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愛惜民力,體恤民情,也必將受到百姓的愛敬

故事開始之前,讓我們先看《詩經》中一段特別的傾訴: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國風·召南·甘棠》

①蔽芾(fèi費):小貌。一說樹木高大茂密的樣子。甘棠:棠梨,杜梨,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芾:盛貌;蔽:謂可蔽風日也。

②翦:同“剪”,伐,砍伐。

③召(shào邵)伯:即召公,姬姓,封於燕。茇(bá拔):居住。

④敗:毀壞。

⑤憩:休息。

⑥拜:拔也,一說屈、折。

⑦說(shuì稅):通“稅”,休憩,止息。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詩經》作為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向以重張疊句之中所蘊含的綿綿不絕的雋永感情著稱,它既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亦一部現實主義的詩歌總集,它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詩歌305首。

那麼,在《詩經》之中,為什麼說《甘棠》特別?詩中句句不離的“召伯”是何許人?他與甘棠樹到底有著怎樣的聯繫?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詩經》的重章疊句,在情感表達上總是由淺及深,層層遞進。在最深處收筆,給人無窮的回味。反映在詩句中的行為動作上時,也往往表現為由簡至繁、由小到大,體現的是對主題的逐層深化。但在這首《甘棠》之中,動作表現的手法卻一反往常。


從“伐”到“敗”到“拜”,即由斷、到折,再到使彎曲,動作表現愈來愈輕。然而,動作雖然愈來愈輕,讀來卻別有一番韻味。其實,這組動詞的妙處正在於此,它是用先重後輕的方式傳達一種神聖的情感。對於這棵甘棠樹而言,人們認為不僅伐斷它是不可以的,折毀它的枝幹也是不應該的,甚至稍稍彎曲它的枝葉也是不可以的。動詞愈加輕柔,人們卻愈能感受到,對這棵甘棠樹所應懷有的愛敬之情。對此,方玉潤曾在《詩經原始》評論:“他詩煉字一層深一層,此詩一層輕一層,然以輕而愈見珍重耳。”

那麼,這棵甘棠樹究竟為何如此使人愛重?這就不得不提到再三出現的“召伯”。朱熹《詩集傳》雲:“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後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召伯名姬奭,又稱召公、召康公、召公奭,西周宗室、大臣,與周武王、周公旦同輩。輔佐周武王滅商後,召伯受封於薊(今北京),建立臣屬西周的諸侯國燕國(北燕)。但他派長子姬克管理燕國,自己仍留在鎬京(今陝西長安)輔佐朝廷。因采邑於召(今陝西岐山西南),故稱召公。

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繼位,召伯擔任太保。《史記》中載,召伯執政政通人和,貴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愛戴。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甘棠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

——《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伯在封地處理民間糾紛時,為了方便老百姓打官司,採取巡行鄉邑的辦法,到老百姓當中去就地審理。為了不耽誤百姓的農活,就在田野之間的甘棠樹下,為百姓定分止爭。

“召公,賢者也,明不能與聖人分職,常戰恐懼,故舍於樹下而聽斷焉,勞身苦體,然後了與聖人齊。”“為民愛力,不奪須臾,故召伯聽斷於甘棠之下,為妨農業之務也。”

——轅固《齊詩》

因此,召伯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周成王死後,召伯輔佐周康王,開創“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為周朝打下延續八百餘年的堅實基礎。

召伯故後,民眾為感念他的恩德,作甘棠詩以示懷念。召公甘棠聽訟,也成為古代司法便民利民的範例,也是“巡回法庭”、“送法下鄉”的古代雛形。

《詩經》中這篇為何獨特?送法下鄉,成就甘棠樹下一段佳話



顧廣譽《學詩詳說》說:“丕言愛其人,而言愛其所茇之樹,則其感戴者益深;不言當時之愛,而言事後之愛,則懷其思者尤遠。”民眾對召伯的愛敬,也隨著甘棠聽訟的故事流傳到了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