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十月革命與波蘭獨立

波蘭位於中歐東北部,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東與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接壤,北瀕波羅的海,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月革命與波蘭獨立

三次瓜分波蘭

歷史上的波蘭,曾經是一個地區性的強國。在它的巔峰時期,其疆域東自第聶伯河以東,西至奧得河,南迄波羅的海,北抵黑海流域。從17世紀開始,波蘭由於連綿不斷的戰爭和國內經濟的衰退逐漸成為周圍強鄰的砧上肉。18世紀後半期,沙皇俄國勾結普魯士和奧地利分別於1772、1793、1795年,三次瓜分波蘭,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覆滅。在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佔的領土最多,約佔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多萬平方公里。

1809年拿破崙一世在波蘭中部建立華沙公國,拿破崙失敗後,華沙公國被肢解,沙俄在其主要地區成立了波蘭王國由俄國沙皇兼領國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瓜分波蘭的三個國家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互相廝殺,波蘭的土地成為重要戰場。為了驅使波蘭人民充當炮灰和爭取波蘭社會的支持,德國許諾給予波蘭“獨立和自由”。俄國也發表類似的宣言,宣佈“自由的波蘭即將來臨”。1916年11月5日,德國總督貝塞勒和奧地利總督庫克分別在華沙和盧布林以兩國皇帝威廉二世和弗蘭茨•約瑟夫的名義發表宣言。宣言宣佈“建立有世襲君主制和立憲制的獨立的波蘭國家。”

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這次革命對波蘭問題的解決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和平法令》。這是蘇俄政府的第一個對外法令。法令揭露和譴責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的掠奪目的以及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和戰爭的罪責,向一切交戰國政府和人民建議“立即締結停戰協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約開始談判”,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並明確指出:“如果違反這個民族的願望,強制其留在別國版圖之內,就是兼併,即侵佔和暴力行為。”


十月革命與波蘭獨立

列寧在十月革命前的活動

為了早日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和解決包括波蘭在內的歷史遺留問題,從1917年12月22日開始,蘇俄與同盟國集團在佈列特斯一里托夫斯克進行和平談判,蘇俄代表團提出6條綱領作為談判的基礎。其中包括:

(一)不得強行兼併在戰爭期間所佔領的土地,佔領軍應在最短時間內撤出;

(二)保證在戰前未享有政治獨立的民族集團有可能自由的解決歸屬哪個國家或通過全民投票建立獨立國家的問題。

這就是說,蘇俄政府主張建立獨立和統一的波蘭國家,並且要求佔領軍從波蘭領土上撤走。蘇俄的建議遭到德奧的拒絕。兩國並以支持“民族自決”為名,企圖奪取原屬俄羅斯帝國的包括波蘭在內的大片土地,被蘇俄代表斷然拒絕,談判陷入僵局。圍繞締結和約問題,布爾什維克中央和蘇維埃政府領導人內部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列寧主張儘快締結和約,退出戰爭。

1918年3月14一16日,全俄蘇維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會從法律上批准了《佈列斯特和約》。據此,蘇俄放棄對波蘭、立陶宛等的管轄權,而由德國和奧匈帝國來決定這些地區的命運。1918年3月3日,《佈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按照和約,蘇俄割讓1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賠款60億馬克。儘管這項條約是奴役性的,但蘇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了喘息的時間。實際上這項和約也只存在了幾個月,德國戰敗後,蘇俄立即宣佈廢除了這個“奴役性的條約”。

1918年8月29日,蘇俄政府通過了關於波蘭問題最重要的法令。宣佈:“前帝國政府同普魯士和奧匈帝國就瓜分波蘭而締結的一切條約和文件,由於同民族自決原則和承認獨立和統一是波蘭人民不容剝奪的權利的俄國人民的革命法權意識相牴觸,永遠予以廢除。

瓜分舊約的廢除,是蘇維埃政府對外政策的又一重大舉措,它使瓜分波蘭的所有條約和文件喪失了法律效力,迫使帝國主義列強承認波蘭人民的獨立權利,為波蘭的獨立開闢了光明的前景。

1918年10月,奧匈帝國瓦解,11月德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從而為波蘭的復國形成了有利的國際條件。在德奧兩大帝國崩潰和革命運動高漲的大好形勢下,以畢蘇茨基的“波蘭軍事組織”和以“波蘭兵團”為主體的波蘭軍隊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解除了德奧佔領者的武裝,把侵略者趕出波蘭王國和加里西亞,開始重建自己的國家。10月28日,奧佔區的波蘭愛國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蘭清算委員會”。11月7日,社會民主黨人在盧布林成立了波蘭共和國臨時人民政府。11月18日,畢蘇茨基在華沙組成聯合政府,成為波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這樣,自1795年波蘭被瓜分滅亡以來,歷經123年重新獲得獨立。

