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人说美国的福利比较完善,那为什么街头还有军人流浪汉?

Bikasou


我在美国接触过不少这种homeless,也看过专门的报道。对这个问题非常有感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homeless,是福利够还是不够吗?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社会自身的文化特点,也就是人容易原子化。

先说福利的问题,美国的福利确实不能跟欧洲发达国家高。不能做到,什么都不做,而好吃好住。但是,另一方面是,在美国很难饿死。有不少打临工的机会,甚至体力活方面,总是缺人。超市收银,在2000美元左右的收入,也总是缺人。毕竟中位数收入在5000那摆着。所以真的要找工作,总是能找。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homeless呢?很简单,乞讨容易。

发现频道很早之前就跟着拍摄过,在主干道附近,超市附近,乞讨,每小时的收入是30美金!要知道,30美金,在美国吃喝一天绰绰有余。

美国的很多公立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洗手间很大,冷热水供应。所以,图书馆本身就是很多流浪汉的栖身地。我最初经常去市立图书馆看书、喝咖啡,因为环境好,书籍多,视听设备等都全。但后来发现原来不少流浪汉,就蜗居图书馆,就很少去了。所以流浪汉总是能找到地方,让自己不冻死,不热死。更不要说麦当劳这些24小时快餐店了。


美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很特别。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大,包括物理距离。他们不喜欢人靠的太近。一个人成年后,离开家庭,读书。如果性格内向一点,很容易成为孤家寡人。因此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一直是有很多问题。加上美国倡导政治正确,以家庭为单位,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幸福家庭。实际上,很多人无法有家庭。那没有家庭怎么办?政治正确的情况下,情绪怎么宣泄?心理问题当然可以找咨询师,可是那也是要有保险,有收入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离家出走,或者流浪,对部分人群而言,是心理舒适度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简单,因为流浪汉与流浪汉,也就是简单扯淡,不存在雇佣关系,工作压力。生活简单,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生活仪式要求,不需要今天过这个节,忙着家务,明天过那个节忙着接待。一旦人习惯了这样的游牧式生活,就会形成惯性,让自己吃饱喝足睡觉。偶尔去洗澡。

流浪汉群体是一个相对危险的群体,在失去社会规范约束的情况下,酗酒吸毒是最大的问题,接着就是暴力。所以经常有斗殴致死,加上美国不禁枪,更有枪击致死等现象。


再回到军人主题。有一部分军人因为非常复杂的原因,最后成为流浪汉,但整体上还是少的。军人退役后可以免费读大学,有专门的退伍军人诊所。这些一般情况下都能给军人很好服务。但是,有部分军人,当初参军,就是因为没事情做了,甚至是活得一般。退伍后,没有家庭接纳,失去集体生活后,就很容易游离出正常生活轨迹。从而走上了流浪之路。


令狐迦基


洛杉矶整治无家可归者行动

提起洛杉矶,我们往往不自觉地在脑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南加州的艳阳照耀着海滨的棕榈树,也照耀着无数如La La Land一样星光璀璨、亦真亦幻的梦想。带着这样憧憬来到洛杉矶的游客大概要大吃一惊:临时帐篷在洛杉矶几乎随处可见,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也能看到衣衫褴褛、裹着肮脏摊子的无家可归者,道路两旁的商店店主必须定时冲洗马路,以驱散流浪者留下的刺鼻的尿骚味。

洛杉矶不仅是天使之城,还是全美闻名的“流浪者之都”。

△ 电影《La La Land》(爱乐之城)剧照


高房租逼年轻人无家可归

由于房价居高不下,而民众收入又增长迟缓,越来越多人难以承受高昂的住房费用,“无家可归”现象愈发困扰加州南部这个以好莱坞和文化产业文明的城市。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数据,洛杉矶目前共有近5.8万名无家可归者,无家可归者数量全国名列榜首,是纽约无家可归者数量的五倍。

