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雖然不如同門兄弟F-14“雄貓”戰鬥機那樣招搖,但格魯曼A-6“入侵者”攻擊機也是一位熒幕明星,並且作為航空母艦艦載機聯隊的全天候遠程打擊主力兢兢業業服役了幾十年。全能A-6不僅能在遠離航母的海面對目標實施沉重一擊,還能在黑暗夜晚貼地飛行潛入敵對戰區。

  前A-6飛行員弗朗西斯科•“Paco”•基耶裡奇在該機服役生涯的黃昏時期駕駛了這種鈍頭鈍腦的亞音速全天候重型艦載攻擊機,他本文中分享了駕駛這架“飛行戰錘”的獨特經歷。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正在發射AGM-65“小牛”空地導彈的A-6E


A-6是如此醜陋,你不得不強迫自己為它驕傲

  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第一次走向A-6的情景,與我剛飛過的TA-4“天鷹”噴氣式教練機相比,A-6非常巨大,重了近三倍,有著兩臺發動機而不是“天鷹”的一臺。TA-4因其高高的起落架而顯得光滑修長,而“入侵者”給人的感覺是強壯而龐大。“天鷹”看上去很敏捷,“雄貓”看起來很漂亮,“入侵者”怎麼看都像是一柄醜陋的印第安戰錘。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印第安戰錘


  “入侵者”的座艙也截然不同,龐大的球根狀機鼻使座艙前方視野不如“天鷹”,不過座艙蓋側面玻璃卻一直延伸到我的腿部。這太離譜了,無需壓坡你就幾乎能直視下方。

  該機的座艙儀表板也更復雜,被顯示器和開關塞滿。比我過去幾年教官生涯中駕駛的“天鷹”要複雜許多,這些儀表更多與任務而不是飛行有關。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的座艙與飛行員


  “入侵者”座艙最大的特點是飛行員座椅在左,投彈手/導航員(BN)座椅在右,並且偏後偏下。犧牲一側座艙視野一開始讓我感到惱火,但很快就發現了並列雙座座艙的好處,在飛離目標並看到炸彈準確命中後,我和BN能擊掌慶祝……

  這的確很棒。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的飛行員座椅(右)和BN座椅


  我在座艙裡最喜歡玩一個愚蠢的惡作劇,我會在即將進入降落航線前讓BN觀察右側,結果在他向外張望時拔出他的抗荷服軟管並開始做6.5G過載的急轉彎,我成功讓BN暈過去幾次……如果他沒暈,一般來說會拼命拍打我的手臂,直到我返回降落航線,然後強迫我駕機降落。

  我這時候已經笑出了眼淚。

  “入侵者”在外觀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巨大的機鼻,這架飛機顯然是圍繞機鼻內龐大的地形跟蹤雷達而建造的。機鼻上方還有一個非常顯眼的加油探頭,從擋風玻璃下方永久性突出在那裡。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巨大的機鼻內部容納有地形跟蹤雷達


  這架飛機長得有點像鬥牛犬,很醜,你不得不強迫自己為它驕傲。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航母重擊手

  “入侵者”最大的優點是載彈量驚人,有著“小B-52”的諢名。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為A-6的長度只有16.46米,翼展16.15米,而B-52F長48.46米、翼展56.39米。同時“入侵者”還能在一艘335米長的航空母艦上起降,而B-52F需要咆哮著滑過一條3.2公里長的跑道才能掙扎升空。

  沒經過任何改裝的A-6可掛載28枚MK-82 227千克炸彈,如果拆除起落架艙門,掛彈數量能增加到30枚。要知道這架飛機空重僅12.2噸,卻能掛載6.8噸彈藥。加滿燃油後,當A-6在91米的距離內被被彈射器從零加速到160節(296公里/小時)的速度升空時,飛機總重量達到了27.2噸。

  這是一段驚人起飛過程。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滿掛30枚MK-82的A-6


  “入侵者”的機身經過精心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使該機滿載時的操縱特性與乾淨外形下沒太大不同。好吧,我承認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說實話,A-6就是一個滿載武器時還能在低空高速飛行的怪胎。

