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你真的清楚嗎?豬皮膚髮紅髮紫是得了什麼病?

仔豬腹瀉和黃白痢問題隨時發生,大多數人誤以為小豬拉肚子就是黃白痢,那就大錯特錯啦,很有可能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腹瀉。瞭解仔豬腹瀉和黃白痢造成的原因及怎樣防治仔豬腹瀉和黃白痢在養豬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仔豬腹瀉

1、母源性因素:母豬在妊娠期間,若出現營養不良、便秘、脫黴素濫用等,都會造成仔豬宮內發育遲緩(IUGR)。

2、應激因素:哺乳仔豬對氣溫變化較為敏感,氣候驟變、賊風入侵、保溫不當等都可造成仔豬腹瀉。

斷奶仔豬對各種應激因素如斷奶後母仔分離、食物變化、轉群后夥伴變化、環境及其溫度、溼度的變化等非常敏感,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最終導致採食量下降、生長受阻、體重下降、腹瀉,甚至死亡。

3、營養因素:營養性腹瀉由管理不當引發,高危群為斷奶仔豬。一般仔豬營養性腹瀉的原因是缺乏必需微量元素、飼料酸鹼度及電解質失衡、飼料成分單飼料黴變或有毒物質超標等。仔豬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鐵、鋅、硒,這些均與腹瀉密切相關。

4、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是引發仔豬腹瀉危害最為嚴重的因素,仔豬較易突發的腹瀉疾病有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並仔豬黃白立寄生蟲性腹瀉等。

5、預防:

①衛生消毒都是必須的,不必細說了;

②從母豬抓起,使用傳染性胃腸炎苗或二連苗。

③產前7天控料,生產前停喂一頓。產後喂料從日2.5公斤逐步增加至自由採食。(日增加0.25公斤)

④哺乳前母豬乳房用高猛酸鉀溶液擦洗消毒(濃度0.1%)。非常重要的產房,保溫。

二、仔豬黃白痢

1、仔豬黃痢:

腸粘膜充血、水腫,甚至脫落。腸壁變薄,鬆弛,充氣,尤以十二指腸最為重要,腸內容物呈黃色,有時混有血液。心、肝、腎有變性,重者有出血點或凝固性壞死。

2、仔豬白痢:

病死仔豬脫水,消瘦、皮膚蒼白。胃粘膜充血、水腫,腸內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氣泡。腸壁變薄半透明,暢粘膜充血、出血易剝脫,腸繫膜淋巴結腫脹,常有繼發性肺炎病變。

3、如何防治?

仔豬黃痢:

1、做好母豬產前產後管理;加強新生仔豬的護理;

2、中藥預防。仔豬出生後,給母豬喂服四黃止痢顆粒,淨化乳汁,可有效預防仔豬腹瀉;哺乳仔豬腹瀉,同樣給母豬喂服,可有效治療仔豬腹瀉;

3、西藥治療。先打一針阿托品,然後用痢菌淨、土黴素、恩諾沙星等肌肉注射,腹瀉嚴重的,可讓口服“鞣酸蛋白+慶大黴素”,連續口服2-3天;

4、微生物製劑預防:通過調節仔豬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平衡,從而抑制大腸桿菌;

5、利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方法是對妊娠母豬在產前30天和15天接種,疫苗選擇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大腸桿菌K88、K99和987P三價滅活菌苗或大腸桿菌K88,K99雙價基因工程天滅活苗,以通過母乳使仔豬獲得保護。

仔豬白痢:

應採取抗菌、止瀉,中藥解除溼熱內因、提高免疫力、使腸道內環境正常液等綜合措施。

1、清熱燥溼止痢:四黃止痢顆粒,預防量100g拌料300斤,治療量加倍使用,用5-7天;

2、抗菌:痢菌淨、硫酸慶大黴素、土黴素、安普黴素、鏈黴素、環丙沙星、恩諾沙星、阿莫西林。如:痢菌淨按每公斤體重每次10~15mg口服,每日2次,連用2~3天;硫酸慶大黴素每次5~10mg/kg體重口服,每日2次,連用2~3天;

