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前金立總裁盧偉冰、前聯想移動業務負責人常程、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前努比亞聯合創始人苗雷......

小米聚集了一批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高管,他們在過去的事業各有積累,但都有不如意之處。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相聚在小米的他們,或許能凝聚力量達到期望中的事業高峰,消費者們也期待著新高管的加入能推動小米帶來更優秀的產品。既然小米正在吸收能人志士,那麼曾有過一次次營銷成績的前魅族CMO李楠是不是會加入呢?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李楠本人在知乎做出了回應,對猜想進行否定,並表示“智能手機的戰場都要消失了還去小米幹啥”。這並不代表李楠對移動設備的未來持以悲觀態度,從他貼出的兩篇內容來看,移動設備還有廣闊的前景,但最重要的產品不再會是手機


李楠都說了什麼?


在這兩篇2018年發表的內容中,李楠主要表達了兩個觀點:智能手機不再是最重要的個人移動設備,品牌的價值在當下被大幅削弱。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1、智能手機的未來


智能手機市場在過去十年間出現飛速增長,最大原因是人口紅利,而在人手一部手機的目標實現之後,市場容量開始不增反降。李楠指出,手機行業增長掉頭後,勢必會造成如石油危機中美國汽車行業的兼併整合


我們已經在2019年的中國手機市場上見證過,華為、OPPO、vivo、小米以及蘋果獲取了最多的市場,沒有給其他廠商獲取增長的空間。各廠商開始推出子品牌,也不過是進入不同的定位區間去蠶食對手的市場份額,而非為市場帶來增量。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他認為,即將兌現的新技術能像特斯拉顛覆汽車市場那樣,顛覆當前的智能手機行業格局。這些技術我們已經或多或少地在2019年間見到了端倪:


  • 柔性屏
  • AI、語音識別、大數據
  • ARM平臺的性能飛躍
  • 5G
  • 真無線耳機


如果對應到實際產品上,那就是:


  • 三星Galaxy Fold、華為Mate X
  • 谷歌助理、小愛同學
  • 蘋果A系列處理器
  • 5G手機
  • AirPods系列


在產品的工業設計上也能發現,過去流行的工具化實體化形態淡薄了,智能設備變得越來越不突兀,反而像是的身體一部分。與技術上的變化相結合,其方向便是智能手機地位降低,耳機、手錶等等身上的每個智能設備都會是接入終端。


2、品牌價值被削弱


李楠的品牌無意義看法,其實是建立在拼多多為代表的下沉市場曝光,以及蘋果、大疆在各自產品領域類別上的絕對認知優勢而言的。


下沉市場揭露了一個事實,主流視線看到的熱度僅僅屬於較高收入的這群人,更廣闊的市場仍舊停留在“買到”比“買到好產品”還重要的階段

。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產品能做到什麼能夠有怎樣的低價才是第一位,品牌並不能影響選擇。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在蘋果AirPods、大疆無人機、特斯拉上,這些產品事實上跟品類產生了強綁定,提起真無線耳機就會想到AirPods,提起電動車就會想到特斯拉,提起民用無人機也會第一時間想到大疆。

消費者認知中想到的是具體產品,而非品牌


綜合了手機行業不再有巨大增長潛力,具體品牌也在失去影響力的兩大因素,李楠才對他個人加入小米或是加入某一品牌的可能性進行否定。於是我們可以確定,未來的小米手機業務或許群英薈萃,但很可能不會出現李楠的身影


手機恐怕難有未來


李楠擁有多年行業觀察積累並且親身進入業界驗證,其觀點值得我們去了解。不過有件事值得再三思考,手機行業真的沒有再度增長的可能了嗎?5G正式落地的大門已經打開,手機廠商正摩拳擦掌用新產品爭奪市場,看起來一切都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的確,手機本身的產品形態不大有變化的可能,如果拿十年前的手機和現在的手機相比,也不過是細節或功能上的迭代結果。屏幕變大、拍照更清晰、續航表現更理想、芯片性能變強......

