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你不知道的古典《白虎通義》,國家圖書館館藏之一,它為何珍貴

《白虎通義》是中國漢代講論五經同異,統一今文經義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據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經學辯論的結果撰集而成。因辯論地點在白虎觀而得名。《白虎通義》繼承了董仲舒以後今文經學神秘的唯心主義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陰陽、五行為基礎,解釋自然、社會、倫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種種現象,對宋明理學的人性論產生了一定影響。


你不知道的古典《白虎通義》,國家圖書館館藏之一,它為何珍貴


內容簡介

《白虎通義》又稱《白虎通》,共4卷,東漢班固撰。 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令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參加者有賈逵、丁鴻、楊終、班固、李育、樓望、成封、桓鬱等數十人,有今文經學家,亦有古文經學家。

這場大討論的由來,一是由於古文經學出現之後,在文字、思想、師說各方面都同今文經學派發生分歧,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自西漢武帝時佔統治地位的今文經學派,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權威製成定論,以壓倒對方。二是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後,用神學解釋經學之風便愈刮愈烈,到西漢末年,封建神學和庸俗經學的混合物讖緯迷信盛行起來,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瀰漫於學術思想領域。

為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樂於出面,組織一場大討論,以便使讖緯迷信和封建經典更好地結合起來,使神學經學化,經學神學化。在白虎觀,博士、儒生紛紛陳述見解,章帝親自裁決其經義奏議,當時撰有《白虎議奏》,統名《白虎通德論》,後又命班固撰成此書。《白虎議奏》亡於隋唐時期,《通德論》亦漸廢不存,獨以此編傳世。《隋書•經籍志》著錄為六卷,不載作者名氏;《新唐書•藝文志》亦載為六卷,始題班固之名;《崇文總目》載作十卷,凡十四篇;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亦作十卷,凡四十四門。今傳本為元代大德年間劉世常所藏,共四十四篇,與陳氏《解題》同。但卷數卻為四卷,與宋及其以前各家書目並不相同,蓋歷代有所分合所致。

此書為作者集兩漢今文經學大成之作,主要內容為記述白虎觀會議關於經學之議論,大部分為複述董仲舒的學說及基本觀點,並有所發揮。關於天地萬物生成,書中引圖《易緯乾鑿度》所說:“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陽唱陰和,男行女隨也。”編造出了一套唯心主義的神學世界起源說;把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神學化,在這一神學世界觀中。天地、陰陽、五行都是有意志的東西,“天之為言鎮也,居高臨下,為人鎮也”;“地之言施也,謗也”,“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五行“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地之承天,猶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親事,故自周於行。尊於天也”。很顯然,天是最高神,地是它的“妻子”,五行是它們生萬物的材料,整個宇宙發展過程都是由最高的神安排的。

如此,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也就具有了封建倫理的性質。天造就了人,人就事事模仿天、指出“王者父天母地”,“天覆地載”,“上法斗極”;其對朝廷的事務。大到禮與刑,小到吃飯,都作了“王者法天”、“天人合一”的神學解釋:由於天人是合一的,人坤是一體的,所以天與人就互相感應。

《白虎通義》在董仲舒的基礎上,對三統說作了更詳盡的發揮,認為“三統”是“本於天”的,“正朔有三。伺本?天有三統,謂三微之月也。明王者當奉順而成之,故受命各統一正也”,指出“三統”循環,變的只是形式,舊王朝滅亡了,新王朝成立了。正朔、服色、都城等可以改變,但“三綱”、“五常”的大道卻不能改,肯定“王者有改道之文,無改道之質”,三統循環論實際不止是封建一統不變論。關於性命論,書中認為,人是天研生,是“天之貴物”,人體象八封。人性生於陽,人情生於陰,人的壽命分為“壽命”、“遭命”、“隨命”,三命均為天定。

並提出了“三綱”、“六紀”的倫理金條,“三綱”是“署為數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六紀”為“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認為“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六紀”是從“三綱”而來,是“三綱”之紀,把封建社會的倫理關係說成合乎天意的、永恆的自然關係。