△ 洛杉矶星光大道上的乞讨者 来源:daveynin


无家可归人群在街头的“居所”——帐篷、临时窝棚、汽车等有将近1万处,总数量暴涨85% 。包括贫民街在内的市中心地区成为流浪人口聚居率最高的地区,在洛杉矶周边的威尼斯区、圣莫妮卡、好莱坞等地也随处可见流浪者。其中,18到24岁的年轻人在无家可归者中增长最为迅速,去年一年增长64%,无家可归青年数量达到6000人之多,其中很多是在读大学生。

贫富差距扩大,洛杉矶无家可归者激增。随着经济发展,全世界富人聚焦这一梦幻之城,租房市场有钱人越来越多,房价房租飙升。目前,超过两百万的洛杉矶家庭都将超过30%的总收入用于租房。房地产引发的资本游戏里,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中产阶级慢慢消失,城市住房成本增速远高于平民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多人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选择露宿街头,原本贫民聚居区的中产化把无家可归者打散,切断彼此的联系。

△ 洛杉矶路边的乞讨者 来源:Christian Schirrmacher


一些退伍军人也因伤病而无法工作,开始了无家可归的生活。由于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很多患有精神疾病者也长期在街头游荡,居无定所的无所适从感则进一步加深了很多精神疾病,进一步造成社会治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还有一些为追求明星梦或为追求自由开放的生活从世界各地来到加州的年轻人,也因经济困难而被迫流浪。南加州四季如春的气候,让露宿街头成为可能,也让“无家可归”现象格外刺眼。

很长时间以来,洛杉矶市把经费主要花在管束无家可归者上,而非安置无家可归者。与居高不下的无家可归者数量相比,洛杉矶庇护所床位数量则排在全国最低——每四名无家可归者中中仅有一人在庇护所有床位。尽管这一群体人数增多,政府却既没有相关庇护政策出台,也没有相关预算来保障其权益。

居住条件好一点的无家可归者,靠租赁价格相对便宜的铁皮屋过活,尚可遮风挡雨;租不起铁皮屋者,可能衣食住行都在自己的车里解决;还有一些人,白天把全部身家放到一个购物车里到处流浪,晚上把铺盖从购物车里拿出来,在树丛里或街道两旁搭起临时帐篷露宿;有的无家可归的大人和孩子白天待在公立图书馆里,完全看不出是无家可归者,晚上则露宿街头;无家可归的大学生或在朋友家借宿,或在深夜里一趟又一趟地倒公交车,以度过漫漫长夜。


驱逐,赤贫的恶性循环

洛杉矶无家可归者遍布的情况,在美国并不罕见,折射出美国社会愈发凸显的贫富差距增大和弱势群体生活处境的一落千丈。

2016年普利策奖非虚构获奖作品、《纽约时报》2016年十大好书之一《被驱逐:美国城市的贫困与暴利》(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就是从社会学、人类学和公共政策视角讲述美国无家可归者的故事。

作者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不平等研究倡议的主任。基于2008年在美国中部城市密尔沃基(Milwaukee)深度田野调查的经历,他用小说般细腻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八个贫民家庭被逐出居所的来龙去脉和历尽艰辛,作者行文客观而隐忍,八个故事读来却让人潸然泪下。故事的主人公包括单亲妈妈、残疾人、曾经历种族隔离的黑人、吸毒者、在图书馆渴望学习新知的孩子等。他们在现实的漩涡中挣扎的同时,被不停从居所中驱逐。

△ 摄影师镜头下LA街头流浪的“犀利哥” 来源:Instagram


很多最底层贫民租住的活动屋(trailor park),其房东都是美国收入前百分之一的富人。租户为生计耗尽最后一点力气,没人为不平等发声。贫民窟里八个月大的孩子葬身大火,家里人却无人敢抱怨——因为一旦抱怨就会被房东驱逐。同理,这些贫苦的贫民也不敢找警察,因为警察的罚款也会导致他们最终被驱逐。当地房源紧缺,房东不愿把房租给依靠低保维生的家庭,这些贫民为了能够租到紧俏的房源虚报孩子数量,并将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八十都给了房东,剩下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在贫困的旋涡里,他们历尽艰辛,却一次次沦为无家可归者。

