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Gravel Bike”——礫石公路車,顧名思義,是為碎石路面而生的車型;當然,它的內涵遠不止於此。儘管礫石公路車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公路越野,但是它在歐美地區的流行,其實也是最近幾年。自行車材料的發展、車架/套件廠商的配合、胖圈/胖胎的流行,乃至DK200/GBDURO等長距離非鋪裝路面挑戰賽的創立,都是Gravel Bike迅速發展的催化劑。

“傳統公路車搞得定”和“還用不上XC車”之間的空間巨大,以至於Gravel Bike的世界是如此精彩紛呈——它不拘泥於材料,也不規定輪徑、胎寬、齒比甚至避震結構,更不侷限於單一用途。因此,世界上沒有任何一臺礫石公路車是“標杆”,一千個礫石公路車玩家,能折騰出幾千種配置和玩法。無論是DK200、野外穿越、長途騎行、城市通勤、白路/石頭路耐力賽、格蘭楓度,還是任何大開腦洞的玩法,都能寄託於礫石公路車。

當然,作為一種公路車和山地車的中間產物,礫石公路車生來受到兩邊硬核玩家的夾棍。但是它自帶的熱愛大自然,挑戰大自然的屬性,還是逐漸受到越來越多車友的認可。也許在傳統的公路越野(CX)、山地越野(XCO)和山地馬拉松(XCM)中間,Gravel耐力騎行會是下一個流行趨勢。

一番瞎分析之後,迴歸產品。以下根據我折騰這臺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的經歷,來分享Gravel騎行真實體驗。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該車的主體是雲豹/Rikulau M3不鏽鋼Gravel Bike車架,前叉為碳纖維材質,車架組售價RMB 8600¥。該車亦有整車發售,分為Shimano 105以及Tiagra兩個配置,不過以上樣車並非出廠配置。

樣車搭配了方遠X4碳纖維Gravel輪組以及WTB Exposure 32C混合路面輪胎,整體配置完成度很高,此狀態下的整車重量為9.1KG。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雲豹/鈦鬱出品的金屬車架以精湛的工藝著稱,在這臺M3 Gravel亦有體現。

參考閱讀:【鋼架永不滅】鈦鬱 x 雲豹 頂尖金屬自行車締造者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雲豹車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符合亞洲人身形——STR偏大,立管角度偏垂直,且架型更壓縮。相比於Master公路車系列,Gravel車型的幾何更寬鬆,以M碼為例,370mm的Reach配合558mm的Stack,已達到主流礫石公路車的水平。如果有用戶想要一臺強調舒適性的耐力型公路車,其實也可以用此車架搭配常規公路輪組/輪胎使用。

重量方面,M碼的M3 Gravel重1.9kg(單車架,不含前叉),這自然不是一臺競技型自行車應有的重量級。不過考慮到Gravel騎行環境所面臨的種種風險,以及長期使用的需求(一臺包養老),M3不鏽鋼仍不失為性價比之選。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下管細節,管材是M3不鏽鋼(2205不鏽鋼無縫管),其特點是防腐蝕性優良,同時造價不會高出鉻鉬鋼太多。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雲豹幾乎每款車都有不同的頭標,這臺是復古金屬銘牌。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頭管焊接細節。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碳纖維前叉,Gravel級別的堆料。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前叉預留的輪胎寬容度足以滿足Gravel輪胎需要。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與車架相匹配的前撥夾環。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五通位置的焊接同樣精巧,規格為BSA。期待未來改款至T47,以更好的適應DUB/BB30規格曲柄。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後上叉容納32C的輪胎後仍有充足空間,後上叉上端預留了貨架孔。

