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一說到孩子的叛逆期,我想家長們首先會想到“青春期”的叛逆行為,這一階段的孩子總是令家長們操碎了心。可是讓眾多的家長不知道的是,

孩子一生之中不僅僅只有一個叛逆期,而是有兩個。面對他們的兩個階段,如何管教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別讓孩子變成“白眼狼”

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段視頻,封面上一位上了歲數的男子跪在一位少年的面前,帶著自己的好奇心我點開了視頻,原來這一少年和這位男子是父子關係,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 同學們用的都是蘋果手機,你憑什麼不給我買?你讓我在他們面前都抬不起頭來,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父親。
  • 兒子一個蘋果手機5 6千,太貴了,咋們家負擔不起,爸爸3個月也掙不了那麼多。
  • 對,你就是送快遞的,你還好意思說!平時讓你給我買衣服你永遠有說不完的理由,不是貴就是不合適,這些我都忍了,可是蘋果手機你今天必須給我買。
  • 這個月還沒有發工資,爸爸錢不夠,咋們能不能過兩個月再買,爸爸攢夠錢了一定給你買。
  • 不行,我給你兩天時間,如果兩天你買不到,別怪“老子我”不認你這個爹。

看到這裡,我不禁感嘆,一位十幾歲的少年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跪在自己面前,原因是父親沒有給他買蘋果手機,嫌棄父親只是個送快遞的,給不了他想要的生活。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的他,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願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懲罰父親。

其實說起錯誤的根源,罪魁禍首應該是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叛逆開始,就沒有做好引導教育,而是一昧的縱容他的行為,本想著“望子成龍”,結果讓他變成十惡不赦的“白眼狼”。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瞭解孩子們叛逆期的行為,如何進行合理的引導教育呢?

★第一反抗期---7-9歲 兒童叛逆期

【兒童叛逆期用“矛和盾”來做比喻在也適當不過,對於這兩者來說,父母像“矛”採用進攻形式,對孩子進行說教、批評或者武力批鬥;而另一個就像“盾”一樣採用防禦形式,對抗來自父母的一切進攻】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舉個例子:

同事的兒子今年剛剛8歲,可是在同事夫妻的眼裡,那就是活脫脫的“哪吒”,天天就知道惹事,不管同事如何說教,這個孩子就是無動於衷。現在時不時的就得挨一頓揍,感覺已經把自己的耐心磨滅掉了。

最近學校的老師說,孩子已經顯示出叛逆的性格:上課不認真聽講、開小差睡覺、剪女同學的頭髮、不聽老師的話等等。面對兒子的種種行為,作為家長的真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真是頭疼至極。

中國有句俗語是這樣形容這階段的孩子:“7歲8歲討狗嫌”,意思就是形容這階段的孩子的調皮程度,連狗狗這樣小動物都嫌棄,躲得遠遠地。

那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進入到“兒童叛逆期”,他們變得越來越調皮,舞槍弄棒、不愛學習、學髒話、什麼話難聽喜歡說什麼,反正就是壞的一學就會,當你教訓他的時候,他還會和你頂嘴,自己常有理。

【兒童叛逆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這也就使得他們不再單純的聽從、服從大人的命令。他們想要獲得更多的自主意識,宣誓自己的主權,對父母、對老師說“不”】

★第二反抗期---12-16歲 青春叛逆期

如果說兒童叛逆期讓作父母的不知所措,那青春叛逆期會讓所有的父母瘋掉,這簡直就是火星撞地球的節奏。孩子稍有不如意就“離家出走”,要不就是和父母對著幹,反正你讓我往東我就偏要往西。

案例一:

彬彬是一個剛剛晉升初三年級的大男孩,可是自從上初中後父母就發現他變得越來越叛逆,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父母把手機沒收了,就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在學校裡和老師頂嘴,在家裡和爸媽對著幹,和社會上的青年打架更是經常的事。父母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造成嚴重的後果。

案例二:

都說男孩叛逆期的表現較為明顯,可是女孩要是瘋狂起來比男孩還難解決,男孩打一頓就打了,女孩你要是打一頓,那有時候後果真是不敢想象。

佳琪的父母因為常年在外,自小是和爺爺奶奶長大的,隨著學業的加重,父母把她接到了身邊,希望可以多輔導一些。可是事情原比相信的要艱難,孩子回到家後,佳琪的父母就發現她不愛學習,玩手機、看雜誌、追星,說什麼道理都聽不進去,一次暴怒後就打了一頓。

結果佳琪離家出走,夫妻兩人找了一宿也沒有找到,心裡是萬分的後悔,生怕孩子出了什麼事情。結果回來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早戀、逃學成了佳琪的家常便飯。可是有了上回離家出走的時間,佳琪父母也不敢在動手,只能好生說教,只要能夠安全的活著,其他的就讓她折騰吧。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在叛逆期裡男孩和女孩一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自我意識更加強烈---這也讓他們想法變得更加獨立,他們不希望父母、老師對自己進行過多的管教。

和父母對著幹---你不讓乾的事我偏要幹,憑什麼限制我的自由,積極的爭取自己的主權。

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孩子大了也有了自己的隱私,不管是誰都不能觸碰的底線,一旦觸及,反抗到底。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行為標新立異---孩子們總會走在潮流前線,染髮、打耳洞、奇裝異服都是他們所鍾愛的,而這些父母卻都難以接受。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會養育出“白眼狼”?

只養不育”:所謂養育就是養活教育,如果你一昧的只在乎孩子的物質生活,不給予教育那無非是給自己留下禍根,這樣往往會出現兩種結果:

百依百順型---過分溺愛任其自由發展,“慣子如殺子”成為典型的白眼狼。

粗暴打罵型---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親情,認為自己是一個多餘的人,從而出現極度反叛情緒。

教育要趁早”:古話說的好“3歲看大 7歲看老”,如果不能夠在小時候就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那當他7歲智力狀態形成後,就很難在扭轉孩子的個性,所以父母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發展狀態,避免錯過性格塑造的關鍵期,而讓孩子更加叛逆難管。

◆父母的晚年也是“前程”,別自己毀了,管教孩子講究方式方法

1)不要給孩子隨意貼標籤,謹慎的評價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縱使他們的問題再多,我們也應該避免觸及到孩子的心理底線,他們也是愛面子的,也很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

2)給與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

當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意識時,他們希望有更多的空間去思考去想象,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讓孩子有太多的學習壓力,更不能用“不好好學習,你以後就只能去工地搬磚或者去撿垃圾”這樣的言語去刺激他們。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過多的限制只會讓孩子做什麼都不認真、沒興趣,一旦到了瓶頸期,大的爆發只會讓孩子和家長兩敗俱傷。所以多給孩子些自由,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該學的時候學,該玩的時候玩。

3)對孩子不要只會打、罵,瞭解青春期孩子特點,理性對待

如果你只會對孩子打、罵,那他會十倍、百倍的給你償還回來,最後雙方只會陷入無休止的戰爭中。其實解決問題的根本,首先家長不瞭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所以你更不會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什麼。從根本入手、從源頭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所在。

4)掌握新時代的潮流,給與孩子更多的引導

黃磊不會因為多多染了一頭紫色的頭髮而去批評她,相反他認為這是孩子個性發展的表現,那為什麼同為父母,我們不能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呢,不能夠接納他們對待潮流的態度呢?所以正確的引導更虛心學習的態度更能夠拉近和孩子的關係。

5)要學會和孩子溝通、談心

叛逆期的孩子總是會惹怒父母,從而讓父母也變得易怒,這樣的雙方又如何去化解其中的矛盾呢?那當然就是孩子把父母當做朋友,才能夠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做父母的也不要以大人的身份去要求孩子怎麼樣,更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想他們所想,這樣才能夠和他們談心、交流。

孩子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管不好埋“白眼狼”隱患,別自毀“前程”

面對孩子叛逆期出現的各種行為,我們總是感覺無從下手,可是作為家長你有沒有想過,你真正的瞭解你的孩子嗎?你知道他們心理所想嗎?你是不是對他們不夠關心?當他們出現問題時,首先先自我反省下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