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曹操已统一北方,孙、刘归顺就行,为啥非要分裂国家、生灵涂炭?

长喜1690202815422


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刘备只要投降就行,为啥非要分裂国家,生灵涂炭?



这话确实没错。正如建安十三(208)年,曹操发给孙权的檄文 : “孤近承帝命,奉昭伐罪。……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这檄文说的清楚,矛头只对刘备,曹操与孙权,只是作为结盟,从名义上看,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但作为精明的政治家,孙权知道,这不过是忽悠自己,真正的用意,是唇亡齿寒,刘备灭亡之时,就再也不会有“同分土地,永结盟好”,那时只有乖乖投降,绝无第二条路。因此,孙权召集谋士们,商议对策时,第一高参张昭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吴原来还有长江天险,如今曹操据荆州,已经与吴共享长江,与其开战,没有任何优势,不如纳降,才是万安之策,一旦开战,很难打赢,那时就被动了。众谋士一齐附和说,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这话虽有一定道理,一伙谋士,人人都赞成也没用,孙权不爱听,黑着脸勉强听张昭说完,也不表态,张昭无趣,只好退出。张昭刚出去,早就伺候的鲁肃,紧忙推门进入,不用问,鲁肃就知道张昭说了啥。鲁肃对孙权说,张昭说的,吾辈每个人都可以,唯独主公不行。试想,如鲁肃之辈,投降曹操,仍然会当官至州郡,情况差不了多少,可主公降曹,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岂能南面称孤?还能按自己想法行事吗?孙权叹道,众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所言,正与吾见相同,此乃天以子敬赐孤也!



而刘备实际并不是这时候,早在平定吕布,曹操带刘备回许都,介绍面见汉献帝,皇帝令人查过家谱,立封刘备左将军,宜城亭侯。这左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是高级军职,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刘备如果乐意,完全可以安享富贵,根本不用再争来打去,担惊受怕。可刘备比孙权更有志向,一心要替皇帝出口气,于是秘密参加反曹,才不顾一切,逃离许都,返回徐州,另起炉灶。



按刘备的说法,就是要兴复汉室,因为曹操虽名为汉丞相,实际仗着实力欺凌皇帝,刘备就是要把跋扈、霸道的曹操拉下马,重新树立皇帝威信,至于刘备将来真正掌控权力,是否能兑现政治宣传,这不得而知。不过,这些口号在当时,确实能鼓动相当一部分人,竭尽全力为刘备效力。


流誉后


价值观问题,孙权、刘备两个都不是甘心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的性格。


实事求是的说,曹操对怂包诸侯投降后的待遇还是可以的,前有张绣,后有刘琮、韩遂和张鲁,包括刘备早年来投靠时,曹操都是优待处理,没有借故找茬,翻脸不认人。只要孙刘投降后,不像马腾的儿子马超一样瞎折腾,他们大概率可以混个善终。

然而,问题就在这里。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想当宠物,也得有自知之明。自己照照镜子先,是只猫是虎,心里要有数。曹操或许有养猫的心情,但他绝没有养老虎的闲情逸致。孙、刘都不是那种能甘心寄人篱下的人,他们又怎么可能投降于曹操呢?

刘备当年投靠曹操时,在曹营吃香喝辣,他的左将军职衔就是曹操上表举荐的,曹操不仅对他倍加敬重,而且还出则同车,坐则同席。在当时,刘备和曹操关系好到恨不得要穿一条裤子。但末了,刘备还是决定撒了丫子跑路。因为刘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知道关张两兄弟是什么志向。给人当吉祥物,他们终究不甘心。

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三国志·先主传》



孙权也一样。

孙权十八岁就有尊王攘夷之志,鲁肃笑话他志向不够,劝他干脆裂土封王算了,他嘴上虽没答应,但心理很爽,对鲁肃非常器重。

赤壁之战前,江东将领皆劝孙权投降,但孙权不想束手就擒,对将领们各种推诿,表示自己回去想想后再做决定。鲁肃就是猜准了孙权的真实想法,所以他才会顺着孙权的意思说:我们投降,仍然可以继续当官,待遇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你投降了呢?你觉得你能享受什么待遇?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三国志·鲁肃传》



