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延平区:针纺企业自我配套产业链渡难关

本报讯 4日,笔者在延平区水东街道针纺园区的新华安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新启动的全自动剪裁生产线正在不停运转,工人们戴着口罩将新出产的针纺制品打包装箱,通过物流专线销往加拿大。

“我们公司一线员工已到岗90%,通过针纺企业自我配套产业链,如今原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已初步解决。”南平新华安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寿平告诉笔者。

针对原材料供应短缺问题,市、区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延平区针纺企业自我配套产业链、新上生产线解决。南平美众针纺有限公司在区、街道引导、支持下,新启动的一条印花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两吨的面料,主要供应给延平辖区80%的针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辖区内针纺企业的产能供应问题。

延平辖区共有100多家针纺企业,针纺产业的基础较好,就业稳定,一直都是延平的一个优势产业,仅水东街道内的针纺企业便已经开工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共计约解决1800名员工就业。为了减少针纺企业的经济损失,市、区政府采取积极举措,除了帮助企业积极对接省、市出台的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政策措施,还选派多名党员干部驻企服务帮助解决复工复产难题,以点对点地申请通行证与开通临时绿色通道等方式,协调拓展解决产品的销售以及原材料供应渠道等问题。

如今,在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群策群力的帮助之下,延平区内的针纺企业自我配套产业链,逆向复产渡难关,出口销售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向前发展态势喜人。

(李韧筠 詹国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