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開出去200萬發票沒有進項怎麼辦?

事業穩重


由於問題要素不齊,不能準確回答。只能聊聊自己的看法。

稅籌工作應當提前安排,既成事實就依法納稅。

  • 1、首先應依法交納增值稅:稅率為3%,6%、10%或16%。
依據所在行業適用稅率繳納,如果有進項則依法進行抵扣,若是小規模納稅人交3%增值稅,不能抵扣。
  • 2、其次需要依法交納增值稅附加稅,稅率為增值稅額的6%(鄉鎮和以下)、10%(區縣級)或12%(市區)。(含城建稅、教育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
附加稅是稅中稅,計稅依據是增值稅。分別是教育附加稅3%,地方教育附加稅2%,城建稅分別以城市等級市區7%,區縣級5%,鄉鎮級1%
  • 3、依法交納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剩餘為企業稅後利潤。
符合規定的各項成本費用可在所得稅前依法扣除。以票控稅,要求憑發票。
  • 4、如果將剩餘利潤分配到股東、投資人個人賬戶,則依法交納20%個人(紅利)所得稅。

稅籌建議:


1、應當向供應商索取銷售(專用/普通)發票。

我們國家實行“以票控稅”。一方面對你的供應商來說,不開發票屬於瞞報收入的逃稅行為。另一方面稅收隨發票轉移,總稅收不變,不索取發票雖然供應商不交稅,但造成你沒有抵扣,實際上稅負是由你承擔了。當然如果事先在價格上已經考量到這些因素,那麼如上述依法交稅即可。

2、從企業所得稅和個稅方面考慮安排稅收籌劃。也有助於促進降低增值稅。

(以商貿為例)把低買高賣賺差價的模式轉變為低差價的銷售服務或輔助銷售為重點的形式。

  • 通過增加延長商業流程,增加外包服務項目,在(政策支持的地方:詢問)設立核定徵收的個人獨資商業服務機構,把銷售所需的:市場調研、營銷策劃、推廣服務、信息諮詢、搬運裝卸維、技術維修服務、勞務服務等銷售輔助服務,或其他所需服務...外包到獨資企業,獨立運營,形成上下游、產業鏈的經營模式,分攤為企業運營成本。
  • 假設全部外包費用全部涵蓋稅前利潤150萬元(極端舉例),即企業利潤為0,當然個人也無法取得分紅了。

  • 則,直接免交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合計:50+25.36=75.36萬元

而承擔外包服務業務的個人獨資企業,需交納:

增值稅:164.16/1.03x3%=4.78萬元附加稅:4.78x10%=0.48萬元個人(經營)所得稅:核定10%所得164.16/1.03x10%x35%-1.475=4.11萬元合計:4.11+0.48+4.78=9.37萬元另外:個人獨資企業無企業所得稅

說明:舉例僅供參考。1所得稅稅前扣除呀合理,2增值稅還有調整的空間,3辦理個獨要一定的費用,4需要注意個獨企業的控制權以及規避關聯交易。5也能提供核定稅率的核定徵收方式。


歡迎合作


福到鳥


這個問題,如果你開出的這200萬發票是真實交易,最合理的解決辦法,就是依法納稅。而且這個問題,在開出發票之前就應該做好稅務規劃。

開出200萬的發票都相當於確認了200萬的收入,按照常理,如果你是貿易類的公司,應該有你對應的進貨商給你對開進項票,如果對方拒絕給你開票,200萬的開票金額,在金稅三期這樣的大環境下,很難逃過稅務的監管,最好勸說對方給你開出進項票。如果你是做培訓類的公司,沒有進貨成本,那麼你應該有一些公司運營成本吧,比如辦公場所的租賃費、員工的工資、差旅費等都可以衝抵一些成本項,增值稅的部分你要全額納稅,但企業所得稅這塊可以扣減成本項。

如今金稅三期已經全面上線,稅務對發票的監管也引入了“大數據對比系統”,基本上對每家企業的進項銷項票都有後臺比對,出現問題,都會紅線預警,特別是涉及增值稅發票的,一定不要虛開,真實交易,真實納稅,守法經營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用音樂把你的耳朵叫醒”。


用音樂把你的耳朵叫醒


開出了200萬發票沒有進項怎麼辦?