孙权听完,表面叹息道:那帮王八蛋,太让我失望了!还是子敬你懂我啊,子敬你就是老天爷天赐给我的宝贝啊。把路鲁肃一顿吹捧。可其实,鲁肃的话不过就是分析厉害关系,怂恿孙权去拼一把而已。如果孙权只是个胸无大志的人,鲁肃无论说什么,终究也是徒劳。

这就像后来的曹爽一样,认定了自己即使投降自己也不亏,哪怕有桓范把怎么打赢司马懿的方案都拍他脸上,他最终也是挣扎一番后,选择了投降。

所以孙权不想投降,归根到底说,还是他的志向问题。他跟刘备一样,就不是那种能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的个性。江东众将领劝他投降时,他或许还有犹豫,但鲁肃跟他说你还能打一打,不能投降,仅一句话,孙权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总的来说。分裂国家,涂炭生灵对于枭雄而言都不过是浮云而已。曹操早年还给袁绍当小弟呢,他怎么就不投靠袁绍,心甘情愿的给袁绍当小弟呢?说到底,曹操也是不甘寄人篱下的枭雄心态。别人对你再好,哪有割据一方,自己当土皇帝爽?


Mer86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王朗一段里,王朗认为天下是有德者居之,曹操扫平群雄,有大功劳于天下,该做这天下的皇帝,让诸葛亮不要顽固抵抗,投降过来一起过安生的日子。诸葛亮痛斥王朗的言行违背了人臣之德,最后直接攻击人身,把王朗给骂死了。

这一段其实王朗与诸葛亮讨论的事情,是一个关乎政权正统的问题,就是谁应该来做这天下的皇帝。王朗沿用周代的政治伦理,说“以德配天”,有德者而居之。诸葛亮则认为曹家是汉臣,却行篡位之事,是德行有亏,不能做皇帝。他们其实都是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解释自家政权的合法性,王朗说曹家建有大功业,是万姓推举出来的皇帝;诸葛亮说汉家福泽绵延,国祚不绝,是从汉献帝那里继承来的皇帝。

正统,这个词比较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统治合法性的问题。统治的合法性,就是要解决如果你来做王,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招呼的问题。这个合法性有几个来源,一般来说是有民主选举、君权神授、社会价值的反射性认同等几种方式。传统意义上,中国历代王朝之所以强调正统,其实强调的就是君权神授体系。皇帝的权力是天神给予的,你敢不听吗?历朝历代都说是黄帝一脉,百姓而为同一家,善择国号以明其德。

在刘备时期,就经常把“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口号挂在嘴边,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势力寻找合法性,甚至诸葛亮出师北伐也是在为蜀汉政权寻找合法性,不然为什么蜀中民众要听从一帮外乡人的命令呢?

那么曹操能不能大度一些?只要孙刘两家维持表面的恭顺,大家和气生财就好,这样也就不用大动干戈了。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根本行不通。曹操不去打他们,他们也会找点事来打曹操,不然他们就没有办法说服他们统治区的民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国的地缘特点也决定了南北分立时间不可能太久,中原板块的实力在农业经济为主流的时代过于强大,只要中原安定,南方始终不能成为其对手。而根据礼法,大一统政治,又是正统的必要条件。所以自命正统的王朝皇帝,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完成大一统,这样才能祭祀天地,封禅泰山,青史留名。

何为大一统呢?秦始皇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意即不仅仅是领土方面完成汉地统一,还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乃至于思想上都完成统一建设。

曹操之所以天下三居其二也不称帝,可能就是因为在孙刘那里吃了亏。所以他说如果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意思是如果曹丕有能耐,就学周武王灭商之后,完成大一统再建立新的皇朝吧。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是居于上位的人,即使你衣食无忧了,可是那些跟随着你打天下的人可还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谁不想攀龙附凤,要个开国元勋当当?曹操是实干家,自己有军功,还能镇得住场子;曹丕带兵的机会少,军功不显,如果不立即篡位,把天下名器收归己有,难保那些将领们不会分化瓦解。

