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故事:她是名門之後,遭滅族之災而隱姓流落民間,小農女從農田踏入官場

故事:她是名門之後,遭滅族之災而隱姓流落民間,小農女從農田踏入官場

楔子·太子與郡王

雲國晉安三十年,長安城

下午申時,秋光絢麗,金風送爽。

一輛絳紅的轎子至皇宮南門抬出,轎子富麗堂皇,轎簾雕刻鳳凰圖案,轎簾是質地上好的絲綢,上邊一針一線繡著一朵一朵精緻細膩的牡丹花。

轎子一上長安街,街上百姓無一不踮足觀望,眼中盡顯尊敬之意。

這轎子中坐著的人,身份尊貴,乃是當朝太子妃蘇氏及其子華郡王封飈燁。

說起太子妃與華郡王,自然得提一提太子封騰蕭。

封騰蕭,乃當今冥元宗皇帝第六子,其母慕容皇后,出身高貴。其性格溫順,仁慈,孝順,深得皇上和太后寵愛。十五歲成年禮一過,便被封為太子,可謂是隆恩浩蕩。

雲國處和平盛世,時下需要的正是仁君,元宗皇帝便把希望寄託在太子身上,希望他成為雲國未來愛國愛民的合格儲君。

故此,元宗皇帝花大量心血傾注在太子的教育上。

每日視朝,常令其在側觀政,並參議,使太子得實際的政治訓練。

晉安二十三年,太子喜得鱗子。

舉國上下一片喜慶,元宗皇帝更是直接封皇孫為郡王,賜名號“華”,並親自為其取名“飈燁”,寓意“有傾風雲飈燁,公知是龍之所興。”

其子皆有如此待遇,可見,封騰蕭是未來雲國儲君,這已是板子上釘釘子的事了。

晉安二十四年,大燕突襲雲國邊境,汴州州牧、荊州州牧被殺,汴州和荊州同時失守。

得悉,龍顏大怒,朝野一片惶恐不安。

面對來勢洶洶的大燕軍,眾臣面面相覷,無一敢向前請命前往邊疆。

唯有太子封騰蕭,他無半絲顧慮,向前請纓前往邊疆平戰亂。

翌日便穿上盔甲,整軍出發。

戎馬三年,終於平定一直在雲國邊境作亂的大燕。

晉安二十七年,雲國嵐城發了一場史前未有的大洪水。

莊家盡毀,四處饑荒,百姓死傷無數。

太子又自覺請命前往嵐城,與嵐城子民們共擋天災,同生共死,此舉後成百姓閒暇時常常歌頌的一段佳話。

太子仁善,有勇有謀,深受群臣擁護,百姓愛戴。

因此民間有人云,騰蕭太子若為未來儲君,百姓足矣,國家安矣,天下福矣。

轎子上了長安大街,封飈燁便老好奇的往外瞧,這也難怪,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出宮,長安街街市繁華,人煙稠密,摩肩接踵,與宮中風景大有不同,實在新鮮!

轎子行了一刻鐘,終於抵達顏府。

顏府外頭蹲著兩方神態威武的大石獅,當中是一扇硃紅油漆的正門,正門之上掛有一匾,匾上龍飛鳳舞燙金“顏太師府”四個行書。

顏太師德高望重,深受當今皇上倚重,不僅是父王的太師,如今亦是教授封飈燁學業的太師。

封飈燁年紀雖小,但已熟讀四書五經,又深受其父影響,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孝是諸德之本。

因此,年僅七歲的他,待長者,待顏太師,是敬重有加。

另外,顏太師唯一的兒子,從二品內閣學士顏如玉自小便伴讀在太子身側,與太子情同手足,關係甚好。

太子妃蘇氏與其妻虞氏亦是自小一起長大的閨中密友,關係好的不甚於太子與顏學士。

今兒,封飈燁正是隨母妃出宮探望虞氏。

虞氏懷胎已有八月,臨盆僅兩月時間,卻突患“恐產症”,整日抑鬱不安。

這話傳到太子妃蘇氏耳中,她立時焦急擔憂,虞氏若是心情不調整好,怕會有胎位不正或提前生產之兆。

若是這樣,可真不得了,會使人害命的。

心急之下,蘇氏讓貼身嬤嬤擇個良日,然後嚮慕容皇后申請了出宮,便匆匆趕來太師府探望虞氏,想趁此機會開導開解她。

轎子一停,正門大開,十七八個小廝和婢女忙行跪拜禮。

蘇氏擺了擺手,道句“免禮,都起來罷。”便由陪來的宮女攙扶下轎子,再由太師府的管家領路進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