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詳解四股勢力搶灘國內智能家居市場

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興的的產業,正處在市場導入期和成長期的臨界點,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還有待形成。國家政策的發佈會進一步助推消費市場的形成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會進一步被市場培育。因此,未來智能家居的市場潛力必然是巨大的,產業前景光明。

2016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403.40億元,同比增長41%;預計2018全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並且未來幾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會超過50%。面對這樣有巨大前景的市場,國內的科技巨頭趨之若鶩。總的來說,國內進軍智能家居市場的企業分四股勢力。

一,傳統的家電廠商,

這應該是最先嗅到智能家居趨勢的一股勢力。傳統的家電企業做智能家居的入口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憑藉著在家電行業的多年經營,形成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銷售渠道,售後服務體系完善。憑藉著自己在業內的威望,拉攏一些小型智能家居製造商,搭建統一的開放平臺。

【1】海爾

海爾智能家居是以U+系統為平臺,採用有線或無線網絡相結合的方式,把智能設備與網絡相連,從而實現智能家居的相互連接。

而在智能硬件的研發上,海爾採用的是內部孵化的方式。在2012年,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海爾在集團層面提出“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的轉型策略,用企業的平臺和資源為員工賦能和賦權,從而在企業內部成立了很多創客團隊,這些創客團隊已經成功研製出了智能硬件的許多品類。如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智慧音箱,洗衣機,冰箱等智能家居品類。

【2】美的

在智慧家居領域,美的實施“1+1+1”戰略,即“一個智慧管家系統+一個M—Smart互動社區+一個M—BOX管理中心”。強大穩定的生產線是美的進軍智能家居領域的底氣,打造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圈是美的的最終目標。

M-Smart戰略,是美的2016年正式對外宣佈的,主要是在於去中心化,提出了一套對內統一,對外開放的SDK,實現所有家電產品的互聯、互通。並與華為、IBM等雲平臺達成合作,同時美的與IBM、阿里雲、亞馬遜大數據打通,實現共同售後服務、智能化、設備單體智能化、系統運作智能化及誇品類設備聯動等功能。可以說美的智能家居平臺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廣泛的智能單品,平臺和服務與外界共享,整合資源,多方共贏。

在智能家居品類方面,美的的佈局依然強大。2016年3月,美的在上海舉辦發佈會,一口氣發佈了22款智能家電產品,涵蓋烹飪、用水、溫度控制等多個應用場景,涉及品類有: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烤箱、油煙機、智能灶、洗碗機、健康秤、空調、風扇、抽溼機、沐浴系統等。

【3】格力

格力智能家居系統以住宅為平臺,通過智能連接、智能交互、智能感知、智能雲平臺、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人工智能等6大關鍵技術,構成智慧能源、智慧空氣、智慧用水、智慧食物四大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格力自主研發了智能雲平臺,用戶通過“格力+”智能控制系統就能對所有產品實現智能化控制,並享受智能化服務。

在智能家庭終端領域,格力在2017年的家博會推出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展出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廚房三件套、生活電器等系列智能單品。

除了以上三家外,長虹,海信,TCL等傳統家電廠商從不同的角度入住智能家居市場:長虹基於UP物聯運營支撐平臺,通過IPP聯接框架協議,構建了開放的“物+聯”智慧家庭生態圈,核心是智能電視,通過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技術實現智能家居的同步交互;而TCL則側重於智能小區的解決方案,通過室內安防報警、視頻監視、遠程控制等技術為社區和家庭提供訪客視頻對講、身份確認、遠程開啟門鎖、社區物業信息查詢等基礎服務。

二,互聯網巨頭公司

這股勢力在智能硬件終端上是弱勢,因此會選擇與傳統家電廠商去合作,從而實現合作最大化。或者為傳統企業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

【1】阿里

2015年4月,阿里成立智能生活事業部,整合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雲、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智能云為廠商提供有關技術和雲端服務;天貓電器城為知名大廠家提供“規模化”的市場銷售渠道;淘寶眾籌則為中小廠商甚至創業者提供“個性化”的市場銷售渠道。

智能生活事業部的成立,打通了商場、眾籌、電器城以及淘女郎等優質資源,能夠真正為智能家居的產品帶來流量支持。

而在智能硬件終端的佈局上,阿里的是比較保守的的:由於未來智能硬件需要依賴位置信息,因此戰略收購了高德地圖;通過螞蟻金服,戰略入股了科技媒體虎嗅,也算是一種戰略佈局。

