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達達迴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雙十一”的電商二選一

商業世界中,總是在不斷上演著“行業新貴”挑戰“老牌霸主”的大戲。隨著“雙十一”的來臨,電商行業的戰鬥,也隨著阿里逼宮商家進行“二選一”而提到了檯面。

騰訊的馬化騰當年找到王志東,希望能買自己的即時通訊軟件“OICQ”,卻被王志東藐視,直接拒絕。幾年後騰訊的異軍崛起,憑藉著“OICQ”橫掃整個互聯網,成為流量黑洞。而現在的新浪卻靠著“微博”艱難對抗。

在阿里早期,馬雲也找到過騰訊投資,騰訊對馬雲也是“瞧不上”。沒想到幾年後的阿里巴巴成了騰訊最大的對手,而騰訊也錯失了“電商”這塊巨大的蛋糕。

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騰訊投資的“拼多多”僅僅在三年內就積累了4億用戶,而且這個勢頭有增無減。跟同樣是騰訊系的京東進行高低搭配,圍剿馬雲的淘寶和天貓。

拼多多憑藉這次“iPhone”新機發售的機會,劍走偏鋒,在全網將新機的價格直降500-1000。以前說拼多多隻有山寨假貨的互聯網用戶,突然發現這次來真的。靠著這一營銷手段,俘獲了一眾粉絲。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馬雲創業的初心

1、電商是未來的趨勢,實體行業必須適應

馬雲創建阿里巴巴後,搶奪了眾多的實體門店的生意。他曾經說過:

“我不是在摧毀實體,我是在幫助實體轉型”。

阿里也曾經挑戰過國美、蘇寧這些在零售行業曾經的霸主,甚至收購了所向披靡的“大潤發”。

馬雲要扶持更多的中小商家,讓他們賺更多的錢,讓銷售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阿里確實做到了,讓最早一批進駐淘寶的小商家都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我當年在讀大學的時候,也是淘寶剛剛建立之初就入駐了。那是一個夢幻的時期,只要用心去做,不需要花費任何額外的支出,就可以將產品賣的很好。由於工作的原因,非常不忍心的放棄了在淘寶的店鋪。

而當我重新“殺回”淘寶的時候,我發現高額直通車費用,越來越多的費用,已經讓盈利變的非常困難。

2、淘寶如何幹掉易趣

淘寶曾經被譽為中國的易趣,易趣最先進入中國市場的電商平臺,但是並不接地氣。進駐門檻高,費用高。而淘寶當年完全免費,中小商家紛紛倒戈“投誠”。

淘寶最終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讓中小商家“萬眾歸心”,成功把易趣趕出了中國,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3、“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馬雲也是阿里的一句Slogan,其核心原則是支持中小賣家的發展,讓用心的產品,性價比高的產品,都能輕鬆的銷售出去。

在“開放、共贏、共生”的理念下,讓整個零售行業都能進入電商時代,甚至是新零售的時代。

以前的阿里確實做到了,不管在對抗騰訊的電商平臺,還是京東崛起,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包容性。也為阿里贏得了不少讚譽,成為了最有責任心電商平臺。

電商“二選一”,阿里為何違背初心

但是隨著今年“雙十一”的來臨,阿里卻做出了“二選一”的運營策略。這像極了一個為了維護自己江湖地位的大佬,用場外招式刁難一個後起之秀。

阿里的這種“刁難”最受傷的是所有的中小商家,每個商家的產品在不同的平臺擁有不同的銷售份額佔比。如果少掉了某個平臺30%的銷售額,很有可能造成裁員,庫存積壓,甚至資金流斷裂。

為什麼阿里一定要祭出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策略?

1、商業的第一要素是“生存”

劉慈欣“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可以作為借鑑:“生存是每個文明的第一要素”。在商業的“宇宙”中,生存也是每個公司的第一要素。

在拼多多和京東還沒有崛起的年代,作為唯一有實力的電商平臺,阿里可以讓每個用戶看到商業道德的光輝,看到一個企業的包容心。但是當出現更中大危機的時候,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的原則和理想都要為“活下去”讓道。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2、拼多多挑戰阿里的核心利益

阿里看著“茁壯成長”的拼多多,彷彿是看見了當年的自己,看見那個“氣吞萬里如虎”的莽撞少年。

同樣是以低價,低成本作為切入點的拼多多,明顯更符合中小商家的利益。價格只有淘寶1/4的直通車,沒有任何抽傭,並且對中小商家進行專人“輔導”。這樣的套路都是跟當年淘寶打敗易趣如出一轍,淘寶似乎成了當年“易趣”的模樣。