根據題主的資料,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開了200萬銷項,但沒有取得進項扣稅憑證。

根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政策規定,開具了發票,增值稅納稅義務即發生的,也就是說200萬應該計算繳納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應繳增值稅=銷項-進項

因此如果沒有進項,應繳增值稅=200×適用稅率

此外還要繳納附加稅費

建議:

⑴既然沒有進項,稅款肯定比正常繳納的多,早一點籌集資金按時繳納入庫。

⑵如果確實繳納有困難,應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彙報,規定的期限內向稅務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提交申請要在徵期結束前,比如:徵期是15號,那麼15號之前就要提交延期繳納稅款申請,這樣即使形成欠稅,不會有罰款,只繳納滯納金。

⑶延期最長可以三個月,三個月之內,如果有增值稅留抵稅款,可以用留抵稅款抵減欠稅。


新稅視點


開出去200萬發票,沒有進項發票,至少說明你這個生意毛利率高啊。

為什麼?一旦有各種原材料成本,或者純粹就是倒手的生意,進項額會很高。200萬的生意,扣掉自己的各種成本,管理費用(人員工資、辦公成本)、銷售費用(招待費、廣告費)什麼的,應該還能賺不少。


開票200萬,如果是有形動產租賃業務,比如車輛出租,增值稅適用徵收率為3%,增值稅、城建及附加、印花稅等合計近6.8萬元;若是不動產租賃,比如房屋出租,增值稅適用徵收率為5%,增值稅、城建及附加、印花稅等約為10.8萬元,房屋出租還得從價計徵房產稅,近23萬元,全部稅費合計約33.7萬元。可見,兩者納稅差額近27萬元。


對於一般納稅人,因為進項發票的稅款可以抵扣銷項稅,所以,一般納稅人的進項發票,要取得同等稅率的發票才是最合適的。如果取得低稅率的專用發票,或者是普通發票,對一般納稅人來說,都意味著將自己的利潤拱手讓人。如果沒有進項發票,一般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稅率就是稅負,如果按照13%來計算,稅負還是相當高的。


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因為本身你就不能抵扣,也就無所謂進項,所以站在增值稅的角度,無論你自開增值稅普通發票,還是自開或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你的稅負都沒有影響。但如果是因為沒有取得發票,也就沒有經營成本,會直接影響和增加你的所得稅。


如果你是貿易類的公司,應該有你對應的進貨商給你對開進項票,如果對方拒絕給你開票,200萬的開票金額,在金稅三期這樣的大環境下,很難逃過稅務的監管,最好勸說對方給你開出進項票。如果你是做培訓類的公司,沒有進貨成本,那麼你應該有一些公司運營成本吧。


最後說說未收發票問題,如果稅務能夠證明以下兩點:

一是與供應商串通不收發票;

二是導致供應商因此少交了稅,如果能證明以上兩點,你有被罰款的風險。

罰款金額為對方少繳稅金額一倍以下。如果稅務不能證明以上兩點,無法就未收發票票問題被罰款。


對於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僅是增值稅的扣稅憑證,也是所得稅的扣稅憑證,普通發票只能是所得稅的扣稅憑證。

對於小規模,普通發票只是所得稅的扣稅憑證,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慧算賬


那首先說明不管你是工業企業還是商業企業,進貨渠道出現了問題,如你是一般納稅人,光有銷項稅而沒進項稅,雖然今年國家降低了增值稅率,稅率由百分之十六降為十三,但你這二百萬的開出的發票光增值稅就的交26萬,加上城建稅及附加的30萬了,還有企業所得稅,算一下交上這麼多稅你還能賺錢嗎?所以說還的把好進貨,儘量找能開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給你供貨,這樣進銷相抵交稅就少了。最後提醒一句:千萬不要投機取巧去買什麼進項發票,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稅務局發票監控平臺可以監控企業開的每張專用發票的去向,即對發票從企業開具到流轉都可鑽取查詢,如查到你的進貨發票是異常發票,補稅是少不了的,還影響到信用等級等等,千萬不要‘偷雞不成蝕把米’。


悟之隨筆


這個問題很好!

