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千古绝对:澡堂一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下联看了脸红!

现在提起“洗澡”、“桑拿”,男人往往会浮起暧昧的笑容。然而,古代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洗澡地方的情况下,“澡堂”是许多人共同洗澡的地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澡堂出现在宋朝,名字起得非常响亮,叫“香水行”。澡堂是如何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趣事呢?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

千古绝对:澡堂一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下联看了脸红!

相传,宋代有个商人,十分有经商的头脑,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盘点货物,突然有位外地的客商前来敲门,想找他借一盆水洗脸、擦身。他看到此情此景,脑子开了窍,来来往往的客商都喜欢干净,可是没地方洗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这不就是生财之道吗?于是他就把原来的店铺改造成一个公共澡堂,还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香水行”。果然顾客盈门,生意好得不得了。

千古绝对:澡堂一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下联看了脸红!

那么,古代的澡堂长什么样子呢?一般澡堂都是用大石头铺成的,头顶上是砖。在池子后面是一个大锅炉,水用轱辘引入锅炉,一个人坐在炉子前面专门烧水,水烧到一定温度就流进水池里,供人洗浴。这样的大池子叫做“混堂”,就是“混在一起洗的堂子。”后来,澡堂逐渐变得普及起来,很多开澡堂的人就想尽各种办法招揽生意。

千古绝对:澡堂一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下联看了脸红!

有的人就想到了用好的对联来吸引顾客光临,福龙泉澡堂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位于福州后井,此地原是军队的校场,废弃后改建为澡堂。老板没有文化,于是聘请了一位福建的知名学者陈寿祺为他的澡堂题写对联。陈寿祺是清代著名的儒学家,是嘉庆四年的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担任过许多省市的会考主考官,十分的有才华。

千古绝对:澡堂一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下联看了脸红!

得到邀请之后,陈寿祺挥笔写下了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而下联更是看了让人脸红“有龙脉才会有龙泉”。上联通过“福人”“福地”这样简单易懂的词吸引顾客,下联又以“龙脉”“龙泉”这样的字眼寓意高升,一经挂出就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向。此后,福龙泉澡堂十分兴旺,最多的时候有三百个作为,成为福州第一家营业性的温泉澡堂。

千古绝对:澡堂一上联“非福人不能来福地”,下联看了脸红!

直到1962年的一场大火,福龙泉澡堂被烧毁才结束了它辉煌的历程,重建后改名为“新榕澡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一个好的对联可以给经商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纪晓岚曾经为此对出了一个千古绝对,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语意完整,平仄协调,意境美好,让天然居的生意火上加火,大家能对出下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