  “入侵者”的翼根非常肥厚,掛載大量炸彈時還能在低空做5G或更大過載的機動。和所有格魯曼鋼鐵廠產品一樣,“入侵者”也非常堅固。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彈射起飛的A-6


  我開始飛A-6之前,該機剛剛在機鼻下方增加了前視紅外轉塔(FLIR),這個設備把A-6從重擊手變身為精準擊球手。獲得該設備之前,飛行員需要向目標目視俯衝投彈,同時BN在操縱雷達指揮飛行員進入投彈點,FLIR的出現使A-6在投彈中能對瞄準點進行精確微調,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機鼻下的光電轉塔


  抵達目標區域後,BN會從雷達圖像切換到FLIR,然後根據紅外圖像中的激光光斑和十字準星引導飛行員對投彈航線進行微調,抵達正確投彈點。這些功能使“入侵者”能在晝夜幾乎任何天氣條件下向目標投擲鐵炸彈和激光制導炸彈。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投擲“蛇眼”減速炸彈的A-6雙機


黑夜巫師

  “入侵者”和我飛過的其他任何飛機都不同,從一開始就把BN放到了與飛行員同等重要的位置。A-6是一種晝夜全天候低空重型攻擊機,基本上就是一架可在樹梢高度飛行然後在敵人後院傾瀉大量彈藥的小轟炸機。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堪稱一架小型轟炸機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A-6裝備了一個令人驚歎的地形跟蹤雷達,同樣被安裝在醜陋的大機鼻內。我們還在下巴上安裝了一個FLIR轉塔,轉塔沒有任何整流措施,看起來就像女巫下巴上的一顆痣,但的確大幅提高了“入侵者”的投彈精度。

  BN負責用地形跟蹤雷引導飛行員穿越陡峭的山谷和峽谷,飛行員會根據面前顯示器上BN設置的導航點一路飛下去。一旦突防到目標區域,BN就開啟FLIR,無論要投擲什麼樣的彈藥,他都會用轉塔瞄準目標,一方面是為了精確測距,另一方面是為激光制導彈藥照射目標。飛行員會繼續按照顯示器上導航點飛行,打開主武器開關,最後投下彈藥。

  我們經常在夜間、在山谷中,在雲霧和大雨中這麼做,以60米高度和420節(777公里/小時)的速度貼地飛行。“入侵者”雖然有自動駕駛儀,但飛行員此時必須時刻手動駕駛飛機。但對我來說,整個任務中BN一直把臉貼在雷達/FLIR顯示器上才是最瘋狂的。

  這個顯示器被套了一個帶襯墊的遮光罩,用於把顯示器光線與座艙隔離開來,好讓飛行員在夜間飛行中不至於失明。但是把臉貼著遮光罩看顯示器時,BN是無法感知現實世界的。所以當我們以每分鐘11公里的速度穿越陡峭峽谷時,我在緊張盯著兩側高速後掠的花崗岩崖牆,BN則低著頭,雙手像黑暗巫師一樣快速撥動著各種旋鈕和開關,沉浸在他的雷達虛擬世界中,完全無視外面的危險。

  一旦我們進入目標區域開始躍升俯衝投彈,飛行會變得更加激烈,此時BN仍要繼續把臉貼在顯示器上。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BN面前的顯示器有個巨大遮光罩


  太瘋狂了。

  由於“入侵者”的任務以BN為核心,所以在A-6機組中飛行員和BN處於平等地位。這與戰鬥機機組存在很大區別,戰鬥機飛行員目空一切,認為自己遠遠優於任何人。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本文作者與A-6


