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曾經比肩格力,美的,如今銷聲匿跡,這些曾經的電商巨頭怎麼了?

如今,提到家電三巨頭,必然是想到美的、格力、海爾,這三家無疑是當下最火的家電企業,也是做的最大的三家。

曾經,中國家電業有很多優秀的企業,都創造過不少的輝煌,不過,時過境遷,大部分已經沒落消失,成為了人們的美好回憶。今天要說的三個家電品牌,也都曾是行業巨頭,不輸現在的三巨頭。他們就是科龍、長虹、春蘭。

曾經比肩格力,美的,如今銷聲匿跡,這些曾經的電商巨頭怎麼了?

市場高速發展,競爭對手林立,長虹從尖端很快邊沒落,但噩夢還遠未結束。長虹很快又跳進了等離子電視的火坑裡。

現在,四川長虹身上的彩電標籤已越來越模糊,公司不僅生產電視、冰箱、空調等產品,還涉足IT分銷、服務、系統集成和軍工產品,再也無法找回昔日的榮光。

近年來,人們為長虹的衰落總結出了一系列教訓,例如連續的戰略失誤、彩電行業困境、盲目的多元化、改制不力……

曾經比肩格力,美的,如今銷聲匿跡,這些曾經的電商巨頭怎麼了?

曾經的電器巨頭春蘭,似乎也遇到了相同的困境。

1994年,當時已經成為世界空調七強之一的春蘭開始盲目追求多元化生產,介入冰箱、摩托車、卡車、甚至汽車等多個領域,領著奧克斯、新飛、美的等一種追隨者,拉開"家電造車"的序幕。

但最終,多元化發展的春蘭在主業空調上跌了跟頭。2005年,春蘭空調業務開始下滑,逐漸跌出行業前十名。到2008年,春蘭股份已經跌至6元。2008年停牌前,春蘭連續三年共虧損超過5億元。

如今整個研發部門也只剩5人,面對強敵,春蘭便再無翻身之地。

曾經比肩格力,美的,如今銷聲匿跡,這些曾經的電商巨頭怎麼了?

盲目擴張似乎已經成為了電器市場的病症,而科龍也不能倖免,曾經的豪強,到如今慘遭收購,讓人唏噓。

科龍虧損主要原因是壞賬太多,形成了財務黑洞。成本上升過快,曾經海信總裁周厚健還誇獎過科龍的毛利率高達30%,而同期海信只有7.73%。之所以這麼高的毛利率,是因為潘寧堅持高品牌高價格戰略。也有規模效應的因素。但隨著潘寧的出走,科龍之前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曾經比肩格力,美的,如今銷聲匿跡,這些曾經的電商巨頭怎麼了?

市場競爭就是這麼殘酷,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被淘汰了自然會有新的取代。但是前人的經驗還是值得後來的企業學習。

曾經比肩格力,美的,如今銷聲匿跡,這些曾經的電商巨頭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