所以,曹丕急匆匆的篡位,其实就是想坐实了曹魏王朝的天下,让别人没有挑选,只有这一个可选项。为了使曹魏政权更有合法性,曹丕不仅灵前火速即位,还立即开始了三辞三让的禅让流程,证明自己的天下不是抢过来的,自己的皇位是推选出来的。

这可能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而知而行的历史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秦、汉两朝统一局面下的好处也众所周知,作为接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自然也会认同国家应该统一。

然而,认同“大一统”思想是一回事,事到临头如何选择是另一回事。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并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刘氏凭“实力”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有资格角逐天下。不是说曹操统一北方了,其他人就得俯首称臣,竞争的资格是公平存在的,不会因一种思想,或谁先占优势而消失。刘备、孙权同样有一统天下的大志,曹操越强,只会激发两人的斗志。

曹操一统北方,为避免国家分裂、生灵涂炭,刘备、孙权投降归顺,这只是一种理想局面,事实上很难发生。中国古代是“家天下”,以“家”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为社会基础,为应对风险,增强竞争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族,先有家再有国,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以曹操为例,曹仁、夏侯惇等曹氏宗亲作出了巨大贡献,曹操自然也要回馈、维护曹氏一族的利益。曹操虽打着大汉朝廷的旗帜,实际上得利最大的是曹氏宗亲。同样,刘备和孙权也要为各自背后的家族负责,为支持本势力的家族们负责,投降意味着要拱手让出许多利益,这些家族们当然不甘心。

于个人而言,刘备、孙权在曹操的诛杀榜上高居前列,他们的属下可降,甚至是家族旁系也可以降,唯独领头的不能降。降了,就是把小命交在曹操手中,曹操是不会留下这两个有影响力的隐患。

如果两人投降,天下一统不可阻挡,曹操不用再为维护榜样而发愁,生死真就在曹操一念之间了,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不能投降归顺。


寒星针


我是三维策论,历史爱好者,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

东汉末年,董卓祸乱朝纲,各地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生灵涂炭。直到公元205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才逐步统一了北方,他一扫割据中原的各方势力,实力大增。虽然赤壁之后刘备孙权割据南方与曹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蜀汉和孙吴的实力要远逊于曹魏。为什么刘备和孙权此时不归顺曹操,反而要分裂国家,使得生灵涂炭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曹操并非汉室正统

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黄巾起义的时候他率军征战,屡立战功。董卓乱政之时,曹操坚决抵制,并且首倡义军,讨伐董卓。天子蒙难,各地诸侯不闻不问,唯有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昌,使得社稷安定。按理说曹操控制的北方政权应该是匡扶汉室的,刘备孙权如果忠于汉室就应该归顺朝廷。可事实上北方朝廷是曹操控制而不是汉献帝控制,曾经的天下之主已经沦落为曹操翻云覆雨的工具。刘备和孙权就是看透了这一本质,声讨曹操称其“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由此可见,虽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给自己掌控北方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但是刘备孙权并不买账,更不用谈归顺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剧照)


第二、 曹操没有快速统一天下的实力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袁绍,奠定了他一统北方的基础。但是曹操依旧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当时除了孙刘之外,关陇有马超等军阀割据,辽东有公孙氏称王,曹操已经占据的地盘也是叛乱不断。赤壁之后,遭受挫折的曹操威望受损,各地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再加上曹操水军战船尽失,更是无力征服水网纵横的江南。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曹操并没有绝对的实力去弹压孙刘,更达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赤壁之战的时候天下形势)


第三、割据称霸和兴复汉室,孙刘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率军南下意图统一中原,如果孙权和刘备想要投降曹操此时就是最佳时机。就像当时的刘琮一样,刘琮占据荆襄,实力远胜刘备,但是他却在此时的投降了曹操,说到底就是刘琮没有争霸天下的志向。在这种情况下荆州大小官员也早就商量好了要投降曹操。