2017年7月5日,阿里發佈AI產品智能硬件天貓精靈,它能夠聽懂中文普通話語音指令,實現對智能家居控制。天貓精靈針對家庭的使用場景做了特殊的優化技術,對廚房,客廳,臥室,書房等環境裡面,和玻璃,木材,混凝土,金屬,石材等各種材質專門進行了處理,未來可以作為智能家居的中控系統中樞。

2018年2月,阿里54億入股家居龍頭企業居然之家,雙方將運用各自優勢,在家居家裝領域開啟新零售的全新時代,也為阿里在智能家居領域的佈局更加廣泛。

早在2014年,百度就已經開始涉足智能家居領域,以雲輸出為基礎推出了路由器等硬件產品。在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表示,在智能家居領域,百度將推智能音箱,並圍繞智能音箱打造智能家庭,與第三方廠商合作,實現安保、燈光和窗簾等方面的智能化。

2017年,百度全資收購AI初創公司渡鴉科技,渡鴉科技創始人呂騁將出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展示了百度在智能家居領域佈局的雄心壯志。

而在智能硬件領域的佈局,百度似乎更加開放:即推出自己的智能硬件茶農品Fish VSI智能音箱、Sengled智能音箱燈,PopIn Aladdin投影燈智能音箱,又建立百度智能硬件聯盟,集結了一批使用百度inside技術的硬件產品;同時,搭建了百度未來商店,整合了搜索、推廣等資源,扶持智能硬件產品。

百度現在的集團策略是ALL in AI。AI的產品方向是軟硬結合。因為,在百度未來的智能家居佈局中,由向合作伙伴提供雲端服務或者是AI平臺轉為自行打造基於度秘和百度大腦平臺的智能家居硬件設備,將產品從研發到生產盡握手中,進一步增加智能家居的多樣性。

【3】騰訊

騰訊擁有兩大移動互聯網入口:qq和微信,這也構成了騰訊連接一切的兩大中樞,與合作伙伴共享賬號系統,共用服務資源也成為騰訊佈局智能家居的核心優勢。

2014年10月,騰訊的物聯網連接平臺“qq物聯”宣佈開放,將QQ賬號體系及關係鏈、QQ消息通道能力等核心能力提供給合作伙伴,利用qq渠道去分發產品,營銷硬件,解決合作伙伴的硬件銷售和軟件分發問題,以期實現用戶與設備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互動,更大範圍幫助傳統行業實現互聯網化。

2014年11月,騰訊聯手intel推出軟硬一體化的智能家庭網關解決方案,用戶只需要通過QQ 或微信就可接入網關中樞,對家庭中的智能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和管理,構成了從社交到物聯的良好用戶體驗。

2017年,騰訊旗下智能家居平臺企鵝智家招募智能智能硬件合作伙伴,通過接入騰訊微瓴智慧物聯繫統,構建設備、人、家庭、體驗及服務五合一智慧生態系統,打造物聯網新型社區服務,包括室內智慧家居服務,公共空間預約,一鍵式物業服務等等。而在首批中標的企業中,就有智能家居巨頭歐瑞博,後者已經搭建了完整的網關+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影音、門窗遮陽等智能家居系統。

在智能終端硬件領域,智能曾經推出過自己品牌的血糖儀,微信相框等,但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因為,在未來智能家居路上,騰訊勢必要聯合更多的智能家居硬件廠商,利用其微信,qq雙中樞為合作伙伴賦能。

國內的科技巨頭在智能家居領域勢如破竹,國外的巨頭也爭相進入智能家居:蘋果推出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谷歌推出Brillo物聯網操作系統,三星擁有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臺。

三,手機硬件優秀企業

主要包括華為和小米,他們定位明確,清楚自身的優劣勢,合理的佈局智能家居的相關產品和服務。

【1】小米

小米智能家居系統,是以小米自研的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為三大核心產品,由其生態鏈企業共同組成的智能家居產品矩陣體系,包括空氣淨化器,門鈴,安防系統,影音系統,廚衛系統等,能夠輕鬆實現智能設備的互通互聯,操作簡單,價格實惠。

小米的智能家居系統是有小米公司及其生態鏈公司一手包辦的,小米公司在平臺生態圈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高度的控制力,能夠快速協調軟硬件各方的利益,可以打造除極致的用戶體現。

小米的平臺從一開始就是軟件,硬件一起做的,自身有成熟的,用戶規模平的的系統軟件MIUI,又有小米手機及生態鏈智能硬件產品,更有金山雲作為後臺智能,小米已經自己構建了強大的“短-管-雲”封閉體系。小米的智能平臺具有半開放半封閉性質,半封閉易於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半開放易於營造豐富的智能產品生態圈,一旦整個成熟平臺建立起來,將對用戶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

