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过年回不了娘家,怪的都是“远嫁”?


过年回不了娘家,怪的都是“远嫁”?

1

过年回谁家?

这是个老生常谈却又热度不减的话题。它在每年的腊月间被提起,如火如荼讨论一个月,春节后归于沉寂,十一个月后再度苏醒……

仿佛一个接一个的轮回。

每每此时,“远嫁”二字便会笼上一层阴影。女人们反反复复地说,各自都有把滂沱的辛酸泪,得出的结论也出奇一致:千万不要远嫁!

离父母太远,孝心吊在千山万水间, 总是被工作制约、被儿女绊住、被家庭阻挡,有心待春节时回家尽孝,偏还被婆家说三道四。

我的同学徐英,就处于这样的两难之中。

云南姑娘嫁山东,往返一趟并不容易。

飞机和高铁不便宜,普通列车又太折磨人,更何况孩子年幼,经不起长途跋涉。没办法,她只得压住思念苦熬了四年。

娘家人在她坐月子时来探望过一次,而后便都靠电话和视频沟通,或者寄些特产以慰乡愁。

如今,孩子两岁了,会跑会跳活泼可爱。

徐英便打算,今年带老公孩子回家过年,跟久别的父母亲人团聚。

老公一口应下,但一进腊月就改口不认,理由是父母也盼着自己回去。再说了,哪儿有过年不回(婆)家的道理。

“你进了我们张家的门,就是我们张家的人!过年自然也是在老张家!”

这是婆婆的原话,她打电话来,理直气壮言之凿凿,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徐英简直快哭了,她跟老公理论:你爸妈离我们很近,每个月都会见上几回;我爸妈那么远,不该趁着春节去看看吗?

老公不说话了。

像以往的每一次吵架,他以沉默来应万变。

2

据我观察,过年回婆家是主流。

这是由传统观念决定的。

在过去几千年中,娶媳妇都被视为婆家的添丁进口,女方要姓男方的姓,将身躯连同心灵都揉入婆家,“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娘家则秉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默默承认女儿成了别人家的人。

此类观念根深蒂固,哪怕时代巨变,哪怕妇女翻身,它依旧顽固而坚挺地存在于许多人心中,隐隐约约露着苗头,野草般除也除不尽。

所以,过年必须在婆家!

娘家作为亲戚而存在,初二初三略去走动一番便是了。

但对远嫁的姑娘来说,这样的安排很残忍。

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往返,更何况思念日积月累,必须有整整一个小长假才足以缓解。平日里忙忙碌碌抽不出空,过年不是最好时机吗?

所以,远嫁的女人们满腹冤屈。

她们心里翻滚着前前后后受过的苦,将那些夫妻争执与婆媳矛盾全都一锅烩了,然后归结为“远嫁可怜”。一切都错在当初头脑发热,不顾一切地跟了这个男人。

嫁近多好啊,起码有娘家罩着,苦有地方诉、冤有地方申,不至于两眼抓瞎,什么都自己扛。

这种想法,乍一看很有道理,可细思却漏洞百出。

一个独立自主的女人,不可能在过年回谁家的问题上纠结许多年。

一两次是为爱让步,次数多了,就会变成软弱可欺:一则是无能、二则是无爱。

远嫁有坐着飞机风风光光回娘家的,近嫁也可能鸡飞狗跳,把春节搞得一团糟。

过年回谁家的本质矛盾,并非远嫁近嫁,而是婚姻质量、以及女人本身的能耐。

3

远嫁回不了娘家,原因无非以下三个:

第一,孩子太小。

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也是最好解决的。等孩子长大免疫力增强,自然就经得住旅途之苦,自然也能阖家团聚。

第二,经济紧张。

千里迢迢回娘家,不是简单买张机票就行的。

得带礼物、得包红包,还有各种支出。更何况春运期间的机票高铁票,很可能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囊中羞涩,往往就只能望洋兴叹。

第三,丈夫不体谅。

私以为,这是最关键的一条。

倒不是指着他支付来回费用,而是他能站在妻子的角度,切实体会那份思念和痛苦,然后高高兴兴地陪她回娘家,心甘情愿地在岳父母面前尽孝。

所以,可怕的并非远嫁,而是嫁错。

古人早就说过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在从前的社会背景里,女人的余生和丈夫紧密相连,他的能力与性情,能直接决定她的幸福指数。这大概也是把嫁人称为终身大事的原因。

现代已有改观,女性也逐渐接受了“婚姻需要经营”的道理,不会把幸福全部寄托给男人。

但挑对了丈夫,终究会事半功倍。

至少,他能站在妻子的角度看问题,让夫妻相处变得容易一些、快乐一些。

4

远嫁可怕吗?

其实也因人而异。

婚姻是个复杂的命题,本就不能根据标签来简单粗暴地划分。远嫁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它会对婚姻状态造成一定影响,但不能从根儿上决定你幸福与否。

认识一位开饭店的大姐,姓刘,是四川人,十多年前嫁到我们这儿。

丈夫敦厚老实,但婆婆长了张不饶人的嘴,成天嘚吧嘚吧到处说,嫌儿媳记挂娘家,千里迢迢也要一年赶回去一趟。

“就知道乱花钱,来回路费够一大家子吃喝两个月了都!”当时她初来乍到根基不深,手上也没多少钱,婆婆话里话外都透着轻蔑。

过年去哪儿,其实只是矛盾的百分之一。

也哭过吵过闹过,刘大姐慢慢醒悟过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的女人谈不上话语权,尤其是远嫁那一种。

于是,她开始想方设法地挣钱。

先是摆摊卖凉菜,因鲜香麻辣的口味迅速打开局面;攒了点钱后,刘大姐又盘下一个小店,开始卖各种卤味凉菜,逐渐有了崛起之势。

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小学文化的刘大姐已成为两家饭店的主人,钱包鼓了、底气足了、娘家也能随时回了。

婆婆的态度由讽刺到巴结,一进腊月便忙着准备各类本地特产,口口声声地说着,带去给亲家尝尝鲜。

势力吗?真势力!

正常吗?很正常!

讲来残酷,但这的确是个凭实力说话的世界。就连小小的家庭,也在遵循这种赤裸裸的潜规则。

不信你看看,那些有本事有脾气的远嫁女,谁会把去哪儿过年当作是严阵以待的大问题?

因为她们具备足够的选择权,不必永远都委委屈屈地违背内心。

5

当然,我不鼓吹远嫁。

我想表达的是,嫁远嫁近无所谓,重要的是嫁对人,并把自己也修炼为“对的人”。

只是,远嫁难免会势单力薄,在矛盾爆发时陷入孤立无援之地,甚至无处可去,令消极情绪越演越烈……

所以,远嫁需要慎之又慎。

它所考验的,远不是过年回谁家这种一年一度的问题,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会铺陈在往后余生的每一天。

若不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千万别选择背井离乡当新娘。

第一、男方真心真意地爱你,能够维护妻子,将其放在第一位;

第二、女方有能力、会赚钱,不必看婆家的脸色过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