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叛逆”,還是另有期待?看完你就明白了

文/依雲

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隻有一個選擇,家長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標準去為孩子做選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自己有能力選擇過什麼樣的人生,並創造幸福,享受生活。

有人說,中國家庭非常愛孩子,但對孩子缺少情感支持。很多人可以為了孩子犧牲自己,傾其所有,卻總習慣在孩子情感脆弱的時候雪上加霜。

01

孩子是“叛逆”,還是另有期待?看完你就明白了

好友小雅,那天半夜向我哭訴,她說,養孩子究竟是為了啥?天天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卻一點都不領情。

細問下來,當晚,她女兒與她爭吵後,她控制不住的喊了一聲“你滾出去!”悲憤的女兒揹著行李摔門而去,聲稱再也不進家門,幸虧路上遇到回家的爸爸,看到女兒的反常舉動,硬是把孩子勸了回來。

青春期的孩子,像一支一點就著的火藥桶,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撩起他們敏感而又叛逆的情緒,那種想要脫離控制的心,如一支崩在弦上的箭,一觸即發。

想起來女兒與我對抗的那些日子,簡直是就是一場噩夢。

你告訴她破洞褲不是中學的孩子穿的,她偏偏把家裡的牛仔褲都剪出洞來,並穿著招搖過市;

你告訴她要多接近那些比自己好的學生,她偏偏說那些抽菸打架的學生才更好交往也更加炫酷;

你告訴她中學時不宜早戀,卻偏偏在整理她的書本時,看到隻言片語的表白痕跡;

你對她大聲呵斥,她還給你更高分貝的叫嚷;你以為你只是一個善意的提醒,她卻覺得你是個沒完沒了不停嘮叨的老婦。

曾經,你是她心目中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卻在那樣的時期,迅速轉變了身份,一下跌落為一個惹人嫌棄的婦女。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可更是媽媽的小冤家,不必說十幾年如一日事無鉅細的照料,單是叛逆青春期的較量,便足以“一孬抵九好”。

那時,我焦慮的整夜都睡不著,我覺得孩子離自己的期待越來越遠,我覺得她在遠離自己的視線裡總做些不好的事情,我一度的站在家長的“權威”上,訓斥那個“叛逆”的孩子。

02

孩子是“叛逆”,還是另有期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中華民族向來是個謙遜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不注重賞識孩子的優點,對孩子取得的成績不認同,卻會過分強調孩子的錯誤。

著名的主持人馬丁,曾在演講《父與子的戰爭》中說道,

中國式父親,批評你卻從不誇你,愛你卻不說出口,什麼都要你悟卻不清楚地告訴你,嘴上嫌棄你卻為你驕傲。

他的父親,50年代就考上了大學,他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父親,卻與兒子爭鬥了一輩子。

40歲時他老來得子,那個時代好孩子的標籤多半是中規中矩,父親覺得他是一個吃不得苦扛不起事,沒有繼承他任何優點的小混混,而馬丁覺得父親是一個守舊摳門,完全沒有任何生活情趣的老頑固。

過年時,父親說媽媽做的紅燒肉太鹹,馬丁卻大說好吃,父親便讓他不許喝水不許吃飯也要把一盤紅燒肉全部吃完;

馬丁考了全年級第二名,當他高興的把結果告訴父親時,父親卻問“第一名是誰呀”?

馬丁考了全年級第一名,他把試卷帶回來“甩”給父親看時,父親卻說,這道題我明明給你講過了,怎麼還是錯了?

父親想讓馬丁學理科,像他一樣成為一個工程師,可馬丁偏不,他不僅學了文科,他還做了老師,後來做互聯網,做主持人,他所選的任一種職業都不是父親想讓他做的。

父親的不認同給孩子帶來深深的挫敗感,而這種挫敗所帶來的就是深深的逆反。

是父母不愛孩子嗎?不,也許沒有誰會比父母更愛自己,而這種愛的方式卻成了一代人的感傷,給父母和孩子留下的,是深深的遺憾和無法改變的印跡。

03

孩子是“叛逆”,還是另有期待?看完你就明白了

當我們越想要把控,孩子就會離我們越遠。就像那個發萬字長文的北大留美學生,12年不回家,就只是為了脫離父母的控制。

我們口口聲聲的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總是在不經意中,就將愛變成一種令人窒息的枷鎖。

心理學上說,

孩子在成長中,會慢慢形成一種“自我同一性”,它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不同於他人的自我,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與其說孩子不再對我們俯首帖耳、惟命是從,不如說,是孩子生理發育愈發成熟、認知能力上有了覺醒和提高。

這對孩子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

因為,我們不過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環境而已,孩子終將要靠他自己的力量,整合他所遇到的資源和際遇成長成為他自己。

就像《無聲告白》裡那句經典臺詞,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見尊重和理解是多麼稀缺,而控制與馴服多麼常見。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期待與馴服,才有了現實中媽媽親手勒死兒子的悲劇。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面對更大的成長壓力,他們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和衝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敏感而情緒多變的他們,如果不能將這些情緒垃圾釋放出去,便只能積聚在內心形成一股負能量;而對抗或者叛逆就成為了孩子發洩不良情緒的一個途徑。

高爾基說,單單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

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光有愛是不夠的,就像農民種莊稼,只有懂得作物生長的規律,才能獲得好收成。

04

孩子是“叛逆”,還是另有期待?看完你就明白了

記得看到過這麼一句話,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其實也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就比如,當孩子說“反正我說什麼都是錯的”,其實背後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能傾聽並理解我”;

當孩子說“你愛信不信,我不想和你說”,其實背後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能瞭解事情的真相”;

當孩子說“你根本就不懂我”,其實背後的期待是,“我希望你能收到我的感受,接納我”;

當孩子說“你能別動不動就拿我跟他比行嗎?”其實背後的期待是,“我希望你也能看到我的優點,好麼”。

諸如此類……

作為家長,我們不該一味的凌駕於孩子之上,居高臨下的埋怨和指責,而要以平等的姿態去讀懂孩子“叛逆”背後真正的期待,不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不盲目揣測孩子的做事動機,唯有這樣,我們也才能重新被孩子信任和接納,成為孩子心中那個無所不能的人。

作為父母,只有深諳孩子成長的規律,在該陪伴的時候給予最好的陪伴,在該放手的時候做最堅實的後盾,既欣喜於他成長中的完美,也接納他成長中的缺憾。唯有如此,才能將控制變為成全,將斥責變為呵護。

如果把孩子比作花蕾,父母便是紮在地下的根。

世上每朵花蕾,都是一個青春的結,在打開之前,唯有根莖相連,心意相通,才能在經歷過無數的困擾,熬過漫長的守候,綻放出一朵青春的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