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棚种植蔬菜,夏季高温闷棚有什么好处,需要注意什么?

微尘微视界


大棚或温室种植蔬菜所带来的连作障碍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种植问题。

由于大棚温室种植蔬菜,土壤施入的肥料较多、单一作物多年种植、土传病害、虫害等,同时又有土壤盐渍化的问题,这些都可造成以后种植的严重障碍。



高温闷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有的农户高温闷棚效果好,有的不好,对此的说法也多种多样。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闷棚呢?

我们先来看看大棚种植后,棚内存在的各种情况:

1、杂草及枯枝败叶,一茬作物栽培结束后,田间有大量的杂草及枯枝败叶,往往在这些杂草及枯枝败叶中存在病菌、害虫及虫卵;

2、浅表土壤,一般土壤的耕作层及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地表25厘米以上,土壤中同样含有大量的病源体(一些土传病害病原),害虫及虫卵,如线虫等;

3、土壤养分盐渍化,单一作物对一些土壤矿质及肥料的吸收,有一定的单一性,这样导致土壤的其他养分的积累,进而影响了土壤的生境,也同样导致一些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失调;

4、大棚钢管、塑料薄膜及棚内附属物,此类在很大程度上在消毒杀菌作用时,容易被忽视;

以上是一般大棚内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怎么消毒比较合理和有效呢?



结合本地甜瓜等瓜类栽培中容易出现大棚连作障碍、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的问题,对有效进行大棚消毒谈谈如何进行大棚消毒。

1、时间:6月中下旬,一般春季早熟栽培瓜类在田作物已基本结束,加之6-7月份气温升高,因此安排消毒时间在6-7月份较合适。

2、总体方法:干棚高温消毒+湿棚高温消毒+杀菌剂配合熏蒸。干棚高温消毒主要对大棚内部及浅表进行消毒杀菌和浅表层进行消毒;湿棚高温消毒主要针对15-30厘米内土壤虫卵、土传病菌进行灭杀;杀菌剂配合熏蒸,主要是对大棚及棚膜本身和死角进行杀菌。



3、消毒持续时间:干棚和湿棚高温消毒各需时间约15天持续闷棚,杀菌剂配合熏蒸约需时间1-2天。

4、具体方法:闷棚前将田间所有杂草及枯枝败叶等杂物进行清田,并进行燃烧处理;干棚高温消毒,不对土壤进行处理,只进行密封大棚即可高温闷棚;湿棚高温消毒则必须进行土壤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左右,翻耕后在田内施入氨态氮肥,约25kg/亩,并加入百菌清粉剂,4包每亩/800g,然后少量均匀灌水,后用塑料薄膜全田封盖,尽量不要透气,并进行检查,确保不留死角,而后关棚,进行闷棚。不同的天气可能棚内升温情况不同,但一般在有10天左右的晴热天气即可达到效果。

5、杀菌剂配合熏蒸,可以在闷棚后对棚膜内部、钢管等部位进行喷药处理,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溴甲烷熏蒸进行熏蒸。

完成上述工作,可在田内施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肥,如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对土壤进行必要的生态恢复。

与其他湿闷不同的是,如果田间有瓜根线虫,则在干闷之后,翻耕覆膜浇灌,田间湿度在90%以上,并高温湿闷一个星期以上,一般土壤25厘米处温度可上升到50度以上,基本可起到杀灭作用。




本人从事蔬菜育种及栽培技术工作近三十年,主要以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豆类蔬菜及部分药用植物为主要研究研究对象,选育相关蔬菜品种二十多个,著有蔬菜专业书籍《镇江蔬菜》,愿与农业及相关人员坦诚交流,为农业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瓜农之友马博士


种植瓜果蔬菜的温室大棚重茬问题十分严重,土壤中的病菌虫卵积累量十分高,而利用夏季歇棚期间进行高温闷棚,是灭杀棚内病菌、害虫、杂草十分以及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有效方法。整体上来说具有以下以下优势:①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投入成本低、环境污染少、杀菌灭虫范围广、防治效果好的优势明显;②能够灭杀棚室内和棚内土壤中的绝大部分病菌虫卵,起到十多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③能够活化土壤地质、改善团粒结构、增加有机含量、降解药物残留等;④对于改善棚室土壤环境、破解重茬种植障碍方面,效果十分突出。

经过高温闷棚后,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所以就有利于种植出更加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具体作用如下:

一方面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灭杀土壤与棚室中长年积累的病菌、虫卵、害虫等,起到灭杀虫防病的作用,如防治根腐病、黄萎病、疫病、灰霉病、蔓枯病、茎基腐病、病毒病、根结线虫、跳甲、叶螨、蓟马、蛞蝓以及杂草等多种病害、虫害与草害;另一方面高温闷棚一般结合有机肥、秸秆、农家粪肥等一起使用,不仅能够改善棚内土壤团粒结构的状况、加快有机质分解腐熟、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避免肥料烧根,同时能够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提高土壤的缓冲性、降低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加快残土壤中残留药物的降解等,从而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再一方面,因为高温闷棚时同时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菌,一般需要在闷棚后及时补充生物菌肥,有利于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数量、压缩残留有害病菌的空间,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物病害的发生率。

高温闷棚的管理细节是否到位,决定着闷棚后的效果优劣,闷棚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彻底清理棚内的秸秆、落叶、病果、杂草、残膜以及土壤中残留的根等物,并全部清理出棚外进行焚烧深埋,同时要对棚内的农具、棚壁立柱等进行全面性的消毒杀菌清理。

2、为了提高闷棚的高温灭杀效果,在闷棚前要对棚膜进行全面检查、修复和加固,尤其对破损跑风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替换或修补,以此保证闷棚过程中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长。

3、在闷棚前,要将下季作物所需的粪肥、圈肥、秸秆堆肥等提前运到棚内并均匀撒施,建议每亩有机肥用量掌握在4000公斤左右;同时结合整地,每亩撒施如80-100公斤的石灰氮,并对棚内土地进行25-35公分的深翻耕。

4、在高温闷棚方法,建议先干闷7-10天,再灌水湿闷71-0天,整个闷棚时间掌握在15-25天左右,新棚可以少闷几天,老棚建议多闷几天;闷棚时要求土壤湿度在60-65%左右,20公分以内土壤温度要持续保持在45-50度以上,10公分以内的土壤温度要持续保持在70-75度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最佳闷棚杀菌灭虫除草的效果。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农技小背篓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高温闷棚,是蔬菜大棚利用太阳光直射的方式,对密闭的大棚提升温度达到杀菌,杀虫,灭草,腐熟有机肥等的一种种植方式。高温闷棚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易推广接受的优点,它是蔬菜无公害种植中,一项基本的管理措施。

时间

闷棚时间应选在夏秋时节,蔬菜播种前或收获后的高温天气当中。选择连续多日晴朗高温天,采用棚膜和地膜双层覆盖的方式进行闷、熏。如果天气好,10厘米左右的土壤,几天后温度就可达到60-70摄氏度,可有效杀灭大部分地下害虫,和细菌、真菌、线虫等。

水分

棚内土壤的含水量是影响闷棚效果的关键因素,含水量大影响地温上升,降低闷棚效果;土壤含水量低,对一些病菌和地下害虫,又起不到理想的杀灭效果。所以,土壤既不能太干,又不能水分过大,相对湿度保持在6-70%比较理想。

闷棚时间

一般闷棚时间,在10-15天就可以起到较理想的灭菌效果了。但有时候我们种植的蔬菜作物,和大棚内的优势害虫是很多不同种类的,所以我们要根据需要和不同的害虫,或播蔬菜的深浅而决定闷棚时间的长短。


如一些比较耐高温的病害,或分布土层比较深的病害,我们就要延长闷棚时间,甚至添加药剂辅助闷、熏大棚的。如:黄瓜疫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菌等都是比较耐高温,或分布较深土层的。所以我们的闷棚灭杀时间也要相应延长,大概在1-2月之间比较合适。

闷棚结束

闷棚结束时,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待温度降至适宜后,再进行播种或移栽。闷棚效果在土层10厘米左右,效果最为理想。所以,在栽种蔬菜时,我们要把握土层的深度,尽量不要深翻土壤,以免把下层带菌土壤翻出,污染大棚。

好,以上简单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乡土生活园艺


问题:大棚种植蔬菜,夏季高温闷棚有什么好处,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大棚种植蔬菜,夏季高温闷棚,对控制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具有成本低,污染小,易于操作,效果好,但要注意一些事情。