东吴与荆州情况类似,论国力东吴比荆州强不了多少,并且内部也有很多投降派。他们听说曹操率军南下纷纷劝说孙权投降。可是和荆州不同的是东吴不但有一个有野心的君主——孙权,还有一群以周瑜、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鲁肃更是劝谏孙权说"江东众臣都可以投降,唯有主公不能投降"。臣下们投降了曹操还可以保住眼前的荣华富贵,因为曹操需要用他们来治理江东,可是孙权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再也无法掌握实权。何况孙权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于是这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孙权有称霸天下之心,剧照)


刘备和孙权的情况类似,但是他抗曹的决心还要胜过孙权,因为他本身就是被曹操打到南方的。当他逃离许昌,斩杀车胄夺取徐州的时候就和曹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更是表明了他坚决抗曹的决心。

因此孙刘二人一个为了争霸天下,一个为了兴复汉室,两人都不会投降曹操。

(刘备有匡扶汉室之心,剧照)


综上所述: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刘备和孙权之所以没有向曹操投降一是因为曹操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并不是汉室正统。二是因为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是却没有绝对的实力鲸吞天下,孙刘二人并没有失去希望。三是因为刘备和孙权一个想要兴复汉室,一个想要割据一方,都有些称霸天下的野心。所以孙权和刘备不会投降曹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 欢迎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关注@三维策论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三维策论


导语:

曹操已是天下三分有其二,为何刘备、孙权不归顺曹操?如果归顺了曹操不仅促进了国家统一,并且不再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太平盛世岂不是英雄们所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对于曹操、孙权、刘备这样的枭雄们,他们逐鹿中原,导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目的无非是为了登上权力的殿堂,成为九五至尊。

对于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谋士们,他们唇枪舌剑,尔欺我诈,目的无非择明主,建功业。他们讲忠孝、追求正义,讲究正统。

所以上题答案来了:孙权、刘备等诸侯们为王土而战;诸葛亮、周瑜等谋士们为忠君而战!

刘备、孙权不是不渴望统一,不过他们心目中的统一是消灭对方势力,自己统一中原。即使不能统一中原,也要保护好自己脚下的王土。这就是刘备、孙权为什么不归顺曹操的原因。

孙权、刘备为王土而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错失统一中原的关键一战,也是三国鼎立的基础,我们不妨从赤壁之战说起,看看孙权、刘备为何面对曹操百万雄兵不选择归顺。

一、刘备有称霸天下的鸿鹄之志!

刘备出生贫苦,“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不过小时候便有“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豪言壮志。后来刘备虽然一直寄人篱下,其鸿鹄之志却从未忘记。

曹操发兵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不敌曹军,求援刘备。刘备虽然兵仅千人,为了刷存在感,前往救援。陶谦病亡,将徐州托付于刘备。刘备不从,下邳陈登劝说刘备:“汉室颓废,当于徐州为根据,建功立业,匡扶汉室。”

刘备不从,陈登换了一种说法:“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刘备遂领了徐州,刘备在此虽然有谦虚推诿之嫌,不过“成霸王之业”倒说到了刘备心坎上。其匡扶汉室为虚,成霸王之志为实。

《三国志•先生传》: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二、刘备也曾归顺曹操,事实证明水火不容。

刘备驻沛县时,由于吕布出兵攻打沛县,刘备兵败被迫投靠曹操。曹操礼贤下士,起初也厚待刘备。

“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时间久了,刘备雄心就暴露了出来。曹操生性多疑,自然能看穿刘备雄心,于是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来试探刘备。刘备自是吃惊,竹筷掉落在地上,碰巧天空雷鸣电闪,刘备以惧怕雷电为由掩饰。事后,刘备自知曹操容不下自己,加上身陷“汉献帝衣带招”事件,刘备遂找借口及时脱身。