黑夜充滿著恐懼

  A-6在降落中非常聽話,適當的機翼後掠角、響應迅速的發動機、巨大阻力之間的完美組合使飛行員能根據“肉丸”(航母助降燈)提示做出快速而精細的修正。

  在A-6換裝訓練快完成時,我們要上艦進行晝夜著艦資格測試,這是非常重要的期末考試。在著艦資格測試中,我們要第一次和BN學員而不是教官一起飛行。我很幸運能和好朋友格拉德蒙一起做著艦資格考核,對於我倆來說都是一次令人緊張的經歷,尤其是格拉德蒙,他還從未在空中俯瞰過航母。BN們的首次著艦都是和一名傻瓜飛行學員一起完成的,後者還經常在不合適的時候斷開他們的抗荷服軟管,不是瘋了就是缺心眼。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BN視角下的航母著艦


  白天著艦很順利,和T-2和TA-4差不多。但是夜間著艦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考驗,格拉德蒙在我身邊是一個很大安慰,但不幸的是那天晚上我們沒能通過測試。

  我們在“突擊者”號航母上等到傍晚來臨,吃過晚餐後開始耐心等待我們起飛。學員們在上艦資格測試中要輪流熱切換駕駛一架A-6,上一個機組完成最後一次夜間著艦後,A-6會被鎖在甲板上,下一個機組在發動機仍在運轉的情況下爬上這架飛機,開始自己的測試。每個機組在加油彈射起飛後,要順利完成六次夜間著艦才能過關。

  我們注意著自己將要駕駛的那架飛機繞著降落航線已經成功完成5次著艦,第六次起飛後,我們來到飛行甲板控制室等待該機的最後一次著艦。控制室裡有多臺閉路電視和一扇面向斜角甲板的大窗戶。

  我在電視機上盯著即將著艦的A-6,該機順利勾住了甲板上的一根攔阻索,我站起來時已經能透過窗戶看到這架飛機。A-6在兩臺發動機全推力嘯叫中迅速減速,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但突然間飛行員和BN都彈射出座艙,A-6在著艦區斜著衝向一排停放的F/A-18戰鬥機,撞入機群后翻入水中!

  一架F/A-18被撞得掙開鎖鏈,同樣翻入水中,另一架被撞得在平地轉了180度,差點也步了後塵。我在控制室裡目瞪口呆。

  就這樣在我的首次夜間著艦中,我要駕駛的“入侵者”就在著艦中拉斷了尾鉤,在連續撞了三架“大黃蜂”後一頭栽入海中。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放下尾鉤的A-6


  歡迎來到海軍航空兵!

貼地飛行

  在“入侵者”上,貼地飛行是機組賴以生存的技能。我們白天這麼飛時自由而鬆散,沿最細的河床飛行,穿過我們能發現的最狹窄裂縫。在夜晚和惡劣天氣中,我們雖然也飛得很快,但要以更加嚴謹的方式飛行。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穿越峽谷


  A-6厚厚的飛行員手冊記載了詳細的低空飛行規則,其中包括如何用經緯度座標來定義航線。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航線寬16公里,每側邊緣距離中線8公里。這麼一條16公里寬的飛行走廊能為飛行員提供巨大回旋餘地,從而在地形中發現最具戰術意義的路線,這也是最有趣的部分。所以即使航線相同我們的飛行路線也不總是一樣。

  夜間低空飛行完全不一樣,為了掌握夜間低飛技術,飛行員和BN必須在一週內通過三個考核。首先他們必須在穹頂模擬器上飛一條航線,然後在白天實際飛行這條航線,最後才是夜間飛行。這使BN在實際夜間飛行前有兩次熟悉這片地形雷達圖像的機會。

  一旦你獲得夜間低空飛行資格,你就可以白天或晚上飛任何航線。


核武器

  A-6最初被設計的任務之一是投擲B61戰術核彈,這是一種可變當量核彈,內部面板上有一個旋轉開關,把爆炸當量設置在3000-340000噸範圍之內。核彈尺寸小得令人難以置信,長僅3.59米重317千克。相比之下在廣島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彈重4.5噸,當量卻僅有15000噸。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B61核彈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這枚小惡魔能掛載在小型噴氣式飛機上,重量比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還要輕。

  A-6投擲B61的主要戰術是使用內置在機載計算機中的一個特定機動,該機動名為LABS-IP,也就是“低空轟炸系統-初始點”之意。為了練習這個機動,我們以低空高速(通常是480節/888公里/小時)狀態進入,一旦到達目標區域,我們就加速到540節(1000公里/小時)。