關於學習,書中亦十分強調,但其所講的“學”,不是學習客觀世界的知識,而是學“聖人之道”,它把聖人描繪成無所不通,無所不曉、能與天地鬼神交通的人,所以,它對“學”的闡述,實際上是“神學知識論”:同時,又把《五經》神學化,指出“《經》所以有五何?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樂》仁、《書》義、《禮》禮、《易》智、《詩》信也”;何以要學《五經》?“人情有五性,懷五常,不能自成,是以聖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如此,聖人為天的代言人,《五經》也就成了“天書”、“聖經”。全書大量引述緯書為論斷根據,把神學、經學合為一爐,在董仲舒改造孔子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附加讖緯迷信成分,把儒學改造為神學,把孔子改造為學者與教主的雙重身份,把儒家著作改造為《聖經》,給孔孟傳統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增加了更多的神學內容。


你不知道的古典《白虎通義》,國家圖書館館藏之一,它為何珍貴



你不知道的古典《白虎通義》,國家圖書館館藏之一,它為何珍貴


特點

《白虎通義》今傳本的內容分四十三門,有爵、號、諡、五祀、社稷、禮樂、封公侯、京師、五行、三軍、誅伐、諫諍、鄉射、致仕、辟雍、災變、耕桑、巡狩、考黜、王者不臣、蓍龜、聖人、八風、商賈、瑞贄、三正、三教、三綱六紀、情性、壽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時、衣裳、五刑、五經、嫁娶、紼冕、喪服和崩薨,基本上將東漢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其中。此書多是思辨之言,如卷一《爵》:‘天子者,爵稱也。爵所以稱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載謂之天子,上法斗極。’《鉤命決》曰:‘天子,爵稱也。’帝王之德有優劣,所以俱稱天子者何?以其俱命於天,而王治五千裡內也。《尚書》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稱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勳。’《書•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稱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載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於此可見《白虎通義》全書的體例均是這種一問一答式,立說之意甚是明顯。 《白虎通義》另外一大特點,就是全書引用的讖緯類書籍甚多。據統計,《白虎通義》直接引用讖緯的地方至少有26處,引用的讖緯書有《孝經援神契》、《孝經鉤命決》、《論語比考讖》、《尚書刑德放》等等。此與當時東漢崇尚讖緯學密切相關,前以提及,概不贅述。總《白虎通義》所要表達的思想的核心,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宇宙觀的社會政治觀念。所以皮錫瑞先生言其是集今文經學之大成者,其不謬矣。

貢獻影響

《白虎通義》問世以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於它是由皇帝親自欽定的,內容又包羅萬象,在政治、思想、倫理等各個方面,都為人們規定了行為規範。《白虎通義》用陰陽五行來普遍地具體地解釋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綱五常”,小者如婚喪嫁娶、日常生活現象,都可以用陰陽五行說去說明,不管如何牽強附會,如何荒唐,說者言之鑿鑿,聽者深信不疑,使陰陽五行成了人們認識與解釋世界的萬能的“金鑰匙”,成為一種思維模式和定式,這對學術的更新、思想的解放無疑是一種致命的桎梏。

《白虎通義》融合今文經學、古文經學與讖緯迷信於一體,企圖統一經學,建立神學經學,並將其奉為永恆的真理,要人們世代相沿,習之、誦之,不許懷疑和批判,這只是統治者一廂情願的夢想,歷史發展的事實告訴,經學一旦發展為神學,它的生命力也就接近枯竭了,這是《白虎通義》給的啟示。從這個意義講,《白虎通義》宣告了經學的衰落,是經學走向沒落與衰敗的標誌。


你不知道的古典《白虎通義》,國家圖書館館藏之一,它為何珍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

