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医护人员需牢记的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一般在输液15min至1h内发生,患者发生冷感、寒战,可持续30min到数小时不等,续之发热38℃以上,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输液反应。建议每一个医护人员都牢记,特别是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医护人员需牢记的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护士操作原因:如加药时的污染、违反操作规程、未注意联合用药及药物配伍禁忌、输液量及速度不当、静脉留置针处理不当。


·药品质量原因:如药瓶裂痕或松动造成污染、药物储存不当发霉、药液不纯等。


·输液器具原因:主要是器具材质使用不当造成。


·环境温度原因:如空气污染、通风不良等。


·患者自身原因:如年老体弱、婴幼儿免疫力低等。


几种常见的输液反应

一、药物热原反应

药品生产本身带有或输液器材、输液操作不当都可引入致热原,主要是细菌的内毒素,当超过限度,往往可出现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老年人还可能出现心衰、死亡等。


抢救原则:

1.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

2.适当补液;

3.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4.立即注射非那根(25~50mg)或其他抗过敏药物,留观病人待退热至38℃以下,并无其他不适才可离开。如发生休克时,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进行抢救。


医护人员需牢记的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二、静脉炎

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过高,输液速度过快等,药液对血管会产生刺激,局部出现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沿静脉走向可发现条索状的红线。


抢救原则:

1.减慢、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

2.抬高患肢;

3.理疗或热湿敷(95%酒精或50%硫酸镁)。


三、容量负荷过重

输液过量或过快,特别是输入含钠液体过多时,容易发生急性左心衰。有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老年人、儿童输液应特别注意。


临床表现: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气促、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严重时口鼻可喷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液,听诊两肺出现干湿性音,心音弱速。


抢救原则:

1.立即停止输液,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立即高流量吸氧。湿化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酒精能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其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3.强心、利尿、扩管:西地兰、速尿、硝普钠等;

4.平喘:滴注氨茶碱。


医护人员需牢记的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四、药物过敏反应

5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于输液后5min内,40%发生在用药后20min内;通常发生越早,症状越重。


临床表现:荨麻疹,皮肤潮红、骚痒;头痛、焦虑不安,意识障碍;胸闷、憋气;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低血压等。致死原因主要是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和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特征就是喉头水肿+哮鸣音+过敏药物。


抢救原则:

1.停止原有可能过敏的输液,更换输液管;快速输液如盐水、林格注射液。

2.平卧、吸氧、保暖。

3.抗过敏药物:葡萄糖酸钙1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氯化可的松等。

4.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

5.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


五、过敏性休克

临床诊断: 1.有过敏接触史;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要点:抢救需要迅速、及时、就地抢救。


抢救措施:

1.除去过敏原,如静脉用药,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接上生理盐水快速滴入。置患者于平卧位、给氧。

2. 首选肾上腺素,0.1%肾上腺素0.25~0.5ml肌注或皮下注射,可视病情20-30min重复使用。肾上腺素是首选药物,但不能应用心肺复苏的剂量(如1mg静脉注射)来抢救过敏性休克,因为心肺复苏是骤停心律,而过敏反应是有灌注。

3.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加5%葡萄糖100ml(静滴)。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扩容:平衡液:500~1000ml静滴,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6.给予钙剂及抗组胺药物: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注。

7.平喘:氨茶碱0.25g加50%糖40ml静脉缓注;呼吸抑制可以用呼吸兴奋剂。

8.心脏骤停需要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医护人员需牢记的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的预防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控制输液速度;

·加强留置静脉套管针封护理;

·加强责任心,严把质量关;


真正需要输液的3种情况

1.吞咽困难

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3.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不需要输液的53种疾病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医护人员需牢记的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静脉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因此,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


1.《静脉输液反应主要因素及预防》——李爱民、孙鹏丽、李向茹、黄坤(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安徽省卫计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