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用創業倒逼自己成長,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徑|真格系創業者真心話問答

創業時心情就像坐過山車,有時鬥志昂揚,有時萎靡不振。

好消息來得快,壞消息也像龍捲風。每天為了找方向、找團隊、找融資,愁到頭髮漸漸消失……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每當小夥伴約我出去擼串,我總是隻能婉拒,因為——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在真格基金攜手悟空問答推出的“真格基金創投問答周”上,12 位真格系創業者為你帶來誠意滿滿的乾貨回答。他們在各個行業的最前線摸爬滾打了許多年,可以說是最瞭解行業新趨勢和創業過程中的艱難險阻的一批人。

在問答週上,他們既聊了各自行業值得關注的趨勢,也聊了創業帶給自己的最大改變;既談了品牌電商的玩法,也談了創業公司如何吸引人才……

以下是精彩回答,請享用。

他們的行業觀察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劉楠 蜜芽創始人兼CEO

中國母嬰市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趨勢?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今年母嬰市場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母嬰電商已不僅是圍繞商品開展經營,而是出現了大母嬰的綜合業態,從服務、品牌、品類、場景等各方面尋求差異化和突破。我覺得最大的趨勢是,零售和體驗的融合。

在新經濟的消費環境下,我們發現母嬰消費在服務體驗和產品交流需求不斷提升,這極大地推動了線上市場的升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

蜜芽從垂直電商開始,戰略升級為嬰童產業公司,我們做了自有品牌業務,和線下兒童成長中心業務。業務的多元是蜜芽過去一年最大的變化。背後的原因就是,中國可能不需要一家排名第五第六的母嬰電商公司,但中國需要一家世界級的嬰童公司。因為我們是最大的人口出生國,又是製造業大國,嬰童行業最前沿的產品和模式,一定誕生在中國。

2015 年開始蜜芽就開始了樂園成長中心的項目,同時今年我們將把自己的供應鏈、數據和品牌開放出來,賦能線下小店。我們不希望5年後電商消滅實體零售,而是 5 年後沒有純電商企業。

互聯網應該成為所有零售企業的效率工具,而先行者應該在行業內率先開放,共享能力甚至共享組織。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醉鵝娘 醉鵝娘創始人

中國人對葡萄酒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最大的誤解就是不貴的酒沒臉喝。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要知道在葡萄酒產業比較發達的歐美,如果喝到一瓶 30 歐左右的酒,那麼就可以推斷今天這個人是遇到大大喜事了。好喝的酒,沒那麼貴。消費紅酒的門檻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這個理念也正是我想通過自己的創業向大家普及的。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陳超 豌豆公主合夥人&高級副總裁

怎麼看待海淘平臺未來的發展前景?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海淘平臺未來的廣闊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但作為企業來講,怎麼在這片藍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才是關鍵。海淘平臺的驅動力有哪些呢?在我看來,是前端流量,中端物流,後端供應鏈。

我們海淘創業平臺要在這些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優勢。前端流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因為在前端流量充足的情況下,平臺就可以擁有很大的勢能來撬動後端供應鏈。但在流程成本如此之高的當下,對創業平臺來說,著實艱難。中端物流也可以形成一個核心優勢,但在目前中國第三方物流資源如此充足的情況下,這部分很難成為海淘平臺的壁壘優勢。

所以,我們豌豆公主發力在後端供應鏈。因為,供應鏈是最能保持一個電商企業真正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一般電商企業是在獲取前端流量優勢之後,才整合後端供應鏈能力。我們則選擇從重頭做起,這裡面有很多不為外知的艱辛,但豌豆公主挺過這三年發現,這條路卓有成效。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袁續昆 空氣堡創始人

談一談你對消費升級的理解,你是如何抓住這個機會的?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站在一個空氣淨化硬件行業從業者的角度,我的理解是:空氣消費升級不僅是硬件的升級,而是全流程服務體驗的提升。

在硬件產品智能化飛速發展和消費者對品質的逐漸提升的環境下,消費者不再過度迷信大品牌,他們願意去接受更專一的、對用戶更用心的新生品牌。在這個時間,我們步入了空氣淨化智能硬件的行業中,但我們卻驚奇地發現行業中原來的方式方法並沒有徹底地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很多人依然在賣硬件產品,而用戶真正想要的卻是好空氣的結果。這個基本問題亟待解決,這是空淨品類升級的重要轉折點,也是巨大的機會。

我們首先抓住了當時空淨行業中產品普遍無法解決全屋淨化和淨化時無法通風換氣這一機會,自主研發了既能全空間淨化、又能通風補氧的產品,我們的空氣堡新風。讓那些對呼吸和健康有更高要求和標準的用戶注意到了我們,並被我們產品的效果所震撼,主動幫我們傳播。

這是消費環境再怎麼變化下的一個永恆主題:用創新的產品帶動行業升級,來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

在不斷創新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現在多數智能化的產品只是用手機代替了遙控器,讓使用方式更中心化,但是我認為真正的消費升級是把中心化變為0,讓產品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並讓用戶忘記它的存在。這有點類似於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理念,我們用真正智能化的產品代替用戶思考,帶給他們想要的,給他們全空間、全時間、極致的呼吸場景,而不是之前局部的、臨時的、妥協式的空淨產品使用場景。於是我們抓住了第二個重要機會,完成了用戶使用上的真正智能化的升級。