M3 Gravel的後上叉和後下叉實際上是使用了“K6”C630不鏽鋼無縫管材,相比於M3,K6不鏽鋼的剛性重量比更高,耐腐蝕性也更出色。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縱橫千百, 遨遊在我”。這款車更偏重於長途載重騎行。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12mm規格筒軸,開檔精度很高。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平裝式碟剎安裝座。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樣車搭配了Pro 27.2mm規格鋁合金座杆以及Selle Italia座墊,個人建議可自行更換更舒適的組合。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把組同樣來自Pro。其實雲豹亦有提供金屬原色的管組產品,喜歡復古風的車友可以選配。對於Gravel用途,個人建議選擇帶外撇的彎把,下把位操控性會好很多。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輪胎方面,樣車配備的是WTB Exposure 32C,該系列真空胎一共提供了30C、32C和34C三種規格,齒紋隨著胎寬增大而增加。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Exposure系列不算是純正的Gravel輪胎,它的胎紋更適合於路況稍微糟糕一點的鋪裝路面抑或輕度碎石路面。巴黎-魯貝挑戰賽或者錫耶納格蘭楓度就是它的經典使用場景,我也確信打到40PSI的Exposure 32C一定比60PSI的世文Pro One 28C舒適N倍。

然而面對亂石遍地,地形複雜的“野路子”,還是齒胎比較穩——這一點,是我以慘痛的經歷學到的。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新車落地的首次試玩,我被張諾和波仔兩位黑導遊帶到了花都北跡營地,此處比鄰芙蓉嶂,是廣州山地車迷的好去處。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騎完一小段水泥路之後,我發現事情開始不簡單了。這段長約1.5公里的陡坡因為水土沖刷,路況糟糕,爬坡的後半段亂石開始增多,對選線的要求陡然提高。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碰上一個坑,後輪打滑,絕望地躺在了地上……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涉水路段算是Gravel騎行的常規操作,後面幾次試騎中,我還遇到過暴雨,水淹過了後撥。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面對亂石,32C的“半光頭胎”並不能給我帶來太多信心;尤其是在陡上陡下,我既怕打滑,又怕爆胎。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樣車的齒比也有點不夠Gravel,50-34T牙盤搭配11-28T飛輪,甚至連爬坡公路車的齒比都比不上。面對10%+的爛路爬坡時,相當吃力。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二三十的速度下坡,不可避免的碾過各種尖銳的石頭,不到1公里,兩條胎都爆炸了……其中前輪的破損較為嚴重,重新打氣後都沒法保持氣壓,只好慢悠悠溜車回營地。這次騎行讓我深切體會到不能以公路車的標準去選Gravel/山地車輪胎,真正要上野路子的話,就要能裝多寬的胎就裝多寬的胎,能裝齒胎就裝齒胎。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幸虧碟剎公路車的輪組也在車裡,就這樣“死馬當活馬醫”把車子騎回家了。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經歷了芙蓉嶂的慘敗,我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將車子重新改裝了一番,以便重新挑戰廣州的越野路段。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首先從輪子入手。

方遠X4是一款跨界碳纖維輪組,重1450g,售價RMB 6198¥;可用於礫石公路車,亦可用於29寸山地車。相比於經典的C系列,X4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前後等高的框高(40mm),並且外寬和內寬提高到30mm以及25mm,以適應更寬的Gravel/山地車輪胎。X4的輪圈為無孔真空圈,可直接安裝真空胎;由於其內寬喜人,因此安裝輪胎後,輪胎的實際寬度都會大於標稱寬度,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舒適性。

此番改裝,我為X4裝上了新的輪胎和碟片。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儘管上次前後胎全爆,但我還是選擇再次相信Gravel產品線齊全的WTB,這次選擇了Riddler 37C Gravel真空胎。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相比於Exposure系列,Riddler系列的齒紋更有安全感。重量上,Exposure 32C單條是315g,Riddler 37C則是450g,不難看出兩者的側重點是完全不同的。

