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需要给新生儿喂水喝吗?

擎子yeerum


如何照顾新生儿,对新晋的宝爸宝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需不需给刚出生的宝宝喂水,也是比较困扰新爸妈的事情,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三天,妈妈的奶水不充足的情况下。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这些水分能够满足婴儿新陈代谢的全部需要,是不需额外喂水的。




那么,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喂水吗?

答案是不需要。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母乳为等渗的液体,不需要额外添加水。现在配方奶也是母乳化奶粉,基本为等渗的。

相反,如果过早过频繁地给宝宝喂水,还可能存在隐患。

1、可能会造成吮吸混淆

宝宝出生后,就有吸吮需求,但如果在吸吮妈妈乳头前或频繁使用奶瓶喂养,很可能出现宝宝不会吸吮乳头或不愿吸吮乳头的现象,很容易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


2、喂水可能会导致宝宝不适

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很小,妈妈的初乳就能满足宝宝的需要。俗话说“初乳赛珍珠”,营养丰富,对提高宝宝抵抗力和免疫力有提高作用。而喂了宝宝水后,由于宝宝胃容量小,喂水会影响吃奶量,从而也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3、加重小宝宝的肾脏负担

小宝宝的肾脏功能还在发育、发展中,由于排泄功能不完善、喝水会加重排泄负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近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认为,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个月内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母乳含有婴儿从出生到6月龄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水分、铁、钙、磷等全部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宝宝不渴。母乳和配方奶中含水量在88%,已经足够宝宝对水的需要了。绝大多数婴儿规律的喂养下不需要额外添加水。一般到6个月后,添加了辅食,同时少量饮水。。

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给宝宝提供舒适的温度和光线

宝宝出生后,需要一个适应外界的过程,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6℃-30℃,以帮助宝宝更好适应。同时室内的光线不要太暗也不要太亮,很多宝妈认为宝宝刚出生,光线的感知能力较弱,害怕光线刺激到宝宝,所以窗帘紧闭,这是不对的,只要光线不直接照射眼部,自然的室内光线有利于宝宝适应外面的世界。

2.注意最好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适合新生儿宝宝的食物,营养全面还易吸收,妈妈们最好母乳喂养到宝宝6个月。


3.注意给宝宝选择适合的衣服和尿布 ,防止红屁股

宝宝的衣服最好是柔软、易于吸水的棉织品,颜色以浅淡为主,衣服应尽量宽松舒适,不妨碍宝宝活动。

尿布应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尿不湿选择质量和透气性能好的,勤洗勤换,更换后要清洗小屁屁,为防止宝宝皮肤干燥,清洗后应适量涂抹些宝宝专用润肤油,有利于避免宝宝红屁股。

4.注意不要给新生儿用枕头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骨骼还未硬化,不建议使用枕头, 新生儿睡姿最好是侧卧和仰卧一起交替进行,需要宝爸宝妈们随时帮助宝宝换位侧睡,可以防止宝宝睡偏头。

5.防止宝宝呛奶

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让宝宝采取仰卧姿势睡觉,防止宝宝呛奶,应先抱起宝宝让宝宝直立地靠在肩上,轻拍宝宝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出气嗝。


6.注意及时补充能量

由于妈妈的乳汁在新生儿胃中的排空时间约为3小时,而新生儿体内贮存的糖原较少,饥饿的状态容易让宝宝出现低血糖问题,影响大脑的发育,所以喂奶间隔时间不要超过4 小时,如果此时宝宝还在睡觉,就应叫醒宝宝喂奶。

高级育婴师,有多年母婴护理经验,是多网络平台原创、签约作者。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同时也是二孩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银花育儿


我家宝宝出生的时候,因为喝不喝水这件事,自家人还纠结了一阵子。

我家宝宝是冬天出生的,还没满月就通上了暖气,屋里很干燥,我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嗓子感觉就跟砂纸一样,所以我就觉得宝宝应该也是这样,所以每天宝宝睡醒了以后我就用小勺喂点水,不多,也就是让他润润嗓子。

奶奶说我喂得太少了,让我多喂点,宝爸说孩子一共才能吃多少奶,再喝两口水就吃饱了!

