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先买了《倚天屠龙记》,没看过《神雕侠侣》跟《射雕英雄传》有损大体吗?

黄泰然




同样是写武侠小说,金庸古龙相对于梁羽生温瑞安来说,前者的作品不管是哪一部单独的读起来,都可以很快进入作品所构建的世界,故事人物虽然有传承,但是情节是独立的;后者可能需要把一个系列读完才更加有代入感。

回到问题本身,《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被称之为金庸的射雕三部曲。

这三部作品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在于作品中人物的前后传承,但是相对于故事情节而言,又是单独的。

其中射雕和神雕的时间节点连接的比较紧密,几乎是没有空白期的,射雕中的诸多人物在神雕中也都还有大量的戏份,尤其是郭靖,前一本书中是主角,后一本中戏份也仅次于主角。

《倚天屠龙记》在这点上就不同了,它和《神雕侠侣》重剑差不多有七十多年的空白期。七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甚至比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还要长很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射雕中的人物到了倚天时代所剩无几,张三丰在射雕结尾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到了倚天也已经是九十岁高龄了。郭襄虽然在倚天中有多出旁白提及,但是没有直接的出场描写,已经逝世。

情节上《倚天屠龙记》是独立的,主要讲述的是张无忌的成长过程和四女之间的感情纠葛,还有张无忌和长辈之间的亲情,和张翠山,和谢逊,和张三丰,还有明教和六大派的恩怨……

所以即便是没有看过射雕和神雕两本书,从对小说的体验程度和代入感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



如果看完倚天这本书,对作品本身或者说作者产生了兴趣,我强烈建议要读一读其他两本小说。

毕竟有些源远流长的江湖往事要追溯到前两本小说中,我列举几个出来参考:

开篇就提到的倚天剑和屠龙刀背后的故事。

倚天中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屠龙刀和倚天剑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当看完倚天屠龙记后,也会有个大致的了解,不过如果想要了解的比较详细,就需要从前面两本书中去追寻答案,杨过剑冢得玄铁剑,郭靖黄蓉守襄阳,以及郭杨两家之间的恩怨……

神秘黄衫女子的身世之谜

黄衫女子的出场次数有限,但是却惊艳了众人,留下“钟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后飘然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其实这几年包含了两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林朝英和王重阳,小龙女和杨过,前面两本书中有大量的描写。

武当峨眉两派祖师的传奇过往

尤其是峨眉派祖师郭襄,在倚天中她也只出现在旁白中,这样的传奇人物,当年是什么样的风姿?还有张三丰,在射雕中还叫做张君宝,不过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我想大多数人看完小说倚天屠龙记都会对这两位人物十分好奇吧,也想去挖掘他们更多的资料,那么前两部书就绝对不容错过了。

当然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其实还有很多或明或暗的线索贯穿着射雕三部曲,等待着读者去挖掘。



总结下:

如果仅仅是出于对武侠小说或者金庸小说的好奇,我认为不论哪一部小说都可以单独去读,金庸的每部作品都很出色,不过我相信只要是读完了金庸一本小说的人,肯给会忍不住去读他更多的作品,这也是我以前的真实经历。


浪子与侠客


不损啊,倚天屠龙记第一部基本跟主角没太大关联,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的倚天屠龙记第二部,以那时候的理解能力,尚且对整部书没有太大的问题阻碍,更何况现在呢?当然了,如果你要做射雕系列的相关研究,要将每个情节都具体到位,那——当我没说


捡历史的小豆子


“射雕三部曲”按照先后顺序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笔者是个金庸迷,这三部小说都看过好几遍。

三部曲虽然是一脉相承的,三部小说的剧情可连贯起来看,但也能单独看,先看《倚天屠龙记》是没问题的。

“射雕三部曲”中,《倚天屠龙记》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因为中间隔了有长达七十多年的空白期。

虽然说先看《倚天屠龙记》无伤大雅,但还是建议题主从《射雕英雄传》看起,或者看完《倚天屠龙记》后,可以在看看《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的前两章“天涯思君不可忘”和“武当山顶松柏长”是紧接着《神雕侠侣》的剧情。这两章中,出现的人物,发生的事情,以及提到的人物,基本都与《神雕侠侣》有关。如果没有看过《神雕侠侣》的话,代入感没有那么强烈。

从第三章开始,《倚天屠龙记》的故事才算正式开始,但也有一些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联系。比如倚天剑和屠龙刀,是由郭靖、黄蓉夫妇所铸,材料就是杨过从独孤求败剑冢中拿的玄铁重剑,再加上西方精金,以及杨过、小龙女从绝情谷拿到的君子剑和淑女剑,而刀剑中藏的《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都是在《射雕英雄传》中就出现了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黄衫女,她是古墓派传人,也就是杨过和小龙女的传人。

如果看完《倚天屠龙记》后,感兴趣的话,建议在看看《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这样就能知道,郭襄是如何喜欢杨过的前因后果,郭襄和张三丰的相识的前因后果,潇湘子、尹克西盗取《九阳真经》的前因后果,《武穆遗书》的来历,《九阴真经》的来历,玄铁重剑的来历,君子剑、淑女剑的来历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单独看《倚天屠龙记》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这三部小说虽然是一个系列的,但故事情节都是单独出来的,而且主题也不一样。不过还是得说,如果想要更好的体验,还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看好一点。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绮罗堆里埋神剑,箫鼓声中老客星。坚持原创,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卓尔不群黄老邪


大家好,我是大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先买了《倚天屠龙记》,没看过《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有损大体吗?

