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農業農村部:供給過剩局面有所改善

6月19日,農業農村部公佈了2018年5月大宗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其中文件表示目前生豬供給過剩局面有所改善,生豬價格在連續18周下跌後,於5月第4周開始止跌反彈,帶動豬肉價格回升。農業農村部預計預計6月份豬價繼續回升,但空間不大。

生豬屠宰量暴增21.8%,階段性供給過剩局面有所緩解

豬肉價格5月底止跌回升。生豬價格連續3個月低迷,壓欄大豬和落後產能母豬基本出清,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豬階段性供給過剩局面,生豬價格5月底開始止跌反彈。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4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8070.69萬頭,同比增18.6%,其中,4月份屠宰量2116.09萬頭,環比增10.4%,同比增21.8%。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信息,5月份生豬存欄環比減 1.9%,同比減2.0%,其中,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減2.5%,同比減3.9%。

生豬養殖繼續處於中度虧損。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均下跌,生豬價格跌幅較大,養殖虧損程度加大。據農業農村部監測,5月份豬糧比價為5.18:1,比上月下降0.12個點。5月份全國玉米價格為每公斤2.04元,環比跌 1.4%,同比漲8.5%;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為每公斤3.02元,環比跌 0.7%,30同比漲1.0%。

農業農村部:預計6月豬價繼續回升

後期市場走勢判斷。預計6月份豬價繼續回升,但空間不大。主要原因:

一是生豬供給環比下降。農業農村部400個縣生豬存欄數據顯示,5月份生豬存欄環比減1.9%,同比減2.0%。前期壓欄大豬以及淘汰落後產能母豬已經基本出清,連續3個月的低價也抑制了投機性育肥戶的積極性,緩解了二季度階段性供給過剩局面。

二是主產區外調生豬量下降。南北生豬價格差由春節前每公斤2元左右降至 0.5元左右,主產區尤其是東北地區生豬外調動力下降。

三是屠宰加工業迫切希望提升豬價。屠宰加工企業陸續庫存大量低價豬肉,希望提高豬肉價格賺取價格差,帶動豬價回升。

四是主產區豬價反帶動。全國生豬價格尤其是東北地區持續下跌,虧損程度較高,在養殖戶提升豬價和屠宰企業提升肉價的心理帶動下,東北地區生豬和豬肉價格反彈帶動了其他地區豬價的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