在我們對行業和用戶需求的展望中,我們覺得潔淨空氣和健康呼吸本該像水一樣豐富而廉價,讓用戶在使用空氣產品時得到極致效果、省心無憂、成本經濟的體驗,而完成這一體驗只靠硬件產品是不夠的,需要服務團隊的配合補充,於是我們抓住了第三個機會,發展我們的服務團隊,提供主動上門的售後服務,從而完成了從效果到使用,從使用到體驗的三步升級

,在行業中站穩了腳跟。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孫蕾 完美日記營銷副總裁

國產美妝品牌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C-beauty 代表著未來。

時尚潮流文化的進步一般會帶來美妝品牌的發展。隨著 K-pop 風靡全球,K-beauty 從韓國走出國門,風靡中國乃至全世界(例如《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帶火了 YSL 的“星你”色,Sephora 全球都上線了 K-beauty 系列)。現在中國的 C-pop,選秀造星節目快速崛起,時尚界的中國獨立設計師紛紛走出國門設展走秀,隨著這波浪潮 C-beauty 也在快速提升。這背後是娛樂文化產業和美妝時尚產業人員的推動,從業人員的視野已經國際接軌,通過與國際一流團隊合作學習經驗,再到未來的自我創造,C-pop ,C-beauty 會在國內乃至全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除了來自產業端品牌端的努力,我們也看到消費者,尤其是新生代人群對國貨的認可。我們的主創團隊來自美妝界和時尚界,創業初期一心撲到產品上,消費者對國貨品質的擔憂也是我們所擔心的。但自產品上線以來,我們發現新生代的消費者(尤其是95後)對國貨接受程度很多,不會因為固有的印象而標籤化所有的國貨。對國貨品牌的認可也是空前的高,以“國貨之光”來為自己喜歡的品牌打 Call。

相信通過兩端的努力和碰撞,會讓國產美妝品牌和 C-beauty 走向世界。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崔傑夫 摩天輪演出票務網創始人兼CEO

在線票務平臺的壁壘在哪裡?發展前景有多大?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在摩天輪從 0 到 1 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平臺需求方和供給方怎麼樣能夠同步增長。當兩端開始變成一個正循環的時候,最終變成一個交易市場。這和 Uber 、滴滴是一樣的,當平臺上有越多的票源,就會有越多的用戶;而越多的用戶又讓越多的人在平臺上賣票。供給越豐富,競爭就越充分,價格也就更低,所有競爭力都會體現出來。

所以如何分別去拉動兩端,建立我們的壁壘呢?

在票源方一端,要保證所有的流程、規則最簡化。在用戶一端,則要保證體驗最佳,用戶能最快速度毫無意外地拿到票。這是一個很重的活,每個環節都可能面臨挑戰。

這和預訂酒店、機票一樣。平臺會面臨各種風險,那麼多個體賣家在平臺上,需要防範他們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意外。比如用戶到了酒店,結果酒店說沒房;到了機場值機的時候,櫃檯告知沒出票,這考驗平臺對各個環節的把控能力。但平臺不能也無法強勢到隨意制定規則,我們需要反覆思考如何既能把用戶放在第一位,又能照顧到個體賣家的利益。

整個交付環節非常複雜,這是在創業之初沒有想到的,但反過來看,這是一個好事。只有是這樣比較重的事情,才適合創業公司去做,才不那麼容易被巨頭打擊。

整體來看,我們有點像早期的京東,雖然商品是原裝正品,價格透明,但是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意外,比如東西是不是二手的,物流是不是出問題了等。劉強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自建倉儲、自建物流。他所採取的措施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交付問題,不斷地提高用戶的滿意度,而不是在思考前端如何更多地獲客。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判斷中國的演出賽事市場可以慢慢地先達到電影市場的一半,因為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通常整個演出賽事市場是電影的兩倍。但當我們創辦摩天輪票務後,慢慢覺得這個增長過程不會那麼漫長,可能再過一兩年演出賽事市場就達到電影的規模了。我們最新的月 GMV 已經突破 1 億元,月出票量破 20 萬張,這在 2015 年創業的時候是非常難以想象的。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陳郢 有好東西創始人兼CEO

社群電商可以怎麼玩?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社交電商給傳統的商城式的零售帶來了三個巨大的變化:

1. 從貨架式的、講求多而全的“逛”的體驗,迴歸到以商品推薦為主的、真正講求商品特點和品質保障的購物體驗

2. 從把用戶看成冷冰冰的流量的流量轉化邏輯,迴歸到服務每一個具體的熟悉的人的,深入挖掘每個人的差異化需求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邏輯

3. 從依賴中心化的運營或者算法來進行需求匹配,迴歸到圍繞每一個更瞭解自己身邊人的去中心化社交節點,去進行更貼心和溫暖的需求匹配

我們會發現,社交電商是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重新迴歸商品、服務和零售本質的交易組織方式,是一個新物種,而不僅僅是傳統商城模式的補充