截至都目前,小米平臺的家居連接品類有上百種,涵蓋客廳,餐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等使用場景,連接數超過1億,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連接平臺。

【2】華為

與小米相比,華為的智能家居於2015年底才發力發展,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華為的智能家居戰略是聚焦“端、管、雲”:①以手機為中心構建智能家居生態;②推出HiLink連接協議、LiteOS操作系統和芯片三件套;③恪守邊界,只做手機,路由器和盒子,不涉足其他智能硬件和家電。

華為為智能家居的硬件企業提供穩定的核心底層標準技術,各企業基於此來做智能家居產品,同時華為也利用自己強大的品牌拉力為合作伙伴賦能,提供華為的線上商城和線下專賣店渠道銷售產品。華為的這種結盟的方式,在未來的連接數上無疑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

華為智能家居的合作伙伴覆蓋智能硬件廠商、家電廠商、渠道廠商以及各種內容服務提供商等,比如美的、海爾、得邦照明、中糧地產,招商蛇口等。

除了華為和小米能夠佈局完整的“端-管-雲”平臺,很多手機廠商也開始從單品切入智能家居領域。錘子科技聯合優點科技發佈有點智能門鎖,未來還要進軍淨水機,智慧燈具等品類,努比亞也發佈了自由品牌智能門鎖。未來,隨著智能手機增長遭遇瓶頸,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金進軍智能家居領域。

四,電信運營商

在中國,電信運營商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①他們是央企,具有壟斷地位,並且掌握著整個中國通信行業的核心管道資源,可以說幾乎任何的通信連接都需要運營商參與;②運營商具有強大的銷售體系,有遍佈全國的門店末梢,這一點是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比擬的;③利潤豐厚,可以利用補貼資源來教育市場,向市場推廣,這在智能手機的普及過程中已經被見證了。

【1】運營商入局智能家居的方式:寬帶+IPTV/寬帶+OTT。

在最近兩年,隨著運營商補貼的減少,在智能硬件的推廣和普及上,運營商渠道的地位被越來月不被重視;加上運營商增長收入增長放緩,遭遇瓶頸,拓展其他產業,似乎成了運營商的共識,智慧家庭成為運營商的必爭之地。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在寬帶接入服務的基礎上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網關、智能路由器等硬件產品。網絡優勢加大“智慧家庭”的佈局力度。

【2】智慧家庭產品

①中國移動和家庭。

以家庭開放平臺為核心向兩端延伸,一個方向延伸至消費者用戶,為家庭客戶提供電腦、電視、手機、Pad等多屏的交互界面,客戶使用任何終端、任何網絡都可以使用中國移動提供的服務;另一個方向延伸至合作伙伴,對業務提供商、服務提供商、終端廠商、開放者開放平臺的能力,降低合作伙伴在智慧家庭創新的成本,與合作伙伴共同攜手為家庭客戶提供家庭娛樂、家庭通信、信息服務等豐富的家庭應用。

②中國電信“悅me”

產品包括盒子,網關,電視等,作為中國電信智慧家庭的全新產品,意在以智能終端和智能應用為核心,以光寬帶為接入方式,為家庭用戶提供影音娛樂、民生應用和智能網關應用等服務。除此之外,中國電信還引入微軟XboxOne明星產品,全國電信寬帶用戶簽約即可享受其帶來的家庭娛樂新體驗。

③中國聯通 “智慧沃家”

融合了OTT視頻、應用商城、“隨心控”軟件、家庭雲、高清視頻通話等多項應用,以實現智慧家庭為目標,滿足家庭的通訊、娛樂、健康、家居需求,用戶在安裝聯通寬帶的情況下,在家中安放聯通的機頂盒即可體驗多項業務。

【3】在物聯網雲平臺領域:① 2014年底,中國移動發佈物聯網開放平臺—OneNet,其作為連接和數據的中心,能適應各種傳感網絡和通信網絡,將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移動健康、智能創客等多個領域開放;②中國電信也推出了物聯網管理平臺—天翼物聯,可以為用戶提供“模塊+通道+平臺”整體方案,是客戶能夠進行自我管理,提高終端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③2018年5月,混改中的中國聯通也將新建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為物聯網用戶提供物聯網設備、數據便捷接入以及管理的雲服務平臺,同時,中國聯通還將引入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以合作方式進行運營。

運營商入局是對智能家居推進的一大利好,市場成熟需要管道方快速入局,而與互聯網和終端企業相比,擁有渠道優勢的運營商將加速智能家居概念和產品的“地推”,有利於用戶對智能家居概念的認知和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