书中写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公众认为,每个家庭在住房上的支出,不应超过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然而近来,绝大多数租房的家庭的支出已远超过这一数字。在美国,每年都有上百万人从租赁的居所里被驱逐。”

居所是生活的中心。“家”不仅仅一位这栖身之处,更意味着家庭带来的温情与安全感。只有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人才有精力投入家庭生活和社交,为教育与自我实现提供保障。

△ 洛杉矶贫民窟警察局台阶上的流浪汉 来源:Los Angeles Times


而驱逐,则是一场恶性循环。书中列出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有过被驱逐经历者,在日后工作里被辞退的几率比没有类似遭遇的人要高15%,前者的家庭在一年后面临经济困境的几率要比后者的家庭高20%。

驱逐更是一场精神上的折磨。被迫迁居可能引发抑郁症甚至自杀,这一残酷的做法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走向,把生活推向难以想象的艰难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被驱逐,不止是一种贫困的处境,而成为终身贫困的根源”。


难以根治,但手段可以更人性

洛杉矶及波及全美的无家可归者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反复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好莱坞的电影业也不再仅着眼于纸醉金迷,而在电影中关注无家可归者这一社会群体。

△ 在电影《独奏者》中,小罗伯特·唐尼饰演洛杉矶时报记者


电影《独奏者》(Soloist)就演绎了时报记者和流浪大提琴手之间的感人故事,显示出媒体在推动公众认知、为弱势群体维权方面的巨大力量。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也加入探索解决方案的队伍,总部在洛杉矶附近的兰德公司针对无家可归者的身心健康、社群行为等进行一系列深入的定性、定量研究,研究成果为理解无家可归群体、从根本上解决无家可归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 电影《独奏者》剧照,杰米·福克斯饰演一名流落洛杉矶街头卖艺者


近年来,洛杉矶无家可归救助局日益注重和不同地区相关机构合作妥善安置无家可归者,加强管理,在第一时间了解无家可归者动态、帮助寻找安置地点,努力从根源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2016年,洛杉矶市首次就无家可归问题提出全面计划,预计在未来10年内投入约3.5亿美元解决问题,其中包括提高营业税比例以增加经费来源,扩大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可负担住房的投入(预计建设1.5万套住宅,并为居民提供相关配套服务)。资金获取方式尚在讨论中,包括向加利福尼亚州或联邦政府申请资金、选民投票同意增加税收等。

关于经费使用模式,辩论仍在继续。有人认为应首先采取应急措施,让所有无家可归者都不再露宿街头,之后采用纽约模式,为每位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场所。但猛增庇护所数量的想法不一定现实。

△洛杉矶街边的无家可归者


从理论上讲,通过建设公共住房、税收政策调整、产权结构调整或开发商动员等,可以解决无家可归问题,但这些方法都因操作的难度大而很难大规模推广。以马修·德斯蒙德为代表的社会学者主张实行全民房票制(housing voucher program),低收入者可以申请房票,凭票可以选择居住地点,项目根据多种工具计算受助者的住房需求。受助者将自己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用于租房,剩下的部分由房票支付。这一做法,有助于被驱逐者尽快走出恶性循环,接受教育、找到工作、建立社群纽带,让生活步入正轨。

然而在驱逐和清退人口时带来的愤怒与伤痛,也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西方国家在清退移民时的一些做法相比更加缓和。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庇护城(sanctuary city)限制与国家政府合作,拒绝立即执行移民法,通过防止警察和市政雇员盘问居民的移民身份,庇护城领袖希望尽可能减少清退过程中的恐惧和家庭失散,鼓励城中的非法移民报案、使用相关卫生和社会服务并为家里的孩子注册入学。尽管庇护城的做法因违背中央决策、法律上不成立而遭到很多人批评质疑,但在中央与地方利益分化的地区,庇护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居民的利益。

驱逐与流浪不是故事的终点,将是更人性化住房、移民政策的起点。深入研究洛杉矶在无家可归者问题上的探索与实践,也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参考。