3、止瀉:鞣酸蛋白;

4、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蘇打、胃蛋白酶等;

5、補液:口服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多維。葡萄糖生理鹽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

6、預防:菌苗預防效差,較為有效的方法為——仔豬出生後第一天口服恩諾沙星/土黴素0.5ml,前三天都要在仔豬吃完奶後將其趕入保溫箱(產房一定要配有保溫箱,並採用掛保溫燈等方式使箱內溫度達35度左右),7日齡再口服恩諾沙星1ml或肌注土黴素1-2ml,其實保溫最重要。

一、豬附紅細胞體病

豬附紅體病又稱“紅皮病”。病豬精神不振,食慾下降,體溫升高到40℃以上。全身皮膚潮紅或紫紅色。四肢特別是耳朵邊緣發紫,時間長可能出現壞死,毛孔處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尿色變深,呈黃色。發病初期皮膚上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發病中期紅點變成紫斑,背上毛孔有鐵鏽色斑點。後期病豬貧血,皮膚和粘膜蒼白。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背上毛孔有鐵鏽色斑點

防治方法:用藥物防治:

(1)三氮脒(血蟲淨)由於本品毒性較大,安全範圍窄,每千克體重5毫克肌注,48小時1次。一般注射2次即可。用長效土黴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0.2毫升。

(2)10%鹽酸多西環素,每噸飼料添加1000克,連用5-7天。

又稱“爛腸瘟”。病豬體溫升高到40.5~41℃,持久不退,食慾減退或不食,精神沉鬱。眼結膜發紅,有膿性分泌物,先便秘,後腹瀉。腹部、四肢,甚至全身常有紅色或紫色的出血點,逐漸擴大連成片或出血斑,有的耳朵由紅色變成紫色甚至藍紫色,逐漸壞死,指壓不褪色。病程7-10天,死亡率較高,用藥物治療無效。

防治方法:本病無特效藥物防治,主要靠疫苗預防才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

(1)種豬:種公豬一年2次;經產母豬:產後20天免疫一次;後備母豬:按仔豬免疫程序,至8月齡配種前加免一次;

(2)仔豬在20日齡首免,60日齡二免。適時進行抗體檢測,凡抗體不合格的豬,需及時補免。

病豬體溫升高到41℃,精神沉鬱,食慾廢絕,腹瀉為黃綠色惡臭稀便,一般在發病的2-3天,在鼻鏡、耳朵、頸部、腹部和四肢內側皮膚上出現紫色斑,皮膚可見紫紅色斑。慢性型的病豬皮膚乾燥無彈性,在腹內側、四肢內側發生紅疹點或疹塊,類似溼疹樣。

急性仔豬副傷寒耳、鼻端、肢體末端皮膚淤血

防治方法:飼料中添加恩諾沙星預混劑或多西環素或阿莫西林拌料,發病後及時隔離治療,建議肌注恩諾沙星(每公斤體重2.5毫克)或頭孢噻呋(每公斤體重3-5毫克),每天一次,連用3-5天。

四、豬敗血型鏈球菌病

發病急,病豬突然減食,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困難,結膜發紺,臥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紅色泡沫樣液體,在病豬頸部、耳朵、腹下、四肢末端皮膚呈紫紅色,有出血點,出現跛行,關節腫大的現象,腦膜炎型的會出現神經症狀。

病豬頸部、耳朵、腹下、四肢末端皮膚呈紫紅色

防治方法:

(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外傷,搞好環境衛生消毒;經常有本病流行和發生的豬場可在飼料中添加磺胺間甲氧嘧啶或恩諾沙星預混劑拌料。

(2)可用疫苗進行預防,建議母豬產前4周進行免疫;仔豬在30日齡和45日齡各接種一次。

(3)發病後及時隔離。

三、豬副傷寒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