  離目標一定距離時,BN會不斷通過雷達和FLIR對航線進行微調,到達投彈點時計算機會提示飛行員拉起。飛行員根據指示進入4G拉起,同時不斷修正水平飛行路徑以保持正確航向。儘管存在較大過載,但副作用必須儘可能地保持平穩,因為在拉起過程中,計算機會在這個50-75度爬升過程的某個時刻,自動釋放核彈讓其進入高拋彈道。核彈分離後飛行員繼續拉桿,完成一個半古巴八字機動,在61米高度對準進入機動的方向改出,此時飛行員要儘可能快地蹬舵。

  這枚核彈將一路飛到9650米高度,彈體內的降落傘會根據編程在特定高度打開,掛著B61下降,為載機爭取更多逃離時間。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的低空核彈投擲戰術


  投彈程序要求機組人員在核彈爆炸閉上一隻眼睛,以防核閃光照瞎雙眼。我們曾開玩笑地說此時飛行員可以閉上雙眼,因為他的工作已經完成了,而BN則要雙目睜開。

  多麼無情的一群人!

  1991年夏天,我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加入艦隊。此時冷戰已經結束,A-6剛剛放棄了沉重的核武器投擲任務。我是中隊首批無需經歷兩個月艱苦訓練來獲得“核武證書”的飛行員之一。

“入侵者”在艦載機聯隊中的地位

  當我在“突擊者”號上參加巡航時,我們是海軍的最後一個全格魯曼艦載機聯隊,麥道生產的新玩具F/A-18“大黃蜂”還沒能出現在聯隊中。

  第2艦載機聯隊主要由兩個“雄貓”中隊和兩個“入侵者”中隊組成,VA-155“銀狐”是我加入的第一個“入侵者”中隊,我們的姐妹中隊是VA-145“劍士”。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1992年VA-154中隊的A-6E


  “突擊者”搭載的第2艦載機聯隊基本上是美國海軍最後的老式聯隊,中隊分工非常明確,如果掃蕩天空中的敵機,那麼“雄貓”就會升空,如果要摧毀橋樑、拆除建築物、穿透加固掩體、打擊地面裝甲、殺傷開放地域的敵方部隊,又或是敲掉地空導彈陣地,這都是“入侵者”的活了。

  雖然在《壯志凌雲》和《捍衛入侵者》(Flight of the Intruder)這兩部電影中,“雄貓”是絕對主角。但在海灣戰爭中,二號主角“入侵者”取得的一長串戰績顯然超過了更富有魅力的格魯曼兄弟。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突擊者”號的全格魯曼艦載機聯隊


駛入風暴

  1992年當我們完成所有準備開始首次部署時,我已經在“入侵者”中隊如魚得水。當時我只有二十五歲,感覺自己已經非常成熟,我在中隊工作一年多的這段時間裡獲得了著艦信號官(LSO)資格,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工作。

  我們先來到日本橫須賀,隨後航母前往韓國釜山,期間在海上停留了幾天,讓所有飛行員都練習夜間著艦。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駛向橫須賀的“突擊者”號


  在海上,每名飛行員都必須每隔七天至少完成一次夜間著艦。在經過四到五天的修整後再次爬進座艙做夜間飛行,這讓所有人都感到筋疲力盡。

  我們原計劃對釜山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但第二天航母戰鬥群就緊急召回自己的軍艦。由於薩達姆違反1991年停火協議,“突擊者”號被緊急調往波斯灣派宣示武力。

  由於事態緊急,“突擊者”號途中直接穿過了4級颱風,戰鬥群其他所有軍艦都駛向印度洋南部以繞過風暴,這樣就會將比航母晚上幾天抵達目的地。連續三天“突擊者”號都像澡盆裡的軟木塞一樣搖晃著,艦上所有非必要活動都被暫停,從裡到外,廚房也被關閉,唯一提供的食物是三明治和穀類食品。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惡劣天氣下的航母甲板


