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生活中很多爸爸认为呢,要当一个好爸爸呀,就要多挣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和教育,可孩子们却很难从中感受到来自爸爸的爱。曾经一篇文章说呀,好爸爸的标准就是要充分的懂孩子。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那么爸爸要怎么才能充分的懂孩子呢?

第一:要对关心孩子的情绪:

爸爸们不仅仅是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因为孩子的情绪和他们的想法是他们日常生活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爸爸们要通过对孩子情绪的关心的去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调节负面的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就拿“爸爸去哪儿了”来说,当大俊和夏天的都害怕下到泥塘里,夏克立和李永健的教育方法呀,立见高下!

李永健首先用激将法激儿子下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下去,他们都很勇敢,你怎么就不能呢"?

在激将法没有成功后,更是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抱着儿子,强迫他下泥塘,最终把大熊吓哭了,并且也还是没有克服对泥塘的害怕。

与之有鲜明对比的是夏克立的教育方式,当夏天不敢跳进泥塘时,他并没有指责夏天。也没有强迫他立刻跳到泥塘里,而是自己去泥塘里玩儿了之后再与夏天讨论为什么害怕泥塘?

最终的夏天克服了他的恐惧,开心的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了起来。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因此家长如果在某方面对孩子不满意,那么家长也应该反思,在这个方面是否起到了正面的示范作用呢?

让孩子们按自己的节奏成长,生活中很多的家长会刻意的塑造孩子的个性习惯的。比如说孩子需要竞争,要坚强,要懂得分享......等等。

但实际上这些是让孩子们在按照大人的方式成长,有的孩子天生气质就是偏抑郁或者焦虑的,也有的孩子呢,可能偏向神经大条,这些都是孩子的本色,无所谓好坏。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因为所谓的好坏只是家长自己的价值观,而孩子的性格就如同硬币的两面,无论哪种性格,都会带来一些优势,也会带来一些劣势,而没有那种气质是完美的,应该的,或者是必须的。

比如有的孩子虽然天生内向羞怯,可正是因为这种内向的性格呢,使得孩子非常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博览群书,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的广泛。

可能这些亮点并没有进入他父母的视角中,而被父母注意到的呢,就是他所谓的弱点,如:不擅长社交,不勇敢等。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如果他的爸爸可以去倾听他的恐惧,鼓励他迈出勇敢的一步呢,那么他并不会真的出现那种严重的恐惧和焦虑。

其实孩子是上天送给家长的礼物,他们原本就是完整的,他们也不需要家长的后天塑造,孩子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长大就可以了。

从“爸爸去哪儿了”,看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注重如何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自由的灵魂,是一个不同于我们的独立个体,因此它可能会有与我们完全不同的兴趣,完全不同的恐惧,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

如果我们能做到真正的懂孩子,那么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爸爸,有什么难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