夏季高温闷棚的过程。夏季温度高,不利蔬菜正常生长,进行大棚间歇休闲阶段,菜农们就利用这段时间对大棚进行闷棚,消灭棚内、土壤内面的病菌、害虫及其虫卵,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改善土壤结构。当大棚室温高过60℃时,保护一个月以上,不需要任何药物,达到了消灭土壤15~20㎝的土壤表层的病菌、害虫以及虫卵。有些农民在闷棚前喷施熏蒸农药,在实际中,与没有喷施农药效果是一样的。这说明,喷施农药熏蒸闷棚是一种无作用的浪费。为了结省投资,在夏天闷棚最少一个月,就能消灭棚内经常危害蔬菜的病虫害。



夏季高温闷棚的好处。大棚通过高温闷棚能杀灭土壤内面的枯萎病和根腐病等的病菌。这些病菌在长达20~50天的高温闷热环境,病菌细胞组织得到破坏,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灭效果。每年一度的高温闷棚,就可大大地减少了这些高危病害的发生。在闷棚时,对土壤里面的根结线虫以及瘿子能有效地灭生作用。通过高温闷棚,能够杀灭藏在杂草和土壤里有害真菌,减轻有害病菌的危害。


通过夏季高温闷棚能够杀灭潜伏在杂草和土壤里的有害害虫及其虫卵。还能通过微生物分解土壤里原先没有分化的肥料,如杂肥、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的残留腐植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地力。通过高温闷棚,能分解降低大棚土壤里的农药残留物,减少或消除残留物对后茬蔬菜的危害。

夏季高温闷棚要注意的事项。在夏季高温闷棚前,先要清棚,清理所以杂草和废弃物,施底肥,不可施有机菌肥。因为高温会杀灭有机菌肥的菌丝,降低菌肥肥效。大棚棚膜老化破损,闷棚效果差,应闷棚前进行检修,待闷棚后更换棚膜。闷棚要干湿结合,3~5天干燥后再浇水3~5天,重复进行两三次,能有效地杀灭有害病菌。



总之,夏季高温闷棚是大棚种植蔬菜减少病虫害的有效而又经济无污染的好方法。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农医生


大棚属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常年种植后土壤中会含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和虫卵,如果不进行处理,容易造成下茬作物病虫害爆发,降低产量和品质。夏季高温闷棚主要的好处就是杀灭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和虫卵,减少作物病虫害发生机率,促进土壤中有机肥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用工和提高作物产量及收益。夏季高温闷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清理前茬作物残体,保持棚内清洁。二是施用有机肥,灌足水,一般每亩地灌水20方以上。三是要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四是关闭棚膜,保持密闭环境。保证棚内10cm土壤温度达到70度以上,20cm土壤温度达到45度以上,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卵。

高温消毒后需要及时补充微生物菌肥,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含量。


首都农业人


大棚,属于设施农业的一种,在北方种植业上用的最多。为了实现一年四季都有瓜果蔬菜出产,北方农村地区就用大棚调节合适温度,适应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在南方也会有大棚种植,但比较少。

用大棚种菜,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明显。在大棚里的同一块地,要想一年四季不断地生产出瓜果蔬菜,还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反复种植地力有限,二是反复耕作病虫害会很多。

因此,每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封闭闷棚。利用太阳光透过棚底直照,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通过一段时间的高温,达到消毒杀菌、闷杀害虫、清棚的目的,这也相当于大棚内土地的休耕轮作了。

大棚闷棚好处多多,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第一,要注意密封。如果大棚的密封做的不好,不管阳光怎么照射,棚内温度都很难升上来。温度不够高,很多害虫就杀不死、闷不死。据我们到山东寿光考察了解到的,做得好的大棚,在闷棚时最高温度可以达到90度。这个温度,足以杀死大部分的病菌害虫了。

第二,要定期巡看。闷棚的时候,大棚内除了温度很高,压力也会很大,弄得不好就会爆破漏气,影响闷棚效果。因此,闷棚的时候虽然不能生产东西,但是也要有人定期巡视看管,经常检查温度和压力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发现问题就及时排解。

第三,开棚时要注意安全。闷棚结束后,就要打开大棚通风透气,准备新一轮的耕作。开盘的时候,有一大盘经过了,长时间的封闭暴晒,里面氧气非常稀少,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通风透气,使大棚内外的气压基本平衡,氧气充足后人才能自由进出。以前,好像也有报道说过,闷棚结束后,有人没注意检查就进大棚,后来由于氧气不足昏倒被闷死在里面。

这三点只是一些基本常识。至于技术上的一些注意问题,北方农村的朋友们可能会比我懂得更多,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

更多三农问题解答,请记得关注“桂农通“哦。谢谢你的点赞、评论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