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疫”消得人憔悴,保供得力終無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月29日全市水、電、油、氣保供充足,設備運行正常”、“1月30日全市水、電、油、氣保供充足,設備運行正常”“3月2日全市水、電、油、氣保供充足,設備運行正常”…… 以上是自1月29日至3月2日市發改委每日向市防疫指揮部上報的保供情況。

從簡短的上報信息可以看出,全市水、電、油、氣保供始終充足,設備運行始終正常。據瞭解,抗疫至今,黃石市發改委牽頭負責的能源要素保障工作,沒有出現一起系統性停供現象,沒有收到任何投訴。在這看似平穩而又平常的保供運轉工作背後,卻凝聚了市發改和市水、電、油、氣企業的多少堅守與艱辛!

大疫當前,勇者逆行。面對洶湧而來的疫情,黃石市發改委主動領責、主動擔責、主動盡責,緊扣“早、準、快、穩、優、長”6個字,全力做好疫情期間全市水、電、油、氣要素保障工作,在抗疫的後方戰場上默默作出自己應盡的貢獻,以身雖疲而志更鑑的狀態譜寫了無悔的抗疫戰鬥進行曲!

“早”字當頭,先期投入抗疫戰鬥

“早”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有效舉措。據瞭解,早在疫情全面爆發的去年下半年,市發改委針對年底用能高峰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早準備和安排,及時制訂了《黃石市迎峰度冬能源保障預案》,要求全市能源企業全力做好迎峰渡冬和節日期間用能需求。當全省疫情應急響應剛一啟動,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餘常晏就親自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判,迅速作出了“抗疫保供、能源先行”的決定,並特別強調要把老舊小區仍在使用的罐裝煤氣保供納入通盤監測、調度,要千方百計把要素保障工作做實、做細、做好。1月29日,市防疫指揮部1號文明確成立包括生產生活物資保障組在內的“一辦四組”時,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龔暉,第一時間帶領委能源辦有關人員前往全市水、電、油、氣企業,指導督辦保供工作。此後他還能者多勞地扛起黃石“小湯山”醫院——市中醫醫院的醫用物資保障工作重任。在市發改委的組織帶領下,全市水、電、油、氣企業最早一批成立了企業抗疫組織,最早一批投入了全市疫情戰鬥。

找準問題,精準直擊抗疫任務

精準出擊是抗疫的關鍵。市發改委通過組織能源企業認真研判,精準找到了抗疫工作重點和難點。從工作重點上,市發改委要求各企業主要領導務必24小時在崗在位,主要崗位操作人員務必24小時在崗在位。從1月29日至今,黃石供電公司總經理林光、市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餘曦、中石化黃石石油銷售公司總經理劉俊、崑崙燃氣黃石公司書記胡勇珍等均在崗在位。在抗疫戰鬥中,僅黃石供電公司就有1000餘名員工堅守在一線。

面對幾十萬城區居民與醫護人員每天的用水、用電、用氣等需求,市發改委要求各企業務必做到確保醫院和救治、隔離場所一線用能需要、確保全市所有居民用能需要、確保福利院、監獄等重點場所用能需要。另外,市發改委要求各企業在做好應急預案和演練的同時,加快對突發事故處置,務必做到有警必接、聞警必動、處警必快。

快速辦結,及時回應抗疫關切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市發改委既要求自己工作人員做到快速辦理、高效工作,又要求各用能保供企業快速高效辦理各項工作,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在黃石市嚴格封閉管理期間,中石化黃石石油銷售公司司機董某,因未辦理電子通行證,在下武漢的高速出口被遣返回黃石,該同志四處求援未果,最終向發改委尋求幫助解決電子通行證的問題,發改委的張惠娟、吳俊迅速與相關部門協調,最終讓該司機順利出行,極快解決了中石化油品保供問題。

2月17日晚7時許,有色醫院醫護人員所住金盛賓館突然停電,市發改委副主任龔暉接到報警,顧不上還在吃晚飯,迅速丟下碗筷,駕駛自己私家車,帶領能源辦有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同步快速調度東方山供電人員趕赴現場,進行緊急處置。經檢查,停電系該賓館用電負荷過大造成空開燒壞所致,龔暉當即要求供電部門快速更換空開,後期再全面查缺補漏徹底消除隱患。經過短短几分鐘的搶修,該賓館很快恢復了通電。

疫情期間,生產生活物資保障到底怎麼樣?有無問題?市領導極為關注。市發改委堅決做到每日一調度、每日一抽查、每日一統計、每日一上報。聯絡員蔡林同志克服身患疝氣的病痛,統籌做好到社區抗疫、去單位開會、下企業檢查督辦以及每日報送情況等各項工作,從沒有遲報、漏報一次。

蹄疾步穩,全力搞好抗疫保供

疫情籠罩,人心動盪。此時最需要、最應追求的就是穩定。市發改委強烈要求各企業採取各項舉措,務必落實穩保供。

市發改委和各企業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佈了聯絡人及其電話,且保持穩定不變,確保24小時有人接聽。無論是從抗疫人員配備、物資儲備、應急預案等都做好了充足準備,確保保供萬無一失。著力做好全市11個定點醫院、50個發熱門診、70個集中隔離點、5個防護物資運輸企業、22個黨政機關、3個支援醫療隊伍入住酒店的用電、用水、用氣各項工作。

按照應供盡供的原則,對全市各類場所和各方需求進行了穩定保供。抗疫至今,全市共供應水1040萬噸、用電8.8億千瓦時、用氣1400萬方、用油3520噸。

在穩輿論方面,市發改委一方面要求全力搞好內部工作人員自身安全,避免不良輿論。截至目前,未收到任何患病以及工傷事故報告。另一方面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徹底消除社會不良輿論。在網絡朋友圈出現“自來水加大氯氣注入”消息流傳後,市發改委會同市自來水公司,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市級媒體正面回應闢謠,及時消除了公眾疑惑。

優質服務,真情溫暖抗疫一線

保供是本職義務,優質服務也是倡導和應該的。市發改委要求能一人辦理的絕不多一人去辦理,儘量騰出更多人原道到社區一線抗疫防控。經過優化,市發改委將能源要素保障組的人手由三人壓減到一人,另外兩名同志張惠娟、陳焱波被派常駐澄月社區抗疫。在時間安排上,將一些能夠放在晚上辦理的工作絕不拖到白天。市發改委副主任龔暉身負多項重任,經常夜以繼日地處理各項工作。抗疫至今,他沒有休息一天,常常工作到深夜。

在保障方和服務方面,市發改委要求保供企業與各防疫指揮部、醫療機構、收治場所、住宿酒店等重要場所建立對口聯繫機制,安排專人在現場值守,優先調度、優先保障。一方面開展“不見面”辦理活動,如市供電、供水、供氣公司均開展了“網上繳費”、“上門充值”等活動,最大限度減少用戶出門的風險,另一方面還開展了“欠費不停用”的活動。對居民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用,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類的新辦企業、需擴大產能企業的用能需求,開闢辦電綠色通道,實施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和護航服務。

從長計議,提前謀劃疫後發展

當前抗疫工作正在朝積極的方向發展,戰鬥尚未結束,市發改委依然在勇敢前行,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能源要素保障的基礎上,又先行部署疫情過後的復工復產和全社會經濟發展工作。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要全面摸清疫情對企業影響,科學制定“一企一策”的措施。其次積極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實施“減、緩、免”的有效舉措。最後要狠抓項目建設。針對疫情暴露出的短板,迅速策劃、實施一批應急物資保障、公共衛生建設等項目。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