雜家類二

《白虎通義》•四卷(通行本) 漢班固撰。《隋書•經籍志》載《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書•藝文 志》載《白虎通義》六卷,始題班固之名。《崇文總目》載《白虎通德論》十卷, 凡十四篇。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作千卷,雲凡四十四門。今本為元大德中劉世常所藏,凡四十四篇,與陳氏所言相符。知《崇文總目》所云十四篇者,乃傳寫 脫一四字耳。然僅分四卷,視諸志所載又不同。朱翌《猗覺寮雜記》稱,《荀子 注》引《白虎通》天子之馬六句,今本無之。然則輾轉傳寫,或亦有所脫佚,翌 因是而指其偽撰,則非篤論也。據《後漢書》固本傳,稱天子會諸儒講論五經, 作《白虎通德論》,令固撰集其事。而《楊終傳》稱,終言宣帝,博徵群儒,論 定五經於石渠閣。方今天下少事,學者得成其業,而章句之徒,破壞大體,宜如 石渠故事,永為世則,於是詔諸儒於白虎觀論考同異焉。會終坐事繫獄,博士趙 博,校書郎班固、賈逵等,以終深曉《春秋》,學多異聞,表請之,即日貰出。 《丁鴻傳》稱,肅宗詔鴻與廣平王羨及諸儒樓望、成封、桓鬱、賈逵等論定五經 同異於北宮白虎觀,使五官中郎將魏應主承製問難。侍中淳于恭奏上,帝親稱制 臨決。時張酺、召馴、李育皆得與於白虎觀,蓋諸儒可考者十有餘人。其議奏統 名《白虎通德論》,猶不名通義。《後漢書•儒林傳》序言,建初中,大會諸儒 於白虎觀,考詳同異,連月乃罷。肅宗親臨稱制,如石渠故事,顧命史臣,著為 通義。唐章懷太子賢注,雲即《白虎通義》。是足證固撰集後乃名其書曰《通義》、 《唐志》所載,蓋其本名。《崇文總目》稱《白虎通德論》,失其實矣。《隋志》 刪去義字,蓋流俗省略,有此一名。故唐劉知幾《史通》序引《白虎通》、《風 俗通》為說,實則遞相祖襲,忘其本始者也。書中徵引,六經傳記而外涉及緯識, 乃東漢習尚使然。又有王度記、三正記、別名記、親屬記,則禮之逸篇。方漢時 崇尚經學,鹹兢兢守其師承,古義舊聞,多存乎是,洵治經者所宜從事也。國朝 任啟運嘗舉正其闕,作《白虎通擿訛》,見所自為制藝序中。今其書不傳,所糾 之當否,不可考矣。

[注]

1. 《隋書》為隋唐魏徵、長孫無忌等奉救修撰,屬紀傳體史書,共四卷。《經籍志》為十志中的一志,李延壽等編,魏微刪定。

《隋書•經籍志》系據《隋大業正御書目》和梁阮孝緒《七錄》增刪而成。所收圖書按經、史、子、集分為四部四十類。共著錄存書三千一百二十七部,計三萬六千七百零八卷;佚書一千零六十四部,計一萬二千七百五十九卷。後附佛、道兩錄。全書有總序、大序、小序四十八篇。總序一篇,置於卷首;四部之後有大序四篇,四十類各有小序一篇。另外,佛、道兩類各有一序,未有後序一篇。作者在這些序中,簡要說明學術的源流和演變、典籍的聚散狀況,以及類目設置的緣由等。在各書之下,則著錄書名及卷數,又以扼要的註釋,介紹著者簡況,間或註明書的內容真偽以及存亡殘缺情況。特別是對圖書存佚時代的註釋,如“梁有”、“宋有”等,很好地反映了六朝時期圖書的變化情況,為後人研究中國古代典籍的存佚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 此處唐書指《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百卷。內帝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五代後晉時劉昫、張昭遠等撰。記載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佑四年(907)共二百九十年的歷史。在北宋編撰的《新唐書》問世以後,《唐書》始有新舊之分。《新唐書》是北宋時期歐陽修、宋祁、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為這是本書勝過《舊唐書》的地方。

3. 《崇文總目》是11世紀30年代北宋朝廷藏書的總目錄。是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官修目錄。反映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的昭文、史館、集賢三館(三館新修書院稱崇文院)及別貯禁中書籍的秘閣 4處的藏書。由王堯臣、王洙、歐陽修等奉宋仁宗趙禎之命編制,景祐元年始至慶曆元年(1034~1041)完成。共66卷,另有敘錄1卷,有類序、解題(釋),收書3445部、30669卷。第 1 次立“道書類”、“釋書類”於子部之中。南宋起流行無序釋的一卷本,至清代據《永樂大典》、 天一閣藏本和歐陽修集等輯成 12卷,收入《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之首。嘉慶中錢侗等又成《輯釋》本5卷,侗又別為《補遺》1卷,《附錄》1卷。

