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人說劉秀是史上最會做皇帝的帝王?

小小嬴政


作為職業皇帝,有人說劉秀是最會做皇帝的帝王。

劉秀是我國曆史上一位為人稱道的皇帝,他出身寒微,卻能推翻逆賊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光復祖宗建立的基業,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局面,並被後人推崇。

很多人說,劉秀是史上最會做皇帝的帝王,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劉秀的出生地有兩個版本。《後漢書》記載,建平元年(前5),劉秀出生在南陽郡蔡陽縣,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棗陽市。東漢哲學家王充則在其著作《論衡》中說,光武帝劉秀,建平元年十二月生於陳留郡的濟陽縣,也就是今天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西漢到了中晚期,劉室日漸式微。作為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子,劉秀雖然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直系後代,但是因為漢武帝《推恩令》的普遍推行,劉秀這一脈的光景實在不怎麼樣。他出生時,父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令。

歷史往往對有作為的人物賦予了和常人不一樣的光環。據說劉秀出生時出現了奇異的天相。“有赤光照室中。欽異焉,使卜者王長佔之。長闢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紅光滿屋,堪稱奇觀。劉秀的父親劉欽驚異不已,請占卜大師詢問,感嘆這是吉兆,聲稱天機不可洩露。

然而,劉秀的命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暢。年僅九歲時,他便失去了父親,被叔父劉良領養,徹底成了平民。歷史記述這時候他的生存狀態不過是“性勤於稼穡”。

那時候,西漢猶如一枚破船,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果然,在經過幾十年的韜光養晦之後,王莽走向了歷史前臺。公元八年,他逼迫王政君拿出傳國玉璽,設計好了一套禪讓禮儀,建立了新莽政權。

這時候,劉秀到了長安。在長安的日子裡,劉秀研習《尚書》等傳統經典書籍。

王莽上臺之後,實行新政,既觸動了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又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適逢連年自然災害。黃河流域民不聊生,哀鴻遍野。農民起義猶如迅雷,一夜之間在各地爆發。

何去何從?劉秀在深思熟慮之後,於公元22年在河南南陽借漢室宗親的身份集結義軍,得到響應。

一年後,漢室宗親劉玄被綠林軍尊為皇帝,後世稱之為更始帝,劉秀則被封為太常偏將軍。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新朝滅亡,戰功赫赫的劉秀被封為武信侯,不久又行大司馬事前往河北安撫當地群眾。

來到河北的劉秀厲兵秣馬,韜光養晦。他團結當地豪傑,勢力日漸強大。

一個好漢三個幫,好朋友鄧禹規勸劉秀招攬天下英才,“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鄗城稱帝,重建漢朝。

此後,經過十二年的南征北戰,劉秀平定了各地的割據勢力,重新統一了全國。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何光復漢室,中興天下?這對劉秀來說是一場考驗。

“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經年的戰爭讓劉秀深深感受到了天下之苦,他決定放下兵戈、止息軍事,讓老百姓遠離戰火之苦。他減少徭役,減輕稅負,發展生產,恢復國力。

公元51年,北部邊界的匈奴因單于繼承問題分裂成南、北兩部,開國元勳臧宮、馬武提出趁機出兵攻打匈奴,建立萬世之功。“捨近謀遠,勞而無功;舍遠謀近,逸而有終。”“逸政多忠臣,勞政多亂人”,劉秀斷然回絕了大臣們的建議,一心一意謀求國家發展。

以身作則是劉秀的優點。他“每旦視朝,日仄乃罷”。和公卿、大臣們討論天下大事,經常到了夜半時分。

國家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劉秀釋放奴婢刑徒,偃武修文,放棄邊功,崇尚節儉,改革吏治,國家效能明顯提升。

做皇帝實際上也是一場考試。劉秀在“打天下”和“治天下”兩個考場上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開創“光武中興”的盛世。

正像南懷瑾所說的那樣,歷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大概算來,只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秀一人。