我感觉要是作为酷爱小说的人来讲确实有损大体,如果只是偶尔看看,为了消磨时间,去观看这几部作品的话就没有损大体之说。为什么呢,以下是我的观点。

1、《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被大家称为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时代背景是南宋时期 ,讲述的是少年郭靖、黄蓉的事,《神雕侠侣》时代背景也是南宋 ,反应的是中年黄蓉郭靖以及少年杨过、小龙女的故事,《倚天屠龙记》时代背景是元末,反应郭靖、黄蓉的女儿郭襄游历江湖,因倚天剑屠龙刀引发后面的一系列故事。这中间的故事也在这三部作品里算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作为小说和电视的爱好者如果讲不出这三部作品的关系还真有些损大体。

2、如果作为普通读者,就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这三部作品虽然有联系,但是联系的程度也不是特别紧密,比如《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联系就紧密一些,《倚天屠龙记》就少一些,这三部作品不论小说还是影视,单拿出哪部都可以独立观看,都不影响任何一部的观看效果。所以说你想知道是否损大体,还得看自己的对金庸这几部作品的热爱程度。你是哪一类人那?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有不一样的观点给予指出,谢谢!








大成子的快乐生活


没有,虽然这三部书号称“射雕三部曲”,只有射雕和神雕两部书关联比较多,倚天一书开始的引子部分涉及神雕一点点人物,其他内容基本与前两部书无关。

下面我们盘点一下相关的内容。

1、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及其师父觉远,峨眉派祖师郭襄,此三人在神雕皆有出现,郭襄戏份相对较多。

2、大雪山朱柳后人,涉及一灯徒弟,与前两部有关。

3、屠龙倚天乃郭靖黄蓉所铸。里面涉及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4、九阳神功的真本,“经在猴中”与神雕有关。

5、活死人墓的杨家黄衫姐姐是杨过的后人。

6、丐帮及降龙十八掌。

记得的暂时只有这么多,属于枝节情节,不影响阅读倚天屠龙记全本内容。建议读神雕之前,先看射雕。





大梦方觉晓514


  • 大家好,我是小辉侃电影。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 《射雕英雄传》、《倚天》、《神雕》三部小说被称为“射雕三部曲”,三部小说从北宋写到元末明初,时间跨度长约300年,写尽了江湖儿女的的情常是非,侠肝义胆。三部小说可以浑然一体,又可以独立成章,每一部的故事主线都很独立,单独观看其中任何一部并不显得突兀。
  • 三部小说虽然说可以独立成章,但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毫不冲突。三部小说放在一起活脱脱的一部江湖武林史,让故事的发展顺理成章,有迹可循循,更能体现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
  • 所以我建议还是三部小说放在一起顺序阅读是最好不过的的!

小辉侃电影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被称为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

所谓“三部曲”是指内容独立而情节又承接连贯的三部作品。对于“射雕”系列而言,这个说法并未得到金庸先生本人证实,算是书友们的一种广泛认同吧。

严格来说,这三部小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部曲”。《神》与《射》几乎是同一时代发生的故事,《神》的情节和《射》有着极大的关联,称作《射》的续集更为妥当;而《倚》和《神》在时间上有近百年的差距,只有为数寥寥的人、物有所关联,金庸先生在行文时已经单独做了交代,此外两者的主体情节已经毫无牵扯。所以说《倚天屠龙记》完全可以放下前两部的影响,当做单独的一部小说去看。

希望可以帮到你[耶]





关东一棵葱


要想弄清有无关联,必须先了解三者的内容

第一《射雕英雄传》主要讲述的是以郭靖,黄蓉,杨康三个人为主线的一系列故事。

第二《神雕侠侣》主要讲述的是杨康之子杨过、小龙女为主线的一系列故事。这部剧也有郭靖、黄蓉出现。

第三《倚天屠龙记》主要讲述张无忌和明教之间的故事。

所以《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之间属于关联紧密的,属于父辈和子辈的描写。那么《倚天屠龙记》虽然没有过多笔墨去介绍,但是也有一些含沙射影的提示,所以属于孙子辈的故事。






小刺猬影视资源


看金庸小说,经常会看到一个名词,“射雕三部曲”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而如果说到武功人物,会发现他们与《天龙八部》又颇有关联,这四部作品的确有着不少关联:

武功方面,贯穿四部作品最明显的武功就是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也许不是金庸作品里最厉害的武功,但绝对是最著名最能代表金庸作品内涵的武功。降龙十八掌刚猛无匹,是天下阳刚第一功。它经历了几个高峰,首先是在乔峰手里,乔峰天生战神属性,把这门武功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厉害的时候打的扫地僧吐血。到了洪七公手里已经失传三掌,但是他凭借自己聪明才智给补全了,成为绝顶高手。后来到了郭靖手里,配合着九阴真经,刚柔并济,延绵不绝,甚至克服了之前降龙十八掌不能持久的弊端,堪称天下无敌。然而也就止步郭靖了,到他后面就没人练全,《倚天屠龙记》里丐帮史火龙练十二掌就把自己练瘫了,让人叹息。

但是在剧情人物上,并没有多大联系,因为不是续集或者外传,主角都是新时代环境下新的主角,不是之前主角的子嗣或者晚辈之类,武功方面也是每部剧都有自己武功设定,比如《倚天屠龙记》乾坤大挪移比较厉害,九阴白骨爪比较厉害(最后出场证实),《射雕侠侣》黯然销魂掌比较厉害,《神雕侠侣》降龙十八掌很厉害,天龙八部里面降龙十八掌威力感觉更加厉害。




神剧连连看


在《倚天》之前,江湖是和谐的,是黑白分明的。

那时候的江湖,有洪七公、有全真七子、有江南七怪。那时候的江湖,反清复明是不需要讨论的天经地义。欧阳克对程瑶迦意图不轨,就有丐帮出手相救。全真教里当然有不肖门徒,可仍然不失为名门正派。那时候,郭靖会告诉你:“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黄药师会说:“忠孝乃大节所在,并非礼法。”神雕末尾,黄药师在襄阳城下点兵点将,指挥天下英雄摆二十八宿大阵,那是童话的巅峰。

《倚天》之后呢?

狄云如此凄惨,谁管过他?地位堪比洪七公的花铁干,最后是个卑鄙小人。萧峰大仁大义,却被丐帮弃若敝履。这时候的江湖,名门正派也变得靠不住了。左冷禅的心狠手辣、岳不群的皮里阳秋,这些,可都是正派人士啊。这时候的江湖,“仁义”二字,不过是面上的虚幌子,往下探,全是利益。为了宝藏,父亲师父可以坑害女儿徒弟。为了权位,岳不群左冷禅绞尽脑汁。反清复明八字还没一撇,拥唐拥桂差点先打起来。

而童话与现实的分水岭,就是《倚天屠龙记》。

《倚天》有童话的部分。长得帅、天赋高、脑子聪明、屡逢奇遇、桃花运旺同时家破人亡,张无忌应当算是最典型的传统武侠小说的主角了。这时候的江湖虽然浑浊,但仍然水是水、泥是泥。铁琴先生一无是处却颇有骨气,元朝也理所当然的是彻头彻尾的反面势力。张无忌可以靠仁义心胸收服六大派加丐帮,少室山上用武穆遗书还是能把元兵打得屁滚尿流。

可是另一方面,《倚天》第一次让武侠小说变得如此现实。杨逍是强奸犯,范遥怪张无忌婆婆妈妈。明教反元有力却作恶多端,六大派洁身自好却没见杀过几个元兵。灭绝狭隘、丁敏君嫉妒、华山掌门是奸诈毒辣、铁琴先生全无心肝。哪怕是少林高僧,空智大师也多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甚至其名空智二字,也是多有讽刺。可以说,除了武当外,《倚天》的江湖,已然是利重于义。而即便是在放眼望去尽是君子的武当,也隐隐然地有宋大张四与俞二张五殷六的派系之争。

若论故事性,《射雕英雄传》是最好的。若论情感渲染,《神雕侠侣》最为浓烈。若论爽感、抚慰读者的贪痴嗔,《倚天》当仁不让。可最终,是《鹿鼎记》、是《笑傲江湖》、是《天龙八部》,是这三根台柱子,立住了金庸先生在通俗文学史上的地位。

因为文学,最终还是要有深度、要有价值的。就像你爆米花电影拍得再多、票房再好,也不会有人把你当成电影大师。如果没有之后的作品,那么《书剑》《碧血剑》这样的小说,在今天或许已经被遗忘。如果没有之后的作品,郭靖杨过谁更强仍然会被津津乐道,但武侠小说,仍然难登大雅之堂。吐过没有之后的作品,金庸仍然是古往今来最成功的武侠小说作家,却绝难被列入古往今来最成功的通俗小说作家之一的行列。

而《倚天屠龙记》,就是金庸先生从畅想童话到关注现实的一个尝试。他承上启下,也有上有下。它的质量其实不高,在我的阅读经历中,从来没有哪部堪称经典的通俗小说有比它还多的bug。可我还是很喜欢读。不是因为这是最爽的金庸小说,若追求爽点我直接读起点小说就完事了。我喜欢《倚天》的原因在于,我总觉着能看到文字背后的,金庸先生创作时的情绪,那种已被引力牢牢吸在地上,却想抬头看天空的情绪;那种已然洞悉世事人心,却想欺骗自己畅想桃花源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