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寶釵和黛玉初次進賈府,誰的規格高?為什麼?

緡城一樹


寶釵的規格高。

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黛玉想道:這必是外祖之長房了. 想著,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伕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後面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

這裡清楚地寫到黛玉進府走的是西邊角門。

又見哥哥升了邊缺,正愁少了孃家的親戚來往,略加寂寞。過了幾日,忽家人傳報,姨太太帶了哥兒姐兒閤家進京,正在門外下車。

這是描寫寶釵進府時的情景。明顯寶釵是從正門進來的。

豪門貴族一般情況下不開正門。薛姨媽帶著寶釵從正門進來,說明寶釵進府規格更高。

那麼為什麼這樣安排呢?

這其實是在告訴作者,寶釵和黛玉的原型,都是寶玉的妻妾。但是後來寶釵是寶玉的正室,而黛玉則是成為偏房。

為什麼這樣說呢?

寶釵的花籤-牡丹。“任是無情也動人”,花籤道牡丹花為花王。

花王是統領百花,所以寶釵是正妻是不會錯的。

而且寶釵成為正室後,還不停欺壓黛玉。導致黛玉無處可避。

看原詩:

牡丹花 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待,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這首詩後面的真相是很心酸的。芙蓉何處避芳塵,這是暗指牡丹欺壓芙蓉,致使芙蓉無處逃避。

韓令偷香是個典故。是暗指寶玉和黛玉兩廂情深。因為寶玉曾經比喻黛玉是香玉,又比喻她是耗子偷香,所以是隱指他們兩人情感深厚。但是最後還是辜負穠華,如春歸去。

寶釵要害黛玉,在撲蝶一回就已經埋下伏筆了。



而黛玉的花籤正是芙蓉。

書上寫到風露清愁。花籤後面又寫到牡丹陪飲一杯。

這是暗指黛玉一生的眼淚,是源自寶釵。

黛玉和寶玉本來言和意順,兩小無猜,自從寶釵來後,兩人紛爭不斷。

黛玉無數次因為寶釵母女宣揚的金玉良緣而哭泣。寶玉一開始並不知避讓,反而時常去看望寶釵,令黛玉更加猜疑和不安心。寶玉的不知避讓,也側面做了寶釵的幫兇。

所以,黛玉之風露清愁,既是因為寶玉,也更是因為寶釵的介入和最後的掠奪。



所以,這裡並非閒筆。因為正門進的寶釵,最終害死了從角門進的黛玉。

(圖源自網絡,侵刪)


書燈幽見


你好,我是國風

個人感覺上,肯定是迎接林黛玉的規格高一些。畢竟林黛玉是這裡的人親自派人去迎接過來的。雖然是走了側門,也沒見到十里相迎。但畢竟待遇那時候只是個頂多七八歲的小孩子,輩分上也低。不可能高一輩的長者要贏初七八里地去。即使是同一輩的,因為林黛玉是個女孩子,就不可能派賈璉賈珍這些男子迎接。能有資歷迎接的也只有王熙鳳李紈尤氏三個人。但是賈府中也沒有派出,略顯得有點輕視!

但是寶釵一家的到來就不同了,基本上是冒昧到門,而且也就是準備著來走個親戚,住個一兩天就回自己的家裡住。是老太太好客,把他們留在了自家常駐。才有了以後的故事!至於老太太是不是真心留人,還是薛家不要臉賴到了這裡不走了。那就很難說了!

但是至少林黛玉這面,絕對是100%真心留在家裡的,沒有一絲推出的意思!