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刘备同为枭雄,岂能相容。对于曹操而言,“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必然要除掉刘备。

三、刘备一直败北,对抗曹操首先是为了保命。

刘备因汉献帝衣带诏事件外逃后,一直被曹操追杀。曹操视刘备为后患,除之为快。

曹操:“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曹操的穷追不舍,使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乎已容身之地。刘备逃亡于夏口之时,已是艰难之极。战曹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顺曹操必死无疑。所以赤壁之战刘备首先为了保命。刘备的一线生机就寄托于诸葛亮出使东吴。

《三国志》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四、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吴历经三代经营,有其以下两个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决定孙权不会归顺曹操,将江东拱手相送。

①江东之地,易守难攻。

②东吴内部家族利益一致,对敌能团结一致。

纵观三国史,东吴无论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还是对刘备的夷陵之战,以及曹丕率三十万之众来犯,孙权都能以少胜多,化险为夷。难道是东吴将士战斗力高?也不尽然,东吴在攻城掠地中,却很少能取胜,例如两次合肥之战,孙权亲自挂帅,都无功而归。所以可以

总结如下:东吴主动进攻的战役,基本没有胜仗;而被动防守的战役,基本没有败仗。原因在于一方面,东吴江东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另一方面,东吴内部家族利益一致,在面对外敌时能做到团结一致。

所以从根本上说孙权不会归顺刘备。其次孙权通过鲁肃、周瑜分析,曹操虽拥兵百万也不是不可战胜,既然有胜算何必还要归顺曹操。

孙权能战胜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江东据天险,易守难攻。

②吴越善水战,曹军善陆战。

③曹军士兵多北方人,水土不服。

④曹军中荆州降兵,军心不稳。

⑤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构成曹操后患。

⑥曹操远道而来,强弩之末。

⑦江东经历孙氏三代人经营,人心团结。

孙权有这些取胜的条件,何必北面称臣。并且曹操南征,首当其冲的是刘备,最终目标是孙权。这一点由《资治通鉴》记载的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孙权一代杰豪,面对曹操下的战书,岂能不战而降。

荀彧、诸葛亮等谋臣们为忠孝而战。

荀彧、诸葛亮等这些顶级谋士们为什么不促进国家统一,而是采用纵横之术,使国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文人谋士讲究“忠孝”。忠,何为忠?忠君,谁为君?君为“汉室”,谁又是正统的“汉室”?

刘备自称汉室之后,打起了“匡扶汉室”的旗帜,以示正统。

曹操每出征必有天子檄文,“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示正统。

老大的旗帜打了出来,期望建功立业,追求忠君的文人谋士就开择主站队了。选择刘备为主的谋士们,认为曹操挟制皇帝是奸臣,必须除之;选择曹操为主谋士们,认为刘备不听天子令,必须伏法。因此双方宁可山河支离破碎,百姓生灵涂炭,也要建立起汉代正统的王朝来。

总结:

枭雄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帜,志在一方霸业,称曹操为贼臣乱子,如果归顺曹操不但壮志难酬,并且性命难保;英雄孙权,据长江之险,聚三世基业,民心所归,有与曹操一决雌雄的资本,所以不归顺曹操。

后人看历史,感觉孙、刘归顺曹操不仅统一了国家,也免了生灵涂炭。身处三国时代,站在孙权、刘备的视觉上,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能让曹操独自窃取了汉室的天下!


童眼看世界0


孙、刘两家不认为自己是在分裂国家!天下大乱、兵戈四起只是重新建立稳定秩序的必要行为。

孙权、刘禅在曹操统一北方,成为当时最大的地方政权时,为什么不认同他是新的天下之主呢,有两点:

其一、还不到投降的地步,自身利益难以割舍。

其二、不认同,不服气。为什么你曹操和蜀国/吴国不归顺于我,让我做这天下共主之皇帝!

彼时曹操势力确实是三家最大的那一家,但还没有到完全没能力掰腕子的地步。不打上一打,怎么可能!