所以,有人說劉秀是最會做皇帝的帝王。


文蹤旅跡



劉秀被稱為最會用人,最會打仗,最會治國,最會做皇帝的皇帝。

一個皇帝是否稱職,有幾大標準:一是人口增長。百姓日子越來越好。二是國力越來越強。三是政治清明。四、得到百姓擁戴,得民心。在臣民中有威望。

【秦皇漢武都是壞皇帝:秦始皇時,百姓處於煉獄之中。不得民心。漢武帝后期,人口減半,相當於今天死了7億人。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

這四個標準來看,劉秀肯定是好皇帝。下面,重點介紹劉秀如何對待群臣和皇族的。

劉邦建立漢朝後,大肆屠戮功臣。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蠱之禍誣陷皇族。致使陽石公主被滅門,諸邑公主被滅門,太子劉據被滅門,長公主被滅門,皇后衛子夫被滅門。整個皇族被屠戮殆盡。即使不太嗜殺的漢景帝。也誅殺廢太子。

劉秀沒有誅殺一個功臣。建雲臺,給二十八位功臣繪像紀念,史稱“雲臺二十八將”。

最令人稱道的,廢太子劉疆得以善終。

劉秀稱帝后,立郭氏為皇后,嫡長子劉疆被立為太子。後來郭皇后被廢,立陰麗華也後。太子劉疆請求廢掉自己。立陰麗華之子劉莊為太子。劉秀立劉莊為太子後,依然厚待劉疆。

法家認為,群臣和太子皆是國君的死敵。

《韓非子•愛臣》有曰: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韓非子•備內》有曰:國君立太子。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

《韓非子•八奸》中,更是把同床、在旁、父兄視為最大威脅。父兄者,同父兄弟。

與漢武帝內法外儒不同。劉秀父子是徹徹底底尊崇儒家。劉莊即位後,劉疆作為自己的兄長、前太子、德才兼備、頗具威望。劉莊依然厚待之。


楊朱學派


俗話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然而古來劉秀卻不在此類,而偏能以一朵梨花壓海棠之勢從歷代眾多帝王中跳將出來,號稱最優秀的一位皇帝,咋回事?

首先從創立江山來說,劉秀江山來之最不易。昆陽之戰劉秀可謂是九死一生,以新莽軍眼裡兩萬烏合之眾滅其42萬正規軍,堪稱神蹟。之後,大哥慘死,忍辱負重苟且偷生。河北招撫,單槍匹馬,遭遇追殺,差點丟掉小命。最後以後來者居上之勢,幹掉王郎。又打感情牌,推心置腹,收服銅馬。

當時天下執牛耳者為劉玄,如其另立中央,形同叛逆。最開始人微言輕,在軍閥混戰的洛陽地處境尷尬。最後能夠創立江山,箇中艱辛,不可名狀。

其次,劉秀治國理政能力了得。光武中興從餓殍遍地,千里無雞鳴的戰亂社會,20多年就變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古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朝能有幾朝?

最後,人品好,不殺功臣。高宗劉邦“漢室興,忠臣滅”而殺韓信。劉秀即使是廢后廢太子都能妥善安置,不開殺戮。

為人寬厚,詼諧幽默,勤政愛民。相傳其當皇帝后,日日朝九晚五地勤政公務,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皇太子劉莊心疼他說“父親,您倒是休息一下啊,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

劉秀笑應“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是之謂樂此不疲也。


並且這個習慣,自其榮登大寶時開始,便貫徹了一生。史上第二個如此勤政而卓有成就的也就是清雍正了。但是雍正尚且比不上劉秀的克己復禮,縱情聲色肉慾而至藥石無用。

劉秀一輩子能夠做到嚴於律己,堅定“人老易松”的信念,沒有走高宗劉邦晚年疏政縱情聲色的老路,其甚至視酒色為刮骨鋼刀,避之唯恐不及。

在“人老易松”這點上,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沒能趟過去。秦始皇晚年篤信長生之道而至閹宦亂政;漢武帝晚年篤信妖道延年而禍至巫蠱之禍以致家破人亡,老婆孩子兩相去;唐太宗與宋太祖晚年也縱情奢靡聲色肉慾,晚節不保。

唯有劉秀,一生如竹般堅毅,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風骨巋然不動,正是疾風知勁草也。後宮妃嬪一個巴掌都數的過來。不易啊!


