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P2P江湖四大派系,雷掉的都是當年叫好的!

網貸是個江湖,這個江湖派系林立。

這些年,我混跡互聯網金融江湖,目睹了派系鬥爭,目睹了派系興,派系衰,各派系平臺上演了跑路、易主、停業等戲碼,攪得網貸江湖不得安寧。

雖說“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但我們都希望自己不是挨刀的那個。如果你不想挨刀,你很有必要了解這個江湖的派系瓜葛。

今天,機智如我(2014年開始投資網貸,從未失手)就給大家講講江湖派系的那些事。

  • 浙江光大系

光大系是指中國光大集團旗下的P2P平臺。中國光大集團,來頭可不小,國務院批覆光大集團章程明確:光大集團是直屬國務院的部級公司。

早期的時候,多多理財、光大宏創、光大分利寶、念錢安、城城理財、錢富通、億好金服、君享金融、光大在線都間接屬於光大系。

然而,君享金融在2017年逾期暴雷,暴雷之後浙江光大甩鍋見死不救,併發布公告表示與君享金融無關聯。浙江光大這一舉動引起了各路媒體注意,巧合的是之後浙江光大集團下的平臺陸續出事。光大在線停業,光大創宏停業。而光大分利寶、長富理財、多多理財等平臺也紛紛脫離浙江光大系。

可謂牆倒眾人推,如今的浙江光大系,僅存平臺寥寥無幾。當然,信用也蕩然無存。

  • 北京華信系

不得不提華信系這一大族譜。華信系,即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通過多家公司控制的P2P平臺,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由清華大學等六家企業聯合組建,被認定為國資企業。

早期的時候,老虎金融、智投貸、融信網、拉拉財富、銀豆網、同創萬利、華信銀邦、羅斯金融、節節貸、華信金服、e周行和愛貸網均在華信系旗下。

華信系在網貸江湖間流傳是因為2016年北京金博會事件。當時,華信系旗下的同創萬利出現兌付危機,而華信電子發佈公告否認同創萬利是其旗下公司。於是受牽連的投資人聚集在北京金博會,圍堵華信系P2P平臺銀豆網的展臺,手舉“國企華信還血汗錢”的紙牌進行維權。

此後,多家P2P平臺陸續撤離“華信系”。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 上海和平系

作為網貸第一大邪教,和平影視系你不得不知道。

上海和平影視藝術中心旗下相關平臺有中鼎國服、牛伯伯、小狗錢錢、中科金服、聚勝財富、人人愛家、金錢穀、錢媽媽、金儲寶、魚米金服、農信國投(原名酒掌櫃)、歲意訊、金窩理財(已停業)、上網貸(已停業)、51快影(曾逾40天期)、中星財行(兌付困難)、花橙金融(已停業)。

2016年9月,負面新聞滿天飛的國誠金融,搬出“國資即將入股”消息安撫投資人。然而這個國資卻是已經暴雷兩家平臺的“上海和平影視藝術中心”,於是“和平系”開始被眾人所知。

在2016年8月的時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發佈了《聲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與上海和平影視中心及下屬企業沒有任何關聯》,這份聲明早就宣告了上海和平影視藝術中心的國資身份實屬假冒偽劣。

然而上海和平影視藝術中心毫無顧忌瘋狂發展平臺,但旗下的網貸平臺暴雷之後,無一例外地,上海和平影視藝術中心都會發布公告撇清關係,甩鍋技術一流。

和平系的結局是,董事長假冒軍官被捕。

怎麼說好呢?果然是“藝術中心”的人才,將藝術運用到生活了。

  • 中房系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旗下的P2P平臺,被稱為“中房系”P2P。

中房系最為人知的事件是“華融普銀”涉及55億的非法集資案。

華融普銀在股權關係上已經脫離了中房集團,但是華融普銀的實控人卻曾任中房集團副總裁,並且宣傳的時候用中房來背書。

而中房系旗下的其他平臺各有各的結局。其中生活貸已失聯,五星財富涉嫌期限錯配,銀狐財富涉嫌自融,穩通金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怎麼看待P2P派系?

給這些經常出現暴雷的P2P派系貼上標籤,可以讓我們迅速挑選平臺,迅速避開雷區。比如浙江光大系雷了很多,我想只要是正常一點的人都不敢貿然投資,除非你是在博小概率事件發生,真的遇到不會雷的。

但既然一些派系經常出現暴雷的平臺,說明這個派系本身就是一個雷區,至少是高危派系,我們何必跟自己的錢過不去?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當然,我們也不是棍子打死,畢竟具體平臺要具體分析。但哪怕是具體分析,那些前車之鑑都值得我們好好吸取教訓。如果你很想具體平臺具體分析,也要從多個維度去衡量平臺,比如股東背景、資產端、運營狀況、管理團隊和合規性等等都要全方位考慮。

綜合以上系別平臺來看,首先,如果認為平臺與某某系或多家某某平臺有股權關聯,就盲目下定“高風險不能投”的結論,肯定是站不住腳的,網貸行業發展、平臺擴展都需要資本,資本的進入對行業是積極的作用。比如軟銀和紅杉資本他們也投資過多家P2P平臺,但這些P2P平臺獲得投資後往往發展的更好,這是行業發展的積極方面。

另一方面,部分投資公司仗著自己有“國資”或者“風投”標籤,到處撒網亂投資,甚至不排除部分平臺花錢買“國資”或“風投”標籤的行為,這類“站隊”性質的如若發生突然暴雷後,背景公司一般都會匆忙甩鍋,其它關聯平臺也會急忙與背景公司脫離關係,這類案例在這兩年裡出問題較多,尤其是套住了部分盲目信任背景的平臺和投資人。以前還有人可能會覺得A股上市的公司為了股價會極其在意自己的名聲,對這類背景公司信任感較深,但合拍貸事件後,僅僅一個多億的待收且平臺還有部分資產,上市公司也照樣甩鍋,在錢和臉面前,上市公司依然選擇的是錢。

還有一類案例就是一個私人老闆同時操控多家網貸平臺,這類的手法無非還是開更多的平臺圈更多的錢,幾乎很容易是純詐騙的性質,按照一般的資本運營和管理角度考慮,一位私人老闆,開多家P2P平臺幹什麼呢?管理運營不要費用嗎?品牌宣傳不要成本嗎?多站在平臺的角度考慮問題後,很多事情就一目瞭然了。

最後,所謂派系平臺關鍵還是要看背景公司能給平臺帶來什麼,是發展的原始資金?還是通過背景公司知名度來拉昇平臺的知名度?或者是給平臺引入優質的資產?如果資金、資產、知名度都不能帶來,那麼即使加入所謂的派系,又有何用呢?還不如獨闖網貸江湖來的踏實。畢竟投資P2P,安全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