次就被擊破了。所以說,法國隊勝,還是有一個好門將。

我是亂謅的,不妥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