我觉得说的都挺有道理。

纠结的不行,宝爸去了趟医院,找了权威人士---医生来决定关于宝宝喝水的大事件。

医生大概意思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几个月之前,理论上来说,是不需要另外补水的,因为母乳前半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前奶”,前奶看起来比较稀薄,富含水分和蛋白质,宝宝吃了大量的前奶,就得到了所需要的水分和蛋白质,因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

前奶过后的乳汁,看起来颜色比较白并且比较浓稠,我们一般称为“后奶”。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

让宝宝吃了以后感觉到饱,这个是前奶没法满足的,所以,喂奶的时候不要着急给宝宝换另一边的奶吃,如果妈妈奶水好,两三个月的小宝宝一次吃一边也可以满足吃饱。

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添些水,但是也不建议多喝,因为小婴儿胃容量比较小,喝水多了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总起来说,只要宝宝没有病理性的缺水,基本不用给孩子单独喝水。

我是快乐成长俩宝妈,做快乐妈妈,养快乐娃娃,育儿路上,我们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快乐成长俩宝妈


喝母乳的新生儿是不需要额外喂水的,因为母乳中80%以上都是水分,如果你再给宝宝额外喂水,宝宝的胃口就那么小,他就很难再喝母乳了。可能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宝宝的嘴唇很干,甚至有点脱皮的样子,我们可以用棉签蘸上水擦一擦即可。

我家大宝出生在冬天,一直坚持喝母乳,除了夏天天气热,我会给他喝一些温开水,在宝宝6个月前,很少给他喝水,如果宝宝喝奶粉的话,最好在两顿奶粉之间少量喂一点温开水,因为喝奶粉容易上火。

当然,如果宝宝生病发烧、腹泻,就要另当别论了,还是需要喂水的,正常情况下,尤其是喂母乳的新生儿是不需要喂水的哦。




沛泽妈读心理


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说可以或者不可以!因为不是每个妈妈都有母乳的,有些妈妈刚开始母乳没下来,不喂水就干等着?不妥吧?

需要给新生儿喂水喝吗?

很多专家都会说,不能喂,不需要喂,但事实上还是要看情况来定的。如果妈妈的母乳迟迟没有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不能马上哺乳,宝宝有吃奶需求,可以适当喂白开水或者糖水。

宝宝刚出生时

宝宝刚出生的前两个小时,护士会把宝宝放在妈妈身边,进行初次哺乳。一般新生儿都可以吃到初乳,但有些妈妈由于自身因素(乳腺不通等),可能没办法及时哺乳。那么就需要喂水了,但量很少,因为新生儿的胃部很小。

等催乳师帮助成功开奶后,就不需要再喂水了,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但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在吃过奶后喂水,也就是漱漱口。

新生儿什么时候需要喂水?

上面说到,一般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喂水呢?

  1. 气温偏高,宝宝出汗比较多;

  2. 宝宝尿液发黄且量少;

  3. 奶粉喂养的宝宝,适量喂水;

  4. 宝宝有腹泻现象。

所以说,新生儿是否需要喂水,还是要根据情况来。母乳喂养的宝宝喂水时尽量用勺子,避免乳头混淆。但也不要盲目喂水,会造成肾脏负担。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IF枕边育儿


新生儿是一边吃饭一边喝水的。新生儿的饭就是母乳,母乳中大量的高含量的水分,可以满足新生儿对于水的需要,压根不需要再加水。

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需要喂水。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一出生没母乳时不要喂水,导致会导致母乳喂养不成功

孩子出生黄金一小时,吸吮能力最强,胃很小,只能喝下10毫升左右的食物,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让新生儿先用力去帮妈妈把乳房吸通,用力吮吸让妈妈体内的催乳素分泌,以尽快的分泌于香甜的乳汁,大多数幸运的宝宝一出生就已经喝到了满满的一胃的母乳了。

因为这时候新生儿喝两三口就饱了,胃只装得下这么多没办法。

如果如果家长一出生没给孩子喝母乳,就喝水的话,那么胃里装进了口,懵懂无知的新生儿也不知道水还是奶,所以胃里有东西了,就不想吮吸了。

最好的促进乳汁分泌的时机错过了,后面可能会导致母乳喂养困难度增加。

2、母乳喂养喂养成功后不需要喂水

新生儿的胃口真不大,新生第一天像一个樱桃容量大概是7毫升左右,而第三天才像一颗核桃容量大概是25毫升,而第五天像一个桃子,容量大概是45毫升左右,到了28天,容易大概是一个鸡蛋大小,相当于65毫升左右。

