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美國不對古巴發動武裝進攻,而只是對其進行經濟封鎖?

阿成i88


為什麼美國不對古巴發動武裝進攻,而只是對其進行經濟封鎖?

美國並非沒有想過,而且也嘗試這樣做過,例如針對卡斯特羅的豬灣事件就是美國策劃的,其它的小規模武裝行動一直不斷,我可以這麼說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前沒有果斷拿下古巴他們肯定非常後悔!因為這一招失誤導致後來幾十年家門口都放著這麼一個隱患!之所以沒有發動類似對伊拉克那樣的全面戰爭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在說這些原因之前先講一講美古之間的淵源:


美國與古巴之間的淵源!

古巴曾是美國的後花園,古巴就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當年的古巴就是美國的小弟。

就地理位置來說古巴與美國近在咫尺,古巴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著名城市邁阿密僅僅隔了一個佛羅里達海峽,在美古關係沒有交惡之前古巴是美國人經常去的度假勝地,古巴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後來是在美國扶植下獨立的。

在1898年美國贏得與西班牙的戰爭後佔領古巴,當時雖然明面上在美國扶植下建立了古巴共和國,但是美國有權干預其內政,美軍臭名昭著的關塔那摩基地至今仍被美國佔領著,在卡斯特羅之前的幾任軍事獨裁政府都是美國一手扶持的,包括卡斯特羅早期與美國關係也很好,在1961年發生著名的豬灣事件之後,卡斯特羅才與美國徹底決裂的。


美國為何沒有對古巴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而是採取經濟制裁?

第一個原因:第一階段國內形勢不允許,第二階段國際形勢不允許

第一階段國內形勢不允許:這個階段實際上是存在戰略失誤的,美國肯定後悔過!

美國與古巴正式撕破臉是1961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是肯尼迪,同樣是這一年美國對越南的軍事支援開始升級,但還沒有直接登陸作戰,採取的方式是提供支援扶持當地武裝,為什麼美國人不直接發動大量兵力去作戰,我猜想國內輿論是很重要的原因,因為二戰剛結束十年左右,人民是不大能接受馬上發動如此規模戰爭的,能接受出錢但不能接受出兵,對待古巴應該也是如此,說句實在話當時美國並沒有把古巴當回事,卡斯特羅之所以與美國鬧僵也與美國沒把他當回事有關,但是我不得不說這裡面是存在戰略失誤的,如果當時果斷得登陸作戰拿下古巴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一時猶豫沒有下決心為後來的事件埋下了伏筆,可能當時覺得這樣做不值得吧,前期只是通過暗殺等小規模武裝行動試圖拿下古巴,但是沒有得逞,最後卡斯特羅偷偷與蘇聯建立了聯繫,直接導致1962年年底出現了古巴導彈危機!當時的世界離核戰爭非常的近,1963年肯尼迪就遇刺了,你說詭異不詭異?

第二階段國際形勢不允許: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既不能這麼做,更不值得這麼做!

等到古巴導彈危機發生之後美國已經不敢發動針對古巴直接的武裝行動了,因為美古之間有蘇聯這股勢力存在,如果美國對古巴動武,蘇聯不可能不出面,只敢搞搞小動作,因為直接對古巴作戰的代價太大,當時的美國領導人沒人敢這麼做,他們這麼做等於給蘇聯以口實,讓蘇聯能夠到美國家門口布置武裝,這樣一來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在當時他們還一直被越南耗著,到1965年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遜宣佈發動“雷聲隆隆”行動,直接從美國援軍50萬登陸越南作戰,但是後面的戰果如何大家都很清楚,特別是到後期國內的反戰情緒已經很高了!一直也顧不上古巴,說到底整個冷戰時期之所以沒有選擇對古巴動武在於直接採取這種軍事行動的收益小但風險大不值得,何況其它需要美國分心的地方還多得是,推翻古巴的政權弊大於利!


第二個原因:經濟制裁的性價比比軍事行動高得多!

如果制裁能解決問題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動武,因為動武的風險更大消耗更多,由於古巴與美國曆史上特殊的關係,古巴經濟對美國是很依賴的,美國對古巴採取經濟封鎖的能力很強,這樣做的效果可能比直接軍事行動還要好,至少性價比更高沒有風險。

因此在發生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簽署法令,正式宣佈對古巴實施全面禁運(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但是世界這麼大哪裡是你能完全封鎖得住的,卡斯特羅依靠頑強的意志以及有限的國際支援硬生生抗了幾十年,除了骨頭硬能力強之外,不得不說他的命算好,因為一旦世界局勢有所變化總會有一個地方會吸引美國的注意而讓他們暫時將古巴擱置在一邊,以前有越南,後面有中東!就這樣有驚無險得等來了破冰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