3、“壟斷”是所有企業最輕鬆的殺手鐧

任何商業霸主為了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都會使出渾身解數,而其中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現有的優勢進行壟斷。

在微軟佔領了所有人的電腦桌面後,利用壟斷優勢,將眾多網頁瀏覽器、辦公軟件等擋在了“windows”的窗外。將自己的IE進行捆綁銷售,直接打敗了剛剛興起的“網景”瀏覽器。

阿里忍到如今,終於還是沉不住氣,也許是害怕再不利用自己的優勢,電商行業就會被搶去半壁江山了。而解決這一難題最有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抽掉電商的基礎“元件”:平臺商家。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電商創業的痛

隨著淘寶創業的紅利期消失,新的創業者進入電商的成本和風險已經大大增加。“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已經變成了“越來越難做的電商生意”。

1、競品越來越多,“直通車”價格水漲船高

隨著進入淘寶的商家越來越多,銷售的同質化產品也越來越嚴重,競品的出價也越來越高。一個點擊的價格,如果要佔到優勢位置,成本最高能有幾十元。而早期加入淘寶的商家,積累的足夠的權重,反而競價更加便宜。

這種邏輯在商業中是沒問題的,經營時間越長,證明其產品的可靠性越強,自然分配更多的權重。但是這種“階層固化”對於眾多新進電商領域的商家來說,無疑是個噩夢。很多新的電商創業者,在淘寶上幾天都賣不出去一個產品。導致新鮮血液難以灌入,所以大批的商家只有另選平臺。

2、廠家直接做電商,擠壓普通創業者空間

隨著競爭的激烈,價格的不斷拉低,中間成本已經成了最大的攔路虎。大批的生產廠家直接進入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大批的代理,甚至產品的設計貼牌方都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但是又有多少創業者有能力開起一個工廠,普通創業者的空間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擠壓。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神仙打架”,中小電商創業者應該如何站隊?

阿里這次主動挑起的電商大戰,最終受傷的仍然是中小商家。本來在日益艱難的電商創業環境中,找到的一絲希望,也快破滅了。

高價優質的產品除了天貓,還有送貨更快的京東。低價商品除了淘寶,還有成本更低的拼多多。在不同平臺上架,會更多流量的支持,意味著更多的銷售額。

但是隨著“二選一”的出現,眾多的中小商家將面臨著大量流量的損失,電商創業者又該如何選擇?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1、選擇對自己支持力度大的平臺

平臺的支持和流量傾斜,會帶來很好的效果,選擇一個對自己支持力度大的平臺,會盡量較小選擇後的損失。

報名各種活動,或者直接聯繫平臺的運營“小二”,看看他們對待自己產品的態度和支持力度,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方案。這裡不僅要考慮到銷量,也要考慮到利潤。

2、選擇跟平臺調性相符的平臺

每個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固定目標人群,看看自己產品對於哪一種人群更加合適。

例如成本一元的襪子,想在天貓賣到20元是不現實的。降低價格,對於價格更敏感的拼多多用戶更加合適。

認真調查各平臺的用戶人群以及消費習慣,做出對應的策略,但是並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感覺或者輿論的導向去想當然。

當大家都以為拼多多用戶主要是五六線城市的低收入年輕人時,其實數據告訴我們,拼多多有1/3的用戶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青年。由於生活成本太高,而導致他們不得不選擇價格更有優勢的拼多多。

3、用技術手段規避“二選一”的出現

很多中小商家需要提前佈局,可以通過使用不同公司,不同檔次的同類產品,分別在不同的平臺進行銷售,培養不同的品牌。

在相同的成本下,進行不同策略的生產和銷售,佔據更大的優勢流量。

寫在“大戰前夜”的話

作為中小電商創業者,必須依附在強大的平臺之下,而平臺之間的競爭也不可避免。任何“黑天鵝”事件都有可能發生,唯一能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還是在於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

做好產品創新,做好經營管理,任何平臺都是歡迎的。拼多多也會不斷向“高端”靠攏和試探,京東也有質優價廉產品的生存空間。專注於自己的垂直領域,將產品做到該領域的“頭部”,才是萬全之策。

達達回應電商“二選一”,阿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