其实后来,诸葛亮北伐失败身死,邓艾大军压境,蜀国立马很干脆的投了;吴国一直认为自己地利优势被晋灭国。

但是按道理讲,如果某一势力为了自身利益祸国殃民、生灵涂炭必定失道寡助,人人喊打的。为什么蜀国、吴国仍然还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能臣志士誓死追随呢?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人对国家和天下的认知。

孙吴两家有足够的人心资本

清代顾炎武先生就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人讲国家,有国才有家;古人讲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我们和古代人的认知是有不同的,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为天下,古时多个诸侯国组合为天下。汉朝国力、能力可以治理时,你为天下之主;国力衰落、大权旁落时,各诸侯国有能者居之,成为新的天下之主!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

1、 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人为认为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汉贼,是窃国大盗!你实力再强、势力再大我们也坚决不屈服于你,一定要推翻你,还朝与刘,天下归于正统!

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会认为,我自己有能力、有德行、有一帮当今贤臣良将拥护我为新的天下之主,凭什么天下就是你曹操的!

三国后期,曹操逐渐统一北方,仅存蜀国、吴国两地。诸葛在世时仍在秉承“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建国理念坚持北伐,一直耗尽最后一口气,死在北伐途中。诸葛亮刚刚去世,邓艾大军兵临城下,蜀国内部开始大面积出现投降曹操的声音,最著名而且最终劝说后主刘禅的就是那位谯周:

“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

你看看,劝降都是如此高水准!句句为刘禅自身利益考虑、字字为蜀地君臣人民思量,其实,以谯周为代表的士大夫阶级,从没有认为气数尽后,投降其他更能代表天下的强国有什么耻辱的,这是理所当然的。

有这两点原因,让孙刘不愿投降和有了不投降的人心资本。


信步五千年


关于这个题目,好有一比,那就是既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东南半壁,为什么国民政府不归顺日本人?

同样当时的情况,刘备和孙权都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分裂祖国。尤其是刘备,刘备作为当时汉室宗室,尽管他的基因和汉献帝已经是松花江和松花蛋的关系了,但是在他的心中仍然有一个梦想,就是恢复大汉帝国往日的荣光。

他只承认汉献帝是汉朝的皇帝,但是他不承认许昌政府,原因就是这个政府掌握在曹操的手中。而曹操是大名鼎鼎的汉贼,所以皇帝是合法的,但是政府是非法的,所以刘备有充足的理由起来反抗朝廷,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反抗朝廷,就是反对汉贼曹操,就是为大汉帝国续命。

对于孙权同样如此,孙权这个人在政策上比刘备灵活的多,只要不涉及自己的核心利益,他不介意为曹操俯首做小。但是一旦涉及到他的核心利益,江东领土问题,他就会亮出尖牙利爪,狠狠向你扑来。

到了曹丕时期,他认为自己作为汉朝的臣子和曹丕一般无二,曹丕既然能够篡位称帝,我凭什么不能当皇帝?所以孙权这才称了帝,个人认为如果曹丕继续执行曹操的路线,不篡位,至少在表面上,孙权还是会表达恭顺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之后,不得不回到北方积蓄力量,以图后计。但是由于赤壁的损失过大,使得曹操在北方的统治根基也发生了动摇,关中诸侯开始产生了异心,使得曹操无暇南顾。

而恰恰在曹操整理自己内务的时候,刘备趁势做大。在占有荆州一部分的情况下,迅速向西发展,入蜀夺取四川,从一个飘在荆州的荆漂,正式成为了一方之主,有了一定的实力,比起在赤壁大战之前,有了更多的本钱。

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曹魏帝国对上其他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在国力上绝对处于碾压的地位。但是一旦两国联手,刘备也好,孙权也好,都是有和曹操掰掰手腕子的实力。

尤其是孙权,人送绰号孙十万,动辄派十万大军,送经验,送人头,如果不是孙权亲自领兵,而是换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说陆逊,陆伯言,很有可能就是另一副局面了。

所以说在国力上,两个联手,不仅能够制衡曹操,还能够在局部形成优势,使得曹魏帝国顾头不顾腚。这样的情况之下,你指望刘备和孙权向曹操投降,接受曹操的摆布,这怎么可能?