國風1974


《紅樓夢》中,讀者不知有沒有注意到,黛玉和寶釵雖然都是賈府的親戚,且輩分相同,但初次進賈府時,倆人的待遇卻有很大差別。



黛玉進賈府

原著:“黛玉一行,到了榮國府門前,卻從西邊角門進了賈府。”丫頭婆子們迎出來扶著黛玉去見賈母。

見了外孫女,賈母摟著黛玉一通哭,又給介紹王夫人和邢夫人,接著王熙鳳假模假樣的笑一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然後黛玉客就去與賈探春等姊妹們相見,而兩個親舅舅都藉口躲了。最後是見賈寶玉。

寶釵進賈府


家人傳報後,王夫人親自帶著一幫女眷迎出大廳,將薛姨媽和薛寶釵等接了進去。

賈府擺宴為薛姨媽一家接風洗塵,賈政使人來安排薛姨媽一家:“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閒著,打掃了,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而賈母也親自對薛姨媽進行挽留。

兩相比較,我們很明顯看出,寶釵和黛玉進賈府,寶釵的規格要比黛玉高。

那麼,相同身份、輩分的寶釵和黛玉進賈府的規格為何不盡相同呢


我覺得並非是賈府看輕黛玉,主要是黛玉自己單身前來,又是賈母讓林如海把女兒送來的,賈母一直盼著外孫女來和自己住。而賈府眾人都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因為是親人,又是小輩,所以舅舅都沒出現。

而薛姨媽卻是大家人同來,此外她代表著薛家,隊伍裡還有薛家未來的主人薛蟠,薛家在金陵也是大家族。而且薛姨媽又和王夫人是姐妹,這也是王夫人帶頭迎接,賈政讓人留客的原因。至於賈母的挽留只是客套話而已,但因為薛蟠惹了禍,薛姨媽就坡下驢,直接答應住下來,這讓賈母有點沒想到,不過都是親戚,住一陣也無所謂。

綜上所述,寶釵和黛玉進賈府,表面上看是寶釵規格高,但因為寶釵是跟隨母親薛姨媽來的,而薛姨媽代表的是薛家,所以賈府迎接的規格高,寶釵是沾了母親的光。如果是寶釵自己進賈府,我認為她的規格可能還不及黛玉。


本文參考文獻:《紅樓夢》


墨雪問心


我覺得是黛玉的規格高。

首先,先來看一下兩位進府時的情形。黛玉到賈府,是一路轎子抬進去的。所謂:那轎伕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後面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黛玉坐轎子進了榮國府,又坐轎子直到賈母住的院子。而薛家到賈府,是這樣的:過了幾日,忽家人傳報:“姨太太帶了哥兒姐兒,閤家進京,正在門外下車。”轎子是沒得坐了,大約是走進來的。

再者,我們看一下接待的規格。黛玉到來,賈母是帶了榮國府幾乎所有的內眷迎接的。賈母、邢王二夫人、李紈當時就在場,隨後王熙鳳、三春和寶玉也到了,可以說是闔府迎接。就連賈政的妾趙姨娘和周姨娘以及賈環都沒份兒迎接。其後兩舅媽也親自帶著去拜訪舅舅。從榮國府的角度,可以說是最高規格的接待。薛家呢,是:喜的王夫人忙帶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廳,將薛姨媽等接了進去。這個時候,趙姨娘和周姨娘有資格迎接了,估計李紈、王熙鳳和三春也在,邢夫人可沒這個空。然後才: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閤家俱廝見過,忙又治席接風。這個時候,邢夫人才會來相見。這裡面固然有是王夫人親戚的緣故,但其間的差別還是蠻明顯的。

所以,我覺得是黛玉規格高。





佛系安利小可愛


林黛玉是在母親去世後,由外祖母賈母派人去接來的,是打算長住的;薛寶釵是跟著母親和哥哥一起來的,是以客人身份來的。兩個人被接待的規格高低還真不好比較,我們先來看看賈府接待他們的場面。

一、林黛玉進賈府時,賈母親率全家女眷久等多時,兩個舅母悉數到場。

黛玉初進賈府時受到的接待是這樣的:

1.進門後,停下轎子,婆子們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

2.丫頭早已等在門外,見黛玉來了,歡喜相告

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說:“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面聽得人回話:“林姑娘到了!”

