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影壇實打實的拳腳功夫片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以李小龍的截拳功夫片為代表,而另一派就是劉家良的“南拳功夫片”。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都知道劉家良是佛山武林宗師黃飛鴻的徒孫(其父親劉湛師從林世榮學藝),其從小便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正宗洪拳,這對於他後來的電影之路也有著很大的影響,自1975年他首次執導功夫片《神打》以來,便將“發揚洪拳硬橋硬馬真實風格”奉為其拍戲宗旨,期間,又逢何夢華的《黃飛鴻》,張徹的《洪拳與詠春》,《洪拳小子》,《少林五祖》和《少林寺》等等掀起了一股“南派少林電影熱”,令本就是南拳傳人的劉家良受到“刺激”,於是也在1978年趁勢推出了自己的南少林電影,《少林三十六房》,本片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6。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一代內地觀眾都將1982年由張鑫炎執導,也是讓李連杰年少成名的“北少林片”《少林寺》看作是“少林第一片”,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這部電影,曾在當時電影票只要幾毛錢一張的內地創造過過億票房的神話,其構成的持續影響力也是難以估量的。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但在東南亞國家以及歐美國家,大多數觀眾瞭解少林功夫片,瞭解邵氏電影的其中一個途徑,便是這部曾在海外叫好叫座的南少林片的代表作《少林三十六房》,有人甚至用“最真實又全面地體現少林功夫”來評價本片。

本片之所以備受推崇,與導演劉家良對中華武學智慧的深刻探究以及對武學細節的嚴謹追求是息息相關的。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本片講述的是清朝年間“三德和尚”劉裕德的故事。

戲裡由青年劉家輝扮演的劉裕德本是廣州一家海味店的少東家,因秘密從事反清復明活動被清兵追捕,無奈之下只能拖著傷軀一路逃到了南少林寺。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昏迷數日醒來後的劉裕德為了能留在少林並習得至高武藝,他從代表著少林寺“武功境界最高”的第三十五房開始學起,後又在其餘三十四房穩固了基本功,在經過勤學苦練,吃遍苦頭後,最終以過人天賦領悟了少林武學真諦,並以自己獨創的三節棍絕技另立了專收少林俗家弟子,將少林武學推向民間做出了重要貢獻的第三十六房,呼應了本片片名。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在《少林三十六房》誕生之前,邵氏的很多“少林片”儘管並不乏武學展示,但大多卻只是服務於劇情模式的一種手段,特別像張徹的南少林電影,武打的出現只是為了增加影片的可看性,其本質上仍離不開他一貫的“陽剛武俠”和“男兒報仇”情結。

《少林三十六房》雖也出現了洪熙官,陸阿採,童千斤和舂米六等觀眾耳熟能詳的幾位“少林英雄”,但其側重點已經從講人轉移到了對少林武學奧義和修煉過程的重點展示,並將很多日常生活化的內容都融進了功夫修煉裡,就像劉裕德最初進入的第三十五房,就連吃飯,洗碗,和去飯廳途中的“踩木過池塘”,對於一個“武功菜鳥”來說均是莫大的考驗。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為了表明這樣的練功設計不僅僅只是為了滿足戲劇需要,戲裡有很多臺詞也在無形之中強化了這些訓練的原因和邏輯,比方說劉裕德本想投機取巧通過爬牆頭來躲過“踩木過池”,卻被住持打了下來,原因是為“牆頭雖矮,但佛法千丈高”;而就連一個普普通通的碗碟,在這部功夫片裡也發揮出了它在武學層面上的“啟迪作用”——正如住持所言:如果你用力將碟子扔下水中,就等於你們跳木頭向下沉一樣,但若能將碟子配合得勁,平穩,快,心神一致,用勁才能一致(即打水漂過法)。這種取自生活,再運用於武學的觀察力和智慧,自然讓戲裡的練功情節一下子變得生動鮮活了起來。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有意思的是,被譽為“代表少林武功最高境界”的第三十五房,恰不具備任何“危險性”,反倒是被稱為是“基礎功”的其餘三十四房,在帶給觀眾的客觀感受上卻是“一房比一房難”:後來,劉裕德先後經歷的“兩臂綁刀挑水訓練”,“竹竿綁鐵敲鐘訓練”,“兩耳燒香眼力訓練”,“擊打反光木樁”以及“頭力破沙包陣訓練”才是對他身體素質各方面的真正鍛鍊,最後,他更必須打敗戒律院住持,少林武僧教頭才能夠獲得“晉升”,這種“越往後倒推越難”的設置,應該是導演劉家良自身習武心路的一種剖析:要想在習武的道路上通往成功,就必須打好基本功,基本功越難,功夫才越紮實。這也是古語所說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不光是習武如此,這也是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具備的態度和精神。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本片成功的關鍵,正如劉家良自己所言:少林寺僧人在練武方面,的確是有一套苦功夫的,他們對每一種基本訓練都不忽視,因而能夠打好紮實的基礎,然後再在這一基礎上求精深,求變化。”這種基於事實的真實感,有著“揭秘味道”的獵奇感,再加上經“劉家班”妙趣橫生的編排和演繹,影片能夠風靡海外,不足為奇。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因《少林三十六房》的賣座,幾年之後,劉家良又陸續拍攝了《少林三十六房》續集《少林搭棚大師》以及《霹靂十傑》,其中《搭棚大師》雖然主角不再是三德和尚,劉家輝的角色變成了出身草根的“周仁杰”,但因其延續了前作中趣味習武的武打形式(將三十五房功夫巧妙變成了因搭棚練就的“纏繞神功”)再加上注入了更多的喜劇元素,當年也打進了港片票房排行榜前十。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而1985年的《霹靂十傑》,主要講述的是方世玉和三德和尚之間的故事(劉家輝再次披掛上陣飾演三德),但在嘉禾公司“大投資,大製作,大外景,更現代”拍戲理念的衝擊下,仍採用老舊棚拍模式製作的《霹靂十傑》已經很難再勾起觀眾的興趣,導致上映之後票房比較慘淡。

比李連杰《少林寺》更早走紅的少林功夫片,男主角還因此打進國際

和李連杰版的《少林寺》一樣,《少林三十六房》橫空出世後所發酵的後續影響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劉家輝後來與美國導演合作拍了《殺死比爾》《斬盡殺絕》《鐵拳》等等,都要歸功於本片為他在北美地區打開的市場。而與《少林》一片同時期,成龍的《醉拳》《蛇形刁手》,以及洪金寶,元彪合作的《雜家小子》《敗家仔》等等甚至也開始安插了不少的“練功戲”,小編相信這絕對並非偶然或是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