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溥仪带出的国宝,日本高价购买被拒,上交国家却提一个条件

文物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但是,因为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造成大量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

从鸦片战争开始,因为科技和制度的落后,成为列强口中的肥肉,领土主权不断的丧失,靠着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外国人打着传教和经商的名义来到中国的民间,进行各种方式的掠夺,其中文物是他们最为眼热的东西。

正是在他们的不断巧取豪夺下,大量的珍贵文物被带到海外,进行各种贩卖而谋取利益。随着如今国力的增强,宝贵的文物以各种方式回归祖国。

溥仪带出的国宝,日本高价购买被拒,上交国家却提一个条件

王安石又被称作王文公,是北宋非常杰出的改革家,他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性全国性的变法运动,虽然在他的改革下,国家的国力更加的强盛,但是因为保守派的强力抵制,最终的变法只能失败。

失败之后的王安石,辞去自己宰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心的进行学术研究,文学上的成就让王安石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新法最终几乎全部的被废除,王安石也郁闷而死。

关于王安石的诗文,北宋的时候曾经被人编成书册,但是如今早已经因为战火几乎消失的无声无息。

溥仪带出的国宝,日本高价购买被拒,上交国家却提一个条件

如今关于王安石的诗文流传下来的都是刻本的残本,原本龙舒本的《王文公文集》是完整的保存在清朝的宫廷之中。但是在民国13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被逐出紫禁城皇宫之前,悄悄的将文集偷盗出宫,然后流落到文物市场上。

随后,整本的文集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最终流落到日本东京宫内省图书馆,而另一部分被古董行收藏。几经周转最终文集残卷还有王安石行书版本的《楞严经旨要》,被收藏家王南屏收藏。

日本的得知残卷在王先生手中,几次高价购买都被王先生严词拒绝。最终,1981年王南屏先生决定把两件文物捐赠给国家。但是,他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希望可以把老家的200多件明清的书画运到香港。

最后,1985年为上海博物馆为了不让国宝级文物流落海外,对王老先生老家的200多件文物进行鉴定。最后又慎重的上报国家高层,最终才同意进行交换。

溥仪带出的国宝,日本高价购买被拒,上交国家却提一个条件

可是,不幸的是,王老还没交换完成就去世了。他临终留下遗言:此卷将送还内地,不应流落外人之手。

最终,还是圆满的完成交换,两件国宝回归祖国。但是,对于交换是不是值得,有人提出异议,你认为交换的值不值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