世 界 说

朱 可 人

发自 美国 洛杉矶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了解全球局势,世界趣闻,微信关注一个就够了:世界说(ID:globusnews)


世界说


懒得打字了,摘录一段资料,自己去看:

美国流浪汉为何饿不死



美国政府及社会对流浪汉的关注和资助是这些人群最大的支持,他们不仅时常能够获得社会提供免费的食物,还能够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住所,甚至还有房屋补贴、免费医疗服务等。 导

流浪汉经济能力不足,没有固定的房屋,居无定所。他们在城市中流浪,行乞或当苦力等临时工人,他们在公园、天桥底、住宅楼梯睡觉。世界各国都有流浪汉,但为何美国的流浪汉不会饿死街头? 流浪汉在美国是一个受到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群体,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统计发现,2012年在美国有633782人无家可归。


这些流浪汉相当一部分无家可归者或者因为酒精,或者因为毒品,其中大多数是瘾君子,女性流浪汉更是在逐年增加。

美国法律规定,无家可归者有露宿街头的权利,只要不触犯其他法律,谁也拿他们没办法。对于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流浪者来说,毛毯、食物及栖身之处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不过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街头的流浪者却人手一部手机。别看这些人无家可归,他们却每日和白领阶层一样,使用手机上网收发邮件、写博客、找工作甚至申请住房。总之,美国的流浪汉即使露宿街头流浪,但他们却永远不会饿死,当中有些人甚至十分享受这样的流浪。

以纽约53岁的流浪汉约翰·尼尔为例,他住在当地某公寓旁边公园的一张长椅上。尼尔原本是纽约州北部罗切斯特市的一名仓库工人。

一年半前,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因病去世后,他就独自一人来到纽约。很快尼尔发现,没有学历、年纪偏大的他要想在“9·11”之后的纽约找份工作实在是个幻想,干脆当了流浪汉。


尼尔说,每月政府会给他600美元福利金,曼哈顿岛上的一些私人慈善机构每天会向他这样的无业游民提供汉堡包等食品。每到冬天,他会到政府提供的收容所住上一阵子,而春天一到,他则宁愿到湖边的长椅上过露天生活。据统计,纽约市目前这样长期失业或不愿工作的流浪汉达3.7万名。 每逢月初,美国各大廉价超市、廉价商店生意都会大好,因为那是政府向失业者发放救济金和福利金的日子。

与大多数美国人一样,这些失业者的推车上也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日用品,只不过他们在收款台大多数支付的不是现金或信用卡,而是美国政府发放的专门用于失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食品券。

美国低收入人群可以领取食品券,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不足2.7万美元就可以申请“食品券”补贴。四口之家每月可以得到668美元的食品券。这样的四口之家平均每月花在购买食品上的钱只需要5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食品券的金额足以保障一个家庭的食品开支,保障美国的穷人不会饿肚子。

只不过食品券只能在各超市购买食品,但不能用来购买酒和香烟,也不能当钱去餐馆使用。 在美国,有很多机构旨在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口,除了食物,他们还未流浪汉提供住所,这种庇护所分过渡性、永久性和紧急性三种,而流浪汉想要住进这样的住所基本都为免费。


2006年,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还曾为流浪汉拨款资助10亿美元。 美国政府还给穷人提供另外的福利:如房屋补贴、免费医疗服务、不用交收入所得税等,让穷人日子的也能过过的比较滋润。但同时,这也造成了一些人宁愿不工作,也要吃政府的救济。就因为政府的救济使得美国流浪汉永远饿不死,当中有大多数流浪汉甚至十分喜欢流浪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流浪者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者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美国的这些做法对于我国城市未来的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萨沙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福利都很好,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国民福利也是没话说。

特别是对于退伍军人,在退役补偿、教育援助、就业扶持以及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政府为他们制定了“一揽子”福利制度,确保他们从退出现役到进入墓地,都能享受全方位、广覆盖的待遇保障。

