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20年开始,60年代的人开始大量迈入老年化生活,他们会卖房看病,卖房养老吗?

我是良叔


不论何种方式养老,都须物质生活资料赖以生活,即劳动年龄的人口(劳动力)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供给供养全社会的所有人,人口老龄化即劳动人口(劳动力)减少,而老年人口(待养、待扶的人口)增多,因而以全社会统筹考虑,不应该以地产、房产养老这么简单,没了食物,房子可以啃之填肚么??!!

到了全社会缺乏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食物将会比住房更值钱,现在空置房在高房价下消化不了,靠的是炒卖!!希望不会出现一套房换不了几天蕃薯!!


李和青854


我也是60后,就一个孩子。还有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我现在就和老人在一起,天天照顾他们,说心里话不敢倒下 ,害怕倒下。所以天天步行买菜,尽量多运动,饮食清淡 ,少油少盐,还好吧。如果真的有问题了,也会想的开 ,只要还能动弹,全国各地看一看 ,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更不会卖房看病,生死有命,看好病救不了命,透支钱财续命没必要 ,即便是活着也毫无质量可言 ,这不是我内心需要的生活,强烈呼吁国家支持安乐死,让我们有尊严的活着 ,也让我们有尊严的死去。


缘于唯一的地方


确实出生年龄最早的60后,马上就要60周岁了。他们从改革开放初期参加工作,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也确确实实为我们今天的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们在社会发展中,也占据了一定优势。比如就业优势,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像这样的老人,最起码都干过一定级别的干部了。当然他们可能也经历过下岗时代,下岗之后的生活并不如意。不过也有的人通过下岗再就业,创造了一番自己的事业。有的人说过去的30年是最好的一段创业时期,因为我们那时候全国的基础都是一穷二白的,只要你专心认真,干什么都能发财。

对于所有的60后来讲,他们可能占据的最大优势就是房产了。八九十年代还是福利分房的时代,能够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尽管房子面积比较小,现在算起来就是老破小。不过也有的人是幸运的,经历了拆迁旧房变新房面积大大增加。

在2000年前后房价还没有涨起来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一定积蓄,买房相对简单。尤其是00后还没有出生,90后正在上学没有积蓄,60后可能在为他们的孩子结婚买房。如果有条件,也会置换了自己的房子。当房价维持在高位的今天,或许房子成了60后最大的财富。


当然也有一大部分退休人员有职工养老保险金,国家通过10多年来养老金的普遍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都已经达到了3000多元。2018年底全国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是11798万人,养老保险总支出是4.4645万亿元,人均月待遇3153元。60后退休,如果能够缴费40年左右才能够拿到这样的水平,如果只有15年养老金可能也就1000元左右。


实际上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高达24949万人,国家至少还有60%以上的老人没有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虽然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待遇,但是这部分养老金——根据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的人均待遇只有每月163元,对于养老真的是杯水车薪。

所以,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国家推动了以房养老。通过倒按揭的方式让保险公司向老人支付养老金。当然,如果老人们的子女有能力养老,自然就不需要以房养老了。对于一些寡居老人来说,卖了房没有住的地方,不卖房养老金收入不足,因此以房养老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所以说,随着老人们越来越精明,以房养老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甚至有多套房子的老人会卖房养老。


暖心人社


又一代人即将步入老年的退休生活,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惆怅?养老的话题,始终避不开钱这个问题,没钱就无法养老,就没有晚年的幸福生活,这是非常现实的。

卖房看病、卖房养老是最后无奈的选择,不会成为主流

如果真的到了老年,生病没有钱看、生活没有着落,把房子卖掉以解燃眉之急,这样的情况也是可能发生的。但这个举动通常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能有办法,谁也不会走这一步。

我刚刚经历过自己的亲属卖方看病的事情,由于得了重病,前期手术费用加上后期的治疗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不得已只能卖房子。但好在不是唯一的一处住房,还不至于无家可归。

我认为,无论是卖房看病还是卖房养老,都不会成为一个主流,因为房子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有多余的房产可能会卖,但作为自己一辈子生活的“家”,是没有人会轻易卖的。

老年生活,医疗开销将是最大的一笔开销

其实人到了老年以后,正常的开销与以前是没有多大的差别的,甚至很多老人在开销上会有大幅的减少。如果仅仅就日常开销来说,养老金基本上能够维持。

但我们要必须看到,对老年人来说,医疗开销是一项非常大的开销。年轻人身体好,可能十几年都没去过医院,但老年人不同,身体机能退化,生病住院就好似家常便饭。尤其是重病、大病,动辄都需要几十万的医疗费用,普通人根本无法承担。

再加上有的老人身体机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请护工或保姆照顾,这笔开支也是非常高的,每月基本要在4000元之上,而在一二线城市,这个数字将更多。

应对策略

一是购买必要的商业保险。不要再谈保险色变,没有保险,晚年的很多意外情况普通人根本无力承担,只有保险才能最大程度的化解老年人遇到的各种风险。

二是尽量多的储蓄。手里有钱,很多问题就好处理,而之所以很多老人对养老问题焦虑,也是因为没有钱造成的。

所以,要想晚年无忧,必须及早筹划养老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如有不同观点,也欢迎在下方评论。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小峰谈理财


都说点真话行吗?60岁的60后经过下岗坚熬终于退休了,但面对失去健康的身体谁来照顾我们呢,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既要工作又要养家糊口,收入又都不可关,你让他们怎么办?不管就是不孝,管又点么管?天天满嘴唱高调有什么用,现在就开始呼吁怎么办!


家良472


会的,现在就有,只是不多而已!以后因病看不起,自杀的会增多!希望安乐死的呼声会越来越大!!


用户5621129114650


干嘛要卖房?一般的病有社保兜底,大病分情况,已经年过花甲,生死应该看透,卖房子找罪受我不愿意,治不好就止疼吧,房子我得留给我孩子,他们叫了我一辈子父母,我一定要留些东西给他们,像我父母留给我一样。这叫传承


梵文明的哦


60后都退休了,在全世界游山玩水,世界各地的景点全是中国大妈大叔,小编你为什么瞎起哄。😂


69291842


六后养老?不可能。再过二十年,科技大进步,啥坏换啥,只要不是脑死亡,理论上一直活。


海底捞月53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看来您不了解国家的政策。别的不说这讲我自己的生活小区内也有好几个是60年代的叔叔和阿姨们,他们现在都有养老金和医保就是月收入不高,身体上没有大病他们生活都踏实、稳定,我也就这个问题咨询过他们,他们的答复都是不会出现您讲的情况,他们都乐观地在过他们的晚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