3.黛玉進入房中,賈母抱住“心肝兒肉”的大哭,可見憐愛之至

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髮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的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

4.兩個舅母、大嫂子李紈悉數在場。

5.王熙鳳特別表現對林黛玉的親近感

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

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在這裡不要想家,想要什麼吃的、什麼頑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歇歇。”

6.迎、探、惜三姊妹不用上學,趕來陪伴。

7.邢夫人親自攜黛玉之手,去拜見賈赦

8.王夫人也攜黛玉之手,諄諄教導。

由於林黛玉是作為小輩拜見長輩們,所以諸人沒有去門外迎接,但從久等多時可以看出,賈母對林黛玉到來的期盼。

接待林黛玉是以賈母為主導,賈府重要女眷全員參與的大場面,這足見賈母和眾人對黛玉的重視。

二、薛姨媽母子三人到來,王夫人去接,然後領著拜見賈母

那時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虧賈雨村就中維持了結,才放了心。又見哥哥升了邊缺,正愁又少了孃家的親戚來往,略加寂寞。過了幾日,忽家人傳報:“姨太太帶了哥兒、姐兒閤家進京,正在門外下車。”喜的王夫人忙帶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廳,將薛姨媽等接了進去。

薛姨媽是王夫人的親妹妹,兩人是平輩,薛家當家人和賈家當家人地位又相當,來做客,王夫人自然帶人接出大廳。

薛蟠在賈璉的引導下,先後拜見賈政、賈赦、賈珍等。

然後是賈母和賈政等殷勤相留,薛姨媽一家三口住到了榮國府東北角的梨香院中。

薛家進賈府,相對於林黛玉來說,場面小多了。但也不能說賈府不重視,因為過去沒有手機和電話,薛家到了門口,才有家人傳報進去,王夫人才急忙去接。

但又說回來了,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為什麼全家人都在廳裡等候呢?估計從林黛玉離開姑蘇後的行程,都不斷地有家人向賈母稟報,何時下船,何時乘轎,何時到,在家中的人已經心中有數。

三、賈家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態度,對二人日後性格的形成的影響

林黛玉是被賈母作為“心肝兒寶貝”接進來的,賈母對其寵愛程度與賈寶玉相同,三個嫡親的孫女到靠後了一步。

林黛玉初來的時候,年齡雖小,但做事很到位,該說的話一句都不少,不該說的話一句都不多,是個聰明靈秀的乖乖女。

但後來變得有些任性了,比如因送宮花她怒懟周瑞家的時候,就讓人為她捏著一把汗。

她的任性,或者顯示的是賈母的寵愛。

隨著薛家而來的,還有“金玉良緣”之說,或者薛寶釵是帶著某種家族的使命而來的,這使她不得不藏起少女天真爛漫的一面,不得不端著,以老誠持重的一面示人。看看邢岫煙與薛蝌定了親後,在薛寶釵面前的表現就知道了,一旦結了親,女孩就必須端著。


我就是竹韻


黛玉、寶釵進賈府,其規格都與她們的身份完全相符。

林黛玉母親去世以後,賈母非常惦念林黛玉,因此專門派人把林黛玉接來。整個過程有細緻的安排,並一步一步地有條不紊來完成。這當然也為林黛玉進賈府,對賈府有一個仔細觀察和了解,提供了條件。

林黛玉到賈府後,整個賈府的當家女人和長輩們,都在賈母所居住的地方,迎接林黛玉。這裡有: 外祖母賈母,舅母邢夫人、王夫人,長嫂李紈等,應該說這是賈府中最高的規格了。

再說薛寶釵到賈府,她是與母親薛姨媽和哥哥薛蟠一起到來的。王夫人親自帶著一家女眷迎接了她們。其實薛姨媽一家人來賈府,也就是衝著王夫人而來的,王夫人迎接薛姨媽等一家人,應該說也是薛姨媽到賈府受迎接的最高規格了。薛寶釵只是薛姨媽這個家庭中的被迎接的一員而已。