波蘭重新獲得獨立後,所擁有的領土包括原波蘭王國和加里西亞西部,它的四周邊界均未劃定。原普魯士佔領區的波蘭土地仍處於德軍的佔領之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原來被德國佔領的那部分領土併入蘇聯領土,但在這些領土上有許多是屬於波蘭資產階級的財產。

波蘭要維護自己的獨立,這本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在於,要恢復1772年的疆界,建立一個大波蘭國家的計劃,無論從國際法還是從當時的客觀實際上講,都是行不通的。

因為波蘭所覬覦的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民族學方面看,與波蘭民族差別極大,他們有自已的語言,宗教和習俗,而且他們都已經根據民族自決的原則,建立了獨立的國家。

其中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與蘇俄在軍事、政治和外交方面建立了聯盟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波蘭如果硬要建立一個大波蘭,不僅違背了民族自決權原則,而且必然要與蘇俄產生矛盾,發生衝突。蘇俄對波蘭的政策:一是承認波蘭的主權和獨立,二是不允許波蘭侵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同時蘇俄願意與波蘭通過談判解決領土問題。然而,當時的波蘭政府卻堅持要實現建立大波蘭的計劃。

波蘭政府認為,國際形勢的發展為其計劃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機會。首先,英、法、美國等列強都是蘇俄的反對者,它們正積極籌劃在蘇俄的周邊建立一條反蘇“防疫線”,以對蘇俄進行干涉、破壞、遏制和顛覆活動,並且將波蘭視作“防疫線”的中堅和堡壘。為此它們必須倚重波蘭,支持波蘭。由於利益關係的不同,英國和美國主張波蘭應是由波蘭人組成的波蘭,但法國卻支持波蘭為恢復1772年疆界建立大波蘭所作的努力

。其次,波蘭認為蘇俄正忙於應付國內戰爭,其力量已受到了很大削弱。

1919年初,高爾察克和鄧尼金先後向俄國中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蘇維埃俄國的內戰形勢正處在緊要關頭。畢蘇茨基利用蘇維埃俄國無力他顧的時機,於1919年春開始了奪取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進攻。

波蘭之所以向東挺進,主要原因在於,隨著一戰的結束,德軍撤出了原來佔領的蘇波兩國接壤地區,使這一地區暫時成了沒有歸屬的“真空”地帶。這一地帶的波蘭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擁有眾多的工廠和土地,社會和文化影響大,因此這一地區對波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波蘭得到協約國尤其是法國的援助,軍事實力大增。

十月革命與波蘭獨立

二戰後的波蘭領土調整

1919年夏,波蘭軍隊很快佔領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鄧尼金在協約國的大力支持下進入伏爾加河流域,並相繼佔領了頓巴斯和包括基輔在內的烏克蘭等廣大地區。在這種處境下,蘇俄政府提出,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爭端。1919年10月,雙方在盧茨克附近的米卡謝維奇舉行非正式會談。在談判期間,波方要求紅軍從戰線上撤退10公里,停止對波蘭的“共產主義宣傳”,停止對彼得留拉軍隊的進攻,把季納堡要塞歸還拉脫維亞。

1919年12月22日,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會在給波蘭外交部的照會中重新提出和談,解決邊界爭端,締結牢固、持久的和約。並指出:“蘇波兩國的和約對於兩國的發展,對於兩國的繁榮和經濟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我們不是不知現存的障礙,可能使波蘭政府和俄國簽訂協定發生困難……但是這些障礙都不是出自波蘭人民的心意和企圖的,而是來自國外,並不能反映著波蘭的真正利益。”

為了締結和約,消除戰爭危險,蘇俄甚至準備對波蘭做出領土讓步。1920年1月28日,蘇俄發表聲明,表示:“蘇俄的對波政策不是從一時的軍事或外交局勢角度出發的,而是以民族自決權為原則的。蘇俄還保證,蘇維埃軍隊不會越過白俄羅斯戰線和烏克蘭戰線”。

1919年12月8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巴黎和會上決定重建波蘭國家,並以民族邊界線作為波蘭東部邊界。這條線沿布格河劃分波蘇邊界,在北部把比亞韋斯托克地區劃入波蘭版圖。這條線由於是英國外交大臣G.N.寇松向蘇俄和波蘭建議的停戰分界線,所以又稱“寇松線”。波蘭政府拒絕接受協約國的決定,並積極備戰。畢蘇茨基決心以武力實現他的“聯邦方案”,對蘇俄紅軍發起了總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