不書


當年,漢高祖剷平最後一個異姓王英布,自以為天下大定,因而衣錦還鄉,唱出了感動中國、感動歷史的《大風歌》。光武帝也有類似的事蹟,建武十七年十月,劉秀榮歸故里,乃免除徭役,修宗廟祠堂,改建舊宅,設為皇帝故居;又回到自己當年種地的田間參觀遊覽,細問農桑,乃至換衣下田親事稼穡,感受著腳下溼潤的泥土,他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耕讀時光,不由倍感親切,感慨萬千,隨即又置酒作樂,賞賜父老宗親。這正是往事歷歷在目,數不盡的滋味齊上心頭,劉秀雖無法完全體會高祖的慷慨與悲涼,卻也華麗麗的生出了一腔豪邁之氣,自覺天地在我心,未來在腳下。

宴席間,舂陵劉氏的幾個大嬸大媽於酒酣耳熱之際,不由八卦起了她們這位從小看著長大的家族之光:“文叔少時謹信,不擅應酬,性情亦柔順率真,不意今日竟能如此!”


是啊,誰能想到,當年舂陵鄉下一個老實厚道、柔順率真的農夫,竟有一天能當上皇帝!我們看歷朝歷代的開國君王,嬴政、劉邦、曹操、劉備、司馬懿、趙匡胤、李世民、朱元璋,哪個不是雄才大略、剛強大氣的梟雄,劉秀站在他們身邊,感覺就像一個異類,怎麼也不像同道中人。

然而,劉秀在旁聽聞,卻不以為忤,反哈哈大笑道:“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憑啥開國帝王就要剛,我劉秀偏偏要不走尋常路,以柔道來治天下。

問題來了,柔道,何謂柔道?當然不是奧運會項目。真要弄清楚,我們來看建武十二年東漢基本完成統一大業後,劉秀的一系列所作所言吧。

建武十六年,劉秀遣使解散了各郡流民盜賊,給他們土地、糧食,讓他們安心生產;並實施度田,著力解決日趨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

天下事得之於疏,而失之於密,故治盜之法,在緩不在急——再大的盜,從前也是良民,王莽不懂這一點,所以把良民整成了盜賊;劉秀懂得這一點,所以能把盜賊變成良民。這才是真正的“天下無賊”。 至此,天下大定,牛馬放牧,單車露宿,道無拾遺,夜不閉戶,一片昇平景象。

看來,劉秀所謂柔道,其實也就是一種儒家思想與黃老思想的雜糅。他在教育上特別注重儒學與風俗教化;在政治上則嚴以察吏,寬以馭民;在文化上則敦厲名實,尊崇節義;在經濟上則加強社會福利制度,釋放奴婢,救助貧民、輕徭薄賦(劉秀時田租為三十稅一,為封建王朝最低)。最厲害的是,劉秀真正做到了精兵簡政,他竟然罷州郡兵,復員百萬,以縮減國防開支,恢復生產;又省郡十三,並縣四百、裁汰掉了政府90%的官員(只這一點驚世駭俗,它意味著國家行政開支可以縮減90%讓利於民,史稱“費減億計”。這可是超越了多少時代的行政高效!實在令人驚歎。)

於是,上承光武數十年勵精圖治之餘緒,東漢帝國在“明章盛世”(第二任漢明帝與第三任漢章帝)之後,中國南部大開發,社會經濟呈現出空前繁榮之景象。人口達到六千餘萬,耕地達到七億餘畝,全國每個農業勞動力每年生產穀物一千餘公斤,人均佔有糧食約三百二十公斤,此經濟成就已遠超“文景之治”(據《後漢書 仲長統傳》,東漢中後期農田畝產達到九十公斤,比西漢高出一倍多),直與後世的“貞觀之治”看齊。就算到近代,我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也一直在這個水平線上下徘徊。也就是說,東漢一朝已將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帶到了巔峰狀態。