再者,按照曹操的个性,你觉得孙权或者刘备归顺,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绝不会像刘琮那样被曹操封为有名无实的青州刺史,安享晚年。

曹操可能是个极度自信的人,性格开朗,不会对这两个人下重手,但是别忘了曹操的那个好儿子曹丕,这个老小子对自己的兄弟都要来一出七步成诗,别说对孙刘二人了,所以考虑到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安全,投降是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所以孙权也好,刘备也好,以他们的实力,以及他们对天下的看法,他们都不会像曹操妥协,绝不会交出他们安身立命的地盘,对于军阀来说,没有自己的底盘,就没有自己的老命。


历史评说


常言道,宁为鸡首,勿为牛后。只要稍微有一点野心就会算计自己的利益。能够割州据郡,称霸一方的人都有他自己的过人之处,这样的人肯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明白自己的核心利益在什么地方,他们做事情之前,都会前后比较自己利益得失,他们的选择都会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怎么会轻易的送上门任人宰割?

东汉末年,董卓祸乱朝廷之后,各地军阀纷纷割州据郡,然后为了扩张地盘,找各种理由四处征战,经过十五年的征伐,公元205年,挟持汉献帝的曹操逐步统一北方。这时候天下还有自己独立武装的只有马超、韩遂、张鲁、刘璋、刘表、孙权、刘备、公孙渊。等人。面对消灭主要敌人袁绍的战绩,曹操信心大振,按这个节奏,曹操自己都会觉得,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一统天下。

在这个愿景之下,稍微休息整顿之后,曹操打算一鼓作气,率军南征荆州的刘表,天公作美,曹操还没有到达荆州,刘表就自己病死,继承家业的刘表次子刘琮直接投降,曹操大摇大摆的进入荆州,他不仅获得了荆州的地盘,还有充足的粮草,训练娴熟的水军,歪史猜测这应该给他另外一个错觉,是不是立刻威吓孙权,迫使他投降?

果然,曹操立刻调整战略方向,将兵锋指向了占据江东的孙权,沉浸在刘琮不战而降的错觉中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在演义中,曹操将矛头指向刘备,好一个假虢伐虞,这样的信无论是谁都要怀疑,因为当时的刘备无尺寸之地,本来寄居的荆州现在归了曹操,不知道曹操要和孙权共分刘备的什么土地?难免让人生疑。而资治通鉴中,就委婉的多,仅仅是说刘琮投降之后,我整治水军,为的就是和你一起在吴中打猎!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无论演义还是史书,不管曹操是不是真的有给孙权写过这样的信,总之来说,本来曹操刘表之战突然间变成了曹操孙权之战。事实上,断定天下英雄,使君与操的曹操低估了孙权,高估了刘备。这封包藏祸心的信让江东人心惶惶,恩威并用的措辞让孙权不得不做出决定,要么和刘琮一样投降,要么和刘备结盟,同曹操大干一场!

在孙权收到信以后,踌躇不定,正好鲁肃一句话指出了孙权的关键要害:

肃曰:“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鲁肃所说的正是人性的弱点,孙权归降的后果是好不到哪里去。孙权也明白这个道理,一旦屈膝投降,恭迎曹操就不可能有好果子吃,面对这样的局面,只好赌一把,战场上的事情,鹿死谁手不一定呢。于是主动派人联合刘备一起抵抗曹操。

那么,刘备呢。十多年以来一直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打算恢复汉室,和曹操差不多同样的起点,但是两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但是即使这样,不甘居于人下的他根本不投降曹操,要投降早投降了,何必等到曹操南下,刘备寄居的荆州不战而降,在长坂又被曹操打的丢盔弃甲,这时候如同丧家之犬。

但是这时候,刘备即使这样落魄,仍然有自己的信心来抵抗曹操。因为刘备的班底一直在,当初跟随自己的人马几乎没有损耗,只要有这一班人他就随时有再起的可能。或许当初青梅煮酒给刘备一剂强心针,让他坚信自己也是英雄,既然是英雄就不应该寄人篱下委曲求全。所以还是仍然一副打不死的小强的姿态屡败屡战,等待命运的垂青!


