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01

共情,是通往愛和寬恕的道路


法國當地時間15日晚6時50分左右,疑似因為內部裝修發生意外,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大火持續燃燒4個多小時,直至當地時間晚10時許,火勢才得到控制。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要知道,巴黎聖母院已經擁有850年曆史,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的教堂,開創歐洲建築史先河。

教堂內藏有諸多藝術珍品,這次大火中燒燬的玫瑰花窗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由於巴黎聖母院的主體建築均是木質結構,屋頂在大火燃燒後崩落,標誌性的塔尖也在熊熊烈火中轟然倒塌。

火災發生時,法國民眾自發在巴黎聖母院前唱起輓歌、跪地祈禱。

法國國內的所有教堂更是敲響鐘聲,為巴黎聖母院祈禱。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消息傳出後,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都表達了自己對天降橫禍的震驚和對藝術隕落的痛心。

然而,與此同時,另一種言論也在不斷髮酵:

——“真是活該!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

——“他們當時燒圓明園的時候不是很開心,現在我只想說:燒得好!”

且不論過往是非,如今的巴黎聖母院何其無辜?

這樣巍峨雄壯的歷史瑰寶,在熊熊大火中傾然倒塌,到底是怎樣冷漠的心才能幸災樂禍地說著“燒得好”?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印度大師奧修曾說:“真正的共情,來自對人性的理解和寬容。”

通過理解他人,我們才能逐一體驗那些生命中最可貴的部分:寬容、寬恕、仁慈和愛。

共情這種能力,對孩子而言,尤為重要。

共情就像良藥,能夠治癒孩子的傷痛,撫平孩子的悲傷,成為孩子前進途中最強大的動力。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02

懂得共情的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


同情是為了安慰別人,共情則是為了理解他人。

父母如果以為“同情他人的不幸遭遇”就是共情教育,往往忽略了“同情他人的不幸遭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朋友軟磨硬泡時,孩子因為同情被迫答應幫助朋友作弊,最後當場被抓;

不懷好意的人向自己求助,結果孩子可憐他人的遭遇,損失金錢;

惡魔披上弱者的外套,善良的孩子選擇伸出援手,卻傷害了自己的身體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並不罕見。

其實,每天都有人利用不幸或是悲痛的經歷來影響你。只會同情的人只能沉溺其間,受制於他人的情感控制;懂得共情的人則是置身岸邊,擁有自我保護和防衛的力量。

同情賦予孩子善良的內心,共情則能保護孩子免受傷害。

共情會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欣然同意,什麼時候需要毅然拒絕。

共情知道如何設定邊界,怎樣劃清界限。在善良的同時,亦有保護自己的鋒芒。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03

父母越會共情,親子關係越是融洽


在孩子哭的時候,如果我們總能試著幫助他找出問題,尋找情緒的出口,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越來越穩定,遇到困難也開始自己尋求解決途徑。

從崩潰大哭到穩定剋制,中間就隔了一個“共情”的距離。

其實,父母的共情能力決定了孩子情緒教育的成敗。

父母在理解孩子情緒的過程中,對孩子的情緒起了“精神引導”的作用,親身為孩子示範如何處理問題。

孩子才能夠深刻感受到“自己被理解”,知道“自己的情緒很重要”,不斷加深對自己的探索,明白如何面對困難,解決障礙。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04

三步,讓孩子學會共情


1

學會回應,是共情的開始


共情,需要設身處地和感同身受。

因此,在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時,不妨從教會孩子回應他人開始。

初步的共情,是一種接納的態度。可以摒棄語言,利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他人情緒的認可。例如,原地不動,注視他人的眼睛,並點頭示意。

基本的共情回應則是用語言肯定他人的感受。例如,在對方表現出激烈的情緒時,使用“是的”,“我知道”,“可以想象”之類的語句回應對方。

較高的共情,需要引導他人釋放情緒。例如,“你可以多講講現在的感受嗎?”“我很願意聽你繼續說下去”等。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2

感受自我,是共情的實質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父母可以給予他們一個擁抱,並幫助孩子表達當下的情緒,“你是不是很生氣,我可以幫你做些什麼?”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在他們的情緒起伏不定的時候,告訴孩子深呼吸,保持身體的平靜。

隨後,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陪伴其左右,讓孩子在獨處中發掘內心深處的渴望和委屈。

3

釋放情緒,是共情的關鍵


告訴孩子,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生氣,可以哭出來。

也可以通過唱歌、遊戲或者視頻轉移自身注意力。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釋放情緒的方式雖然很多,但是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他人,更不要損壞財物。


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我們該教給孩子的,是共情


共情,是一種源於我們內心的力量,驅使我們尋找自我,感受他人,用愛和善意解讀這個世界的時候,保護著愛與被愛的一切。

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很多人都說,我還沒帶孩子見過它,就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雖然,不知道巴黎聖母院還能不能修補如初,如果孩子問起,我們還可以藉著曾經的照片、書籍、紀錄片等相關資料,告訴它這個傳奇的故事。

希望這個古建築的靈魂,永遠被銘記。

撰稿:七七晴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