退役补偿制度:美国退伍军人享受的退役补偿,主要包括:一是以退役金、退休金为主的多种样式的退役薪金;二是以伤残赔偿、特殊赔偿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退役赔偿金;三是以改善伤残抚恤、荣誉勋章抚恤为主的多种类型的退役抚恤金。

住房保障制度:美国政府不直接向退伍军人提供住房,但是联邦退伍军人事务部(U.S.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简称VA)提供买房贷款的100%担保,退伍军人最高可贷款41.7万美元。

医疗保障制度:美国退伍军人可以享受来自VA医疗体系或者军队医疗机构提供的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

2015财年,美国联邦政府面临4690亿美元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国会仍拨款1639亿美元用于退休军人福利,约为军费拨款的1/4,比2014年增长6.5%。

福利很好享受不了也白搭

虽然福利是看着很好,但到了具体实施的阶段却不一定了,曾经在空军服役,当过7年游民的退役空军Vince说:申请福利需要下功夫,时间可能拖很长。

老兵退役时除了收到一封解约信,但却没有人指导他们如何与社工直接联系。要个人到VA(退伍军人事务部)讲出自己的需要,并持续和社工打交道,填写各种表格,以获取福利。

这一程序要花时间,有人无法完成,就被落下了。此外,精神、身体、残障、家庭问题、工作问题……都可能变成他们正常生活的障碍。

1.伤病

美国退役军人事务部日前估计,参加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美军士兵患病率为11%-20%,参加越战的老兵患病率则高达31%。

自2009年以来,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回国后被诊断患有创伤性脑损伤等精神疾病的超过2.2万名军人因涉嫌“行为不端”被踢出美国陆军。这意味着这些军人不再可以享受治疗、医保或退休待遇。

事实上,还会有很多参加过战争的士兵退伍后患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也无法融入社会,甚至有不少人选择了自杀。

2.再就业困难

美国军人退出现役后,政府不负责安排工作,实行市场化就业。

据统计,有150万老兵生活在无家可归的边缘,这些人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支付房租,一旦发生变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将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

退伍军人一旦陷入无家可归,回归社会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研究显示,2/3的老兵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面临较大挑战,69%的人表示缺乏谋生技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最大的困难;有60%的人认为从军队到企业面临着“文化障碍”。

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不只是当时,还有后续一大串,美国发动和参加的战争并不少,美国军人也很多,所以有现在的这个情况,美国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了。


金十数据


作者:海瑟薇·斯够乐(Heather Seggel),这才是美国出品

楼下太多人讲为什么美国那么发达还有流浪汉,讲得很到位,我来给大家讲讲美国流浪汉的真实生活状态。本文用第一人称所写

当我失去了我的家之后,我去了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门,但是我却落进了官僚机构的盲点中。

2004年,我和我父亲失去了我们的家。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房东过世了,而他的孩子们选择把房子卖掉。但是当时我爸和我都没有任何存款,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买了两顶帐篷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在草地露营,或者是潜入还在装修的房子里,睡在地板上。但是事实情况其实比听起来更坏。露营的营地会限制我们在那里露营的日子,因为按他们说的,我们(流浪汉)的存在会影响在那里度假的人。但其实有一次,我们还在撞破了一个来度假的人偷偷再吸毒。

房子被收走对我们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我在这所房子里长大,我妈妈在这所房子里去世,我们一家人在这所房子里住了30多年。我的工作和朋友都在当地,这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但是当我们无家可归的时候,没有人能伸出援手。最后我和我父亲终于在70英里以外的一个拖车公园找到了住的地方。

在新的地方安家非常艰难,毕竟是个拖车公园,我们的邻居鱼龙混杂。我在艰难的社交同时也充分让自己融入集体,建立各种关系,结交朋友。但是没想到在我父亲去世后,我再次面临无家可归,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竟然还是没有人有能力帮助我。没有了父亲的支持,我又一次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而且这次只剩我一个人了。