这么只胃容量,喝下两口水都要点一半了,水只是水,而乳水有乳还是水,二合为一,所以肯定要把有限的胃容量来装乳而不是装水了。

3、母乳中的水完全可以满意新生儿的需求

新生儿,每日需水量为100-150毫升/公斤新生儿大概是3-5公斤,需水量为300-750毫升。

而母乳含水量在80%左右。也就是新生儿一天喝上400毫升的母乳就有320毫升的水,基本上可以满足新生儿的水的需要了。

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喝水,以下这些情况建议可以少量喝水:孩子快满月了,而且小便有点大,大便有点干燥,孩子喝奶粉好像口唇有点干,这样的情况建议可以喝点水。

如果宝宝在空调室可以用棉签沾点水给孩子润下嘴唇。

话题:你们家有给新生儿喝水吗?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

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菁妈育儿,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菁妈育儿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喂水吗?

不需要,千万不要盲目的给孩子喂水,父母的好心可能会办了坏事。

面对刚出生的宝宝,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孩子喂口水吧,孩子刚出生,母乳没有下来,当时朋友就是这样做的,她的邻床也是这样做的,结果生完孩子第二天,医生查房问孩子吃母乳了吗?答:没有,只喝了水。医生就开始训话了: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需要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你们不知道吗?谁让你们给孩子喝的水。

一个年轻的男医生,说话声音还挺大,整个病房的产妇和家属都不敢吭声,朋友这好心办坏事,一下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医生临走还叮嘱,只能给孩子吃母乳,不要吃任何母乳以外的东西。



刚出生的宝宝不需要喝水

首先,孩子胃容量有限,喝水影响母乳

出生第一天的宝宝他的胃容量在5-7毫升,出生第二周后孩子的胃容量在10毫升左右,满月之后宝宝的胃容量在20-45毫升。

5-7毫升,可能也就是一勺水的量,给孩子喝上1-2勺水,宝宝的胃已经满了,哪里还有空间吃下其它的东西。

所以对于刚出生的宝宝不管母乳有多少,只要第一时间吮吸母乳就可以,千万不要盲目的去喂水,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刚出生的宝宝不会感到饿

刚出生的宝宝几乎不会感到饿,因为在宝宝的肠胃中胎便和残留的羊水都没有排出来,孩子的胎便会在出生后48小时之内逐渐排出,在胎便没有排出来之前并不会感到饿。所以孩子哭闹也不一定是饿,可能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不要觉得孩子一哭就是饿了。

第三,喝水过多小心“水中毒”

人体的水液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来调节,宝宝还小,过多的水会加重肾脏负担,水分会稀释以钠为主的电解质,水就会通过细胞膜渗透到细胞内,导致细胞水肿,也就是所谓的“水中毒”,所以,刚刚出生的宝宝最好不要喝水。

第四,喝水影响下奶

孩子出生后2个小时之内,医院都会练习让宝宝去吮吸母乳,不管是顺便还是剖腹产,吮吸的越早开奶的越早,如果过早给孩子喂水,让宝宝不去吮吸母乳,吮吸的越晚,次数越少,下奶的也会越迟。

刚出生的宝宝只有一件事是必须做

宝宝刚出生只有一件事是必须做的,那就是尽快在产后2小时之内让孩子吮吸母乳,这件事做对了好处了不少。

  1. 产后吮吸的越早母乳会下奶越快,因为只有大脑接收到了乳头吮吸刺激的信号,大脑的下脑丘才会分泌泌乳素,让乳汁尽快分泌。
  2. 越早吮吸子宫恢复的越快。生产结束后,对于产妇来说身体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子宫收缩恢复到生产之前需要催产素,而母乳喂养可以让大脑分泌出更多的催产素,加速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 越早吮吸可以提高孩子抵抗力。为什么要生产之后尽早吮吸?在吮吸的过程中,妈妈乳头上的有益菌群会来到宝宝体内,帮助孩子建立建立起第一道免疫系统。

