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玉璧這種器型誕生比較早,在新石器時代諸文化中就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玉璧。隨著琢玉工具的改進和技藝的提升,玉璧又衍生出許多新的器型,比如玉瑗、玉環、雙聯玉璧、三聯玉璧、雙璜合璧、多璜合璧、凸領玉璧、方形玉璧、重圈玉璧、分區玉璧、開合式玉璧、圭璧、戚璧等等,功能也從單純禮天拓展到邦交信物、隨身玉佩,當然也有葬玉。到了春秋時,玉璧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器型——出廓玉璧。這種玉璧從一出現就是作為玉佩和信物之用,雕刻十分精美。本文分享一組館藏的春秋至漢代出廓玉璧,請欣賞。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浙江省博物館藏春秋時期越國捲雲紋出廓玉璧,玉壁上部左右兩邊出廓處有對稱分佈的兩條夔龍。玉璧主體為重圈璧,刻飾雲紋,兩圈之間對稱佈局四個龍首,十分精美。玉質已經雞骨白,但油性十足。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1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2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3

上圖為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收藏的春秋末期白玉出廓璧,兩側出廓處分別鏤雕一條回首卷尾的夔龍。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天津博物館收藏的春秋雲紋龍首形玉璜,中間陰刻一橢圓形璧,上飾龍首紋,橢圓形璧兩側均飾相同的勾雲紋。這件春秋玉器比較特別,從造型上看是玉璜,也可以看作出廓玉璧。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戰國雙鳳谷紋出廓玉璧,玉璧出廓部分左右對稱雕刻兩條背向的玉龍,上部為一個系耳,玉璧肉兩面均減地浮雕谷紋。玉質已經雞骨白,但油性十足。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收藏的戰國螭食人紋出廓玉璧,出廓處對稱雕刻兩條人首龍,璧的主體部分縷空雕刻一條螭龍食人。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戰國螭食人紋玉佩,與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收藏的戰國螭食人紋出廓玉璧基本相同。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收藏的戰國出廓玉璧,左右對稱出廓,雕刻兩條龍。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湖北荊州博物館收藏的戰國出廓玉璧,左右對稱出廓,雕刻兩條龍。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戰國繩紋玉環,環外出廓鏤雕,上部為勾雲鈕,下側兩邊對稱鏤雕兩兩相對的龍首。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戰國鳳紋玉飾,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出廓玉璧。玉璧雕飾谷紋,左右出廓對稱鏤雕兩隻鳳鳥,下面出廓框內再鏤雕兩隻鳳鳥。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杭州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戰國雙龍出廓玉璧。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天津博物館收藏的戰國獸首谷紋出廓玉璧,玉璧兩面紋飾有所不同,一面陰刻雲紋,一面浮雕谷紋。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戰國白玉龍鳳紋璧,玉璧中央為一條龍,玉璧左右對稱雕刻鳳鳥。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1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2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3

上圖為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幾塊出廓玉璧。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西漢出廓玉璧,兩面琢刻細密的谷紋,周緣起稜。璧的上端飾透雕雙龍捲雲紋紐,雙龍昂首、張口立於璧緣之上,自龍尾騰起對稱捲雲紋,至上端聚作一桃形頂。此玉璧通高25.9釐米,是大而精的西漢玉璧。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益壽”谷紋玉璧,清宮舊藏,清宮檔案有關於“益壽”璧進宮的記載,稱其為“拱璧”。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東漢鏤雕谷紋“長樂”玉璧,璧的外圈邊側以陰文篆刻乾隆皇帝御題詩。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東漢螭鳳紋“長樂”出廓玉璧,玉璧分成三區,內區為中孔,中區飾以乳釘紋,外區鏤空螭鳳紋,並延伸至璧體之外。此種將花紋延伸至廊外的玉璧設計,被稱之為“出廓玉璧”,而在外區中軸上下,鏤雕“長樂”二字。

古玉鑑賞之一組博物館收藏的出廓玉璧

上圖為天津博物館收藏的東漢雙螭谷紋出廓玉璧,璧上部鏤雕對稱形雙螭,璧身浮雕乳釘形谷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