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看看庫裡曾經有多強,那些人居然說他打不了球,有一個人慧眼識珠

2006年夏天,庫裡身高只有1米83,體重僅有63公斤。他的樣子就像是一隻年幼的小鹿,一張看起來吹彈可破的娃娃臉,使得他看起來更加瘦弱,儘管他的籃球技術已經爐火純青,但沒人看好他能在巨人和肌肉炮彈的籃球場上獲得成就。斯黛兒,庫裡的妹妹說:“斯蒂芬非常不受待見,甚至沒有人看得起他。”

看看庫裡曾經有多強,那些人居然說他打不了球,有一個人慧眼識珠

那一年,斯蒂芬高中畢業,在高中籃球聯賽打出名堂的他,滿懷信心和期望申請名校杜克大學的獎學金,然而一向慧眼識珠的杜克主帥老K教練卻認為庫裡身材太弱小,適應不了NCAA的強度,直接拒絕了他。

於是,戴爾·庫裡帶著兒子走遍了全美各大籃球名校,教練們看著斯蒂芬清秀的容貌、183公分身高和63公斤體重,不斷搖頭,竟沒有一家學校願意給他獎學金。戴爾最後不得不厚著臉皮把兒子推薦給自己的母校,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在那裡,他的名字高懸在學校的名人堂裡。結果是這麼一句回應:“抱歉,你兒子不是打NCAA的料。”

整個大西洋海岸聯盟都沒有選擇庫裡,最終,只有1700名學生,NCAA一級聯賽中規模最小、1969年以來從沒在NCAA錦標賽贏過球的戴維森學院,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特質。他們表示願意為庫裡提供獎學金,招進了庫裡。終於,庫裡在坎坷中拉開了大學籃球生涯的序幕。

看看庫裡曾經有多強,那些人居然說他打不了球,有一個人慧眼識珠

冷眼造就英雄。2008年的3月21日,戴維森學院大二的斯蒂芬·庫裡,面對全國第七的岡薩加大學,三分球出手10次,投進了8個,全場得到40分,帶領球隊輕鬆獲勝。

那是1969年以來,戴維森學院在NCAA錦標賽贏的第一場球。

兩天後,NCAA二號種子喬治城大學也被撂倒在地。那天晚上,上半場落後17分的戴維森,下半場完成了逆轉,而導演這場大戲的,就是下半場20分鐘一口氣射下25分的庫裡。

於是,3月28日,全國第三的威斯康辛大學派出頂尖防守專家邁克爾·弗拉沃斯,然而,全場得到33分的庫裡,告訴每個防守者,要摧毀我,得再加把勁兒。最終比分定格在72:56,戴維森再次獲得一場大勝,那場比賽的看臺上,坐著特意跑來底特律看庫裡表演的勒布朗·詹姆斯。

沒有文身,沒有粗口,眉清目秀的斯蒂芬·庫裡就這樣憑藉一己之力將戴維森帶進NCAA瘋狂的三月精英八強,帶著單季命中162個三分球的NCAA歷史紀錄。

對此,他的教練麥凱洛普教練則是一種“我已經習慣了”的神情:“我說過,我們有個很特別的傢伙。”

2009年,斯蒂芬·庫裡參加了NBA選秀。那一年,他在格里芬、哈登、埃文斯、盧比奧之後,在首輪第七順位被金州勇士隊選中。瘦弱的身體再一次成為庫裡被輕視的理由。對於已經習慣了看科比、詹姆斯打球方式的NBA球迷來說,幾乎沒有人會認為庫裡同樣擁有著扭轉乾坤的能力,沒有人會想到庫裡將成為整個聯盟的寵兒。

看看庫裡曾經有多強,那些人居然說他打不了球,有一個人慧眼識珠

進入NBA的前幾個賽季裡,庫裡的職業生涯並沒有那麼順利,身體天賦的不足,在防守的時候常常被針對。儘管他一個賽季可以投進272個三分球創造紀錄,帶著傷病也能砍下40多分,但他仍然沒有被外界看作巨星,腳踝的幾次傷病更是讓他被貼上了"玻璃人"的標籤。

對於以籃球為生命的庫裡來說,這些質疑只能讓他變得更加努力,將這種聲音變為讚揚。NBA幾個賽季的歷練,庫裡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三分球利器,並悄然提升著自己的籃下殺傷力、身體力量、面對包夾防守時的應變和對比賽的掌控能力。就像爐子上放的一壺水,所有的能量的供給,都只為了靜待水開的那一刻。

2014-2015賽季,庫裡這壺水,終於沸騰了。庫裡用整個賽季286記三分球,刷新了自己創造的紀錄,帶領球隊在常規賽取得67勝15負,並且在總決賽中4比2戰勝了擁有詹姆斯、歐文領銜的騎士,成為總冠軍。庫裡個人也獲得了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的榮譽。

看看庫裡曾經有多強,那些人居然說他打不了球,有一個人慧眼識珠

在正式當選常規賽MVP的新聞發佈會現場,庫裡灑下熱淚。他在致辭時特意感謝了自己的籃球領路人——他的父親戴爾·庫裡。"非常感謝你,爸爸!你在場內外都是職業球員的典範,我記得你職業生涯中的很多比賽,讓我得以追隨你的腳步,這意味著很多,也非常特別。你的職業生涯讓我驕傲。"

看著個人成就已經超過自己的兒子,在臺下,戴爾·庫裡也不停的擦拭著眼淚,同樣享受著榮譽的喜悅與成功後的欣慰。

看看庫裡曾經有多強,那些人居然說他打不了球,有一個人慧眼識珠

大多數也許並不知道,像斯蒂芬·庫裡這樣身體素質不出眾的球員,想要獲得成功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成為偉大射手的必經之路只有埋頭苦練,對於庫裡這種投籃天賦出眾的人也不例外。每次訓練前自己投籃1000多次;比賽日投籃練習中,在半場7個點投射兩分或三分,每個點都只有在出手不超過13次的情況下命中10球才算達標……這些看似枯燥的練習,成就了那0.2秒、也成就庫裡的不凡成績。所以成功沒有捷徑,他們成功的背後必定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