都像是補齊短板,而不是非智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本質變化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手機本身還能有什麼未來,其實看看過去十年來的PC行業就知道。廠商基本保持過去的局面,新玩家得到的更多是市場增量而非虎口奪食。PC產品也沒有根本變化,

僅僅是按照早就固定的形態繼續演進,比如屏幕、芯片性能、工業設計等等。


慣例的迭代升級,只能獲得穩定的用戶群體,快速增長無從談起。想要如智能手機普及初期那樣飛速提升,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帶來如5G一樣的新技術,新鮮的、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最能刺激人們的消費需求和購買慾。


放遠望去,在環境各處、在身體各處使用各類智能設備交互,並且藉助5G和IoT能力統一聯網,最終基於個人進行數據計算,很可能是移動設備的進化方向。正如李楠所說,分散開來的硬件顛覆了手機All in One形態,但也能的確物盡其用帶來效率提升。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光是概念還太寬泛,就用現在已有的產品進行說明吧:智能手錶完成更多層面的身體狀態檢測,無線耳機讓語音交互隨時可用,AR眼鏡則能帶來侵入性更小更不受限制的信息獲取和處理;到了環境中,各類智能家居、智能電器依靠計算能力進行靈活處理,具體指令也不需要遙控器或者手機,語音和基於AI的新交互方式才是主流。


這樣一看,手機在未來的確沒有了往日地位,甚至可以被淘汰,和過去那些被手機淘汰的產品團圓。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每個人仍舊需要自己的計算中心,即使雲端能夠完成相當多的工作,本地中心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最簡單的答案是個人,獨一無二的自己就是最佳的唯一識別對象。可惜的是無論倫理還是技術本身,我們都離“腦後插管”的植入設備未來還有很遠,所以還會有帶在身上的外置設備作為中心。在今天,這個設備就是手機,只不過職能將被其他設備一步步分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智能手機的確不再有高速增長的未來,手機廠商無法獲得高速增長或是幹掉對手,自然難在手機業務上獲得進步。在這樣的前景下,李楠個人選擇不加入手機廠商,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手機廠商都在摩拳擦掌


要是說會有新的企業加入到移動設備市場,帶來像特斯拉之於汽車的行業變革,恐怕還要多做保留。特斯拉帶來了電力驅動以及智能駕駛,從驅動能源和行駛方式上改變了汽車,作為技術先行者而鑄就的

技術壁壘讓特斯拉成為電動車的代名詞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即使是手握電力驅動、智能駕駛兩把尚方寶劍的特斯拉,也經歷了循序漸進的過程,才把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徹底顛覆手機的移動設備革命,同樣需要經過技術積累

,留給手機廠商的時間可能並不短。


在當前還是手機當道的移動設備行業,變革者更可能來自於頭部企業,而非從外界進入的新對手。特斯拉能夠突破傳統車企包圍的一大因素,便是車企們在新技術上投入不足或是方向不對,客觀上出現了屬於特斯拉的空間。


在互聯網時代摸爬滾打成長起來、或是改變了自我的手機廠商,早就深刻理解了積極求變背後的含義。手機產品競爭中已經充分實踐過快速變化,他們也更有可能跟隨風向快速進入新領域,而不是像傳統車企那樣顯得對新趨勢反應遲鈍。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我們熟知的手機廠商,無一不在嘗試未來可能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不小:華為研發投入高已經路人皆知,小米、OPPO也都宣佈今後幾年會投入數百億元用於5G、IoT等新領域研發,蘋果和三星更是一直以來都在做新技術預研和投入。


手機廠商也在試圖將當下在手機市場的影響力,轉化為新領域的第一桶金。


AirPods不用多說,與iPhone、Mac、Apple Watch設備充分聯動以及產品性能巨大優勢,成為真無線耳機領域的領跑者併為蘋果帶來約40億美元單季營收。Galaxy Fold、華為WATCH GT2、小愛同學也都成為了手機廠商獲得新領域影響力的證明。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同樣是打造移動設備,手機廠商已經構築了屬於自己的內容生態和服務壁壘,在新技術剛剛投入應用尚需開發或轉化的初期,這都能是獲取市場的優勢。沒有金剛鑽,怎能攬瓷器活。


因行業發生變化而進入新形態,早就在商業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像是最初伐木造紙的諾基亞進入個人通信事業後又轉型商業服務,在大型計算機和個人電腦建樹頗多的IBM轉為提供科技諮詢和服務,順應時代一同改變才能是活得更長久的企業


未來將至


現在我們能看到,手機廠商們都在未雨綢繆地準備新技術,但今後會如何發展還是個未知數。


以現在的格局,蘋果的可穿戴設備走在了前面,AirPods和Apple Watch是代表產品;小米的小愛同學和AIoT呈現出領先趨勢;華為也有多設備聯動上的先見。無論是哪一家,都不想在可能的變革中落後於他人


一手締造出魅藍品牌的李楠,如今卻說手機戰場將亡


科幻作品中出現過飛天汽車、意識直連、人類永生的構想,那些都太遙遠,不過同樣最初出現在想象中的可穿戴設備、信息分發技術卻要真的到來了。真正的未來究竟怎樣,最終還得用我們自己的雙眼去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