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西华这个地方隐藏着:哲学家、政治家。

西华这个地方隐藏着:哲学家、政治家。
西华这个地方隐藏着:哲学家、政治家。

箕子(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1082年),商代贵族,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据说是纣王叔父,知识渊博,官居太师。当时,纣王身边有三个仁人志士,被称为“三贤”,分别是宰相比干、大臣微子和太师箕子,由于商纣王生性残暴,荒淫无耻,修建离宫别馆,又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欢,他们多次竭力进谏,因此纣王对他们怀恨在心。纣王首先对比干下了毒手,下令对比干剖腹验心,比干就这样被挖心而死;微子多次进谏,也因此得罪了纣王,为了防止受到纣王的杀戮,微子远走他方;太师箕子,作为纣王的叔叔,感到纣王对自己下手的日子也不远了,终日感到郁闷。后来,他装疯卖傻,以此躲避纣王的迫害,忍辱负重活了下来。纣王见箕子疯疯癫癫,于是就把他囚禁在西华。被囚禁在西华后,箕子筑台昼夜苦读,掌握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治国理念等知识,后来写出了儒学的代表作《洪范》。周武王灭殷后,箕子获得释放。周武王知道箕子的才能后,就召见他并向他咨询治理国事的策略,箕子就向周武王提出了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9条大法。据《西华县志》记载:“《史记》武王克殷,访问箕子以天道,箕子以洪范陈之”。这9条大法被后人称为“洪范九筹”。后来箕子带领族人东去到达朝鲜,并建立了朝鲜国。

箕子不愧是儒学的鼻祖,他懂得生存的意义。人,要爱惜生命,要善于思考,须知活着的意义,他没有比干那样刚烈,也没有微子那样沮丧。他有自己的想法,佯狂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在改革大潮滚滚东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箕子这种策略、智慧和勇气。

原箕子读书台为明代所建纪念性建筑,位于西华县城东南隅,与衍畴书院、箕子祠在一起。《陈州府志》载:“华邑,箕子之旧封也,故城号称箕城。县城东南隅,其势甚高,有箕子祠在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