林黛玉進賈府,她是衝賈母而來的,賈母安排並迎接她,也是在情理之中。

應該說林黛玉和薛寶釵進賈府,她們各自都受到了相應的最高禮遇的迎接,賈府對她們沒有厚此薄彼,都是符合她們的人物身份的。


文學與教育


從進府的接待規格來看,寶釵進府的規格高,黛玉的規格低。

[大偵探皮卡丘]黛玉進賈府是賈母派人派船接來的,寶釵進賈府是自己主動上門串親戚。黛玉來賈府是要常住的,賈母要親自替女兒教養外孫女。寶釵來賈府是拜訪姨母,賈府根本沒想到薛家會在賈府常住。

[大偵探皮卡丘]寶釵和母親及哥哥進賈府,是轟轟烈烈。家人傳報:“姨太太帶了哥兒姐兒,閤家進京,正在門外下車。”喜的王夫人忙帶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廳,將薛姨媽等接了進去。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閤家俱廝見了,忙又治席接風。薛蟠已拜見過賈政,賈璉又引著拜見了賈赦、賈珍等。賈府所有重要人物悉數登場見面。賈政、賈母紛紛留客,給足了薛家面子,做足了功課。

[大偵探皮卡丘]黛玉進賈府,轎子靜悄悄地從西角門進,中間未作任何停留,直接進了賈母的院子。丫頭們都笑迎上來道:“剛才老太太還唸誦呢!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個爭著打起簾籠,只見兩個人扶著一位鬢髮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回頭才行禮拜見外祖母,兩個舅母和嫂子李紈。賈府三春還在上學,鳳姐也沒有守在賈母跟前迎接遠客。然後黛玉去拜見兩個舅舅,結果一個也沒見到。






博古觀津


黛玉和寶釵初入賈府的場面黛玉差距有點大,我們來看看各自的描寫是怎麼樣的。

黛玉入賈府:正門不開,只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道:“這是外祖的長房了。”又往西不遠,同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卻不進正門,只由西角門而進。

寶釵入賈府:過了幾日,忽家人報:“姨太太帶了哥兒姐兒閤家進京在門外下車了。”喜的王夫人忙帶了人接到大廳上。

首先關於林黛玉初次進入賈府,曹雪芹的描寫可以說是非常細緻了。一則是曹公本就對林黛玉非常偏愛,二則也是通過林黛玉的視角,還原了賈府的樣子,這是曹雪芹筆法的精妙所在了。而從薛寶釵進入賈府的描寫來看,雖然只是短短兩句話,可其中的信息量卻不小,注意兩個關鍵詞“王夫人”、“大廳”,王夫人帶著一眾人主動出來相迎,還接到了大廳敘舊了好一番,後才帶著去見了賈母等一干人。

照理來說,林黛玉初入賈府的時候她的父親尚在,也就是說雖然只是孤身入府,林黛玉代表的是林家,而從家世來看,林家的煊赫程度並不遜色於薛家。那麼為什麼林黛玉進賈府卻只是從西角門而進呢?這其中卻恰恰隱含了賈母對黛玉的偏愛。《紅樓夢》裡最會說話的王熙鳳,就曾經對賈母說過一句話深得她心,她說:“瞧著(林黛玉)這通身的氣派,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倒像是親孫女”。

賈母本就最喜愛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早逝之後賈母便對黛玉尤其偏愛,一直跟林家說要將黛玉接去賈家,所以在賈母的心中,黛玉根本不是賈府的外人,而是自己人。所以黛玉初入賈府對於賈母來說就跟回家一樣。還有一個原因也許是賈母憐惜這位外孫女,只讓她從西角門進卻不出入正門,也是覺得她太年輕怕受不住這樣的陣勢,這又是另一種偏愛了。

當然啦,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大家族的禮教制度森嚴,凡需要出入正門的都是關乎宗族的大事,比如大喜和大喪,或者是國禮,探春後來以王妃的身份離開賈府,只怕就是走的正門,可惜庶出的探春人生中僅僅風光了這一回。


翁子涵


當然是黛玉的規格高。因為:

親緣關係不同

黛玉是賈母的女兒的女兒,即親外孫女。

寶釵則是賈母的兒媳婦的妹妹的女兒,沒有血緣關係。

迎接方式不同

黛玉是賈母安排了人員和船隻去接來的。

寶釵則是屬於投親而來的。

出面的人物不同

黛玉是賈母親自接見的,並且陪同接見的還有邢夫人、王夫人、李紈,以及後來趕來迎探惜春和王熙鳳等主要人物。

寶釵則只有王夫人接見,而且還不是針對她的,王夫人是以寶釵的媽為主要接見對象的,寶釵屬次要人物。

後續的安排不同

黛玉進賈府後留在了賈母身邊,這顯然是前期早有打算的,是賈母發自內心的真實想法。

而寶釵則是由她姨父姨媽臨時收拾了梨香院安頓,賈母的表態也只是遣人傳話進行挽留。這明顯是沒有充分準備,不過是親戚間的客套行為。

當然,這些表面上的事情,不過是為“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做的鋪墊,背後實則是統治階級內部兩個派系的陰謀鬥爭的開端。


尊前談笑


從小說中的人物設定來看,寶釵的地位似乎不如黛玉,那麼規格上似乎會略遜一籌。釵黛均是金陵四大家族“賈王史薛”的後代,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巡鹽御史,祖上承襲過列候,既為鐘鼎之家亦是書香之族;寶釵則出身為宮廷採辦購置各種物品的皇商世家,從這個角度上看寶釵的身份背景是大大不如黛玉的。實際上回到原著中去仔細對比寶釵、黛玉二人初次進賈府的情形,就會發現作者的原意似乎並不是想要表現二人地位的高低。具體原因如下:

一、黛玉進府是推進故事進程的重要因素。

黛玉進賈府”出自《紅樓夢》的第三回,是書中的名場面之一,從它被收入到高中語文課本中可以側面證明其經典程度。在上一回,賈雨村和冷子興的飯桌演說交代出全書故事的發生中心賈府,揭開敘事面紗的一角。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看到了賈府的外觀情形,黛玉進賈府這一人物活動正好提供給我們參觀賈府內在結構的契機。從黛玉一路走來的過程,可以看到賈府處處透著與一般仕宦之族不同的阜盛繁華;賈府內森嚴的等級形式,無論是主僕之間還是長輩後輩之間;更深層次的,何人更受寵何人正當風頭也可從黛玉眼中略一二。以及黛玉自己和與其接觸的相關人物的性格特徵,這些作者要交代的問題,藉由黛玉的初進賈府的過程都有所展現。

二、寶釵出場與黛玉形成了鮮明對比。

與黛玉不同的是,寶釵的“投奔”賈府並不是個人的行為,是與母親哥哥一同上京一同入住的,書中交代是管家的賈政挽留的結果(雖然薛母也早有此意)。黛玉以孤女的身份,來時帶有一番喪母的悲慼與低落,而選才人贊善失敗後的寶釵一家的到來似乎描述的一片歡天喜地的和樂氛圍。對比之下,可以看得出黛玉的到來是喪母的孫女回到外祖母身邊,雖是投奔,卻是實打實的歸附。而寶釵的到來就是親戚之間的日常走動,哪怕最後他們佔了賈府一院,吃穿用度仍是個人所有,與賈府始終保持著親戚間的禮儀。

三、作者的獨具匠心與情節設計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作者在描述了前面黛玉進賈府之後又寫了寶釵進賈府,卻達到了“同而不同”的效果,這種“犯中求避”的形式在古典小說中是個很常見的現象和手法,《水滸傳》中這種用法尤其之多。

從小說情節展開上看,故事中的兩大主人公、“木石之盟”的主人公寶黛二人在黛玉初次進府時相遇,後文又出現了與寶玉有“金玉良緣”的寶釵,三角愛情模式自此開始形成,87版電視劇在這裡就作出了很好的詮釋。

總的來說,作者在安排兩位女主人公出場的時候不應該是把重心放在二人身份對比之上的。當然,作為讀者,我們可以這樣進行解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