看來,劉秀作為一代明君,是真正做到了盡職盡責,愛民如子;他不愛飲酒,不喜奢侈,甚至不好女色,後宮妃嬪人數還不如鄉間的一個小地主;他唯一的愛好,除了讀書,便是工作——他當農夫的時候便鑽研稼穡,當將軍的時候則勤于軍務,當皇帝的時候自然就勤於國事,史書稱其理政之勤,往往清晨視朝,日仄乃罷,完了還要召集公卿、學士講論儒家的經學義理、探討儒家的治國之道,常常夜半方寐,皇太子劉莊勸他注意身體,劉秀卻道:“我自樂此,不為疲也!”(成語“樂此不疲”典出於此)頗有些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味道。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劉秀在一種幾乎瘋狂的工作狀態之中去世了,享年六十三歲。不久,皇太子劉莊即位,是為漢明帝。群臣又奏諡劉秀為光武皇帝,廟號世祖。諡法曰“功格天下曰光,克定禍亂曰武。”這兩個字實至名歸。至三月初五,光武皇帝的靈柩被薄葬於洛陽城北的原陵(在今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鎮鐵謝寸西南),頭枕黃河,腳踏邙山,永遠的睡去了。

圖:原陵

劉秀的陵墓很寒酸,高只六丈六,要知道秦始皇陵高五十丈,漢武帝茂陵高二十丈,漢陵的平均水平也有十二丈;但他們誰也無法遮擋光武帝劉秀的光芒,他這一生,以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做到了,他通過他一生艱苦卓絕的攻戰與經營,終於在他身後留下了一個揚帆啟航的中興大漢。前方風光,更加明媚無比。


千古名將英雄夢


這話一點也不假。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是這樣評價光武帝劉秀:“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允冠百王”的意思,就是說超越所有的帝王。

第一,光武帝劉秀在武功、文治、道德上都堪稱一流

在歷史上,能夠集武功、文治、道德修養於一身的皇帝,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都以布衣起兵,最後登上九五之尊,武功赫赫,可是他們兩人殘殺功臣,於德有虧。在眾多帝王之中,能在武功、文治與道德三方面同光武帝劉秀一較高低者,只有唐太宗李世民。然而李世民的事業起點很高,在起兵之際,其父李淵已是手握重兵之封疆大吏。而劉秀雖然是皇族之後,卻只是平民百姓的身份,南陽起兵之際,所以憑恃的力量是少而又少,其一統中國的難度,顯然也要比李淵、李世民父子較為艱難。李世民儘管並不殘暴,但仍有玄武門殺兄奪位之舉,在道德修養上,不及光武帝之淳正。

第二,光武帝在保全功臣上,無人可及

光武帝最被後世稱道的一件事,就是保全功臣。

在歷史上,“兔死狗烹”幾乎存在於每個朝代。許多封建王朝的開國功臣都難逃被誅殺的下場,這是因為他們在戰爭過程中所培養起來的軍事謀略智慧,反過來對皇權構成了威脅。這就是所謂的“功高震主”。可是在光武帝一朝,未殺一個功臣。

為什麼別的皇帝難做的事,而劉秀卻做到了呢?

首先,劉秀的道德水準是比較高的,他不嗜殺,是一個重感情、重交情的人。作為皇帝,他富有人情味。他把這些功臣視為兄弟,推心置腹。在寫給臣下的私人信件中,他不稱“朕”而稱“吾”,平易近人,流露出真情實意。他胸襟寬廣,哪怕曾經是敵人,只要是真心投誠,既往不咎。對待敵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對於功臣。

第三,光武帝的胸襟來自於自信,自信來自於能力

光武帝沒有像劉邦、朱元璋那樣殺戮功臣,也沒有采取像宋太祖那種杯酒釋兵權的模式,卻能把眾臣治得服服貼貼。他就沒想過別人會覬覦皇位麼?當然不是。只是他有自信,有過人的統御力。