第一、開出去二百萬發票,而沒有進項,那證明這件事情純賺啊,因為沒有進項,基本上沒有大頭的費用啊!利潤高!

第二、只開發票無進項,有可能這個業務你根本沒有參予,而只是去代人家開了張發票而已經,你連人工成本或者其餘的成本都沒有,就算有的話也可以說很低,你不需要這些開支來衝你的銷項。

第三、剩下的就是問題了,沒有進項,稅務局會放過你嗎?就算你交了增值稅和其他費用,還有企業所得稅,就算企業所得稅也交了,你的利潤奇高,稅務會很容易就找到你的,什麼鐵關係都沒有用,就算你可以解釋,說是發票後期會補上,你也被稅務局盯上了,稅務裡雖然平時看他們沒多少事情吧,但是抓這樣的典型,一抓一個準,因為人家有著強大的後部力量。

第四、最最後就要恭喜你,可能這件事情還要負上刑事責任。

最後,建議這樣的險不要冒,稅務局不是吃素的!


小鹿的生活日記


開出去200萬的發票,沒有進項怎麼辦?

前幾天剛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跟我說他們單位的情況。他們單位是一家商貿公司,其實就是在商業街有一家大廈,主要的業務是出租大廈的攤位,老闆還在另外的地方有一家傢俱城,銷售傢俱。這家傢俱城大概就是個體戶的性質,一般也不開發票。恰巧有一天,有一個客戶買了一套辦公傢俱,要開發票,老闆就通知大廈的會計開發票,大廈雖然是小規模納稅人,開三五萬的普通發票享受免稅,但大廈收到的進項發票都是水費啊,電費啊啥的,庫存里根本買有辦公傢俱,如何開出去呢?最終,會計的做法也很過激,她以為跟老闆娘彙報完了就行了,沒理會老闆的一再催促,叫她到傢俱城區見他,老闆不懂,你解釋給他聽就行了,結果老闆一氣之下,炒了她的魷魚。

你銷售出去的東西,肯定是你庫存裡有的,或者你是加工企業,可以通過自己的設備加工出來。頭條上的朋友@康愉子說,進項稅也是一種資產,可以說進項意味著你的庫存商品的來源,如果沒有進項,是不是可以說你是虛開呢?

當然,有些朋友說,我買貨的時候圖便宜,沒要發票,所以,有庫存,但是沒有發票。如果您是這樣想的,我建議您還是早點關門吧,就算是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不需要抵扣,但計算企業所得稅時的成本不需要扣除嗎?而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如果是組織形式是公司,是必要取得發票後才能在所得稅稅前扣除,當然5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在外。不要發票,躲得過增值稅,躲不過所得稅。

鑑於以上的基本認知,很少會出現題主描述的情況。大多數一般納稅人,會根據手中的進項開銷售發票,沒有進項,寧可不開發票,而小規模納稅人發票跟企業所得稅相關,不僅要取得發票,還會控制銷售額不超過免稅額度,儘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所以開了200萬發票沒有進項怎麼辦?那就照章納稅唄。200萬的銷售發票裡,包含23萬的增值稅,將近3萬的附加稅,至於所得稅,那就看企業的利潤了,但應該也不少,因為沒有進項,作為物料成本的大頭是不能扣除的,扣除的無非就是水電費,辦公費,人工費等項目。

總之,發票就跟貨物的身份證一樣,有了發票,貨就是白道上的,幹啥都是正大光明的,沒有發票,那就相當於黑戶,幹啥都得偷偷摸摸的,如果你想跟他洗白,那就得付出巨大的成本。本來這些成本,可以有一些留在你的利潤裡。


簡淨軒語


首先要為這種“魄力”深感佩服,沒進項居然敢開出200萬銷項發票,這是奔著“納稅大戶”目標去的吧!沒進項肯定要交稅,沒別的途徑,千萬別動歪想法,去購買進項發票,這是犯法的,認認真真去交稅。