這樣一個新物種,隨著人們花更多碎片化時間在自己的移動端,同時希望降低挑選商品的選擇和決策成本的今天,是很好地順應和滿足了用戶的需求的。所以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想象力,其勢能會快速地在不同品類和不同場景內快速地展開。

他們的創業經驗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徐申 英國報姐COO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我們的創業有挺大的偶然性。

最早的時候,我和報姐還是在讀的博士,報姐也還不叫“報姐”。她因為個人愛好,註冊了個微博賬號,在做研究、上課之餘,寫寫有趣的東西。我也經營了香港本地比較大的自媒體,並基於自媒體做本地求學和求職服務。

報姐的發展是令我始料未及的,沒想到她會有一天成為一個“大 V ”,或者現在流行的叫“頭部自媒體”。但隨後的發展超出我們的預期,因為優質的內容,報姐成為了微博上影響力最大的賬號之一。

本來是報姐一個人的業餘愛好,隨著越做越大,佔用她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這時在大學當老師的報姐,也開始考慮辭職創業。我也決定加入進來,我們 2016 年底辭職,從香港回到北京,全職運營“報姐”這一海外文化 IP。

回到問題,如何找到創業方向。我們的創業雖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歸根結底是源於興趣。報姐曾經為了寫稿子,誤過飛機、誤過火車;寫稿子一天忘記吃飯,寫完稿子站起來兩眼發黑;半夜收到 BBC 的手機提醒,爬起來寫稿子;連續兩天沒有出“萬轉貼”,就渾身不自在,等等,不勝枚舉。

如果不是因為興趣、不是因為對這件事有熱情,是絕對堅持不下來的,作為目擊者也作為深度參與者,我也全程經歷和參與了整個過程。

把興趣和愛好當成事業,在我看來,是最幸福也是最合適的創業方向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王孟秋 北京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

科技類創業公司如何吸引技術人才?

(向上滑動顯示更多)

零零團隊(旗下產品為 hover camera 無人機)中有很多來自於斯坦福、MIT 等世界頂尖院校的海歸,曾任職於微軟、谷歌、諾基亞等世界知名企業。他們中有些已經 45 歲出頭,應該到了享受人生的時刻,但他們不約而同放棄安穩高收入的體面工作,跟著我赤手空拳一起幹。

我想,也是因為我們能有共同的價值觀。斯坦福的一種科研精神我極度贊同:做研究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步來,千萬不能自己騙自己。所以我將這種情懷放到公司, brutal honest(殘忍的真誠)。

在做項目的過程中,永遠不要自己騙自己。大家搞一團和氣,讓我每天都很開心,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最不重要了。我開不開心對我們把這件事情做成沒有任何正面的幫助。我不需要開心,員工也不需要討好我。”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如果員工能夠在兩小時內完成任務,他就可以馬上離開。如果覺得在家辦公效率更高,他就可以不用來辦公室。

“ best idea wins ”(最好的想法是勝利者)。一旦有人提出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就不再屬於提出想法的這個人,而是屬於公司。“

把這個想法扔出來後,大家拿棍子去砸它。你從左邊打,我從右邊打,如果最後它活下來了,那麼它就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但是如果你和你的意見綁在一起,就變成打的不是這個意見了,而是你。那麼即便最後你活下來,也已經遍體鱗傷了。這樣還怎麼做決策呢?”推行起來很難,但是零零堅持下來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整個公司不怕失敗,容忍不同的聲音。在招聘人才時,不給過高的工資,不承諾很多東西。甚至有意讓辦公室凌亂一點,沒有搞得那麼高大上。

“如果一個候選人在我們這裡走一圈覺得太爛了所以不來,我會知道他即便來我們公司也不會在這裡待得很久,因為他在一個創業公司裡是撐不下去的。我只承諾挑戰、機遇、加班、付出,不承諾成功。”我們需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劉小璐 內外內衣創始人兼CEO

創業給你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創業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來自內心的穩定感和對自己潛能的重新認知。當你一手把一個公司踏踏實實做起來的時候,你知道這些能力是屬於你的,哪怕有一天遇到挑戰或者困難,甚至需要從頭再來,這些經歷和能力已經內化其中。

用创业倒逼自己成长,可能是成功最快的捷径|真格系创业者真心话问答

簡裡裡 簡單心理創始人兼CEO

創業帶給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心智更成熟一些。

創業不可避免遇見無數事情,無數的人,有善意的惡意的。創業倒逼一個人必須在這個過程中看見自己的短處看見自己的長處,看見自己的弱點也看見自己的堅韌。無論痛苦大小,它逼迫一個人必須面對這些疼痛,快速地成長。這其中有大量的體驗,無論是心理經驗還是客觀的經驗,都讓我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瞭解更多也更深入。

我非常感激這個過程。也很期待未來更多的體驗。

不知道創業者們“掏心掏肺”的回答有沒有給你啟發,想知道更多問題的答案,歡迎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問答~

如果你有想和12位創業者交流的問題,也可以在文末留言,說不定就會出現在下期的問答精選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