4. 陳振孫(?—約1261),原名瑗,字伯玉,號直齋,安吉梅溪(今屬浙江)人。陳振孫性喜藏書,為南宋大藏書家、目錄學家。周密在《齊東野語》卷12中說:“近年惟直齋陳氏書最多,蓋嘗仕於莆,傳錄夾漈鄭氏、方氏、林氏、吳氏舊書至五萬一千一百八十餘卷,且仿《讀書志》作解題,極其精詳。”

5. 《書錄解題》即《直齋書錄解題》,南宋陳振孫撰,漢族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書目錄。陳振孫平生好藏書,累積藏書5萬餘卷,他將對典籍整理研究的心得,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形式,歷20年撰成私家藏書目錄《直齋書錄解題》56卷,今本二十二卷。該書收錄豐富,體例較完備,記載較全面,為後世所重視,在考證古籍存佚、辨識古籍真偽和校勘古籍異同等方面均起過重要作用。

6.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 朱翌像 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政和八年,同上捨出身。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遊覽殆遍。事蹟散見於《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寶慶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有傳。有《猗覺寮雜記》二卷。又《潛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為作序。《彊村叢書》輯有《潛山詩餘》一卷。《宋史藝文志》猗覺寮雜記二卷,《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7. 《猗覺寮雜記》為南宋 朱翌(1097-1167)著。《猗覺寮雜記》六卷,四百三十五條。《四庫全書》收於子部雜家類,以前三卷為上卷,後三卷為下卷。《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是書“上卷皆詩話,止於考證典據,而不評文字之工拙;下卷雜論文章,兼及史事。”又評曰:其書雖有牽強穿鑿之處,“然其引據精鑿者,不可殫數。在宋人說部中不失為《 容齋隨筆》之亞。”

8. 《後漢書》是由南朝宋 范曄所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其所記史事,起於劉秀起兵,終於漢獻帝禪位,囊括了東漢一朝195年的歷史。《後漢書》擷取眾家之長,有條不紊地敘述了東漢一朝的興亡大勢,作為“正史”,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

9. 劉知幾,唐代史學家。永隆年間(680年)以弱冠舉進士,歷任著作佐郎、中書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國史二十餘年。景龍二年(708年)辭去史職,從事私人修史工作。開元九年,六十歲時因營救長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貶為安州都督府別駕,不久去世。有《史通》傳世,對中國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評,是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

10. 《史通》是中國及全世界首部系統性的史學理論專著,作者是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包括內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內篇的《體統》、《紕繆》、《弛張》三篇在北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前已佚,全書今存四十九篇。內篇為全書的主體,著重講史書的體裁體例、史料採集、表述要點和作史原則,而以評論史書體裁為主;外篇論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並雜評史家得失。《史通》總結了唐初以前編年體史書和紀傳體史書在編纂上的特點和得失,認為這兩種體裁不可偏廢,而在此基礎上的斷代為史則是今後史書編纂的主要形式。

11. 任啟運(1670—1744)清代學者。字翼聖,世稱釣臺先生,江蘇宜興人。少貧,借書就月 任啟運立像 讀,深夜不輟。事親孝。年五十四,始舉於鄉。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問從臣,有誰精通性理之學的尚書張照報上了任啟運的名字。雍正特詔啟運進行廷試,出題《太極似何物》。啟運將答案呈進御覽,得旨嘉獎。會成進士,在臚唱前一日特別引見,授翰林院檢討,在阿哥書房行走。高宗即位,仍命啟運上書房行走,署日講起居注官,不久擢中允,晉侍讀學士。乾隆四年(1739)擢侍講學士。乾隆七年(1742),擢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八年,充《三禮》編纂館副總裁官,不久升宗人府府丞。乾隆九年(1744),卒於賜第。

附:


你不知道的古典《白虎通義》,國家圖書館館藏之一,它為何珍貴


人物:

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自幼聰敏”,“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後進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明帝時,曾任蘭臺令史,與陳宗、尹敏、孟異共同撰成《世祖本紀》,升遷為郎,負責校定秘書。由於章帝喜好儒術文學,賞識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宮廷侍讀。在父親的影響下研究史學。居喪在家時,著手整理父親的《史記後傳》,並開始撰寫《漢書》。東漢明帝水平年間,有人告其私改作國史,被捕入獄。其弟班超奔走上書,其書稿才得以送到京師。明帝閱後,很賞識班固的才學,召為蘭臺令史。後又遷為郎,典校秘書。至漢章帝建初七年成《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為後世“正史”之楷模。班固擅長作賦,撰有《兩都賦》、《幽通賦》等。

賈逵(30年-101年),字景伯,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人,東漢經學家、天文學家,乃賈誼九世孫。其弱冠能誦《左傳》、《五經》之說,以《大夏侯尚書》教授,諸儒稱之:“問事不休賈長頭。”。漢明帝時任為郎。漢和帝時任左中郎將,遷侍中,領騎都尉。他倡導用黃道座標測量日月行度,並對月行遲疾規律有深刻認識,主張曆法必須不斷改進,提出冬至點移動。

丁鴻(?-92)東漢學者,名儒,大臣。字孝公。潁川定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陽縣北)人。以廕襲封陽陵侯,大辦學堂,受明帝賞識,召拜侍中兼射聲校尉。章帝召各名儒在北宮白虎觀論五經,鴻論述最精,世稱“殿中無雙”,擢為校書。官至司徒、太尉兼衛尉。丁鴻曾經太常擔任這一職務。竇太后臨朝,其兄弟擅權,鴻親收憲將軍印綬,逼竇氏兄弟自殺。

楊終,東漢蜀郡成都(今四川)人,字子山。曾入京師受業,習《春秋》。明帝時,徵詣蘭臺,拜校書郎。章帝初,奏請寬刑罰,罷西域。建成初四年(79),以經學多分歧,建成議效法宣帝在石渠閣論定《五經》事,為章帝採納。旋在折虎參預論考勤《五經》同異。後受詔刪《太史公書》。和帝時,徵拜郎中。著有《春秋外傳》。

樓望(20--100年),字次子,東漢陳留雍丘(今河南杞縣)人,東漢經學家。自幼嗜學,操節清白,有稱鄉閭。後仕郡功曹。永平(58-75)初,為侍中、越騎校尉,入講省內。十六年(73),升任大司農。十八年(75),任太常。後為左中郎將,卒於官。望為學刻苦,主攻《春秋》孔子作《春秋》之後,“春秋學”逐漸形成《公羊春秋》、《穀梁春秋》、《左氏春秋》三家,西漢後期《公羊春秋》學又分為《公羊春秋》“嚴氏學”和“顏氏學”二家,東漢時皆列於學官,立有博士。

桓鬱(?~93),字仲恩。東漢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西北)人。桓榮子。敦厚篤學,傳父業,以《尚書》教授門徒。明帝時,任侍中。永平十五年(72),入授皇太子,遷越騎校尉。章帝建初二年(77),遷屯騎都尉。和帝即位,遷長樂少府,復入侍講經。後轉侍中奉車都尉,拜太常職。子桓焉,官至太尉。

成封,東漢人,其人不詳,史書中未有其餘詳細記載。。

李育,生卒不詳。東漢著名今文經大師,其學宗主今文,旁覽古文。

地點:

白虎觀,漢代宮觀名。 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會學者於此,講五經同異,成《白虎通德論》書。在未央宮中。 《 後漢書•章帝紀》:“﹝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 ,講議‘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 清 曹寅 《哭東山修撰》詩:“輝煌白虎觀,滅沒青藜枝。”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石經》:“漢靈帝時,立‘五經’石碑於白虎觀 ,蔡邕等為之校刊。”

出版情況:

《白虎通義》傳本較多,主要有《四庫全書》本,清盧文紹抱經堂校刻本,《四部叢刊》本等。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收錄(清)陳立《白虎通疏證》(上下冊)點校本。

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籍的學術流派

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相對。古文經,指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儒家經書。始皇焚書期間,民間儒生將一些古文經書埋藏起來,至漢代前期,相繼發現,如景帝時,河間獻王以重金在民間徵集所得古文經書,以及武帝時魯恭王從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古文經籍。諸王等先後獻給朝廷,藏於秘府。今文經,則指漢初由老儒背誦,口耳相傳的經文與解釋,由弟子用當時的隸書(今文)記錄下來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