  航母的搖晃是如此劇烈,以至於你沿著通道走時感覺會走到牆上去。我們把飛行靴卡在床墊邊緣,這樣睡覺時就不會摔到床下去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閉路電視中飛行甲板上的景象,在風暴高峰時,“突擊者”號這艘8萬噸重、300多米長的超級航空母艦載70架飛機猛烈撞入海浪,整個艦艏都沒入碧綠的海水中,鎖在甲板上的所有飛機也一同被迎面而來的巨浪淹沒。

  毋庸置疑,當我們駛出風暴後,甲板上的飛機已經一團糟。但機械師只用了一個星期就修復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艦載機,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正是因為這些傢伙的艱苦工作,我們到達海灣時就能駕駛噴氣機飛越海灘了。

  從韓國駛向海灣本身就是一個驚人壯舉,“突擊者”號在兩週內完成了超過13000公里的航程,這通常要三個星期才能完成。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編隊飛行的A-6E雙機


在伊拉克上空的冒險

  在波斯灣,我和其他新飛行員都確信我們將要執行戰鬥任務。我和新搭檔保利•B連續兩天熬夜規劃了一次涉及25架飛機的作戰任務,其中包括在伊拉克南部上空盤旋的三架空軍KC-135加油機和兩輪戰鬥巡邏。任務前一天,保利和我在一個塞滿了聯隊機組的準備室內聽取了簡報,我非常興奮以至於晚上沒睡著覺。我們已經向薩達姆表明“突擊者”號和第2艦載機聯隊已經就緒,準備好開戰了。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1992年在波斯灣與“獨立”號匯合的“突擊者”號


  第二天,我們在太陽西垂在地平線上時起飛,飛向沙特/伊拉克邊境的加油機集合點。此時我既興奮又緊張,這是我首次領導機群的實戰,也是我第一次與可怕的KC-135(綽號“鐵娘子”)對接。

  夜幕很快落下,但這無助於緩解我緊繃的神經。如果沒能成功加油,我將不得不灰頭土臉得返回“突擊者”號,如果我因笨手笨腳扯脫了加油機的錐套扯,那麼整個任務就會終止。

  我駕駛A-6E接近裝備恐怖“鐵娘子”的KC-135E,該機硬管末端通過轉接器安裝的錐套由金屬製成,而不是海軍加油機上軟式錐套,大幅提高了空中加油的危險程度,因為這個“鐵娘子”會在湍流中轉動並在撞擊飛機時造成損壞,所以它又獲得另一個綽號——“落錘”(The Wrecking Ball)。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E與KC-135的空中加油


  幸運的是,我成功與“落錘”對接並獲得燃油。

  所有飛機都加完油後,保利進行了點名,我們離開加油機進入伊拉克開始第一輪戰鬥空中巡邏。

  我從來沒見過像伊拉克西部這麼黑的地方,方圓千里地面沒有一盞燈。這是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夜空中最亮的是星星,但它們無法照亮地面,我覺得自己正在飛入黑洞。

  “入侵者”的自動駕駛儀很簡陋,只能按預設航向和高度飛行,所以我轉到正確航向後才啟動自動駕駛儀。經過兩個不眠之夜以及在實戰環境下與“鐵娘子”對接的壓力後,我已經筋疲力盡,眼皮越來越沉重,終於在一架滿載炸彈的A-6E“入侵者”上,在率領機群飛越敵對領土時睡著了……

  這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但事實證明,保利也在旁邊睡著了。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夜間編隊飛行


  直到現在我都在設想,如果那天晚上我沒有及時醒來,我們會在這個航向上飛行多久,我們直接向敘利亞飛去,這個國家肯定不喜歡一群美國海軍攻擊機靠近邊境。最後一個偶然事件拯救了我,但幾乎讓我心臟病發作。

  當我在狹窄座艙的堅硬彈射座椅上呼呼大睡時,ALR-67雷達警告接收器(RWR)突然高聲嚎叫起來。我們被雷達鎖定了!我立即被驚醒,本能地脫開自動駕駛儀開始劇烈規避機動。