后来我搬到一位亲戚的家里,但是寄人篱下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我的那位阿姨把找到一个我能负担的起的公寓变成了她的首要任务。后来她找到一个短期出租的房间,就马不停蹄的把我赶出了她的房子。而现在租期已过,我又踏上了无家可归的路,但是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美国现在每年都有350万人成为流浪汉,其中100万人是孩子,而且任意一天晚上都会有超过30万的孩子成为流浪汉。大多数人成为流浪汉都是因为家里突然发生了不可预期的灾祸,比如说亲人突然去世,大病,车祸和大火等等。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工作,而是很多美国人都没有存款的习惯,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根本存不下款。所以面对这些突然发生的灾祸,手里的钱可能处理完灾祸之后,就连租房房租都交不起了。他们只能束手无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房子被收走,流落街头。

但是在中国人的脑袋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所以我们知道保存实力,就算不买房子,账户上要有存款才觉得安心。最重要的是,我们家庭观念浓厚,父母操劳了一辈子都是为了孩子。而美国很多家庭的概念都是孩子18岁之后就搬出去,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淡薄,当然很多人无法投靠父母,可能也是因为美国住养老院的习惯,当父母年事已高,而孩子都搬到别处,就会变卖自己的房子,住进了养老院,无力支持。所以在中国,就算在外面遇到再大的不幸,家都是我们的避风港。


这才是美国


美军的福利的确完善。举几个例子,工资薪金咱们不说,先说说最佳勇士运动会。国防部、各军种都会组织退役伤残老兵参加运动会,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残疾老兵能够参赛的项目很多,可以说是一个小型残奥会,坐式排球、轮椅篮球都有。


对比我国,不用说残疾军人的坐式排球赛了,现役健全军人的军种规模排球赛有没有?大家可以脑补回忆。这还是由于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不能盲目攀比崇拜。这类事件,可以搜索2017年7月2日本号的稿子《美军伤兵运动会又现美女,大铁腿跑得快,残疾了还挺乐观》。


第二个例子,美国在全球的空军基地、营地、海军基地、航空战,都有一个退役军人居住计划,大意是在军营设立一些客房,退役美军凭身份证明可以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短期居住,本文发表过专题稿件,大家可以去搜索。



流浪汉的问题,有一个原因是美国人活得随性,如果不爱工作,那么他们就选择当流浪汉,而且流的有滋有味。如果退役军人不想工作,执意要当流浪汉玩,别人也管不了他,也不会同情他,美国主流社会意识是必须有工作,才能养家,乃至步入上流社会。退役军人如果不想当流浪汉,那么就去找工作,租房卖房。


吾评武愿


美国是世界第一的军事大国,美国大兵享受的待遇也是世界一流的,服役期他们不但能享受到各种高工资和高福利,退役后还能根据服役年龄和表现领取退休金,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

但据说美国的流浪汉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退伍军人。

为什么美国的福利那么完善,街头上还有那么多的军人流浪汉?

这是因为到目前,美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福利。

退役后,有两类军人是可以享受待遇,一种是高级军官,另外一种是军校培养的技术人才。

这两种身份的军人在服役期间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和良好的技能培训,退伍后即使没有退休金,也可以依靠自身寻求一份正当职业或者创业。

而剩下的大多数士兵,都只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无名小卒。

他们当中的部分人退役之后很有可能会遭到社会的淘汰,变得无家可归。

而且在美国,老兵们申请福利不但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时间还有可能拖得很长,很多人因为经历过战争而肢体残缺,无法胜任社会上的工作,或是精神受到打击,没办法融入社会生活中。

在缺乏收入的情况下,申请的福利款项又陷入了漫长的拖延期,无法负担房租租金,自然而然要流落街头。

有些老兵因为精神受创而滥用药物,甚至是毒品,都使他们无法融入社会的正常生活,变成无家可归的人。

军人是国家的守卫者,美国大兵为国家的安全付出了宝贵青春,但最后却流落街头,实在是让人痛心。

我是找靓机二手机,每日更新有趣的科普视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Peace~


找靓机科普君


美国流浪汉确实多,特别是大城市,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就像中国光棍儿特别多一样,多的都快成一种文化啦