  4. 越早吮吸,可以帮助新生宝宝建立安全感。新生儿刚岗离开温暖的羊水,他会感到害怕,缺乏安全感,哭泣,母乳吮吸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和妈妈的亲子连接,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5. 可以促进胎便的尽快排出。母乳有轻微的腹泻作用,尽早开始母乳吮吸,促进宝宝肠道消化。可以帮助新生宝宝体内的胎便尽快排出,还可以预防黄疸,因为孩子吃得越多,拉得越多,体内的胆红素就会被带出去的越多,黄疸的几率会降低。
所以说,不管妈妈有没有母乳,都可以让宝宝第一时间进行吮吸,在出生后48小时内,只要宝宝清醒就可以去吃奶,不过千万不要喂给孩子水。

豌豆妈妈育儿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对于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说,他唯一需要的食物就是母乳,并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物质。出于好心喂给他的葡萄糖水、中药水、盐水等,对宝宝有害而无益。

宝宝出生后,体内积蓄的营养成分,足以能维持到妈妈泌乳,况且母乳中含有80%以上的水,宝宝口渴也是说明宝宝饿了,需要妈妈给予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宝宝出生后尽早与妈妈进行肌肤接触,妈妈在1小时内开始给宝宝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妈妈及时正常的泌乳,而且还有利于宝宝健康的成长。

宝宝出生后,正常情况下不需喂水和奶粉,如果在早期给宝宝喂水,由于喝足了水,就不再吃母乳,不利于妈妈母乳的及时分泌,导致奶水分泌不足。外界的水,含有的成分不同,宝宝喝了饮用水,可能造成腹泻等症状,从而影响了宝宝的发育。

由于某些原因确实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在冲调奶粉时,也要按照奶粉盒子标注的比例,进行冲调奶粉,切不可任意改变冲调比例。

如果发现宝宝有小嘴抽动时,剖腹产的产妇,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喂奶。虽然,刚刚喂奶时,奶水可能不足,但是,也能满足宝宝食用,可以采取短时吮吸,多次喂养的方法,来满足宝宝需求。随着妈妈的奶水分泌增多,宝宝也不会被饿着。

宝宝嘴唇稍干,也可以用消毒棉签,蘸一些温开水,给宝宝湿润一下口唇即可。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及时让宝宝吃上母乳。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宝宝健康成长!


陈庆华大夫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水来帮助身体代谢。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补充1200毫升左右的水。既然水如此重要,很多家长会问,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喂水吗?给孩子喝水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话不需要喂水,因为母乳80%是水分,完全能满足宝宝的需求,所以不需要刻意喂水。如果家长喂宝宝水分过多,会影响他们的吃奶量,严重的还会导致水中毒。所以,小宝宝完全没必要多喂水。但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室内干燥,气温高、宝宝尿液发黄等,就需要喂水。

什么时间喂水呢?

等宝宝吃辅食后,喝奶量减少,家长应该酌情的喂给他们水。建议在两餐之间喂给宝宝温水,能帮助消化吸收。辅食添加早的,喂水的时间相应的也早。

注意事项

1.奶粉喂养的话不能冲的太浓稠

有的家长在给孩子冲配方奶粉时,认为冲的浓一些更有营养,宝宝也能吃得更饱。但事实上,奶粉冲的浓稠并不好,因为宝宝的肠道发育不完全,奶粉太过浓稠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家长在给孩子冲奶粉时,一定要按比例冲泡,如果宝宝最近消化不好,可以稍微冲的稀一些。

2.饭前不要给宝宝喝过多的水

一些宝宝不好吃辅食,可能是因为家长在给孩子吃辅食前喂他们了太多的水,导致宝宝肚子被水撑饱,进而会影响食欲。

3.少让宝宝喝纯净水

纯净水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制作过程中被除掉,几乎没有任何营养,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孕婴帮帮妈


首先,孩子胃容量有限,喝水影响母乳

出生第一天的宝宝他的胃容量在5-7毫升,出生第二周后孩子的胃容量在10毫升左右,满月之后宝宝的胃容量在20-45毫升。

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不需要喂水。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一出生没母乳时不要喂水,导致会导致母乳喂养不成功