如果是忘了認證進項發票,下個月多認證些,平衡下稅負率。如果是服務行業進項少,那是沒辦法的事,“營改增”對於一些純靠腦力提供服務收入的行業,確實會吃虧,像我一個朋友從事大型室內裝修設計,主要成本就是人員工資,一年營業額大幾百萬,進項極少,明顯沒感受到“營改增”帶來的稅收紅利。

但在允許抵扣的各種經營支出項目,一定要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比如員工出差住宿發票、購買電腦發票、購買辦公耗材發票等等。特別是辦公租賃及倉儲租賃,這種支出金額較大,並非用於集體福利項目,可以抵扣。還有就是辦公室裝修費,只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也是可以抵扣的。

不允許抵扣的進項項目:用於簡易徵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項目、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等。詳細請查閱“財稅(2016)36號”。


城文浩


你的描述,並沒有說明沒有進項的原因,所以,就不考慮原因了。

就增值稅而言。

如果開出200萬銷項票,就要按適用稅率計算銷項稅金,沒有進項抵扣。

但是,這並不是說你就一定會吃虧。

因為所謂進項,也是你支付出去的,你擁有進項稅票,就說明你已經先行支付了對應的進項稅金。懂了吧,進項抵扣,本質上是自己抵自己提前支付出去的錢。。

一般來說,不取得進項發票,價格會更低,這更低的價格,實際上就是對你進項抵扣的補償。從這個意義上講,實際上是一個談價的問題。

比如,在進出的稅率都是17%的情況下,如果上家表示,不開票100萬,開票120萬,你選擇不開票,支出節約了20萬,在增值稅上顯然是划算的。

又如,在進出的稅率都是17%的情況下,如果上家表示,不開票100萬,開票110萬,你選擇不開票,支出僅節約了10萬元,在增值稅上就吃虧了。

當然,如果沒有進項不是因為沒有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是開成了增值稅普通發票,當然就吃虧大了。你的進項稅金支付了,但卻沒有取得發票來抵扣。稅務就賺了。

再說企業所得稅。

外行往往以為,沒有發票,就不能扣除,必須補企業所得稅。實際上,這是稅務機關所忽悠出來的。《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並沒有任何關於“發票”“合法有效憑證”的表述,無成本發票就要交企業所得稅,是違法的處理。雖然在現實中大行其道。

如果的確沒有發票,你應該提供其它證據資料證明成本金額,比如收據等。如果稅務不認可,按法律規定,依法應該核定徵收,核也得給你核定一個成本來扣除。

我是做稅務諮詢的,我的觀點是:稅法是兩而的,一面是限制和懲罰納稅人的,另一層面是保護納稅人權益的,但後一面往往做得不夠,大家都忽略了對納稅人權益的保護和自保護。

而如果像樓主所說,200萬銷售沒有發票,金額太大,未來如果被迫選擇走行政複議或訴訟的道路,稅務直接要求補稅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最後說說未收發票問題

如果稅務能夠證明以下兩點:一是與供應商串通不收發票;二是導致供應商因此少交了稅,如果能證明以上兩點,你有被罰款的風險。罰款金額為對方少繳稅金額一倍以下。如果稅務不能證明以上兩點,無法就未收發票票問題被罰款。


藍敏老師


恭喜你,又要大賺一筆。

開出去200萬發票,沒有進項發票,至少說明你這個生意毛利率高啊。

為什麼?一旦有各種原材料成本,或者純粹就是倒手的生意,進項額會很高。

200萬的生意,扣掉自己的各種成本,管理費用(人員工資、辦公成本)、銷售費用(招待費、廣告費)什麼的,應該還能賺不少。

既然問到進項,那麼你一定很關心企業所得稅。畢竟增值稅基本上是固定的。

其實,有沒有進項,企業所得稅的影響額,相對於你這筆生意賺的錢,只算得上是九牛一毛,不必過於擔心。

怕就怕,你這是在給人代開發票。

強調一下,千萬不能給人代開發票,特別是這麼大額度的,這可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如果是鋌而走險給人代開發票,你應該早就把賬算清楚了吧:根據行業特點,直接把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扣下來了,哪輪得到來悟空問答問大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