M3 Gravel的前叉完美兼容37C的胎寬,目測42C的胎寬都吃的進去。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後上叉的寬容度亦足以接納37C齒胎。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後下叉在安裝了37C的Riddler之後,兩邊還有1~2mm就碰到胎毛,目測這也是該車架的最大寬容度了。如果勉強塞一條40C的輪胎進去,很可能排泥性杯具。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為了更好的剎車性能,換上R8000級別的160mm碟片。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齒比不夠,只能把後撥換成長腿,同時飛輪換成11-34T,這樣一來最小齒比能達到1:1。其實個人覺得礫石公路車最好還是上單盤,因為騎這種車型一般不會扯到45+的速度,不需要傳統的大盤,36T~40T的單盤,搭配11-42T的11s飛輪正好。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座墊屬於FITTING部件,因人而異,換自己喜歡的就好。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Shimano M8000級別的單面鎖踏,可以用山地鎖鞋,也可以用戶外鞋,適應性更強。如果你是更刁鑽的兩面派,可以考慮浩瀚推出的各種雙面腳踏。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改裝完成後,又是黑導遊帶路,去騎的線路更加坑爹——筲箕窩和龍洞後山。這兩條路都是十分強調越野技巧的山地車線路,尤其是龍洞後山,根本不是礫石公路車該去的地方。

騎在這樣的爛路上真是步步驚心。換上37C齒胎之後,前輪的通過性和後輪的抓地力都大有提升,但仍然避免不了在一些坑位停滯或摔車。由於沒有避震,下坡也只能小心翼翼,無法做到像騎全避震山地車那樣為所欲為。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龍洞後山自不用說。1:1的齒比爬上桃源廣場已是不易,後面的林道急升坡更加無力應對。我把車子換給騎山地車的“石油佬”,他也難以通過所有技術點。加上這些天雨水充沛,山路溼滑,樹根凸起,下山更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總之,想要證明礫石公路車不能騎什麼路況,這兩回是做到了。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小結

礫石公路車的誕生並非為了挑戰山地車的技巧以及公路車的速度,而是通過綜合兩者的部分優點,來開拓騎手的疆界。在國內,車友對於礫石公路車的需求其實一直都有,只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由入門級山地車/“山馬車”來滿足。當你把“廉價”的條件去掉,礫石公路車就是山馬車最好的替代品。

當然,礫石公路車從目前來看仍然很小眾,需要更多高性價比產品去推動普及。

回到我的試騎車,從舒適性的角度講,M3 Gravel通過寬鬆的幾何,良好的吸震效果,達到甚至超越了絕大部分耐力型公路車。在使用Exposure 32C真空胎時,其舒適性已經足夠應對一般的鄉村路;換上37C齒胎之後,一些亂石更多的爛路都不在話下了。在一些使用傳統公路車會後輪打滑的陡坡/沙土路,礫石公路車展現出極佳的適應性。如果你將這臺車騎到巴黎-魯貝挑戰賽,那就更加是屬於“作弊”的範疇了。只有騎過它,你才會明白公路車的舒適性有多差。

公路騎行方面,受累於整車的風阻以及輪胎的滾阻,M3 Gravel很難跟傳統公路車飈。不過得益於舒適性,將其作為通勤用車還是不錯的;面對各種減速帶、不平整路面,甚至落差不大的臺階,M3 Gravel都能應對自如。同時由於輪胎抓地力好,幾何設計取向偏穩,在面對強側風時,M3 Gravel會更好控制,不會“隨風飄搖”。

由於是M3不鏽鋼打造,單車架就有1.9kg左右的重量,M3 Gravel整車的重量沒法做到很輕。因此如果你更加註重爬坡體驗,還得移步碳纖維礫石車;但是如果你想要一臺能陪伴自己超過20年,在摔車和暴力託運之後都能倖存的“忠實夥伴”,不鏽鋼架就是一個上佳選擇。

END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所以,你要騎破風車還是軟尾XC?

礫石公路車初體驗:雲豹M3不鏽鋼Gravel Bike

8月24號開始,年度第三場大環賽,讓我們相約《中國體育》Zhibo.t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