  我低頭看向ALR-67顯示器上的輻射源方向,原來是被機群中的一架F-14鎖定了。該機雷達攔截官(RIO)很快在保密無線電上向我們道歉,這傢伙是新手,操作雷達時失誤了。

  保利和我面面相覷,意識到彼此都在飛行中睡著了,差點釀成大錯。現在我們都很清醒,但十五分鐘後睡意再次湧來。在接下來的四個小時裡,我們非常努力地講著笑話,直到夜間著艦的恐怖讓我們再次完全清醒過來。

  我們在海灣剩餘四個月時間執行了一系列類似巡邏任務,雖然最終沒能在伊拉克上空投擲武器,但我的確與KC-135“鐵娘子”達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關係緩和,她從來沒有折斷過我的加油探頭或打碎我的座艙蓋,我也從來沒有扯脫過她的錐套。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掛載兩枚激光制導炸彈的A-6E


空中加油

  我在A-6職業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在波斯灣行動上,雖然我們有足夠多空軍加油機的支持,但是我還是飛了幾次空中加油任務。A-6此時會在翼下掛載四個副油箱,在機腹中線掛載一個D-704加油吊艙,這個吊艙除了容納軟管和錐套外,還能額外裝載900千克燃油。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A-6與KA-6D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


  最有趣的加油任務是白天空中加油,你可以在戰鬥機和攻擊機之前彈射起飛,然後在距離航母數百公里外的加油航線上與他們匯合,加註完你幾乎所有的燃油(8-9噸)後,獨自返回航母。

  最有價值的加油任務是被指定為夜間飛行的最後一架回收加油機,你的工作就是繞著軌道飛行,時刻準備好為那些因錯過所有攔阻索而復飛的飛機提供緊急燃油。

  在藍水行動期間,航母距離陸地機場非常遙遠,此時的加油任務就變得特別具有挑戰性,責任也非常巨大。從艦載機啟動發動機的那刻開始,燃油就變得非常寶貴,因為我們已經深入海洋,起飛後就不可能降落在任何岸基機場上。

  一旦夜間任務結束就到了著艦的時候,艦載機此時的燃油僅僅能維持兩次著艦嘗試。在遭遇惡劣天氣時,搖晃的甲板和漆黑的夜晚會讓你要麼安全降落在航母上,要麼彈射逃生落入冰冷的海水中。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艦載機的夜間降落軌跡


  我認識的每個人都經歷過危機之夜,在那個晚上他們就是無法發揮正常勾住攔阻索。每次錯過攔阻索後情緒會變得更加緊張,你知道正有五千人注視著你的每次失敗,有你的戰友、你的長官、航母艦長、甚至航母戰鬥群司令。

  作為回收加油機飛行員,你是一位已連續幾次著艦失敗的艦載機飛行員的最後希望。他的神經已經奔潰,自信心跌倒了谷底,在陷入困境的飛機需要加油前,回收加油機出現了。

  你必須在正確時間飛行到正確位置,這樣如果那架飛機再次著艦失敗,你就能出現在他前方600米的低空。處於恐慌中飛行員會在收起落架爬升時立即發現你,與夜間著艦相比接下來的夜間空中加油就不算什麼了,他只要把加油探頭與一個拖在加油機後方15米處滑流中的錐套對接好(惡劣天氣下這個距離是600米),就能獲得再次著艦所需的寶貴燃油。成功對接也能提高他的信心。

  好極了。

  我知道一個傢伙多次著艦失敗,不得不連續進行了三次空中加油,他最終降落後已經精疲力盡,不得不讓人攙扶著才從座艙裡爬出來。

  所有飛機都降落後,回收加油機也要回家了,但如果你此時著艦失敗,可沒有另一架加油機會來拯救你。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與F-14進行夥伴加油的A-6E


如何駕駛“入侵者”擊落米格

  “入侵者”幾乎可以掛載美國海軍武器庫中每一種空面武器,以及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