孩子出生黄金一小时,吸吮能力最强,胃很小,只能喝下10毫升左右的食物,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让新生儿先用力去帮妈妈把乳房吸通,用力吮吸让妈妈体内的催乳素分泌,以尽快的分泌于香甜的乳汁,大多数幸运的宝宝一出生就已经喝到了满满的一胃的母乳了。

因为这时候新生儿喝两三口就饱了,胃只装得下这么多没办法。

如果如果家长一出生没给孩子喝母乳,就喝水的话,那么胃里装进了口,懵懂无知的新生儿也不知道水还是奶,所以胃里有东西了,就不想吮吸了。

最好的促进乳汁分泌的时机错过了,后面可能会导致母乳喂养困难度增加。

2、母乳喂养喂养成功后不需要喂水

新生儿的胃口真不大,新生第一天像一个樱桃容量大概是7毫升左右,而第三天才像一颗核桃容量大概是25毫升,而第五天像一个桃子,容量大概是45毫升左右,到了28天,容易大概是一个鸡蛋大小,相当于65毫升左右。

这么只胃容量,喝下两口水都要点一半了,水只是水,而乳水有乳还是水,二合为一,所以肯定要把有限的胃容量来装乳而不是装水了。

3、母乳中的水完全可以满意新生儿的需求

新生儿,每日需水量为100-150毫升/公斤新生儿大概是3-5公斤,需水量为300-750毫升。

而母乳含水量在80%左右。也就是新生儿一天喝上400毫升的母乳就有320毫升的水,基本上可以满足新生儿的水的需要了。

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喝水,以下这些情况建议可以少量喝水:孩子快满月了,而且小便有点大,大便有点干燥,孩子喝奶粉好像口唇有点干,这样的情况建议可以喝点水。

如果宝宝在空调室可以用棉签沾点水给孩子润下嘴唇。







我懂宝宝纸尿裤最好用


6月龄以内足量母乳或者是配方粉喂养的宝宝,是不需要喂水的。6月龄后添加辅食后可酌情喂水。

新生儿喂水的建议

1、在正常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已有相当的水分摄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如无额外丢失,并且不显性丢失不多,可不额外补充液体,即可以不喂水。

2、 人体本身是含有水分的,不同年龄的人,身体内水的分布及含量不同,新生儿体液含量比成人要多,约占体重的75%(成人只占65%左右),且以细胞外液为主,而新生儿肾脏的浓缩与稀释功能发育不均衡,容易受外界水分补充过多及不足的影响,出现水中毒或脱水。

3、 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北方冬季室内有暖气、较为干燥、环境温度过高、宝宝出汗、烦躁哭闹等不显性失水增加,或孩子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额外丢失以及吃奶量减少、尿液发黄等现象,可以适量喂水,以保证其水分的摄入,防止出现脱水。

科学掌握孩子是否需要喂水

1、首先环境温度、湿度适中,孩子没有过度的哭闹活动和出汗,吃奶量正常,无任何病理状况,可只予母乳喂养而不额外添加水分。

2、在冬季室内暖气温度高,环境较为干燥,夏季出汗多,孩子出现了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病理状况下,应遵医嘱适量增加水分摄入。 在此特别强调的是,严格遵医嘱喂水量,不能死板地根据书及网络所建议的。孩子皮肤红润(特别强调润),哭时眼泪较多,尿量正常,较安静,且反应较好,这些都是较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这种状况下如无额外丢失可不予喂水。

3、无论有无病理状况,一旦出现孩子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不好,哭时泪少或无泪,尿量减少甚至无尿,都应额外喂水,特别是有病理状况应及早就医,遵医嘱补充口服补液盐。

4、特别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有水分丢失,给予孩子大量的不含电解质的白开水,觉得如此就不会脱水了。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纠正脱水,反而将原本较为简单的脱水复杂化,造成严重后果。

5、 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是好事,但书读得越多,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教条刻板可能也会随之而来。人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物体,特别是孩子作为一个个体是千变万化的,他们不单单是简单的成人的缩小版,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医生在日常健康宣教时都有局限性,说的基本都是共性的东西,在网络上搜到的也是带有共性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