美国流浪者不乏这几类:别国难民,低收入的,吸毒的,精神异常的,还有文中提到的退伍军人。偶尔也有体验流浪生活的。毕竟美国思想很活跃。(超级大国也有穷人的,比例还不少)

美国军人福利很多,但也根据不同官职,如果军队里混个一官半职,生活就没问题,每月也有津贴可拿。但是服役两三年的那些兵,退伍后,每个月是没有工资可拿的,他们只有个一次性的补助,据说是3万美刀,美国嘛,区区3万美刀,很快就花完了。所以他们没了经济来源就流浪了。



印度很少见到流浪者,美国这个经济大国却有这么多呢?

答:1,救助机构多,免费领吃的穿的,饿不死。

2,跟法律也有关,发展中国家法律不健全,有关部门执行力不足,出现很多违法建筑,还有贫民窟等,虽然基础设施差,条件恶劣,但是给穷人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不用露宿街头。然而美国法制健全,执法严格,执行力杠杠的,不容许非法建筑的出现。所以在美国只能住各种设施齐全的房子,要么就流落街头。

听说美国遍地是黄金的地方,为什么这些流浪军人不找份工作呢?

答:在美国就连你想当一个修剪草坪的园艺工都要到指定学校学习,拿到证书才行。美国人谋生,就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手段,走正规的程序。美国社会,属于太过正规,法律制度太全,又死板,关键政府部门效率又高,所以想在美国生存,就得有工作技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被雇佣的资格。

当然了,军人也有放荡不羁的,就这么潇洒,就爱流浪,多酷


宋俊俏


在美国,有一种生活习惯叫做超前消费。有钱先花掉,没钱再去赚,赚不到再去贷款,这是他们从小时候开始便已经贯穿在整个思维里。这种想法注定他们存不住钱!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说了,美国人的穷是自己花掉的;美国人的富是自己没空花剩下来的!这是作为商人出身的他对美国底层群众最客观的认识!

总体来说,美国政府对退伍士兵的安置费用还是挺不错的!一般每个退伍士兵在退伍后能够领到大致相当于三年薪水的安置费,以美国的平均工资大约在三四千美元。也就是说每个美国士兵在退伍后可以一次性领取大约17万美元左右的钱。美国人太爱花钱了,钱越多他们花得越是心无旁鹫!对于从来不存钱的他们来说,这笔钱很快就会被花光了。

其次在就业领域,由于美国大兵很多也是文化不高的。他们除了玩枪啥专业技能也不会,去到公司除了当门卫,做做保镖,当洗车工也没其他合适的岗位。尤其是在美国低端产业外流的现在,适合底层大兵干活的岗位越来越少。假如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找到工作他们就自然得去流浪了。说到底还是自己作孽,不可活。

所以特朗普才会提出制造业回归的概念,一个目的是为了让底层百姓有工作有收入!二个目的是让这些人忙起来然后没空花钱。


优己


美国控制了世界舆论,所以其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塑造了完美的形象,将美国打造成为了灯塔。不少没有去过美国,或者不了解美国的人,总是凭借假象,把美国想象为空气都是香甜的、月亮都是圆的美好形象。实际上,美国是靠掠夺起家的国家,其光鲜的外表掩盖不住其邪恶的本质,强盗与掠夺才是其根本。

美国是有相应的福利制度,可是所有的福利都是有条件的,并非无缘无故的。在美国就医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申请一次住院就要一个月。美国完善的福利也不是针对所有人的,没有交足够的失业金,到时是很难获得相应的保障的。这次美国加州大火就发生了卡戴珊家族雇佣消防队灭火保护自己豪宅的情况,但是对于普通民众的死活是没人管的。

也就说,在美国是有钱人的天下,有钱可以主导一切。没有钱在美国同样也是会沦为流浪汉,并且美国的流浪汉还是没有人去救济的。美国对待流浪者的态度,就是驱逐,也就是所谓的整治行动。精致利己主义是美国的基本精神,多数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所以对于流浪汉之类的事情是没有人关心的。所以在美国大量流浪者是很少有人过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