  所以我制定了一個計劃,如果有任何伊拉克米格-29敢攔截我們,我就駕駛“入侵者”去擊落對方,獲得該機的第一個空空戰績。在執行反雷達任務時,我們的標準掛載是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導彈和AIM-9“響尾蛇”。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掛載“響尾蛇”導彈的A-6E


  我的計劃是先迎頭飛向“支點”,接近到5公里時向他發射HARM。這枚帶有濃重尾煙的巨型導彈會讓伊拉克戰鬥機在我面前急轉彎規避。當距離足夠接近時,我就發射“響尾蛇”擊落對方。

  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愚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計劃,並暗中希望一架米格-29會攔截我,幸運的是這種事情沒有發生。

關於“入侵者”的六個有趣故事

  1、“入侵者”的低空高速飛行很有樂趣,就像凱迪拉克一樣平滑、強大、穩定、駕駛艙視野很好。

  2、我們在低空飛行訓練中經常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路標,例如在華盛頓喀斯喀特山脈高處的一輛被廢棄的紅色生鏽皮卡,我個人最喜歡的路標是內華達州溫尼馬卡的加油站,棚頂上的價格標籤能讓我瞭解無鉛汽油的最新價格。

  3、我們有個“泡菜桶轟炸”臂章,要想獲得它,飛行員必須在他本月的首次目視投彈中把一枚MK-76“藍死神”訓練彈投入俄勒岡州博德曼靶場的一個圓圈中,每月只有一次機會。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得到這枚該死的臂章。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入侵者”的低空高速飛行很有樂趣


  4、我們喜歡在惠德貝島海軍航空站的海灘軍官俱樂部上空做超低空通場,轉場到這個基地時你可以請求做一次“入侵者攻擊”,如果降落航線沒有阻礙,一般都會獲得批准。表面上看這個機動是對基地軍官俱樂部做模擬轟炸,實際上是在俱樂部裡所有夥計的頭頂來一次61米高420節的(777公里/小時)的超低空通場。

  裡面的每個人都會跑出來看,感覺真的很棒。

  5、雖然我們有失控後的尾旋改出程序,但實際上此時飛行員要做的只是鬆開操縱桿和方向舵踏板。A-6巨大的機鼻就像一塊正在尋找地球的磁鐵,最後當機鼻指向地面時,你就會發現飛機又飛起來了。

  6、我們在太平洋西北部經常會穿越雲層和雨霧,此時擋風玻璃上會出現藍色靜電,我們把它叫做“聖埃爾莫之火”。“入侵者”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風擋千米的加油探頭也會受到影響,形成一個尖銳的藍色靜電錐體。


從“入侵者”到“雄貓”

  結束1992-1993年巡航後不久,VA-155中隊遭到解散。雖然這是早已計劃好的事情,但仍讓很多人感到傷心。

  中隊大多數初級軍官被分到其他中隊,我很幸運去了VA-145“劍士”姐妹中隊。我在1993年4月進入新中隊,結果發現“劍士”也剛被按在砧板上,會在5個月後的9月底被解散。

  我和中隊的另外三十名飛行員又要去找新下家。

  自從我在後座體驗過一次“雄貓”的飛行以來,我就夢想著能駕駛這種超級戰鬥機。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申請轉飛“雄貓”,最終獲得了批准。我在1993年9月離開“劍士”前往東海岸的補充航空團訓練中隊(RAG)。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F-14視角下的A-6密集編隊


  雖然“雄貓”的教學大綱與“入侵者”完全不同,但我在RAG中的學習仍很輕鬆。這要感謝格魯曼鋼鐵廠,因為這兩種飛機的基本系統幾乎完全相同,所以只要死記硬背理論部分就可以了。雖然這兩種飛機共享了大量DNA,但骨子裡卻截然不同,我對這種核心上的差異感到非常激動!