這種自信從哪來呢?來源於他非凡的能力。劉秀文武雙全,能指揮千軍萬馬,能坐而論道。他不僅能駕馭將領,也能帶兵打仗。東漢開國時名將很多,如果我們要排名,皇帝劉秀應該排在第一位。毛主席曾稱讚他是“歷史上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的皇帝”。

劉秀用人手段很高明,很值得後世學習,他經常是用激勵的手段。他特能表揚人,而且用詞很高明,許多都成為大家熟悉的成語。比如他評價鄧禹:“謀謨幃幄,決勝千里。”評價耿弇:“有志者事竟成。”評價馮異:“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劉秀付出的是真誠,得到的回報是效忠。這就是孔子說的“君君臣臣”,君有君道,臣有臣道。


君山話史


說劉秀是史上最會做皇帝的帝王,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對光武帝劉秀,就連毛澤東也毫不吝嗇地用了三個最來評價,說他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這是絕無僅有的。

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史上,漢光武帝劉秀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中興之君”與“定鼎帝王”兩項頭銜的皇帝。作為一個窮光蛋,劉秀能夠審時度勢,利用新莽末年社會動盪之際,乘機起兵。初雖依附於更始政權,但最終於與決裂,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最終一統江山。

劉秀雖然是個窮光蛋,但他卻很善學習,是一個大學問家。執政後的劉秀,自然知道知識的力量,他大興儒學、推崇氣節,使東漢成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劉秀胸懷治國之策,在其任上,他輕徭薄稅,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精兵簡政,社會經濟得到極大發展,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史稱“光武中興”。


夏後殷鑑


第一,劉秀的經歷比較豐富,從官二代到平民再做將軍,皇帝,自然非常瞭解民間疾苦,當皇帝后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能力還是比較強,處理恰到好處。

第二,劉秀的管理能力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機構,辦事效率高。

第三,劉秀有一定經濟頭腦。曾上太學時與同學合買驢,拉貨掙零用錢,當皇帝后經濟向前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第四,重視教育。王莽曾焚燒典藉,而劉秀每到一處,收集民間藏書,獨尊儒術,就象現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想,較前位。

第五,善待功臣。雲臺二十八功臣全部善終,也重用文臣,武將兵權並未解除的情況下得以妥善處理,如有人告馮謀反,劉秀將檢舉信給馮看並告訴他沒有什麼可怕的,然後燒之,馮服之,更忠心了。

第六,邊疆穩定,外交穩妥。劉秀是歷史上最早接見日本使者的帝王,日本使者稱願為“漢臣藩”,求賜名,劉秀賜“倭國”,說明劉秀能力被“倭國”認可。

第七,劉秀為人低調,重情義,感情專一,只愛陰麗華,朝中口啤好。

第八:民族政策好。針對不同民族因時因地制宜,釋放奴婢,刑徒等。

第九,劉秀的軍事能力強,總是身先士卒,幾次當敢死隊隊長,衝鋒在前,軍隊威望高,以少勝多,軍隊自上到下佩服。

第十,劉秀審勢度時,與時俱進,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方針政策適合於生產力的發展。所以作當皇帝已做得相當不錯了。


學習冇止境1


劉秀能從一個種地的莊稼漢,靠著自己的實力以及運氣,逆襲成一代帝王確實不容易。為什麼說劉秀是史上最會做皇帝的帝王呢?