歪史


曹操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以后,具备了统一北方的实力。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在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击败,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打败刘璋,攻占益州,曹操虽然击败关中马超和韩遂等关中联军,又打败汉中张鲁,但是汉中最后被刘备攻占,曹操统一了北方,实力超过孙权和刘备,也无法消灭孙、刘两方,曹、孙、刘三方鼎立之势基本形成。孙、刘两方不归顺曹操原因如下:

1、曹操军事实力没有强大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地步,孙、刘两方也具有一定实力。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了北方实力最强的袁绍,地方许多军阀实力派还是不想真心实意归顺曹操,像关中马超、韩遂,荆州刘表、刘备,江东孙策、孙权等,孙策甚至有乘官渡之战时机袭击曹操占据的许昌的想法,只是被杀身亡计划落空。

孙坚、孙策、孙权经营江东多年,有一定实力,孙策临死时还告诉孙权守住这份基业,不会轻易归顺曹操的。刘备始终以兴复汉室为已任,参与了董承衣带诏事件,和曹操闹翻了,不会轻易归顺曹操的。历史经验证明,一定条件下,军阀实力派之间只有依靠战争才能征服管理对方。

2、长江天堑是曹操统一巨大障碍。曹操统一北方,军事实力尤其骑兵战斗力强大,但是水军实力弱,不善水战,这也是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而且孙权方面周瑜训练的水军战斗力较强。曹丕取代汉献帝以后,也带兵来到了长江边上,只能望江兴叹,假如没有长江阻隔,曹操极有可能会消灭孙权、刘备势力。

3、孙权、刘备不是等闲之人,都具有很高水平。东汉末年军阀林立,有的搞的不行只好归顺他方,像张绣在贾诩劝导下归顺了曹操,马超武艺高强,是一时豪杰,但是政治水平一般,闹内讧,后来归顺刘备。孙权能识人,善于团结部下,江东集团在孙权领导下团结稳定,孙策说孙权能领导好江东集团,连曹操都称赞孙权有水平,曹丕也承认彼有人焉,不可图也。刘备是出色政治家,政绩卓著,始终有一批追随者,而且善于韬光养晦,把握时机,少有大志,意志坚定。孙权和刘备领导治理下的范围轻易不会归顺曹操的。

4、曹操名义上代表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存在不被地方派认可现象。周瑜曾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也说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当时许多军阀实力派不认可曹操正统地位,说曹操有篡汉自立的野心,曹操道义上站不住脚,留恋拥护汉室的人自然不会归顺曹操。曹操出身问题就让一些人诟病,像司马懿当初存在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而不愿意为曹操效力的现象。

5、曹操势力也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起步时没有代表东汉朝廷,当时许多地方实力派军阀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有拥护追随者,做大后很难主动归顺对方,像元末明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诸多地方势力一样,只有靠兵戎相见,分个高低才会有结果。

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以后,东汉朝廷处于名存实亡境界,各地军阀实力派招兵买马,互相攻伐,有兵占地盘就想说的算。曹操在家乡也是散尽家产,组建军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发展过程中,曹操曾遇到过不少次挫折,孙权势力和刘备势力也是逐渐发展壮大的,这样发展起来的军事地方实力派是很难主动归顺的。

6、曹操当时一些作法存在德𣎴配位现象,让孙、刘等人找到不归顺理由。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对历史发展贡献不小,但是曹操领军队屠城、盗墓、杀伏皇后等等作法让当时一些人意见很大,像最初欢迎曹操的张邈等人都反叛了曹操,曹操一些作法不符合封建传统伦理道德标准,这也为孙、刘等人不归顺曹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