  即使是安裝TF-30發動機的F-14A,推重比也非常高,這讓我持續傻笑了三個月。配備F110發動機的F-14B在推重比的表現上可用荒謬來形容。

  在一次F-14B示範飛行中,我駕機深入海洋一百多公里的威士忌空域。RIO(雷達攔截官)讓我下降到60米高度,加速到450節(833公里/小時),然後拉桿4G進入垂直爬升。由於我開了全加力,這架飛機也沒有掛副油箱和導彈掛架,所以就像土星5號火箭一樣迅猛爬升。大約30秒後我在15200米高度改平時,飛機仍保持了250節(463公里/小時)的速度。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F-14的垂直爬升


  空對空任務對我來說也是全新的。“雄貓”機組的協作方式對我來說非常自然,我喜歡與RIO合作解決遠程攔截的角度和導彈使用問題,但我一直期待著視距內狗鬥。

  駕駛F-14著艦讓人驚恐萬分,特別在晚上。

  我已經在“入侵者”上完成了幾百次著艦,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LSO,具有豐富的著艦經驗,在自己第一次巡航中還因此獲得最佳新人獎。但駕駛“雄貓”著艦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與“入侵者”對推力、迎角(AOA)和下滑斜率都能做出正確響應相比,“雄貓”的著艦表現很糟糕。TF-30發動機有一個討厭的滯後效應,飛行員需要依賴猜測和經驗提前調整油門。F-14的機翼在降落外形下後掠20度,遠小於“入侵者”,外加大型扁平升力體機身提供的巨大升力,使該機即使在油門收小時也無法迅速降低高度。

  最後,“雄貓”的“尾鉤-眼距離”也實在過大,當飛行員在座艙中緊盯“肉丸”保持下滑道時,身後19.2米後機身下方的尾鉤與他眼部的高度差足足有4.57米。即使飛行員牢牢對準了“肉丸”,最輕微的機鼻運動仍會導致尾鉤偏移出數米,造成飛行員要麼勾住1號攔阻索要麼錯過所有攔阻索。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搖搖晃晃著艦的F-14


  總而言之,F-14著艦是一項巨大挑戰。


“炸彈貓”

  在“雄貓”RAG完成訓練後,我順利進入VF-213“黑獅”中隊。儘管我一直希望能成為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只飛超音速空對空任務,但我駕駛A-6的經歷還是讓我在中隊很受歡迎。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掛載“藍盾”吊艙的F-14


  當時VF-213正把“藍盾”(LANTIRN)瞄準吊艙集成到“雄貓”上,好讓該機能執行投擲精確制導炸彈的“運泥巴”任務。“藍盾”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前視紅外吊艙,可輕鬆安裝“雄貓”的肩部掛架上。現代技術的“藍盾”與“雄貓”這種傳統空中優勢戰鬥機之間的結合非常成功,把F-14的服役壽命足足延長了15年。F-14憑藉“藍盾”吊艙成為美國海軍最強大的激光制導炸彈(LGB)投擲平臺,在目標瞄準、速度、戰區滯空時間和航程上都遠超F/A-18C。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俯衝投彈的“炸彈貓”


  當然,“雄貓”的外形也好看十萬倍。


“入侵者”時代的終結

  在海軍飛過的最新的噴氣機是VA-155中隊的“入侵者”,加入該中隊時剛好趕上接收全新的SWIP(系統武器改進計劃)型A-6。許多飛機剛從工廠下線就接受了SWIP升級,具有了全新機翼和數字化航電。我駕駛過一架僅有幾十個小時飛行經歷的A-6,油漆完好無損,按鈕和開關上的所有標籤都清晰可見。

  但即便經過重大升級,“入侵者”也無法在現代戰場中生存。隨著最新地空導彈系統的出現,貼地飛行已被證明是自殺任務。“入侵者”可以掛載眾多炸彈,但現代戰爭對轟炸精度的要求已經超過投彈數量。現代任何戰鬥機都可能投擲激光制導炸彈,而且GPS制導炸彈的出現,使戰鬥機能在任何天氣下僅憑簡單輸入座標就能準確擊中目標。

  “入侵者”所擅長的晝夜全天候低空轟炸任務現在已經消失不見,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飛行員報告:A-6“飛行戰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