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我爸看过班主任多次推送的鸡汤文后,变得跟我最讨厌的班主任一样了?

Camilld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年龄不同而出现的代沟。十岁之前觉得爸爸、老师简直是“权威”,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讲得让人佩服。二十岁左右,就会觉得他们简直是老古董。但三十岁之后,又会觉得他们好像说得有点道理。四十岁往后,觉得他们姜到底是老的辣。再以后,觉得他们在的话该多好。二是看问题角度不同而出现的误解。老师、爸爸往往会从他们的角度发一些心灵鸡汤,觉得这些对教育孩子有大作用。而孩子们又会从自己的角度看,这些都是什么呀。因而,要想不互相讨厌,不互相争吵,就要多沟通交流,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才能和睦相处。


十人子


首先,你说的是人与人关系的话题。你和老师构成师生关系,和父亲则是父子关系。只要是人的关系,就不可能没有矛盾。师生矛盾,父子矛盾,都是极为常见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其次,你把两种关系定义为“最讨厌”,说明一下几个问题:

1.你在学校表现老师太不满意,老师经常批评你。

2.老师发给你父亲的“鸡汤文”影响了你父亲的认识,他和老师取得了高度一致,因此父亲在协助老师教育你你。

3.你不接受批评教育,又不主动纠正错误,你正处于“少年叛逆期。”

4.最重要的是,师生、父子关系本是亲情关系,你却将这种关系对立起来,视老师、家长们的关爱为讨厌,不仅不能不能心平气和面对,反而产生叛逆。

再次,如果你会成长,长大以后就明白许多。但是现在不能等,你需要调整自己。

建议,年轻人应该走在师长前面,主动化解矛盾。通过一下途径:

1.反思自己的表现。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你有没有让师长不满意的行为。

2.换位思考,想想,如果你是老师,要尽职尽责该怎么办?如果你是父亲,对儿子不满,你会怎么办?

3.对老师的做法哪里不满,可以心平气和跟老师沟通,只要你诚心诚意,老师不会拒绝你。

4.最好的办法是,你抢先认真做好自己,之后跟老师、父亲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换一种姿态,别把自己当小孩,以成长的状态,看待和对待矛盾,给自己一个暗示:今天这个难题只有我才能解决,看我的!

试试吧,我想你能行。


学霸捷径


本来他们就是类似的人,是一个层次和价值观的人!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只是你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而已。鸡汤本身没有错,只是代表一种价值观,问题只是在于你自己还没有价值观,不喜欢被强迫和引导而已,你只是想自由自在一点不想让自己难受。可是要记住,所有成就的人,都经历过无数的难受,都有很多让自己不得劲,改变自己的经历!


在餐厅里读书的beyond


当你成长到可以背负起家庭的时候,你也许会理解为何每个真正成熟的人反而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你,并没有什么毒鸡汤,有的只是一颗青春期叛逆的心。



止言情感


是什么,就会看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可能真有是什么的倾向。孩子和家长,往往在最不重要的点对立成两面,家长说的是应该,而孩子,想的是,我理解你们对我的关心、担心和源自本能的爱心,可,有时候,我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放心,或者,信心。人类社会远比人类出现的晚,人类心理学比人类社会学出现的更晚,所以今天,大多数人还未普及,是代沟,更是成长的烦恼。那,成长的烦恼,还是让成长来证明吧。


一袭长衫wrc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然都是老师那么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