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梨樹的“控冠”新技術,你做對了嗎?

梨樹的“控冠”新技術,你做對了嗎?

梨樹修剪大部分梨農不知道如何“控冠”導致梨園密閉,整株密閉,主枝頭相插交接,形成了全園密閉,個體密閉通風不良,光照條件差,引發了花芽分化不良,芽體瘦弱,梨果個不大,口感差,品質下降效益低下,嚴重影響梨農務梨的積極性。

通過調查分析,梨農基本掌握了修剪技術,但對梨樹的“控冠”技術不懂,不知道如何控冠,什麼時間開始控,用什麼手法控,現在的技術資料和學術交流方面都沒有談到這樣的問題。現在筆者就把梨樹的“控冠”技術作以闡述,廣大梨農可作參考。

由於栽植的株行較小,梨樹在不斷地長大,六、七年後就會枝頭交接,所以你如果不適時的控冠,每年主枝都有一定的生長量。試想,假設樹齡達20年後,主枝如何延伸,伸向何處?眾所周知,行與行之間要有1米左右的通風透光帶,最少起碼要達到“只許接吻,不能擁抱”。

梨樹的“控冠”新技術,你做對了嗎?

梨樹在幼樹至初果期,如果是4米左右的行距,就要考慮如何控冠,如果此時不注意“控冠”等到主枝將要交接或已經交接才著手控為時已晚,勢必在冬季修剪時對主枝,延長頭採取回縮手法,因此時枝頭比較粗,回縮後壓而不服,多出現第二年前部勢強旺冒大條,出現雙頭或三頭現象。通過實踐,事實充分證明,如果是六、七年的樹就應在冬剪時對主枝延長頭進行調控。

具體手法

(1)如果連年甩放主枝前部已經成花,前部細軟,可採取輕回縮;可採用主枝頭弱枝帶頭,甩小辮。

(2)也可在主枝頭用弱芽帶頭,一般飽芽處短截髮長枝利與擴冠,多在幼樹或幼果期使用;弱芽處短截用弱芽帶頭髮弱枝,可使主枝緩慢生長。

梨樹的“控冠”新技術,你做對了嗎?

採用該技術控冠的好處

一是通過連年的“控冠”手法,可使主枝的延長頭逐年緩慢向外延伸,拉長了擴冠年限。

二是通過連年輕回縮,弱枝處甩小辮,弱芽頭短截,起到了抑前促後的作用,增加了主枝的尖削度,加大了主枝的負載力。

三是樹體緊湊,結構合理,樹勢和枝勢均能達到平衡。

各位果農,該“控冠”之方法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樹體反映就是最好的老師,用事實說話,有興趣的梨農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