因為劉秀比較會用人,而且他還有很大的信心能管理好這些人。

我們說一下劉秀的過人之處,劉秀剛起義的時候,隊伍以及實力是不怎麼樣的。尤其是他的大哥劉演死後,他更是舉目無親了。

這時候的他在河北做招撫工作,正好在河北這一代有一個算命先生,自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所以,他應該繼承大漢的江山,繼續當皇帝。於是,這個算命先生假劉子輿就在河北當起了皇帝。

劉秀本來是在這裡做招撫工作的,假劉子輿一當皇帝,他第一個要幹掉的就是劉秀。那時候的劉秀無論是威望,還是地位都沒有假劉子輿的高。

所以,這個時候,劉秀的手下有很多人開始有了叛變的想法,和河北的假皇帝暗通起書信來。

任誰沒想到的是,劉秀這個屌絲竟然逆襲了,他帶著少量的軍隊把假皇帝給幹掉了。當劉秀攻佔了假劉子輿的宮殿後,他就發現了他的手下通敵的那些信件往來證據。

這時候劉秀什麼沒說,點燃了火把,守著全體將士,把書信全部給燒著了。

劉秀的意思是說,在那種我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幾天的情況下,你們想背叛我,是情有可原的。這些你們寫的信,我就當沒有見過,以後只要你們忠心我就行了。

果然,劉秀的這些部下,後來一個也沒有背叛他的。

到了三國的時候,曹操和袁紹打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之後,他也發現他的部下有暗通袁紹的書信往來。

這時候的曹操也是學的劉秀,他把這些信件全部給燒掉了。可見,劉秀的這一招對安撫人才是十分有用的。

劉秀這樣的人當然也是最會做皇帝的了,在他當了皇帝后,他可是連一個功臣都沒有殺的呀。他不但不殺這些功臣,反倒是重用他們,給他們更好的爵位,甚至給他們結成兒女親家,讓所有的這些有功之臣,一起幫他守住這來之不易的江山。

不得不說,劉秀的這種胸襟是任何朝代帝王都不可比擬的。

劉秀也是毛主席最推崇的皇帝,他可以說是一個完美天子。既會用人,又會打仗的全才皇帝。

劉秀最讓人羨慕的是,他不但得到了江山,而且連美人他也得到了。劉秀在做農民的時候,就聽說過陰麗華的美名,而且劉秀還有過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夢想,結果到了他當皇帝之前,這個夢想竟然實現了。

所以,劉秀確實有別人羨慕的資本。


史學達人


不濫殺功臣,對子民也好,對自己老婆也可以,確實是可以。有的人做皇帝行,對別人不行...有的人對人很好,但是治理不了國家,劉秀?都行!

劉秀上臺以後與民休息, 無為而治, 恢復發展社會經濟。主要措施有:輕徭薄賦;釋放奴婢;安輯流民等等。東漢初年, 為恢復發展農業生產, 劉秀採取了減免租稅的辦法。即位之初, 為敷軍用之不足, 劉秀一度實行什一之稅。經過精兵簡政開源節流, 經濟稍有好轉, 劉秀即於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詔:“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為鼓勵繁殖人口, 下令, 凡人有生兒育女者, 免算賦1 -3年。在徭役徵發上, 劉秀注意與民休息, 儘量不勞民, 農民的徭役負擔大大減輕。“時兵革既息, 天下少事, 文書調役, 務從簡寡, 至乃十存一焉”(《後漢書·光武帝紀》) 奴婢流民問題也是西漢中、後期遺留下來的最主要社會問題之一。


為遏制奴婢問題惡性發展, 劉秀從建武二年(公元年)至十四年六次下令釋放奴婢和三次下令禁止殘害奴婢。凡違抗命令而不解放奴婢者,按西漢的“略人法”治罪。詔令中還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 其殺奴婢, 不得減罪” 儘管劉秀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令也有較大侷限性, 但它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奴隸制殘餘勢力, 緩和了階級矛盾, 增加了農業勞動力, 對穩定社會秩序, 恢復發展社會經濟,作用是巨大的。還有加強集權,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等等,都表現了劉秀的作風和踏實。


李三萬的三萬裡


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撥亂之主。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

公元25年,劉秀與綠林軍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漢室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後漢”。經過長達十多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更始、赤眉和隴、蜀等諸多割據勢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紛爭戰亂長達二十餘年的中國大地再次歸於一統。

劉秀在位33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使後漢一朝成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時代。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